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08-11 18:36:54
南怀瑾老师讲述:抓住这个关键点去做,可以远离诸病,修行也不会走错路
────(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
文殊菩萨问佛:“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
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第一位出场代表问法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又名诸佛之师。
在佛教造像上,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狮子代表百兽之王,狮子吼,百兽脑裂,威猛无比。
在密教的塑像上,文殊菩萨则是一手拿宝剑,一手拿经典,此剑乃智慧之剑,拔开慧剑,
斩断情丝,代表着智慧成就。
如何成就智慧?
《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
理。
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
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
智慧;
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
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
以上是对文殊菩萨简单的介绍,也点出学佛首重智慧。
“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如来就是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谓之佛,大彻大悟成佛之后,就称如来。
《金刚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所谓“如来”指什么呢?什么东西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我们拿《金刚经》来注解《圆觉经》,或以《圆觉经》来注解《金刚经》,就很清楚了。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指的就是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
本起是成佛的根本,如做生意要以钞票做本钱,写字总得拿支笔,成佛靠什么呢?--清
净。
清净是成佛第一步,成佛的基因、因地。
法行是法门,如何能做到清净?达到清净的法门是什么?
清净的反面就是不清净,也就是烦恼、散乱、妄想。
我们要求得身心清净很难,人心都不清净,是不是?
文殊菩萨所问的第一个主题,是如何成佛?
文殊菩萨也在此点出了问题的答案,要想成佛,就是要得到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身心随时
都在清净中,如此修行就可以成佛。
假使心中有所求,有修道之念,想图个清净,那就不清净了,必须摆脱这一念,才是毕竟
清净。
不过,这个境界太高了,不容易达到,因此,文殊菩萨退而求其次,而问大菩萨如何发起
清净心?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的朋友们说发心,一般所说的发心,不外乎出点钱出点力,这是发小的
心。
经典上说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
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
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
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的相呢?
就是《圆觉经》此处所讲的清净心。
诸大菩萨虽然大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
菩提者觉悟也,悟了道,得了清净心,才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发了清净心又什么好处?可以远离诸病。
什么病?头疼、牙痛、胃痛、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这些是肉体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所
引起有形的病,还有属于心理无形的病,诸如一切烦恼,一切希求,一切妄想,贪、瞋、
痴、慢、疑....等等都是病。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
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
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
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
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
远离诸病。
文殊菩萨问了菩萨如何发清净心,远离诸病的问题后,还问了另一个副题,如何能使未来
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我们现在还没有到末世,到了末世末法时代,连佛像、经典都没有,只剩一句“南无阿弥
陀佛”。
我们现在是像法时代,还有佛像、经典流传,还算好的时代。
到了末法时代,那就很惨了,人类互相残杀,连草木都可杀人。
文殊菩萨的慈悲心顾虑很周到,请求释迦牟尼佛,设法使未来末法时代有善根求大乘菩萨
道的众生,不堕入邪见中。
此所谓邪见,是指不正,歪了,偏了,凡是偏离了佛法的正知正见,都属邪见;也可以说
,凡是学佛修道离开了此清净心,都是邪见。
佛言:“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
波罗蜜,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圆觉含盖了此“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乃一切大法之总法,一切大法
之总源。
读《圆觉经》,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所有佛都是依此圆觉法门教授历代菩萨,此圆觉法
门是佛法之根本大法。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凡是要想成佛,都必须根据此圆觉修法,才能成佛。本起因地--成佛的工具从哪里找?
在我们自己这里找。在我们普通凡夫里有个东西,就是会思想,会起烦恼的东西,人的一
切活动都依靠他,要把他找出来,他是成佛的本起因地。
这又如何找呢?
很简单,就在人的一念之间。
什么是我们的第一念?当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很稀奇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念了。
各位能不能记得,早晨起来第一个念头想的是什么?
想不起来,好,没关系,那么,你有没有把握知道,明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会想什么?
本起因地要在这个地方去找。
你说我还是找不到,怎么办呢?
皆依圆照清净觉相,这就是传法了,把修行的方法也告诉你了。
随时圆照观照,照什么呢?
回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思想念头怎么来怎么去,要清清楚楚。
记住,要圆照,不是偏照。
打坐的时候观照很清楚,下了座就乱了、迷糊了,那不叫圆照。
要在忙中乱中,随时随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观照念头并不是要你不想,唉哟!我怎么又去想?好像“想”与你是冤家似的。
有念头来,不用怕,要知道人的思想念头是留不住的,不信,你留留看!留得住吗?
人的思想妄念留不住,但是,要送也送不走。你不去想它,它偏要想,很可恶!对不对?
人的思想就那么怪,注意,这就是无明。
例如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咦?外面下雨了!门晓得有没有关?糟糕!妄想又
来了,不应该!不应该!我们一天到晚就在后悔妄想里转,如此妄想无明如何清净得了。
那么,有些人打坐,静静地坐在那里不动,是否就圆照清净了呢?
一点也不,忙得很,心里想的可多呢!
我坐了那么久,气怎么还没有动?是不是上了当?我怎么还没有开悟?如来大法难道是这
样吗?
那不叫圆照,换一个字,叫怨照,各位想想看,是不是这样?
当你察觉妄想来的时候,就是清净,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当下清净,本来清净,不用再
去想把妄想空掉,妄想不空而自空。如此一念清净下去,圆照下去,慢慢修下去,便可以
永断无明,便可以成佛。
那么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佛学的名词。
在小乘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
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父母未生前,我究竟是谁?死后是
否真有轮回?有没有我?这些一概不知,皆在无明中。
大无明就是一切的大疑问,学佛不从这里入手,一切都是空事,没有用,不识本心,学法
无益,此是因地法门。
其次,我们心念的来去,以及思想情绪控制不住,自己做不了主,反而做了思想情绪的奴
隶,这些妄想烦恼从哪里来?是唯心?是唯物?是生理?是心理?自己永远搞不清楚,这
就是无明。
假如这个因地法门认识不清,只求佛保佑,求佛加庇,说老实话,这正是无明烦恼。
佛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佛告诉文殊菩萨,要修行大乘菩萨道,要发清净心,要懂得自性本来清净的道理,妄想念
头用不着去空它,自去自来,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发清净心是属于因位,果位则是发菩提心。
如何能清净呢?自性本来清净,不用你来清净。
懂了这个道理,才是学佛的第一步。
末世众生依照这样修行,才不至于堕入邪见,才不至于走岔了路。
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修行的基础、开始的第一步,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求得般
若智慧觉悟,觉悟通达无明自性本来空,无明妄想业力有如空花、自生自灭、你不用去空
它,了解无明本空、就可以免除在生死中流转,又像做梦的时候喜、怒、哀、乐样样俱全
,醒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无明也是如此,如同我们要发脾气,忽然一想,不值得,气死了才划不来,笑一笑,不气
了。
这时候,气愤哪里去了?无所来去,等于醒时不可得。
因此,永嘉大师在他的《证道歌》里告诉我们: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悟了道如何呢?沩山禅师说:“悟了同未悟。”得了道的人与没有得道的人一样。
什么是佛?禅宗祖师说是:无事的凡夫。
平等就是不二法门,空与有,善与恶,是与非,一切平等,自性本空,所以平等不动转。
假如需要你去空他,就不平等,就动转了。
觉悟了以后,了解自性遍满十方,无所不在。这样就可以成佛了。
妄想空了到哪里去了?难道找个仓库装起来不成?
妄想自性本空,灭了无处所。《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假如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
,一看就知道是半吊子,绝对无道。真有道的人,不会告诉你有道,很平凡,你看不出来

你看真有钱的人,装起一副穷相,决不会告诉你有钱,对不对?为什么?本性圆满。
若认为自己有所得,傲慢自大,那就不圆满了。
自性不增不减,得个什么?
大乘菩萨们了解了这个道理,能够发起菩提心,菩提心就是清净心,一体之两面。未来末
世的一切众生,依照如此修行,就不会走错了路。
学佛的第一步是智慧,最后成佛的也是智慧。
佛法是智慧的成就,不是盲目的迷信。
文殊菩萨代替我们问无明妄想如何了断?
佛答复说无明烦恼自性本空,不用你去空他,如空中之虚花,自来自去,自生自灭。
能起烦恼妄想的,他本来没有动摇过,用不着去除它。
懂了这个,当下一念清净,有何放下不放下?!
若说放下,放下是他,若说提起,提起也是他,自性本空如梦幻。
懂了这个道理就成了吗?千万不可狂妄。纵然见了空性,得了清净,正好修行。
禅宗五祖告诉六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所谓“见性起修”。这个道理从《圆觉经
》里,看得很明白。
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这个第一步;见道以后修道,修普贤菩萨行。
普贤菩萨代表行愿,万德庄严,万行庄严。
──摘编自《圆觉经略说》
https://i.imgur.com/m8zusfb.jpg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8-11 21:55:00
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8-11 23:29:00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08-11 23:56:00
阿弥陀佛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9-08-12 01:42:00
阿弥陀佛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19-08-13 00:1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