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00(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12-16 19:46:56
一、持戒的目的在哪里?得清净心、得平等心
  戒定慧,因戒得定,持戒的目的在哪里?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最后普贤十愿,“礼
敬诸佛”要学,《无量寿经》第二品“德遵普贤”,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结合成就的。十大愿王展开就是四十八愿,不一不异,所以西方极
乐世界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世界。一定要修礼敬,平等的礼敬,对任何人跟对待阿弥陀
佛完全相同。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练成了你就入境界了,你往生有把握。
  “称赞如来”,诸佛是从相上说,如来从性上说。从相,任何人都要礼敬,跟对佛一
样;称赞是善的称赞,不善的不称赞。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胜热婆罗门代表愚痴、甘露火
王代表瞋恚、伐苏蜜多女代表贪爱,有礼敬没有称赞。礼敬是平等的,供养是平等的,只
有称赞有差别。为什么?不善你要称赞,人民都学,社会就乱了,为整个社会大众考量。
  “忏悔业障”是从自己做起,别人的业障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挂在口上,要真正自己
忏悔。在日常生活当中磨炼,把最不喜欢的人变成欢喜了,最讨厌的人念头都能转过来,
恭敬心能生起来,业障就忏悔了。对事物认真负责,对人,五伦五常。
二、一句佛号圆圆满满具足,里头有戒、有定、有慧,妙用无穷
  三皈、五戒、十善、沙弥律仪,我们要落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对得上号,到极
乐世界必须具备这些条件。念佛人把这五科融在一句佛号里,一句佛号圆圆满满具足这五
科,里头有戒、有定、有慧,妙用无穷。老和尚表演得好,跟他在一起,没有不欢喜的,
他喜欢别人,人人喜欢他。一生没有打过妄语,没有轻慢过一个人,恭敬做到家了。一生
没有冤亲债主,什么人都欢喜跟他接近,他都满别人的愿望。自己的事从来不麻烦人。
  修行念佛在工作里、在生活里、在待人接物里,无时不是道场,无处不是道场,修行
没间断。接触一切人事物,六根对着六尘,修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知道万
事万物都是自性变现的。自性在哪里?随拈一法无不是。实相理深、明心见性他明白,可
是一般凡夫不能相信,不能接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要有种种方便。
三、一念不觉,我们对这一念都没有概念,什么叫一念?
  “其德广大,不二乘所能为”,声闻、缘觉,阿罗汉、辟支佛做不到,法身菩萨能做
到,二乘菩萨没发菩提心,“故言善立”,善巧方便建立三乘佛法。“三乘者,乘者车也
”。《四教仪集注》说:“乘”,就是车,古音念胜,“以运载为义”做什么用?输送。
“运出三界,归于涅槃”,比喻佛法能帮助人离开三界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回归
涅槃。阿罗汉证得小乘涅槃,六道轮回不见了,超越轮回。但是没有超越十法界。十法界
怎么来的?无始无明变现出来的。无始无明就是起心动念,它太深太密了,我们根本不知
道有这回事,阿罗汉、辟支佛也不知道。大乘菩萨知道,他听佛讲经说法知道的,虽然知
道,没见到。这种起心动念就在现前,就在当下,太深了,深密。
  一念不觉,我们对这一念都没有概念,什么叫一念?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凡夫
起个念头,念人或念事或念理,这一念里有几念几相识耶。这一念是多少微细念头组成?
相是物质现象,识是心理现象。相跟识合起来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相,受想行识
都是识。弥勒菩萨回答,一弹指,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这就是细念,一念,一弹
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二千一百多兆,一秒钟,就在面前,我们丝毫感觉都没有,那叫一
念。前念灭了后念就生,一个接一个,没有两个念头相同,相似相续,假的不是真的。这
一念过去了再不回头了,万象新新不住。每个念头是新的,存在的时间?二千一百多兆分
之一秒,一秒钟二千一百多兆的生灭,所以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老和尚讲得很透彻
,常常挂在嘴上,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假的就应该放下,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变成六道轮回。不放在心上没事,就是菩
萨,菩萨应化在世间,跟我们世间人示现的一样,不一样的,他不放在心上。我们心上有
,他事上有,心上没有,跟我们不一样,这是我们要学的。事情如理如法,对众生有利益
的,尽心尽力去做,做的时候不放在心上,做完之后,当然更不放在心上,这叫净业。放
在心上就变成染业,心被染污了,不清净了。动摇是不平等,前念灭后念生是动相,是不
平等的相。真相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有生灭的全是假相,要认识清楚,要放得干净。
四、我们的习气很深,磨炼很难,但是要磨,认真去磨
  三乘人,《法华经》用羊车、鹿车、牛车,“喻小中大三乘”。“小者,声闻乘。中
者,缘觉乘。大者,菩萨乘”。《法华譬喻品》:“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
之藏”。如来有无量智慧、有无量力、有无量无所畏、有无量诸法,样样都是无量。无量
跟无量寿就连起来了。无量智慧、寿命、德能、相好是事实真相。自性的德相,性德万德
万能。显现出来没有祕密,只要念头一动,全体就现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
都在一念当中完成。就像幻灯片,同时出现,没有先后,全是假相。
  佛、菩萨知道了,他们有能力离开,也有能力再入进来,倒驾慈航帮助有缘众生。你
相信、能接受,这就有缘,他一定帮你。没有缘不现前,佛知道来了没用,我们不会依教
奉行,阳奉阴违,习气太重,烦恼太重,回不了头。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烦恼轻。你
要是能跟佛合作,万缘真放下了,一个杂念都没有了,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的。善缘顺境
,你不起贪心,知道是假的,不会受干扰、被染污;逆境恶缘,你不会生瞋恚心,统统欢
喜接受。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知道身体假的,一个妄念、一个妄念这样产生的,根本没有
实质。一切万法亦如是,他一点不糊涂,快乐无比,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能够恒顺众
生,随喜功德,用自己的功德感化众生。虽然感化,不着相,与清净平等觉完全相应。
  在哪里修行?眼根在色尘上修行,耳根在声尘上修行,六根在六尘境界修不执著、不
分别、不起心不动念。离开六尘境界叫盲修瞎练。要在境界里磨炼,我们的习气很深,磨
炼很难,但是要磨,认真去磨。不在境界上炼,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金银珠宝堆成山,
没有动念头,那叫不贪,不是没有,没有,不贪是假的。断恶修善,事要干,心地清净,
一尘不染,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
五、入门每个人不相同,最普遍、最稳当、最真实的,一句佛号
  所以《法华经譬喻品》说,如来有无量智慧、无量力(今天讲的能力),有无量无所
畏,无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这个大乘是指一佛乘,成佛之法,“但
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又《法华文句》曰:方便者,门也”,门比喻通达。“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
真实就是自性,得显就是明心见性,“功由方便”。诸佛菩萨以种种方便,帮助我们入门
。入门每个人不相同,最普遍、最稳当、最真实的,海贤给我们表法,一句佛号,天下无
难事,只怕心不专。必须克服烦恼,把我们自性里的真诚清净炼出来;老实、听话、真干
是自性里面本有的德行,障碍去掉了自然现前。认真学戒,戒的作用就是清除障碍,让我
们的性德智慧现前。
==
必须克服烦恼,把我们自性里的真诚清净炼出来;老实、听话、真干是自性里面本有的德
行,障碍去掉了自然现前。认真学戒,戒的作用就是清除障碍,让我们的性德智慧现前。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12-16 21:38:00
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忏悔业障。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2-16 21:42:00
阿弥陀佛!
作者: k2345678 (欧海)   2019-12-16 22:48:00
以戒为师,一心向佛。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12-17 12:4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12-17 22:4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ecil724   2019-12-18 08:0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9-12-19 07:5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9-12-19 09:2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