[法语] 净界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10 下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8-26 07:52:55
  【58】十六观之七——华座观(二)
  再看莲华上的种种庄严,我们看经文:
  台上庄严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
为校饰。
  幢上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
;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珠光德用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
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此说明莲华台上有三种庄严:首先看第一个台上庄严: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释
迦是能胜的意思,释迦毗楞伽宝是说这个宝特别的尊贵殊胜、晶莹剔透,来当作莲华台。
所以我们说莲华是清净义,连台座都特别的晶莹剔透。这个莲华台,有八万金刚的甄叔迦
宝,红色的宝石、清净透明的摩尼宝,以及美妙庄严的珍珠网,在莲华台周围的边缘,来
做点缀装饰。
  再看台上的幢上庄严:于其莲华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这个宝幢,古德解释:表
示四无量心,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一念清净庄严的心性,以慈、悲、喜、舍四种愿力
,来摄受众生,所以叫做四柱宝幢。一一宝幢,有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个宝幢就像百千万
亿须弥山这么高大。其次,看宝幔的庄严: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宝幢是比喻菩萨的四
摄法,当他付出行动的时候,菩萨的调柔犹如宝幔──有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种
方便来摄受众生。这个宝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别殊胜,形
容就像夜摩天宫的宝幔这么的庄严。
  第三个、宝珠: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这个宝珠是比喻菩萨的波罗蜜妙行,除了有四
无量心、善巧的四摄法,还有实际的利他行动。就是在这个宝幔当中,镶了很多很多的微
妙宝珠来做装饰。
  简单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台上面有宝幢,宝幢旁边挂了很多宝幔,宝幔上面镶了很多
的宝珠,有这三种庄严。那么,这么多的宝幢、宝幔、宝珠,有什么好处呢?先解释它的
德用──这每一个宝珠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颜色,每一金
光处处变化,各作奇异之相,以下举出三种:能够变出金刚台、或是变现出真珠网、或是
变现各式各样的华云。于十方世界,随众生的欢喜而变现,来施作佛事,宣扬菩萨的布施
、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波罗蜜,显现给众生看,令发无上道心;换句话说
,就在宝珠的光明当中,来宣扬菩萨的种种佛事。这是极乐世界莲华台的庄严相貌,跟它
的功能德用。
  总结观名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个叫第七观华座观、华座想,也是正报的前方便。
  结示本愿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那么,这个莲华座的微妙庄严,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就的。
  这一段的总结经文,在《阿弥陀经》有出现过四次─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
由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出来的。极乐世界的庄严,当然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这个没有话说
。因为,没有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尘点劫的实践,就没有极乐世界的庄严,我们也就得
不到祂的摄受。但关键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庄严,是祂老人家自己受用;身为一个
凡夫,我们比较在意的是:怎么跟祂的功德相应?也就是如何转他成自呢?在《阿弥陀经》
当中,蕅益大师解释三力,其中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没有话说,由于阿弥陀佛的发心,才
能帮助我们末法众生去恶生善,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心,修行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
是一种漫长辛苦的菩萨道,所以我们感恩弥陀的发心,带给我们一个希望!
  但是,我们怎么契入祂的功德,跟祂感应呢?这个地方,就有两种差别──《阿弥陀
经》是强调名号功德,它是从音声契入。本经也有讲到在临命终时,如果你真的无法观想
了,那就提起音声。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话,相状是很重要的!你
看后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从相状契入的,是品位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知道
阿弥陀佛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可以从音声契入、也可从相状契入,当然也
可以两个兼修。虽说这个莲华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但是我们在观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成
就我们自己的莲华;就在我们观想莲华的时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莲华,是这个意思。这
个地方有佛陀的莲华跟我们众生的莲华,这两层意思。
  好,看最后的总结:
  重显观仪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
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结观成益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说我们要忆念阿弥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莲华观,这是观正报之前的准备。所以
在作观的时候呢,不能够混杂其他的观想,要很专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么次第呢?
  先观莲华的华瓣,每一华瓣当中有宝珠,每一颗宝珠都放光明,那么莲华观完之后观
华台,宝台上有四个宝柱,宝柱旁边有华幔,华幔上有很多的宝珠。你要一个一个都观得
很清楚,就像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颜面一样,那么清楚分明。有什么好处呢?能够灭除五万
亿劫的生死重罪,而且临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依上所说而观,与经文相符者,就叫正观
;否则,那就是邪观。
  【59】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关于佛陀的法身,下一段马上讲到,事实上跟小乘人的法身不一样。前面有讲过,小
乘法是以空性的无常观成就了法身,也叫清净法身,但是阿罗汉的清净法身啊,叫素法身
,吃素的素,他不能够他受用,也不能救拔众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祂是一一理性
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有救拔众生的力量。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比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到底有什么差别:佛在世的
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生出时很奇怪,她的头顶上长
了一颗宝珠。这颗宝珠白天看没有什么特别,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显。所
以大富长者,就取这个女儿名字叫宝光。当然这个是善业力,而且这个女儿善根很强,父
亲去听法的时候,她就跟在身边,长大之后,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属于那种善来比丘,根
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说:善来比丘尼!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她自然能感得戒体
,所以在修行当中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那么,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这个宝光比丘尼,为什么一出生,头上就有一颗宝珠呢?
乃至于出家之后,那颗宝珠都还在呢?佛陀回答说:这个比丘尼啊,毗婆尸佛入涅盘后,
到了末法时代,她是一个在家女居士,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礼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
,便非常感动痛哭流涕,拜完之后,就把身上非常喜欢的一颗宝珠,供养毗婆尸佛的佛像
,而且还咒愿:愿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贵家。她因为这种供佛和咒愿的
力量,感得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间的大富长者家,而且头顶上都有一颗宝珠放
大光明。
  我们要说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业力、咒愿力,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宝珠庄
严,它本身没有自在力!
  我们必须把凡夫的业感缘起,跟佛陀的法界缘起,作一个说明:事实上,佛陀在因地
修行的时候,也一定施舍过宝珠,乃至于施舍过祂的身体。但是为什么祂的功德有自在力
呢?而且能够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呢?因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祂是以无所求
的心去做布施,所以所成就的庄严,我们看经文就知道──处处变化,各做异相,或为金
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同样一件事情,比方
说你现在去做一个财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态去做,来生所感的福报是固定的,是一颗宝
珠永远就是宝珠了,而且别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灭恶生善的效果,顶多起欢喜心,甚
至起贪心,想要偷你的宝珠都有可能。如果你是以无相的菩提心──以无所求的心去做,
而且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你以后得到这个宝珠,那是不可思议啊!每一个人看到
都会起欢喜心、都能够生起灭恶生善的善根、都能够施作佛事。
  我们要知道:同样一件事,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我们现在除了仰仗佛力来帮
助我们之外,也要知道为什么佛陀都有这种功德。其实观经虽然是他力的加持法门,但从
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提醒你──自己要发心!所以观经还讲到──托彼依正,显我自性,
就是说: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为什么不把它开显出来呢?所以我们在观想极乐世界依正
庄严的时候,虽然要生起皈依之心,但是也有自我勉励的意思。
  这个就是讲到莲华的庄严,这种庄严能够起各种变现,而且在变现过程当中,能够宣
扬佛陀的功德,让众生能灭恶生善、施作佛事。
  【60】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一)
  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
  这一科是一个总像观,是把佛跟菩萨合起来观。到下文再把它分开来,做个别的、微
细的观察。我们看经文,先看前面三段的总说: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
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在修观时,如果这段经文不懂,你就没办法修了,这个道理非常重
要!
  我们依经文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你能够把极乐世界的莲华座观
,观想成就之后,就可以观想佛了。当然是观想佛坐在莲华座上。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观
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庄严呢?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讲到佛陀的身-以法性为身。这里,再
解释一下,佛陀的救拔有两种:一种是应化身的救拔,一种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么叫应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说,诸位有幸生长在佛陀时代,能够亲自看到佛陀,整
天跟在佛陀的身边,这个时候佛陀就可以主动救拔我们,而且是无条件的救拔,这个叫做
为诸众生不请友。
  诸位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办法去改变他,而
且不用你去祈请佛陀救拔你,只要善根成熟,佛陀就主动救拔你,所以叫做为诸众生不请
友。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生长在佛世,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毫无条件、主动积极的
救拔你,这是应化身的救拔。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应化结束了,佛陀涅盘了,这个世界
上已经没有佛陀了,这时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应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别,是有条件的
救拔,祂有一定的道路,必须跟祂的道路相应,佛陀才有办法救拔你,所以佛陀灭度之后
,祂就不能主动救拔你。
  但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是针对像法、末法时代来说的,就是我们出生的时候,
佛陀灭度了,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希望。因为佛陀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性身──
遍一切处,恒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么好处呢?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关键在这个“入”。智者大师解
释说,就是一种自在力。
  其实我们凡夫也会造一些功德,对不对!我们也曾经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业,
那么这些功德我们想要输送给我们的亲友。比方说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你要怎么做呢
?只能够回向,是不是?你不能说:某某人啊,你在美国,没关系,你观想我的形状,我就
能够入到你的心中哦,我们做不到。他观想你的形状,他还是依旧苦恼,因为我们不能入
众生的心中!所以我们凡夫的功德,只能够透过回向来输送,当然这中间的过程,障碍重
重,问题就比较多,因为彼此之间的因缘浅深都有问题。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灭度了,剩下法身,都能够入于众生的心想当中,
所以即便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是可以跟佛陀感应道交!为什么?因为佛陀的法性身
,祂有能入的功能,能透过我们的妄想,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感应加持的力量。
  
但是,这个地方要有条件,我们说过佛陀灭度之后,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有条件的
救拔,不是无条件的救拔──必须我们准备好了,佛陀才能够产生入的力量。怎么准备呢
?这个地方说来话长,我们等下一堂课再来说明。总而言之,生长在末法时代,让我们感
到很遗憾,虽然得到人身,佛却灭度了;我们还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障在,谁来帮助
我们呢?其实,虽然佛陀应化身已经灭度了,但是佛陀法身还在,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
就可以达到跟正法时代一样的效果、得到佛陀的加被,而这个方法当然就很重要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