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大安法师 彻悟禅师语录9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3-12 00:37:04
诸位大德比丘、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请看《语录》:【吾人生死关头,唯二种力。一
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
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故。心力唯重,业力唯强,乃能牵
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唯西方是趋。则他日报终命尽,定往西方
,不生余处矣。如大树大墙,寻常向西而歪。他日若倒,决不向余处也。】
好,请看这一段。这一段是为了坚固我们的愿力,认知在临命终时,愿力牵引令我们往生
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必然面临着死亡问题。世间上各种福报有种种
差异,唯死亡一事都是平等的,没有谁能逃脱这一关。我们不了解佛教,不了解生命的真
相,常常是醉生梦死,不知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现在我们得到难得之人身,闻到难闻难
信之佛法,就得要对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要有一个认知和一个把握。平时奉行断灭见的人,
他到临命终时,那种恐惧,那种挣扎,他在潜意识里面还是相信有一个去处的。只是他平
时对死亡没有做准备,此时手忙脚乱,他就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他有恐惧感
。而人在生死关头,起作用的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当我们四大即将分离的时候,神识很贪
生怕死,不想离开这个世间,但是又必须要走。他那种死亡的感觉,那种无奈是非常痛苦
的,不想走又必须要走。这就像生龟脱壳,那个龟,活生生地把它的壳扒下来、剥下来那
样的感觉。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念头非常多,阿赖耶识多生多劫的种子都蹦出来了。
那么这里面就好像各种力量在那儿竞争、竞争,谁的力量最大,它忽然就蹦出来最大的、
最重的一种力量,神识就跟着这个最重的力量而走。这是他的心力、念头,心就是念,念
头的力量哪个最大。
还有一种是业力,我们在这个世间,各种行为造作都会留下一种力量、一种信息。这信息
会在阿赖耶识里播下种子,它有一种不会消失的能量,就是卡玛(业)的力量。那么在这
些业力当中,有善的业力、恶的业力、不善不恶的业力,这些在临命终时也蹦出来了。这
时候,就像人欠债,很多人都来讨债。但你欠最重的那个债,它的力量最强,你就被这个
欠债最多最重的力量牵着走去投生。所以我们认知这两种力量的时候,业力永不消失,它
迟早是要会面,是要报的,业力最大。这时候要知道心力更大,心的力量,就是临命终时
最后一念的力量更大。当生命即将离开肉体的时候,那最后一念叫大心啊!你一念是善的
力量,哪怕你一辈子造了很多恶,这时候都能够比你一辈子造的恶还要猛利。反之,你一
辈子都行善,但你这最后一念非常恶,那这一念的恶都会抵消你一辈子的善。所以临命终
时,亡者最后的念头一定要护念好,不能让他生瞋恨心。有一个国王叫阿耆达国王,他是
个佛教徒,一辈子修五戒的优婆塞。
临命终时,他的佣人帮他赶脸上的苍蝇,用扇子扇的时候,不小心,可能太疲劳了,扇子
掉在这个国王的脸上,这国王马上生起一念瞋恨之心。一念瞋恨之心,正好就临命终了,
带着这一念瞋恨之心,变成了一条大蟒蛇了,毒性啊!那么为什么最后的心力、念头会超
过他的业力呢?因为我们的业性,善恶业它本无自性,它是完全靠我们的念头,心去造作
的。我们的行为动机,动机就是我们的念头。那么这个念头、心能够造作种种业,当然也
能够转种种业,这就是佛教常讲的“心能造业,心能转业” 。所以临命终时,在这个生
死关头,哪个念头的力量最重,那个业力就最强,它就能牵引我们投生到什么地方去。
既然我们知道了心力和业力的关系:心能造业,心能转业,那么如果我们用殷重的心来修
念佛往生净土的净业呢?那么这样的发心,上午讲,为什么要发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就是
重心,非常深邃、广阔的心。以这个心,念这句万德洪名,这样的净业,就是心重业强。
能念的心重,所念的佛号所导致的净业的力量也最强,那么所要发愿、所指向的就是西方
极乐世界,惟此唯大的目标,唯一的一个目标.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果位。为什么我
们要常常讲这些?实际上都是让我们的心重业强不断地强化。那么平时就这样做,到临命
终时,他一定会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不会生到其他的三界六道,甚至他方净土去的。十方
世界不仅只有西方极乐世界一个净土,也有着无量无边微尘数的净土。但我们指向的是西
方极乐世界,由于它跟我们最有缘分,在这个华藏世界海里面,在十三层世界里面,它也
跟我们离得最近,隔壁邻居。所以从净土来看,这样的一个情况,就像一颗大树,它平常
就向西面歪、歪、歪,它歪得就有种势,势已经产生了。
所以这棵树,到时候你要锯它的时候,让它倒,它一定会向西边倒,不会向其他的方向倒
。一堵墙也是这样的,你砌这堵墙,向西倾斜、倾斜、倾斜,这个墙要倒也一定向西边倒
,不会倒向其他地方去。这样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念佛,每天回向、回向、回向,都是回
向西方极乐世界,回向西方极乐世界。目标一定要专一,不能今天回向这个,明天回向那
个,这就是成就我们的心重业强。那么到临命终时,我们平时的愿心就导引我们的神识往
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这桩事情要平时就去做,平时就做,形成一种向西的心理定势,这
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呢,在临命终时由于心力最强,所以临终助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临终
助念就是成就病人、亡者的心念安住在佛号当中,不让他的心念被其它的妄想杂念所转移
。那以这样的正念、佛号,又加上助念人在那儿恳请感通弥陀愿力的加持,那就决定可以
往生。
作者: dxdx58 (^^)   2021-03-12 01:0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3-12 15:06:00
阿弥陀佛!
作者: Iamboy183 (新)   2021-03-12 20:4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3-12 21:48:00
阿弥陀佛!
作者: mrwrong (风起)   2021-03-15 18:2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