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杂阿含745经 从空入处修七觉支

楼主: Samus (阿建)   2019-09-11 22:00:39
原址:https://agama.buddhason.org/SA/SA0745.htm
北传:杂阿含745经 南传:无
关涉主题:实践/从空入处修七觉支 (08/19/2016 08:04:22 更新)
杂阿含745经[正闻本942-945经/佛光本757经](觉支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若比丘修空入处,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
  云何比丘修空入处,多修习已,得大果、大福利?是比丘心与空入处俱修念觉分,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乃至修舍觉分,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修空入处,如是,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三经亦如上说。
注解:
1.
(1)“修习”(bhāveti,原意为“使有;使存在”,名词bhāvanā),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开发;发展”(develops, 名词development),
或“默想的开发;禅修”
(meditative development, AN.8.36)。
2.
“向于舍/舍于进趣(SA);趣至出要/愿至非品/趣非品/趣向非品(MA);舍诸恶法/求出要
(AA)”,南传作“舍弃的圆熟”(),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在解开上成熟”(maturing in release, SN.45.2),
并解说“舍弃”(vossagga)有双重含义:“永舍之舍弃”()与“跃进之舍弃”(),
前者是舍断杂染:从练习毘婆舍那的“彼分”()到出世间道的“断”(),
后者是进入涅槃:由练习毘婆舍那时倾向它(),以及在圣道中作为所缘()。
舍断杂染而进入涅槃,就是“舍弃的圆熟”。
而“舍弃”()与“断念;定弃”(),在词源与含意上是紧密关连的,
但用在《尼科耶》中,一个细微的差异似乎将它们分离。“断念”主要用在毘婆舍那阶段
,对所有有为法经由洞察无常而积极消除杂染,发生在“安那般那念”的
第十六阶(参看SA.803),“舍弃”则用在圣道成熟,可能意味着完全放弃所有执著的
最后状态,因此在意义上与涅槃紧接。
3.
空无边处:
另译作“空处、空处定、空处住、无量空处、无量空入处界、无边空处、无色空处、空入
处、空无量入处界”,以无边之空间为意念专注的对象(所缘)所成就的定境。
感想:
空入处是比较高深的定境,而就算是高的定境,也要搭配合佛教的核心精神:
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这四点来修。
依远离,依无欲我想到生活的案例,譬如我有工作、论文尚未完成,就算我偷懒,
隐形的压力也逼着我,是一种苦,但我必须知道苦的现象与原因才能远离苦,
并离开偷懒的欲。
楼主: Samus (阿建)   2019-09-13 10:54:00
感谢C大补充经典看法,我的看法只是经验而已,非严肃讨论^^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9-12 22:30:00
经典说的远离常指远离恶不善法,恶不善法是十不善业道,离欲是指离贪欲,十不善业道中的意三不善包含贪欲,不善业所摄的贪欲是粗猛的贪,对于非己物贪求想占为己有的贪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19-09-12 12:20:00
Sadh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