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修] 菩提心的定义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0-03-18 10:00:44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见悲青增格西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 菩提指的是佛果,希求佛果的心是菩提心
菩提心有其严格的定义,但是可以大概理解为“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是菩提心。这
里面一定要具备二个部份:一是为利有情的部份,类似大悲心等;一是愿成佛的部份。因
此菩提心本身是希求佛果的心,因素是为利有情,为利有情是因素,不是菩提心本身,可
是讲条件的时候会讲二个。所以菩提心也是具有二个欲求的心,二个欲求是1.很希望利益
有情与2.很想成佛。(菩提心是因大悲心的希求利他,而希求自己成办无上菩提的佛果。
成就佛果一切种智的究竟功德智慧,才有圆满利他的能力,才能圆满希求利他的大悲。)
菩提心的定义:“与自身的助伴─为了利他而缘圆满菩提的欲乐心所(希求心所)相
应而生,大乘道入门之道类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识心”。(<心类>:此处自身指心王,心
包含心王与心所,心王的助伴是心所,心识的认知包含心识之识心王与其相应的心所。)
“大乘道入门之道类为特色的大乘主要意识心”:
1.先说“大乘主要意识心”。菩提心(想要成佛的意识)是大乘道的门槛,有菩提心
(有想要成佛的意识)即是大乘,没有菩提心(没有想要成佛的意识)就不是大乘,是不
是大乘取决于有没有菩提心(是不是大乘就看有没有希求成佛的意识)。
说“大乘”是为了排除蔗皮式的菩提心(造作式的菩提心)。以七因果方式修习菩提
心的次序是: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大悲心、增上意乐,接着是蔗皮式的菩提心。
蔗皮式的菩提心(造作式的菩提心)与菩提心(任运菩提心)是相同的(这两种想要
成佛的意识的所缘、行相都是相同的),但它(造作式的菩提心)尚未达到任运而起,当
任运而起时就入大乘道。
之所以称为蔗皮式的菩提心是因为如吃蔗皮虽然也有甘蔗的味道,但是并不如甘蔗好
吃。一旦将菩提心(造作式的菩提心)修习至任运而生的程度,就算入了大乘道,也就是
真正的菩提心。所以为了遮除蔗皮式(或造作的)菩提心讲了“大乘”。
(入大乘道的界线是生起任运菩提心的第一刹那,由造作菩提心串习至任运菩提心生
起的第一刹那入大乘道。正式具定义的菩提心是任运菩提心,之前是随顺的菩提心。)
2.“主要意识心”:如佛的眼识也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为了遮除佛的眼
识等是菩提心,所以加了“意识”此条件。
又,我们有很多心王、心所,如眼识是心王,它有很多心所,有慧心所、定心所等,
也就是整体上是心王,它的特定功能即心所,它有辨别能力这部份即慧心所,它有专注力
这个部份即定心所。[1]
与此相同,菩提心是心王(第六意识心王)。对于此部分有很多讨论,无著菩萨说发
心是很愿意成佛,所以他说发心是种希愿。希愿是心所的一种(希愿是欲心所的作用,欲
心所或译为希求心所,属于别境心所),所以后来很多人会把发心说成心所;但是事实上
,发心虽然是种希愿,但不是愿心所。
(心识的认知包含心、心所,第六意识的认知包含第六意识的识心王与其相应的心所
,菩提心是由利他的大悲任运生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希求心所相应的意识心王。)
3.“大乘道入门”:
我们的空正见(空正见是通达空性的智慧,即了解空性的意识)只懂得空性,不懂其
他的。就如我们的眼识只看见颜色、形状,听不到声音;耳识只听得到声音,看不到颜色
、形状;我们的意识也一样,如果认识了这个部份的意识,就无法同时认识其他的境。
我们看起来好像能懂得许多,能懂桌子、椅子、杯子等,事实上这样的认知是许多的
心合起来,马上产生的情况就好像电脑快速执行指令一样。
总之,我们懂桌子的意识和懂椅子的意识是不一样的,与懂杯子的意识又是不同的,
懂桌子的那个意识不会懂椅子,懂椅子的意识也不会懂杯子,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意识,
所以一个意识没有办法同时了解很多境,就如我们的眼识无法了解声音是相同的道理。
前面说过,有懂一百七十三相的智,那些都是懂自己的部分,也就是生起这个心的时
候,其他的心会隐没,另一个新的心生起时,原来的心又同时会隐没。
经过不断训练后,能到达一触即发,最后一百七十三相同时显现于心中,没有时间差
别,也就是这个心能懂这个,也能懂其他的。称佛陀的心为遍智(一切相智、一切种智),
一方面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是它遍知一切)。 也就是,虽然十地菩萨也懂一百七十三
相,但说到一个心就能懂一切,即使是十地菩萨也没有。
这样的话,佛陀的空正见(通达空性的意识)也有菩提心的功能—也有希求成佛的想
法,即具备了菩提心的定义。可是我们不能说佛陀的空正见就是菩提心,虽然佛陀的菩提
心和空正见的功能很像,但菩提心就是菩提心,空正见就是空正见。为了挡住佛陀的空正
见是菩提心的情况,所以才讲“大乘道入门”。
(菩提心可分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现证空性的智慧,真正的菩提
心是世俗菩提心—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虽然佛现证空性的智慧(胜义菩提心)
也具有世俗菩提心为利众生成佛的希求,因为佛的意识能够同时通达一百七十三相,所以
佛的意识称为一切相智、一切种智、遍智,现证胜义谛空性的同时也能够现见通达世俗诸
法,只有佛的一切种智的意识才有这种能力,菩提心是以为利众生成佛的希求来安立。)
4.“道类”:
讲“入门”挡住了大悲心等(只生起大悲心、造作菩提心等还未正式进入大乘道),
但是资粮道第二刹那以后的菩提心并不是“入门”。如果说资粮道第二刹那以后的菩提心
是“入门”有什么过失?就会有修行者一定要达到这个境界,没有达到就要说没有入大乘
门,所以“入门”是资粮道第一刹那的菩提心。
因此,只说“入门”会挡住资粮道第二刹那至成佛的菩提心,为了将这些纳入,所以
说了“道类”,也就是入门类似的。“大乘道入门之道类”:所以菩提心是大乘道入门及
它类似的。
因此,菩提心有四个特点,其中,三个遮除、一个纳入。
(四个条件中,第一个“大乘”是为了挡住蔗皮式的菩提心;“道类”是为了将资粮
道第二刹那以后的菩提心纳入;其他二个条件:意识(遮除眼识等)、大乘道入门(遮除佛
的空正见),则是圆满“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心”句子本身未表达出的内容。所以,
说菩提心是“任运而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主要意识”是较为圆满的说法(“主要”要表达
心王)。真正的菩提心定义,讲起来很拗口,先记住这样的说法,以后再去对照真正的定
义理解。又,虽然透过定义的简别,能清楚地标示出菩提心,但是要理解菩提心仍要透过
正文一连串的内容。)
作者: ykkdc (ykk)   2020-03-18 15:18: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