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戒定慧?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0-01-03 20:24:25
※ 引述《bravemedal (b)》之铭言:
: 末学知道佛法中,戒定慧是一定要学,
(下略)末学推文的部分可以参看,底下对于戒定慧三学的解脱正道,补充相关:
CBETA B10,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七〈共中士道.解脱正道〉
http://tripitaka.cbeta.org/ko/B10n0067
庚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
二、修何等道而为灭除者。如《亲友书》云:“或头或衣忽然火,尚应弃舍灭火行,
而当励求无后有,因无余事胜于此。应以戒慧静虑证,寂调无垢涅槃位,不老不死无穷尽
,离地水火风日月。”应学宝贵三学之道。
其中三学,①数定(数量决定)有三:
(1-1) 初观待调心次第,数决定者,谓散乱心者令不散乱,是须戒学;心未定者为令
得定,谓三摩地,或名心学;心未解脱为令解脱,是谓慧学。由此三学,诸瑜伽师(希求
解脱的修行者)一切所作,皆得究竟。
(1-2) 观待得果,数决定者,谓不毁戒果,是为欲界二种善趣;毁犯之果,是诸恶趣
;心学之果,谓得上界二种善趣;慧学之果,即是解脱。总其所生,谓增上生及决定胜,
初有上下二界善趣,故能生法亦有二种,此二即是《本地分》说。
(1-3) 又诸先觉,待所断惑亦许三种,谓破坏烦恼,伏其现行,尽断种子,故有三学。
②次第决定者,《本地分》中引《梵问经》显此义云:
“初善住根本,次乐心寂静,后圣见恶见,相应不相应。”
(2-1) 此中尸罗是为根本,余二学处从此生故;(2-2) 次依尸罗能得第二心乐静定;
(2-3) 心得定者见如实故,能得第三成就圣见,远离恶见。
③三学自性者,如《梵问经》云:“应圆满六支,四乐住成就,于四各四行,智慧常
清净。”
(3-1) 此中戒学,圆满六支,具净尸罗,守护别解脱律仪,此二显示解脱出离尸罗清
净;轨则、所行俱圆满者,此二显示无所讥毁,尸罗清净;于诸小罪见大怖畏者,显无穿
缺尸罗清净;受学学处者,显无颠倒尸罗清净。
(3-2) 四心住者,谓四静虑。此于现法安乐住故,名乐成就,是为心学。
(3-3) 四谓四谛。各四行者,谓苦中无常、苦、空、无我,集中因、集、生、缘,灭
中灭、静、妙、离,道中道、如、行、出。达此十六有十六相,是为慧学。
若导寻常中士道者,此应广释于三学中引导之理。然非如是,故修止观心慧二学,于
上士时兹当广释,今不繁述。
当略宣说学戒之理。此中最初当数思惟尸罗胜利,令其至心增长欢喜。如《大湼槃经
》云:“戒是一切善法之梯。戒是根本,犹如地是树等根本;戒是一切善法前导,如大商
主是为一切商人前导;……
(....下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