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毘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

楼主: wudidog (呜啦啦)   2020-12-24 13:32:3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w78vT9EzA
问:
“毘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昨日没有听清楚,请师父再说一次
答:
善友,谁是我们好朋友?经律论是我们的好朋友,学习经律论,就知道什么
是“毘婆舍那”了。
但如果你用人作为我们的好朋友,那这个人就是一个善知识,你亲近他,让
他替我们讲解也可以。
可是今天的佛教是有点问题,今天来个居士提到“止观”两个字。我初开始
出家时,在佛学院里也有这个问题,今天他(居士)提起,我想起这个问题,
什么叫作止观呢?我们的好朋友告诉我们,“寂而常照”就是观,“照而常
寂”就是止。最初就是这么讲,心里面明了就是观,心里面寂静住就是止。
经过我们长时间学习经律论后,发现这件事讲错了,心里面“寂而常照”是
止,不是观,那什么叫作观呢?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不生法相。”这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观。
“观”是智慧,通达诸法实相的是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只是在那里明
净而住,没有分别,怎么能算是观呢?
所以我们汉传佛教很久以来都是这样,就是都把佛法讲错了。
你若是不学习经论,怎么能知道这件事呢?不知道的
所以说:“毘婆舍那支,最初必用善友为依。”
谁是我们的好朋友?经律论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告诉我们的话可以相信。我
们若不读经律论不行呀,很多讲的不对,我们不知道。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20-12-24 13:53:00
没开vpn,不了YouTube。盲猜这是妙老的开示?应该说宗门的观念比较跳脱印度佛教的传统,但你看教下比如智者大师的释禅波罗蜜、小止观这些,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传统台家与禅宗彼此互相多少是有些意见的
楼主: wudidog (呜啦啦)   2020-12-24 13:58:00
厉害 这样也被猜到 XD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24 15:22:00
寂而常照。浅译 : 虽清净寂灭但朗朗明照法界缘起万相。照而常寂。浅译 : 虽朗朗明照法界缘起万相,但清净空寂。二句合起来 = 寂照不二,寂照同时。其实还是同一个意思,可能翻译上有些差异。南无阿弥陀佛寂而常照 => 通达世俗谛,照而常寂 => 安住胜义谛。寂而常照 = 性空而缘起,照而常寂 = 缘起而性空。其实还是在讲同一个概念。寂照同时是法身大士的修证功夫,对我们凡夫而言,认识这个概念去修学,初阶都还是透过六识攀缘心在练习,登地菩萨已经见性,用的心,是指一念心性遍十法界的心。所以那种智慧明了的功德就非常广大。虽然现在还没到那种程度,但透过如灯塔的圣言量引导我们往圣者的领域前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信解,) => 照义。(不生法相。) => 寂义浓缩文言 => 照而寂。文言理解上有时会不太好拿捏。
作者: yogi (Yogi)   2020-12-24 17:16:00
谈毘婆舍那止观,不宜在文字上格义。这些都是对应实际的修行,有实际的操作型定义的。至于善友,就是善知识的别译。善知识是人,特别是在谈论实际操作禅修时,不应该说经律论是善知识可以代替人的亲自指导。寻伺不是问题,也不是区分止与观的关键。寻伺只是心如何导向目标的机制。导向目标后如果依概念法认知目标,概念是不会有生住灭无常苦无我等相的,这时就是修止禅奢摩他。如果依究竟法认知目标,也就是认知目标的自性相(例如地大的自性相为硬软等)、有为相(从自性相中观察到的生灭)、共相(从生灭中观察到的无常苦无我),这就是修观禅毘婆舍那。
楼主: wudidog (呜啦啦)   2020-12-24 19:11:00
啊 有印象有印象... 果然要回去复习一下 没复习都忘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24 19:17:00
《摩诃止观》《坛经》等不少古德论注都有提到,所以单一
楼主: wudidog (呜啦啦)   2020-12-24 19:18:00
记得声闻地讲的观法差不多 或许这部分可以参照南传 @@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24 19:18:00
出处不好说是哪一本书,毕竟古德都是称心性而说的。末学只是整合浅要回复而已。如《摩诃止观》其中小段,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20-12-24 19:21:00
记得看过善知识/善友是四双八辈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24 19:25:00
又《起信论》诸佛如来,离于见想,无所不遍,心真实故,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无量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种种法义,是故得名一切种智。诸如此类,粗概如上。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gi (Yogi)   2020-12-24 19:42:00
善知识未必要是四双八辈。最起码凡夫须陀洹向就能成为善知识。在经典中曾有比丘指导居士禅修,比丘未证果,居士依照指导修到三果的故事。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20-12-26 16:15:00
长老也是为了遮止理解上偏空,而特别对观的重要性详述。常说依义不依语,其实理解长老所说的用意就好了。语法上,只是额外补充参考资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