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菩提心的定义 (34) (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0-08-20 07:05:29
摘自:仓忠仁波切脸书
转自: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
菩提心的类别,其建立方式有多种,如由自体上区分、由界限上区分、由需要上区分
等等。
此处仅是略标示出,以菩提心自体上的二种区分方式:(1)由实质上区分、(2)由
堪以声词诠说而区分。
(1)从实质上区分,菩提心可分为二种: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如《集学论》说:“菩提心有二种行相,即愿求菩提之心及行向菩提之心。”又如《
入行论》说:“应知菩提心,略说有二种,即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
(1-1)愿菩提心。
心续中任运之“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欲求,然尚未受持菩萨戒,彼大乘发心就是愿菩
提心。愿菩提心一定是任运菩提心,但是,这一类菩提心只是内心希愿而已,尚未有受持
菩萨戒所摄的修行。
(1-2)行菩提心。
生起愿菩提心之后继续串习,对于历时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萨道成办佛果位,生起猛烈
的希求、安忍菩萨诸苦行之精进,而于上师座前或佛菩萨坛城前纳受菩萨戒,获得菩萨戒
的当下,心续中的愿菩提心即转增为行菩提心。
何以名为行菩提心?因为是行向无上菩提之心,故是行菩提心。也就是说,从内心希
愿无上菩提而转为实际修习六度、四摄等诸菩萨行而成办无上菩提。
以譬喻来说,我想要出门、我实际行动出门,这二者并不相同。(前者是愿,后者是行)
如是,“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是前后续流(自心相续当中的前后续流),受持
菩萨戒之后,心续中的大乘发心是行菩提心,由此可知,菩萨者心续中并无愿菩提心,因
为,已由愿菩提心转增为行菩提心。(行菩提心是愿菩提心的后续流,所以有行必有愿)
如《显明句疏》说:“所谓愿心是只有愿而已,甚至尚未依积聚资粮而发心的仪轨受
戒。所谓行心,乃是从令善知识欢喜而正受律仪所得的发心开始,直至(十地)无间道之间
所属的修行。”
又如《修行次第篇》说:“最初发起‘为利众生愿成佛’的欲求就是愿心;而后受戒
(受菩萨戒)且积集各种资粮,就是行心。”
要言之,未得行心律仪(菩萨戒)的大乘发心是愿菩提心,已得行心律仪(菩萨戒)
的大乘发心则是行菩提心,如《菩提道次第广论》、《善说金鬘疏》、《显明句疏》、《
修行次第篇》所说皆是如此。
作者: ykkdc (ykk)   2020-08-21 21:1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