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仓忠仁波切教授《摄类学明义慧增.小理路》_何谓轮回?何谓轮回者?
http://cn.t-karuna.com/jiehuodayi/2019-06-21/548.html
轮回取名为胜义恶(胜义是究竟的意思,究竟上轮回是恶),何谓轮回?何谓轮回者?
涅槃属是胜义善(胜义是究竟的意思,究竟上涅槃是善),与涅槃相违的就是轮回(摄
类:轮回与涅槃二者相违),轮回属是胜义恶。
那么,何谓轮回?有说:今世死后又来世出生,如此反复就是轮回。对此反问:人是
死后且来世出生,所以,人是轮回?又,所投生的处所、器世间是轮回吗?
* 何谓轮回?
我们经常说“六道轮回众生”,但是,很多人并未真正了解轮回。
首先需要清楚:众生是轮回的有情(众生是轮回的轮回者,轮回者属于有情),其(
轮回者)所投生的六趣则是处所、器世间,这些都是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
由此再说,应当从苦谛、集谛而理解轮回。(苦谛与集谛是因果关系,苦谛是果,集
谛是因,由集谛的因产生苦谛的果。)
苦谛的定义是: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蕴体。也就是:由苦谛自因之集谛引生的
轮回所摄有漏蕴。(集谛是有漏业及烦恼。)
集谛的定义是:轮回所摄能生自果苦谛之因。要言之,集谛是能生苦谛之的因。
姑且不论及圣者,凡夫相续中有苦谛与集谛,例如,我们的蕴体是苦谛,因为是业及
烦恼之力所生有漏蕴体。
如上所说,有助于理解,由集谛(因)引生苦谛(果),又由苦谛(苦果)造业(集
因),复又由集谛(因)引生苦谛(果),如此不断流转就是轮回。
要言之,轮回是:苦谛与集谛之因缘流转。
* 再者,何谓轮回者?
换言之,是谁轮回(由谁来轮回,这个谁就是轮回者)?
轮回者是:来世再有业及烦恼之力所生有漏蕴体的众生。
那么,轮回者在哪里轮回?有说:“在三界轮回。”这种表达就是说,轮回是外在的
处所,但是,外在的处所(器世间)并不是轮回。
又有说:“有苦谛就是轮回,轮回于苦谛。”若是如此,苦谛可分为有二(外在苦谛
、内在苦谛),外在苦谛是轮回吗?(外在苦谛,即不是有情相续所摄的苦谛,不是轮回)
所以,如前所说的内涵,必须确立轮回就是:
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众生相续的有漏蕴体。
例如,这一世死亡后,由业及烦恼之力而投生人天善趣,人天善趣众生心续中的善与
恶,就是由前世所造善与恶所生的苦谛果,乃是轮回所摄。
那么,轮回者是如何轮回?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前世有漏蕴体而相续到此世,由此
世的有漏蕴体又相续到下一世,由下一世…,无能离开业及烦恼之力所生的有漏蕴体,如
此不断流转轮回。
总之,轮回者、轮回并不相同。
轮回就是: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众生相续有漏蕴体。所以,轮回一定是众生相续所摄
的法,并非器世间。
又,轮回者为何轮回?由业及烦恼之力的推动而轮回。
轮回者如何轮回?由业及烦恼之力而引生有漏蕴体,如是轮回。也就是说,“业及烦
恼之力所生众生相续有漏蕴体”就是轮回的所依处。如是,主要有三:业、烦恼、有漏蕴
体。因此,若是远离未来由业及烦恼之力所生有漏蕴体,就是断除轮回。
再者,轮回是不是障碍?
有答:“轮回是解脱的障碍。”若是如此,已证获有余涅槃的阿罗汉,其相续中有轮
回吗?有答:“因为其所依身是前世惑业所感的果,故有轮回。”如此前后所说,彼阿罗
汉并未证获解脱?于前承许,轮回是涅槃的障碍,这也就是说断除轮回才能证得涅槃,否
则如何成立轮回是涅槃的障碍,其后又说,有余涅槃阿罗汉有轮回,所以,彼圣者未证获
解脱?
又有说:“有烦恼就会轮回。”此说不周全、不合理,例如,有一类阿罗汉当生已证
获初果,虽(证获初果时)未完全断除烦恼,但是,当生随后将证获无学位阿罗汉不再轮回
后有,该类初果阿罗汉相续中虽有烦恼,但是不再轮回,不是轮回者。由此可知,有烦恼
不一定就有轮回,心续中有烦恼不一定就是轮回者。
又,有余涅槃阿罗汉相续中虽具轮回,但是,彼阿罗汉并不是轮回者。为何彼圣者具
轮回?因为其蕴体是前世的业及烦恼所生有漏蕴体,故是具轮回。
又,轮回者不一定轮回,例如,遍行色界或遍行无色界的不还果圣者,再投生一次修
行就能证获无学位阿罗汉,所以,以当生而言是轮回者,但是,下一生就会成就阿罗汉,
因此,下一生并不是轮回者。
由此再说,现证无学位阿罗汉的当生,相续中仍有业及烦恼之力所生有漏蕴体,故其
心续中的涅槃是“有余涅槃”(涅槃是心续中的灭谛),就是说,虽已断尽烦恼,但余留
前世业及烦恼所生蕴体。此中“有余”,意谓余留前世业及烦恼所生蕴体。如是,无学位
阿罗汉具轮回、已证涅槃,这并不相违,但是,彼圣者并不是轮回者。再者,当彼阿罗汉
圆寂舍弃业及烦恼所生有漏蕴而入灭尽定,就是成就“无余涅槃阿罗汉”。又,此阿罗汉
圆寂后,若是因缘具足而转入大乘道,彼圣者虽是“无余涅槃阿罗汉”,然而不是小乘阿
罗汉。
又有疑问:器世间是不是集谛所摄的法?外在器世间的因,是什么?
所谓集谛,唯是有情相续中的有漏法。有情所受用的器世间,皆是业及烦恼之力引生
而有的,故是苦谛(苦谛分外在苦谛、内在苦谛二种,器世间属于外在苦谛),但不是集
谛,因为并非有情相续中的法。
例如,你所受用的处所、物品等等,乃是由你的业及烦恼之力引生而有的,但是,你
无能受用美国白宫,只有美国总统、工作人员等才能受用。又,为何得以受用器世间?必
定是由于众生的业及烦恼现行的缘故。例如,美国总统的任期是八年,只有八年期间能受
用白宫,这就是由于过去世所造业因。
又如,我们共用一个讲堂,就是因为我们的福报,直接来说,就是我们的业及烦恼所
生的缘故,但是,每一人的领受却是不同,有人对于讲堂感受很快乐,有人却闷闷不乐,
各种差别,则是由于各自的业及烦恼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