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说一二
出家有很多种形式,也不是只有佛教才有,例如天主教神父修女,也是出家而走向
离俗生活。也就是说,出家一词,必须从“家”这个字的含义浅广深细分别谈起。
但在下没这兴致,总的来说,佛教出家为僧,是离世间为先,而以出世间解脱生死
为核心目标。
但这中间是有无法避免的必然之处,因为人就在这世间中,生活饮食起居病药等事
,小则个人吃穿饱暖,大则社会习俗制度,特别是起了出世间的志心,而趣修出世
间行,必然会受到与世间种种有所违磨的状况,这必有所苦流,理所当然。
沙门一词也并非先被佛教所使用,也有特别被区别而称作释种沙门。有的人不解法
义,世间有为、出世间有为,如所谓有漏禅定,乃至出世间无为无漏禅定等,对经
义的解读呈现出一种跳跃式而不切实际的设想,这种人通常不解次第、不善方便。
例如《四十二章经》提到:“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
如果说所有释种沙门,在一出家时便证解登圣,那何必修呢?若是出家前自修,那
何必辞亲出家呢?强硬解释作出家即证,这里面逻辑是有问题的。当然不排除有如
善来比丘般的高悟者,但大部分应该不然吧。
解门、行门是并重的,通过对法义的理解,心意畅明出家解脱真实不虚的方向,这
基本上是对于四真道,也就是苦集灭道的观察识解,所以出家求解脱法,心志坚定
无能摧折,当然能忍苦,因为充分体解苦苦、坏苦、行苦,乃至其所集因集缘,求
证灭苦之无我,所以出家行道。
如此可称作四真道解,是充分理解,身心悟明解脱生死才是出路,除此之外无有别
路。而这样的觉悟,并不到证人无我,但确实是一份清晰的通悟,不然根本不会欢
喜坚定、积极习禅等等,实践于四真道行。
诸苦必定是苦的,凡变灭生坏者也是苦的,心行无常生灭迷转大苦也。理解苦相,
乃至苦因、苦缘、苦报,而正知厘清,这就是解法,而了解实践解脱生死必然方向
与各种方便,诸如法说、对治等等,清清楚楚正知见明,从迷至悟的佛说法理,便
是识心达本的解无为法。
所以经文后又续说: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
一切解脱生死之到达,于身因于清净戒行,于心基于不落有无。梦幻无常不定,认
识自心妄想非量,概简来说通过比量(~解门)、现量(~行门)的进持而得止,所
以明心乃至想蕴清净分,梦幻妄想真止,更进而达证空性无我,皆通于勤修戒定慧
、息灭贪嗔痴。
这并非一蹴即成,但也是一蹴即成...
南无文殊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