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发菩提心

楼主: fx458 (清晨之破晓)   2019-07-17 11:07:11
大家好,一直以来心中有疑问,
阅读了很多书籍、拜访法师们,
都说发菩提心很重要,
可是,到底菩提心是哪一种心呢?
曾查的资讯里,说菩提心是“利他”,
会提到何谓利他、要以智慧抉择什么样的方式利他,
而后再细论什么是智慧、如何开智慧等问题。
但智慧的定义、智慧在哪里、如何做、如何达到,
又没有相关解释了。
看了许多资料,真是越看越糊涂,
感觉看了很多资讯,
但依然停留在佛法名词上打转,
用这个名词解释下一个名词,
还是搞不懂想弄清楚的东西。
有没有人遇到一样的问题QQ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17 11:42:00
菩提心是第六意知的心王,觉知(心)包括心王与心所,觉知分为前五根知(眼知、耳知)的觉知与第六意知的觉知,菩提心属于第六意知的觉知。菩提心是希求菩提的发心,所希求的菩提以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大乘菩提而言有三乘菩提,大乘菩萨道的发菩提心所希求的菩提是无上菩提的佛果位,为什么希求无上正等菩提?因为希求利益一切有情解脱痛苦故,以希求利益一切有情的他利圆满,而希求自身成办无上菩提的果位,因此菩提心简言之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觉知(心)包括心王与心所,心王与心所有相应的关系,心所法中欲心所的作用是希求,菩提心是由希求利益一切有情解脱痛苦而希求自身成办无上菩提的欲心所相应的第六意识心王。为什么希求自身成办无上菩提迈向菩萨道?为利众生故自身成办无上菩提一切种智的果位,才有圆满利他的能力。(菩萨上求菩提、下化众生,希求无上正等菩提为利众生故)(菩萨希求菩提的发心以大悲心为根本,由希求利他的大悲心引生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发心,即发菩提心。)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9-07-17 12:04:00
你死后带的走的才叫做智慧,带不走的只能叫做知识。所以修行最重要是要转识成智。不然下辈子得再重修,无有出期。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17 12:08:00
第六意识心王相应的慧心所,能成办闻所生慧、思所生慧、修所生慧,可参考板面相关文章:#1SAimS0c 现行薰种子,种子起现行 (补充:慧心所)(又,菩提二字菩是断、提是证,佛果具有究竟缘满断证功德)(真正圆满的菩提心佛果才有,菩萨因地发起希求果位之发心)
作者: yaqqq (^^)   2019-07-17 17:52:00
https://book.bfnn.org/books/0846.htm我也遇过同样问题,后来看到这篇文章才有点抓到方向。记得板上有一次讨论过:哪些文章介绍菩提心,影响自己最深?里面板友有提供很多好文章,不过一时找不到了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9-07-17 18:58:00
菩提心是想成佛的心,首先问问看自己有没有想成佛,又,为什么想成佛,菩萨想成佛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菩提心的前导是大悲心,有利他的大悲心希求众生离苦得乐才会引生自己想要成佛的发心。又,大悲心的基础是出离心出离心是厌离行苦的过患,行苦是由业烦恼引生的五取蕴苦厌离行苦缘自身产生出离心,厌离行苦缘他有情产生大悲心先有缘自产生的出离心,才有缘他产生的大悲心,由大悲心欲令有情离苦得乐的意乐,引生为利有情希求成佛的发心,即发菩提心。为什么欲令一切有情离苦,由对一切有情观修知母、念恩、报恩、慈心、悲心而来,引生为利有情愿成佛相关内容要获得更清楚认识的话,可参考本板进行的系列文:[实修] 古印度佛法传承源流~菩提心的修持方式
楼主: fx458 (清晨之破晓)   2019-07-17 23:20:00
好的,我来找找看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7-17 23:27:00
先修慈悲心帮助最可怜的六道众生(动物,老人,小孩)平时这样培养可以比较快成佛证得菩提心~阿弥陀佛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9-07-18 00:10:00
修行不离戒定慧,由戒生定,因定生慧。先从守戒开始,不守戒学再多都只是”知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7-18 01:12:0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QO31mMNQ (上)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fLlcjtc8E (下)堪布 慈诚罗珠仁波切 实修菩提心。相关资料可以搜寻 "慧灯之光"。这是藏传佛教对于菩提心实修要领。汉传佛教部分,可以找《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9-07-18 04:08:00
推楼上 要先区分看到这个名词是在哪个传承脉络下的藏系或是一些汉传教下会从发心利益众生成佛开始讲汉传净土常常指跟真如相应的心是菩提心 所以要圆发
作者: rrobbit (rondo)   2019-07-19 10:49:00
以下我从梦参和尚读到的:菩提心的三个观念:1.厌离:知道轮回中没有究竟安乐2.大悲:对众生(包含自己)的不明究理有体谅而不生怨憎。3.般若智慧:深信三宝、不断在生活中辩证实践。再谈利他,唯有自身有足够的能力、才可以得。或许从戒定慧修起。戒:透过戒律保护自身。定:培养平稳安乐。慧:深信三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