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佛教四十二章经序】

楼主: moodyblue   2020-05-30 22:53:50
【佛教四十二章经序】《后汉书》、《出三藏记集》等书所记载佛经
网志图文版:
https://www.b88104069.com/archives/4509
翻开《四十二章经》,未见佛法,历史先迎面而来。东汉时皇帝派人到印度请来两位和尚
,盖了中国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于是有了中国最早的佛经。
正统史书纪载:南朝范晔《后汉书》孝明帝纪及西域传
汉传佛教和汉族文明于长长的时间回廊中交错,历史上有许多关于这本书的记载,而一旦
把脚跨入历史领域,首先当以《四库全书》所定的二十四史为初始。目前各家版本里白马
驮经的导演皆为东汉明帝,因此先看南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正史一开始都是当朝
各皇帝本纪,我正襟危坐试着当一回古代文人,老老实实唸过一遍“后汉书卷二 显宗孝
明帝纪第二”。
读来是有些生硬,讶异的是,正史里这位东汉明帝发好几次诏书、巡幸几次“车驾还官”
,在种种官方活动之余,并无任何与《四十二章经》和白马寺相关的敍述,与我原先想像
应该会有的只字词组有些出入。因此我第一次读正史皇帝本传是无功而返,叹了口气,恭
恭敬敬想把这本史书还给古人。
没料到,意外在同一本后汉书的《西域传》中找到线索:汉明帝晚上梦见一位巨人般的金
人,头顶有明亮光环。隔天早朝,皇帝要群臣解梦,一时众语纷纷,向来政治肃穆的朝廷
有些不一样的声音。中国自古有河图洛书的远古传说,一位大臣见状提出西方有神明,称
之为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皇帝当然喜欢这类祥瑞符应的话,便派人前往天竺
(今印度)问佛道法。
《后汉书》敍述此事前冠以“世传”,引人不禁思忖:既然与皇帝有关,为何不入本纪而
入列传?也许可解释是当时此事重要性不足。但既然已入列传,因何以“世传”两个字特
意减轻其历史重量?思索之后综合而论,这件事到了南北朝无从考证,而随着佛教弘法已
广为流传,略过不表未免有失史官之职,所以姑且简单记入一笔。
真正原因无从知晓,不追也罢,既然正统史书寥寥数语,所留下空间可由民间传说补齐。
也许,将目光移到专门记敍佛典的正统史籍。
佛教史书:僧祐《出三藏记集》所收录的《四十二章经》序
历史有一种叫人讶异的巧合。《后汉书》作者范晔于西元445年去世,《出三藏记集》的
作者僧祐于当年西元445年出生。两位在历史学术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史学家范晔涉
入政治太深、最终被满门抄斩,宗教家僧祐自幼礼佛、到了74岁才功德圆满离世。范晔死
后,历史版图中留下一个文化缺口,正好由紧接着出生的僧祐填补。
僧祐是南北朝时期南梁的佛教高僧,受到朝廷梁武帝器重。他广纳资源,当时民间流传过
的佛教经典,一本一本追、一本一本收,最后编纂成《出三藏记集》。它是现存最早、专
门整理佛经目录的著作,卷帙浩繁地记载了两千多部佛典,其中较重要的会加上前序后记
,同一经文有不同版本也会并陈敍明。文章开始提到《四十二章经》是汉传佛教第一本经
典,理所当然它在《出三藏记集》里排在第一顺位。
在《出三藏记集》佛经目录的经卷中,除了同样记载了汉孝明帝梦见金人的故事,有进一
步详述皇帝是派张骞秦景组成的队伍前往西域,于月支国遇到沙门和尚竺摩腾,翻译《四
十二章经》带回洛阳,藏在国家图书馆中。而在书后半部收录佛经序文的序卷中,对于这
一段故事没有太多的事实补充,有特别提到“起立塔寺”,也提到“于是道法流布,处处
修立佛寺。”所以在这里还没看到白马寺,不过可想见从汉朝到南北朝,佛教在中国从皇
宫图书馆里的西域法宝、广传到民间一间间清静庄严的古刹。
其他佛教书籍记载:《高僧传》、《历代三宝纪》
《高僧传》同样是南北朝的著作,记载了东汉到南朝257位僧人的事迹。佛教传到中国主
要是透过梵文翻译和对经文的解释, 因此这本书将高僧分为十类,前两类是译经和义解
。译经前两位便是翻译《四十二章经》的天竺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他们在洛阳的住处
即为白马寺。另外据《高僧传》记载,从前国外有个国王要毁掉所有寺院,有天夜晚,一
只白马绕着最后一间寺庙悲鸣,国王因此打住,白马寺这名字源自于此。
历史和宗教不一定完全适合排在一起。张骞奉西汉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历史事迹太过耀眼,
前面《出三藏记集》将东汉汉明帝和张骞混在一起,很容易招致历史考究的批评。当你在
历史空白处填补,要担心和其他正史记载相抵触。当你架空历史叙述事迹,没有抵触的问
题,但你必须考虑合理性。《高僧传》里关于白马寺起源的记载,显然已跳脱历史, 进
入了宗教文学的领域。
历史和宗教的界线有时候划分的不是那么清楚,甚至是被刻意混在一起。经过了动荡不安
的南北朝, 历史推演到大一统的隋唐时代,文化上大鸣大放,汉传佛教原本一股刻苦开
拓的精神喘了口气,开始添加一些奇异神化的色彩。隋朝费长安编撰的《历代三宝纪》,
直接将印度佛教的时间轴摆到中国传统的皇帝本纪,佛陀出生时为周朝鲁庄公七年,那个
夜晚中国史书左传记载“恒星不见,星陨如雨”, 刚好距离遥远的天竺国所发生大事祥
瑞呼应。等到费长安一个皇帝一个皇帝、一年一年本纪毫不懈怠的走到了东汉明帝永平年
间,他并没有过度夸饰《四十二章经》的翻译过程,最后它提到“以白马驮经来”,简单
几个汉字,为汉传佛教第一本佛经的诞生描绘了一幅优美生动的形象。
《历代法宝记》:从“白马驮经”到“僧道斗法”
到了唐朝,章回小说尚未成熟,多元奔放的社会气氛为每一本佛经增添更多的戏剧色彩。
依照唐大历年间的《历代法宝记》,白马寺《四十二章经》是早在一千年前周书记载的预
言灵验,“白马驮经”则进一步演化为“僧道斗法”:
一批道士们不服皇帝尊崇佛教,闹著双方来一场斗法。于是道经子书符术被摆到白马寺门
外坛上,道士信心满满点火,结果书被烧成一把灰随风烟灭,而升天、隐形、入水火、唸
咒语,道家玄虚神秘的法术没一项能施展开来,众目睽睽下道士们惊慌不已、最终羞愤而
死。与此同时,佛舍利放五色光明,两位翻译《四十二章经》的天竺法师显大神通,于是
“道士六百人投佛出家......举国归依佛教。”
从沙尘滚滚、略显寂寞的西域行者、到城外精舍、白马駄经的天竺法师、以至于道场符术
、佛放光明的大鸣大放,同样一部外文翻译的《四十二章经》,同样一段西域取经的旅程
,随着几百年皇帝本纪和诸子列传的递嬗流转,竟然可以有如此的质变。这部中国最早的
佛经,从来没有被定格在某本终将被时代淹没的史册,而是生生不息,只要人世间有苦难
、困疑、悲喜,三世佛陀便会现身说法,如是我闻。
延伸阅读:
【古文观止—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https://www.b88104069.com/archives/4501
《北方有佳人》:在诗经楚辞与唐诗宋词之间
https://www.b88104069.com/archives/2057
妙法莲华经
https://www.b88104069.com/archives/179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