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佛藏经:净戒品之余(十忧恼箭7~10)

楼主: minpanda   2021-03-07 08:35:35
《佛藏经》卷中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净戒品之余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闻佛所说如是等经,心不清净欢喜信乐,自知有过便疑此经:‘
为我等说不为余人。何以故?如我等比丘在此事故。’舍利弗!如是上妙无比之法,破戒
比丘乃生瞋恨,于说法者心多不信,得闻如是佛所说经,违逆不受,而作是言:‘此非佛
说,教语余人。’何以故?破戒比丘不乐修道,修道比丘不逆佛语。此皆破戒愚痴恶法,
谓心不信违逆佛语。如是比丘自知有过,但生瞋恨憍慢佷戾,恶邪慢心谤佛法僧。舍利弗
!随此比丘闻是诸经违逆不信,心不通达无上菩提,教语诸人:‘非佛所说’。舍利弗!
佛说是人则为谤法。以谤法故为非沙门、非释种子,应当灭摈。是等比丘,若百千万亿诸
佛三轮示现,不能令悟使得道果。何以故?舍利弗!如是恶人于此法中自作障道,无复生
分、无有信心,但好衣食贪乐世利,我说此人必堕地狱。”
“舍利弗!我今明了告汝,若人违逆如是法宝,于好生处永无有分,但生恶处常盲无目。
舍利弗!是诸比丘憍慢炽盛不能定说,破我正法,其余众人不能自活,为利养故随破我法
。舍利弗!如是法宝尔时坏灭。何以故?如是法宝一切诸佛皆共恭敬,诸辟支佛、阿罗汉
等亦皆恭敬。”
“破戒比丘、增上慢者、不定说法诸比丘等,尔时皆共轻慢我法而共远离,多怀悭贪专求
生业,贵于财利嫉妬所缚,常好诤讼互生怨隙,不相敬顺无有威仪,志性轻躁犹如猕猴,
转易威仪行诸恶业,退沙门法远离贤圣。舍利弗!如是恶人覆藏瑕疵,多欲多求以财自活
,恶魔知心为作方便,令其乖异各共散坏,一味僧宝分为五部。既有五部则生诤讼,互相
是非论说过失。舍利弗!如今比丘互相教化互相恭敬,同心共行随顺佛语。尔时比丘不相
教化不相恭敬,见作恶者畏而舍去,不能以法共相教诲。或时虽有多闻深智,犹怀憍慢轻
贱余人,各以所是自立其论,不喜相见况能受教?”
“舍利弗!如来在世三宝一味,我灭度后分为五部。舍利弗!恶魔于今犹尚隐身,佐助调
达破我法僧,如来大智现在世故,弊魔不能成其大恶。当来之世恶魔变身,作沙门形入于
僧中,种种邪说令多众生入于邪见为说邪法,谓弥楼陀罗迦楼。鬪事五分,事念念灭、事
一切有、事有、我事、有所得事。尔时恶魔说如是等邪贪著事,如是事者,非诸佛及佛弟
子所说。尔时恶人为魔所迷,各执所见我是彼非。舍利弗!如来豫见未来世中,有如是等
破法事故,说是深经悉断恶魔诸所执著。”
“舍利弗!当尔之时,阎浮提内多是增上慢人,作小善顺便谓得道,命终之后当堕恶趣。
何以故?是人长夜自谓得道,亦复称说他人得道,冒受圣人所供养事,是人于诸天人世间
为大恶贼。如是痴人闻说第一实义,惊疑怖畏如堕深坑。舍利弗!有诸比丘乐此事者,相
与共集破坏诸佛无上菩提。尔时增上慢人偏执者多,恶魔又复迷惑在家、出家者心,令执
非法。说正法者少于援助,则便散坏不复得立。”
“舍利弗!尔时世间年少比丘多有利根。所以者何?诸出家者有余烦恼,还生人中即复出
家。是诸比丘喜乐难问,推求佛法第一实义。舍利弗!尔时增上慢者,魔所迷惑但求活命
,实是凡夫自称罗汉,谓诸年少比丘等言:‘善身口意,此是佛法第一实义。善护净戒,
读诵经法勤修多闻,是名顺忍因缘,所谓净心信佛;又有第一实义,汝当系心缘中,专念
涅槃灭三种苦,则能厌离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汝等当于静处观此阴、界、入法悉皆无
常,自观其身种种不净,汝等能如是观,当得须陀洹果。又能于是五阴等法,深观无常、
苦、空、无我、无有坚牢,则得斯陀含,转复深观得阿那含、得阿罗汉,是为第一实义。
’”
“是中年少比丘复问:‘于佛法中阿罗汉果,便是第一义耶!我等亦知是事,得阿罗汉是
第一义。今此五阴,为忆念者生,为不忆念者生?’答言:‘是五阴者忆念者生,不忆念
者不生。’复问:‘忆念与五阴为异不?’答言:‘如五阴,忆念亦尔!’复问:‘若如
五阴,忆念亦尔者,谁是念五阴者?’答言:‘若无念五阴者,则无涅槃;实有念五阴者
,是故有修八直圣道,入涅槃者。’”
“舍利弗!未来世中多有比丘成就此忍。舍利弗!尔时会中多诸天众,欲闻佛法第一实义
。闻是增上慢者所说,心生疑悔如堕深坑,咸作是言:‘咄哉!释迦牟尼佛法今将速灭。
’舍利弗!中有成就善根比丘,谓是比丘:‘痴人、空老、增上慢者。’若有五阴相、十
二入、十八界相者,不受此语不喜不悦从座起去。舍利弗!尔时诸天心大欢喜,四方唱言
:‘释迦牟尼佛犹有好弟子在,是诸人等善根不少,不喜闻是不净所说,谓:我见、人见
。’诸天闻此皆大欢喜,称扬赞叹是利根者,喜乐问难必皆成就无生法忍。如是人等合集
一处共为徒侣,人众既少势力亦弱。”
“舍利弗!尔时我诸真子!于父种族尚无爱语,况得供养住止塔寺?舍利弗!汝且观之,
尔时如来便为轻微,我灭度后我诸子等,成就善寂无所得忍时亦为轻贱。我以是故,于无
数劫摧诸怨敌,化诸一切天王、人王令心清净,所以尔者,令我诸子得安父位。舍利弗!
如来今以一切世间天人为证,如来如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无上法轮;沙门、婆罗
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
“舍利弗!如是现事,如来灭后我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诸弟子等欲广流布,是诸恶
人不能证明,亦复不能施与无畏。”
“舍利弗!譬如蜜瓶置四衢道,而作是言:‘若人能食一毛头者,常不老死。’尔时诸天
世人各以刀杖卫护是瓶。时卫护者各作是言:‘若或有人食一毛头者,我等当杀。’舍利
弗!中有一人窃作是念:‘是瓶中蜜食一毛头,则不老死,我今何为惜死不噉?若得噉已
,则便不畏诸卫护者,亦可常得无老病死。’如是定心不惜寿命直诣瓶所,诸卫护者各持
刀杖,竞欲杀之。舍利弗!是人若能刀杖未及食一渧者,则免衰患无复老死。”
“如是舍利弗!多有恶人、魔及魔民欲灭我法。如来灭后若有人能随顺空法通达无疑,则
于诸法心无所得成就上忍。尔时虽为恶人所轻沮坏其道,是人若能不惜身命勤行精进,通
达诸法无生无作,则得度脱生老病死。”
“舍利弗!蜜瓶是佛第一义法;诸天世人卫护瓶者,则是恶人乐行魔事,自失大利,亦遮
他人行实相者,失于大利。舍利弗!增上慢者皆是魔党助成魔事,咸共讥诃无生灭法。”
“又舍利弗!不净说者,我见、人见、众生见、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见,未得谓得,心
计得道,计得涅槃,咸亦讥诃如是正法。何以故?是人贪著空故,亦是魔众,魔所迷惑,
以我正法而作魔事。”
“舍利弗!若在家、出家,闻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毕竟空法惊疑畏者,当知是人受魔
教化,是像比丘,为是盗法恶威仪者。舍利弗!是人则是我见、众生见、有见、无见、常
见、断见,皆是魔民非佛弟子。何以故?我经中说:‘一切世间皆空,无我无我所、无人
无众生、无常无定、无不坏法。’如是恶人亦复皆共读诵是经为他人说,而心贪着我见、
人见,如是痴人名为造作苦因、名为反复两端、名为鬪乱破僧、名为污染道法、名为沙门
中浊、名为丑陋秽恶、名为但有言说、名为假伪沙门、名为沙门中贫、名为担重担者、名
为欺诳诸佛、名为得逆罪者。”
“舍利弗!是人名为大恶逆贼、名为恶知识、名为破戒、名为邪见、名为外道、名为无实
行、名为恶伴、名为杀鬼、名为癞疮、名为臭秽、名为烧热、名为谄曲、名为堕在黑闇、
名为入稠榛林、名为堕生死流、名为互出恶者、名为地狱、名为畜生、名为饿鬼、名为阿
修罗、名为不入道者、名为欺诳人者、名为自赞己者、名为行占相者、名为大声唤呼、名
为因利求利、名为污染他家、名为常调戏者、名为散乱心者、名为贪所害者、名为瞋所害
者、名为痴所害者、名为好面欺者、名为衰恼处者、名为无解脱者,名为忧恼缚者。名为
非沙门、形像沙门、沙门旃陀罗、沙门臭秽、沙门糟粕、名为难满、名为难养、名为坏威
仪者、名为无羞耻者、名为截断头者、名为身体坏者、名为袈裟系颈、名为自入闇冥者、
名为多贪欲者、名为多瞋恚者、名为多愚痴者、名为五盖缠覆、名为没者、名为虚者空者
、名为痴者。舍利弗!云何名空?退失诸佛赞善人相,故名为空;退失一切沙门功德沙门
事法,故名为空。云何为虚?在圣法外故名为虚;远离空、无相、无愿法故名为虚。舍利
弗!如是恶人能令魔喜,贪著坚执虚妄法故,同于凡夫备足具有罪恶人相;不似得法忍者
,沙门事法沙门功德,百千万分尚无其一。舍利弗!是故名为空者、虚者。但深贪著世间
利乐,非是沙门自称沙门,不应供养而受供养,名为常贼、立幢相贼,名为自在杀害人贼
。是人所食一口皆不清净,唯有向道得道果者能消供养,是人无此,是故名为不净食者。
舍利弗!是故名为空者、虚者。”
“于意云何?若人杀生、偷盗、邪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嫉、瞋、恚、邪见,
是人为是常杀生不常夺命不?”
“不也。世尊!在家杀生不常夺命,杀生时少不杀时多。”
“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偷盗,偷盗时多不盗时多?”
“世尊!不盗时多。”
“舍利弗!于意云何?若人邪婬,邪婬时多、不邪婬时多?”
“世尊!不邪婬时多。”
“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嫉、瞋恚时多,不瞋恚时多?”
“世尊!不瞋恚时多。”
“舍利弗!是十不善道中何者罪重?”
“世尊!十不善中邪见罪重。何以故?世尊!邪见者垢常着心,心不清净。”
“舍利弗!我今语汝,若人一日杀百千万亿众生,一日偷盗百千万亿金银宝物,邪婬者昼
夜不息;妄语者常欺诳人,口业不净无一实语;两舌者常破和合亦助破者;恶口者口常恶
逆,乃至不说柔软一语;绮语者无有根本,人问此事,以余无量语言干乱;贪嫉者于他物
中生非法心;瞋恚者无有因缘横起瞋恚怀恨满心;邪见者乐行非道。舍利弗!于意云何?
若人成就如是不善法者,罪为多不?”
“甚多。世尊!”
“舍利弗!我今语汝,若人百岁成就如是十不善罪,破戒比丘一日一夜受他供养,罪多于
彼。何以故?是杀生者,多人所知、多人所识,人所恶贱,人皆知是杀夺命者,罪人、秽
浊、是污染者,不善、无德、人所离者。又舍利弗!杀生之人多夺他命,或生厌心自知不
是,当得罪报,人皆知恶无戒秽浊,于此人所不望功德,乃至析毛百分之一,况谓福田而
供养之?又舍利弗!是杀生之人,其家妻子,人皆知悉不共恭敬,尚不令坐何况供养?杀
生之人以财自活养育妻子,或时供养沙门、婆罗门,以此业报得遇贤圣比丘、比丘尼,为
说道法,教离杀生舍其杀业。于佛法中而得出家无有障碍,得出家已近善知识得沙门果,
是人现世轻受罪报,不障圣道得免三涂。”
“舍利弗!于我法中有诸比丘,非是沙门自言沙门,非是梵行自言梵行,断诸善根障入涅
槃迷惑失道,破道因缘破诸善法,行外道事入于恶道。多诸恶贼,空生受命犹如死人,形
色毁悴失正威仪,于我法中名为污染、名为法贼、名为逆人、名为魔使。犹如行厕亦如死
狗,如像沙门,同沙门服无沙门事。”
“舍利弗!譬如野干在师子群;亦如黄门在于转轮圣王众中;亦如猕猴在于诸天;亦复如
驴在象王众;亦如盲人在天眼众;亦如蝙蝠在金翅鸟众。舍利弗!破戒比丘在我众中,百
千万亿诸天大众,见此比丘在众而坐,皆大忧恼而作是言:‘如是恶人何用布萨?是魔党
类,欲闻无上佛道向白衣说。’复有信乐佛法诸龙鬼神等,高声大唤是恶比丘:‘何故于
此隐藏其身?似如恶马在调善马中。’如是痴人自谓无有见知我恶,自藏于此欺诳天人,
为是一切天人中贼,众共见已皆更大笑。”
“舍利弗!如是罪恶比丘,为是诸天所知恶贼,白衣无异而受供养,迎送礼拜合掌恭敬。
弊人愚痴犹如死尸,所着衣服皆是偷得,钵中所食皆是盗取,无人与者,乃至少水亦是盗
得。舍利弗!破戒比丘所至之方,若至东方、南西、北方,皆是偷地而行。何以故?是人
所有威仪行法,皆是偷盗假窃所作,行立坐卧来去视瞻,屈申俯仰着衣持钵,今但略说身
口意业,有所施作皆是偷贼,若有剃是人发,为剃贼发。举要言之,破戒比丘有所施作,
皆是贼作。舍利弗!弊恶比丘,乃至大小便利澡手皆是贼法,何以故?舍利弗!阎浮提内
皆是国王及诸大臣、人民所有及属非人,是恶比丘于中为贼。”
“舍利弗!若王大臣,于恶贼所不望功德、不言等我、不言胜我。破戒比丘著圣法服,于
是人所望得功德,是故听使止住国土;若知其恶,乃至唾地亦复不听。是故舍利弗!弊恶
比丘,动身所作皆是贼作,名为常贼、大贼、立幢相贼,打害一切世间人者。何以故?无
恶不作故。是故舍利弗!是恶比丘于诸一切天人世间,为是大贼。舍利弗!若人是一切天
人世间大贼,是人能消一饮水不?”
“不也。世尊!”
“舍利弗!于意云何?是人非是大恶人耶?”
“如是。世尊!”
“舍利弗!破戒比丘于诸一切天人世间有大恶罪,以是义故,我说此偈:
“‘
  宁噉烧石,
  吞饮洋铜;
  不以无戒,
  食人信施。

“舍利弗!是破戒比丘,无色无德、无复志愿,身心热毒喜见恶梦,不乐独处,或时独处
、或时独行,身则战惧。见净戒者僻藏避回,心怯自愧不喜欲见。受供养时惊疑怖畏,心
常驰骋多诸想念,深贪财利爱乐美食。如是比丘!命终之后必入地狱。舍利弗!是名破戒
比丘七忧恼箭,必入地狱。”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乐在众閙,散乱多语性好嫉妬,与破戒者以为亲友,常乐论说破
戒恶事,以为喜乐不知羞耻,违逆深经心疑不信。或时闻说如是等经,疑逆诤竞不乐听受
,东西顾望心不专一,以手掩口仰视虚空,从坐而起谤佛法教,怀瞋恨心骂说法者。以如
是等过恶因缘,命终之后深入地狱。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八忧恼箭,必堕地狱。”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但乐尊重和上阿阇梨赞其功德以求名利,称持戒者因以自活,
执事便附随宜善巧,无有羞耻犹如黑乌。为僧因缘多求衣服、饮食恣口身力肥盛,不知惭
愧言无次第。手脚麁燥颜色毁悴,乐视妇女不附男子。如是恶人众所轻贱,天龙鬼神所不
称赞,乃至诸佛亦不叹说。心性急促常好瞋恚,众僧断事侠为势力。舍利弗!如是破戒比
丘,多于僧中求有威势,未问而答常求他过,见净戒者谓是欺诳。勤求道者不同其法,喜
乐别异诤者助喜。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九忧恼箭,必堕地狱。”
“复次舍利弗!破戒比丘,好乐他事任持其理,有鬪诤者以为喜乐,衣服严身学他威仪,
求好卧具利养安身乐人称赞,护惜檀越及悋住处,恐好比丘来见我过,憎持戒者亲附破戒
。常赞布施,不赞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赞寂灭远离独处。常好讥论持戒者
过,亦不称赞行头陀者,或指说其事、或恶口横加、或忆想妄说。依怙种姓数问亲族,以
少因缘为贪说法,常以曲心而怀惊疑,众所憎恶久而益贱。于持戒者常好讥说,苦切实语
者不欲亲近,意不喜闻如是等经。好持读诵如是经者,闻说是经心欢喜者亦不喜见。又不
喜闻赞持戒法,说是等经不来听受,设来听受不久即还。多与白衣而作知识,常乐论说持
戒比丘,以得自在轻行暴恶。舍利弗!是名破戒比丘十忧恼箭,必堕恶道。”
“舍利弗!我灭度后如是等人满阎浮提,专行求利以自生活。”
楼主: minpanda   2021-03-07 08:47:00
如果认为是对比丘说的不是对自己,可以想想,如果一位上进的学生,看到校长为老师开班授课,一位上进的学生看到了,他会不会去旁听?"尊敬的校长如何教导师长,我应如何向师长、校长看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