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习惯而未察觉到的微细烦恼】

楼主: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7-24 08:28:30
【太习惯而未察觉到的微细烦恼】
事实上,每一个人生起的烦恼杂染,我们必须愿意接受——这些烦恼杂染就是我们自己的

这些烦恼杂染怎么会生起呢?源自于我们有随眠烦恼,我们内心有一些过往累积的习惯,
生生世世的轮回,数也数不清了。当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心,接触所缘之
后,便会触动我们的随眠烦恼,随眠烦恼便会随着我们的惯性,造作烦恼杂染。
比如瞋心重的人,当有些许的接触,瞋心便会生起,对吗?瞋心生起怎么办?需谨记:瞋
心,并不是从外在生起的;瞋心,源自于自己累积的随眠烦恼,它起来工作了。
我们的职责就是——别跟随它,在身、口上破戒。因此,隆波教导我们将自己的手脚捆住
。烦恼杂染生起了,不去排斥它,不去跟随它,不去对抗它,只是看着它工作。
看到“生气”生起,并不需赶走它,看到“生气”生起,“生气”是被我们观察的对象。
意识到了吗?身,是一个部分;“生气”,是在胸口的另一个部分;另外还有一个“觉知
者”——也就是心。
“生气”属于“行蕴”——造作好、造作坏。烦恼杂染,也是一个“蕴”,一旦分开,我
们便会看到这个“蕴”自行运作。看到“生气”是被观察的对象,我们就会看到“生气”
开始变化,并不是恒常不变的,这相等于我们在看着它运作。
不去排斥它,也不去赶走它,看着它工作,就会看到它的变化,这已经在开发智慧了,看
到烦恼杂染是呈现三法印的。
一旦烦恼杂染消失,结果为何?第一、我们开发智慧了,已看到烦恼杂染——“行蕴”呈
现三法印;第二、起来工作的随眠烦恼,它起来工作之后,就亏本了。我们的随眠烦恼减
少了一分。
因此,不必担心自己的烦恼杂染多,因为我们已经轮回出生多次。我们持续不断地训练,
烦恼杂染生起,紧随着去观察,看到烦恼杂染生、住、灭,然后再次接触,新的烦恼杂染
又会再次生起。
烦恼杂染并非自己冒出来的,它是源自于我们的累积。我们越能不断地及时知道,烦恼杂
染就会越来越减少。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地觉知,每次都随顺它,我们习惯于生起烦
恼杂染,它就会愈加茁壮。
作为修行人,我们必须了知——不断地随顺烦恼杂染,烦恼杂染就会越来越增长;不迎不
拒,烦恼杂染则会越来越减少,便会看到烦恼杂染呈现三法印。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必然会碰到(烦恼杂染生起),每一项烦恼杂染全都有着相同的运作模
式,我们必须认识自己有哪些烦恼杂染。修行了一段时间,烦恼杂染便不会过于强烈,即
使烦恼杂染极强烈,我们也能及时地意识到。我们应观那些更加微细的烦恼杂染,也不能
称之为“更加微细”,而是说它更为细腻,我们更难观了。
比如,有好几个人是郁闷、压力很大的人,心一直是很苦闷的,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他
误以为自己平常就是这样的人。“郁闷”其实是一种瞋心,这属于比较微细的瞋心,事实
上,这个瞋心一直在染污我们的心。那些压力大、十分苦闷的人,一直是很苦的,瞋心一
整日染污他的心,但是他并不知晓。
修行时,应训练去观察,事实上,我们的心一直被情绪染污著。如果我们能及时地知道那
个情绪,那个情绪便再也无法染污我们的心,但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地意识到,心就依然会
浸泡在(情绪)里。
举个例子,我们较难观到的烦恼杂染——比如懒惰、悲伤、郁闷……这些都属于不是很强
烈的烦恼杂染,却很容易染污心,我们几乎一整天都浸泡在里面。心习惯于是怎么样的,
便会一直是浸泡在那个习惯的所缘里。我们习惯的那些所缘,其实就是有了烦恼杂染,而
且浸泡在里面而全然不知。
因此,修行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必须懂得训练,了解更微细的烦恼杂染。哪些是自己习惯
的,其实已有一些造作,在染污我们的心。如果我们能及时地知道,它就再也染污不了我
们的心,我们便能不断地观察到更微细的烦恼杂染。
~麦琪奥兰努(Ajahn Oranuch Santayakorn)
2019年12月24日B
完整开示:https://youtu.be/iCwGAmmJgk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