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大安法师 彻悟禅师语录12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3-15 01:37:06
好,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切愿之相:【若赤热铁轮,旋转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
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
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其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
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果得染缘
已尽,则临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亦不可得。果得净业已熟,则临终时,虽欲弥
陀净土不现在前,亦不可得。】
好,请看这一段。对于一个净业行人来说,坚固他往生之愿,也要受到种种的考验,这种
考验来自于顺逆、苦乐两种。如果有种考验,就是赤热的铁轮啊!一块圆形的铁,把它烧
成赤热、火红,然后旋转在自己的头顶上,这是非常苦的。为什么?我们头顶的神经元最
多,最敏感,感受疼痛是最直接。有个赤热的铁轮在那儿旋转,就很苦啊。这时候就面临
一个选择,如果你放弃往生之愿就不受这个苦;你要坚持你往生之愿,你就永远受这个苦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这个苦,可能一般的人,不一定体会得到铁轮旋转头上的苦。
我们有些出家比丘,有过一次体验,就是燃头顶的香疤。我也燃了一下,原来以为是小菜
一碟,没什么问题。结果一燃发现,哎呀!很疼痛啊!燃的时候非要唱南无释迦牟尼佛,
要两个人把肩膀抱住,要不都会逃跑啊!或者这个弯著的身子就痛得躺到地下去啊,这么
疼痛啊!那个灼热的感觉,疼痛、灼热得一天不能睡觉。在头上,那个灼热的感觉,原来
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才发现为什么菩萨戒要求一个受菩萨戒的人一定要燃臂、燃香、燃
指啊!一方面是供养诸佛,另一方面是破除身见,它是很有作用的。我们多生多劫的身见
,是受不了这个肉体上的苦的。但你超越不了这个肉体上的苦,你自性的东西就不能出来
,你就很难为了众生能够舍身。碰到一点苦,经不起一点考验,你就会退回来,意志力上
不来啊。所以要通过种种善巧方便,燃臂、燃指、燃顶,来把这种身见冲破。你燃几个戒
疤、几根香都会觉得很痛,更何况是赤热的铁轮在头顶旋转,那是什么痛苦?就在这样的
痛苦当中,不以这样的剧苦退失自己往生净土之愿。这是第一种,这是用苦来把我们吓回
去。
还有一种用软性的微妙的五欲,来让我们汩没进去。这里提出轮王胜妙五欲现前,轮王就
是转轮圣王,转轮圣王由他福德的大小分为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分别统治
一四天下,四洲,三洲,两洲,一洲。那么轮王,四种轮王福报大小、寿命不一:人寿平
均八万岁的时候是金轮王显现世间;人寿平均六万岁的时候银轮王现前;人寿平均四万岁
的时候铜轮王现前;人寿平均两万岁的时候铁轮王应世,他们都是以十善业道来治理国家
。由于转轮圣王多生多劫修十善业,就感得有自然的七种宝:第一金轮宝,他有一个金轮
,像飞碟似的,他要统治一四天下,四大部洲,他的金轮宝一天就能够巡视飞行;第二是
象宝;第三是马宝;第四是女宝,他的夫人是容貌德行第一;第五是摩尼宝,他有一个摩
尼珠,如意摩尼珠,想要什么这里面就有什么,资生用具都能够从摩尼宝珠里面流现出来
;第六个就是主藏宝,主藏宝就是财务大臣,很有福德,给他掌管财富,用不完,而且这
个主藏宝还有神通,特异功能,能够两眼看到哪个地方有金矿银矿,可以挖掘出来;第七
个就是主兵臣,就是国防部长,他能够懂得韬略,运筹帷幄,保护他的轮王的境内不受到
损伤,这是武力。他自然就感得这七宝现前。七宝现前,他所享受的是色声香味,财色名
食睡,这样微妙的五欲,那是世间第一了,这样的富贵。
转轮圣王的位置是一切凡夫众生所渴望所追求的,这些东西现前,这种快乐如果跟我们作
个交换呢?你作为念佛求往生的人,如果你把这个往生的愿放下,就给你转轮圣王的位置
做,干不干呢?你不要交换,你不要被他所迷惑,转轮圣王虽然很享福、很富贵、很有威
德,但是他还没有解决轮回问题,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相比,他差得太远,我们往生更殊
胜。不以转轮圣王的快乐来退失我们往生净土之愿。
它用这两种,受苦的逆境,用赤热的铁轮旋转,旋转在头顶上所受的苦,这是苦的极点。
那么享乐的顺境,转轮圣王的享乐也是极点,最高。这两方面都不能使我们改变往生净土
之愿。更何况在世间生活当中一点小小的顺逆境界,怎么能引转我们往生净土的愿呢?有
时候看世间人念佛发愿,挺有意思的,这段时间没得钱赚了,身体也不大好了,哎呀!赶
紧念念佛,求往生吧!他还好像有点发愿。等到过段时间,身体也健康了,事业也发达了
,各方面也很风光了,就把往生的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你叫他再提起这个,“哎!我没
有时间,我没有时间,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世间一点小小的顺逆境界都能把他引转
,这说明他的愿切之相,还是没有成就,不容易的。所以当上面那样的顺逆境界现前,都
能不受引转动摇,这样的愿就可谓恳切了。于是这个深信之相、愿切之相成就了,才称为
重心。以这个重心来执持名号求生净土,这样念佛号的力量也必然会强大,增强。
那么我们以深信切愿去念佛,由于深信切愿的心重,于是念佛的功夫就容易纯一。由于我
们能念的佛号的力量,这个净业的力量强,那么就使我们的功夫容易熟。我们说功夫的成
熟、成片、一心不乱,都要从深信切愿这里首先发端的。那么这样的功夫,带着深信切愿
念佛,极乐世界就在跟我们薰习,薰习,薰习当中变得越来越亲切了、熟了。原来我们很
生疏,一念佛呢,我们的念头开始都是念五欲六尘。你让我们去念佛,要非常勉强的才会
提起这句佛号,很生疏。对娑婆世界五欲六尘、人我是非,他马上就想得出来,马上脱口
而出。对西方极乐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美妙,一概不清楚,甚至有时候觉得虚无飘渺,“
是不是真的啊?”马上就容易生起这样的疑团。之所以我们对念佛往生净土很生疏,就因
为我们对五欲六尘、世间东西很熟悉。
那么现在我们要通过深信切愿这样的重心作一个转换,转换什么呢?使我们对净土由生疏
变熟悉。对这个世间的五欲六尘由熟变成生,要有这样的一个转换。那么极乐的净业如果
成熟了,娑婆世界的染缘就容易远离,甚至完全给它根除。这里面确实是此长彼消的关系
。不是说一方面念佛,信愿很恳求,另一方面对世间五欲六尘留念执著也很猛利,这两者
它是不兼容的。就像光明和黑暗不能兼容一样,有光明就没有黑暗,有黑暗就没有光明。
你真有往生净土这种坚定的信心,那么自然对五欲六尘就会淡、就会疏远。如果你对五欲
六尘非常猛利的留恋、缠绕。那你必然会对往生净土疏远、淡忘,此长彼消。就像《易经
》里的阴阳鱼——你白的那一块多,黑的这一块就会少;你黑的这面多,白的那面就会少
,此长彼消。所以我们要使净业的成熟度加大,使娑婆的染缘慢慢淡化。
那么娑婆世界五欲六尘的污染之源淡出之后,那么临命终时,你想轮回也不可得。因为你
的因,已经在因地当中使娑婆世界五欲六尘、三界轮回的信息非常弱,而西方净土的信息
能量非常大。所以大的种子现前,你想再得轮回境界现前也是不可得的。如果我们念佛往
生净土这个净业已经成熟了,那么临命终时你想不让阿弥陀佛净土现前,那也是不可得的
。这里面的因果是法尔自然的,就像前面讲的那颗大树、大墙,已经向西面倾斜了,它这
个势已经成就了,你不让它向西面倒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平时就要有向西方的心理定势
,用它的重心修净业,一定要使它的定势形成,它就必然会倒向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chathamcat (chathamcat)   2021-03-15 02:44:00
阿弥陀佛
作者: Iamboy183 (新)   2021-03-15 16:3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3-15 17:13:00
阿弥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3-15 20:36:00
阿弥陀佛!
作者: mikehale (窗外正暴雨)   2021-03-16 07:16: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