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入菩萨行论释.佛子正道》忍辱品 (18)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0-04-24 21:57:18
摘自:2012-2013年《入菩萨行论释.佛子正道》
宣讲: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口译:如性法师/笔记:道宽比丘尼
第六品 忍辱(...接续 #1UdQ3fJJ (Buddhism))
癸二、作意修忍辱之方便
丑四、详观生瞋之因而勤断除
寅二、于造不欲事者止瞋
卯一、于害我者止瞋 辰一、应忍令生苦者 巳一、修习安受苦忍
午三、思惟久习不难亲近 未一、广说 申一、久习则易亲近
14. 久习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渐习小害故,大难亦能忍。
偈颂:久习不成易,此事定无有;故渐习小害,大难亦能忍。
释文,“串习忍辱,亦能忍大苦”,如果能够串习忍辱,不要说是小苦,就连大苦我
们也能够忍受,“因一切心于执境时,皆以串习为本”,为什么透由串习能够忍受大苦?
是因为我们的心在执著境的时候,是以串习的多寡来执著境的。
比方说,小时候我们并不识字,但是由于努力的学习,从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日渐的累积种种的知识,并且不断的串习这些内涵,久而久之,对于所学的课业,由于不
断的串习就会越来越了解;
相同的,学习佛法也是如此,刚开始学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懂,但是不断的练习之
后,我们能够了解佛法在说什么,并且在了解之后,也透由不断的串习,能够去实践佛法
、运用佛法,这就是心的特征。
外在的物体没有办法呈现出这样的功效,比方说水,透由外在的瓦斯或者是火,将它
煮热之后,它的热度是有一定的限制,到了一定的热度之后就会慢慢的蒸发,并不会无限
的提升自己的热度。
但我们的心却不是如此,我们的心是不会有上限的,这种唯明唯知的本性,从一开始
不了解空性,透由不断的串习,到最后能现证空性,从刚开始什么都不懂,到最后心中的
智慧能成为佛的一切遍智(佛果位一切种智的心识)。
所以心的本质,在不断的串习之后,是能够无限提升的,“皆以串习为本,故经久习
而不成易,此心法事必定无有”。所以透由不断的串习,到最后心在面对任何境界时,都
会觉得当下的境对我并不困难。所以“此事定无有”,这当中的“事”,最主要指的是内
心的本性,只要透由不断的串习,心就有这样的能力,能够了解一切的对境。
“故应了知若能渐习安忍寒热、他说粗语等诸小害,则亦能忍地狱火等大难”。一开
始要修学忍辱,必须以小苦来练习,从一开始安忍寒冷、炎热的痛苦,以及他人对我说粗
语等小小的危害,不断的串习,到最后身为一位菩萨,他能够舍头目脑髓,并且布施自己
的身体、鲜血给其他的人,这一切他都能够安忍。不要说是菩萨,就连世间上有一些人,
过去生不断的串习布施以及安忍,他能够捐出自己的器官给其他的人用。
《父子相见经》中广说:“世尊,有三摩地名为乐行诸法,若能获得彼三摩地,菩萨
缘诸法时,唯获乐受,不感苦受。”在《父子相见经》当中有提到,如果能够获得乐行诸
法的三摩地,菩萨缘著一切法的当下,他内心中所现起的是只有乐受,而不会有任何的苦
受。
菩萨在面对一般人所没有办法忍受的寒冷、炎热的痛苦,甚至地狱的痛苦时,由于他
内心的心力非常强大,所以纵使外境对于他所造成的,应该是让他生起苦受,但由于他的
心力非常强大,完全掩饰过外在的境所造成的痛苦,所以对他的内心还是觉得很快乐。
甚至以菩萨而言,如果他是以“自利”为出发点的话,纵使让他获得转轮圣王的果位
,他也觉得这没有什么意思;但是他只要想到“利他”,纵使他必须要堕入恶趣,甚至地
狱道当中受苦,他也心甘情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是因为他不断的串习“利他”,
所以为了要利益他人,纵使对方只是一个人,他都愿意堕入地狱,而为众生承担一切的痛
苦,这就是菩萨的心力。
不要说是菩萨的心力,就连小乘的行者也能够做到这样的境界。在过去,佛陀在世的
时候有一个公案,有一位比丘精通三藏,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因缘,他杀了自己的父亲
,所以被寺院赶了出去。被寺院赶出去之后,由于他本身精通三藏,所以勤修忏悔;并且
在忏悔之后,他有很多的弟子平常都在听他讲经说法,并且在听闻这位比丘说法之后,他
的弟子都证得了罗汉的果位。而之后这位比丘示寂了,他的弟子很想知道他们的老师投生
在什么地方?所以都往天界去寻找他们的老师,但找到半天都没有办法找到。到最后有人
发现,他们的老师投生在地狱当中的一个铁屋里。这个铁屋非常炎热,但是他们发现,他
们的老师虽然关在这间铁屋里面,但他不觉得自己已经投生到地狱里了。在当时印度有一
种房子,它就是四周围都是铁做成的,所以他们的老师虽然投生地狱当中,但是他以为自
己是在这个铁屋里,只不过外面的气候比较炎热罢了!所以他完全没有感受自己是投生在
地狱中的。至“纵以有情地狱众苦加害,唯起乐想。”
(...待续...)
作者: ykkdc (ykk)   2020-04-25 01:41:00
随喜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4-25 21:34: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