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43(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06-30 19:28:32
一、顿渐二教
  “二教。以上判教虽有不同,但顿渐二教,诸家同摄”。对于顿渐大家都承认,都认
为世尊的教学有这两种存在。顿是顿超,对上上根人;上中下三根都算是渐次提升。顿是
指顿悟,没有阶级,一闻千悟,一下他就彻底了,就明心见性,这就是上上根人。“天台
、贤首两家,亦皆以渐顿而分四教、五教”,四教里头有顿,五教里头也有顿。“《五教
章》云”,贤首的,“或分为二,所谓渐顿。以始终二教”,大乘始教一直到大乘终教,
都是属于渐,“所有解行,并在言说,阶位次第,因果相乘,从微至著,通名为渐”。顿
教是“言说顿绝,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即是佛”,没有阶级,这个叫顿教。
  宗门里面属于顿教,它没有渐教,顿悟的人没有开悟之前也是迷惑颠倒,突然遇到缘
,不定什么缘,豁然开悟。但是这个顿悟的基础不能说没有,不是偶然的。跟净宗往生一
样,佛说都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又遇到,冥冥当中得到诸佛如来的
加持,你真正能信,真正发愿,老实念佛,真求生净土。学净土的人,有人一遇到他就相
信,就不怀疑,有些人要经长时间调教,慢慢明白、接受。每个人都不一样,缘不相同。
二、净宗是顿教
  顿,言说顿绝。佛门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就是这意思。言说顿绝,在这个时
候豁然理性顿显,这就是明心见性,所谓刹那之间。我们现在知道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
这叫一念。这一念理性顿显,豁然开悟,这一开悟什么都知道,解行顿成。“言说顿绝,
理性顿显,解行顿成,一念不生”,这就成佛了,这叫顿。
  “我国隋代慧远师”,史上称小慧远,他有《无量寿经义疏》,“判本经曰:今此经
者,二藏之中,菩萨藏收。为根熟人顿教法轮”,净宗是顿教。“云何知顿”,怎么知道
它是顿教?“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大
,故知是顿。”不经过小乘、大乘这些次第,一生就往生了,而且往生快,总不出三年。
只要念到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了,一天到晚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其他都
打扫干净了,这叫功夫成片。一心专注在佛号上,在想极乐世界上,把其他的念头暂时终
止,压下去了。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三年足够了。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非常熟悉,你
对它才真的产生向往,恨不得马上就去,有这样的热爱极乐世界,热爱阿弥陀佛。所以功
夫成片就行,就能感动佛来现身,来送消息给你,或者是梦中,或者是定中。
  “明大佑法师判小本,渐顿分之,此属顿教”,大佑师肯定《阿弥陀经》属于顿教。
“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故知本经在顿渐二教中,为顿教所摄。”具
足信愿持名,这就是净宗顿教的根性。
三、本经实属圆教
  “若依五教”,贤首的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
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法华纯圆,华严全圆,“其祕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大经是《无量寿经》。念老注解,“以上乃就顿渐二教而判。若依贤首小、始、终、
顿、圆五教,以判本经教相”,“古今中外净宗诸大德,虽因机缘不同”,每个人的根机
不同,缘分不同,所以判教也不完全相同,“而稍异其辞,而其实旨”,真实的旨趣,“
莫不以本经不但实属圆顿教”,不但真正属于圆顿,“且为顿中之顿,圆中之圆也。”达
到究竟圆满,纯顿、纯圆。烦恼障重的人选《阿弥陀经》,所知障重的人选《无量寿经》
,这就是根性不一样。烦恼重着重在定,定能帮助你断烦恼,《弥陀经》简单,能帮助你
证得念佛三昧。所知障重的人,不清楚、不明白,信很难生,这个经讲得透彻,尤其黄念
祖老居士的集注,破我们的所知障。所知障破了智慧现前,烦恼障破了一心不乱现前。
  “清代彭二林”,就是彭际清居士,“于《起信论》中”,《无量寿经起信论》,他
“判本经曰:无量寿经者,如来称性之圆教”。“日释道隐于《无量寿经甄解》,直判本
经为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之教”。
四、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
  “《大经释》曰:天台、真言虽皆名顿教”,天台是法华,真言是密宗,“然彼许断
惑证理”,《华严》、《法华》都说断烦恼证菩提有阶级的,只要有阶级就叫渐教,就不
是顿教,顿教没有阶级的。《华严》从十信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天台的别教,三贤还没
有出十法界,初地才出十法界生实报土,称为法身菩萨,所以还是有渐教的意思在。
  这说,“明未断惑凡夫,直出过三界者,偏是此教”。没有断烦恼的凡夫,六道凡夫
,直捷超出六道轮回。“故此教为顿中之顿”。三年,三年不能往生的,你对这个世间有
留恋,你不肯去;如果对这个世间毫无留恋,决定得生。三年时间,念兹在兹,天天向往
极乐世界,天天想到阿弥陀佛,怎么不往生?我们念了一辈子佛不能往生,就是心里有杂
念、有妄想,有许多这个地方的情执纠缠,产生了障碍。
海贤老和尚是个老实人,老实、听话、真干他具备了,真诚、清净、恭敬也具备了,
有这样的条件,三年能不成就吗?
五、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
  “又日溪师云:圣道诸教,理是圆融”,益是利益,“益是隔偏,以其顿机难得也。
是以教虽圆顿,望机自成渐。净土言圆顿者,于圆满速疾利益。”黄念老注解,“盖指其
它圣教”,如《法华》、《华严》,“虽具圆融之理,但众生根机粗浅,莫明其旨”,学
的人很多,得不到真正利益。《华严经》说得很清楚,真正当机的人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华严》十种机,最后有大心凡夫,虽然大心凡夫,一生究竟圆满,证得法身,很难!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是故法虽圆顿,但以行人机浅,顿法成渐,圆法成偏”。这讲的
华严、法华,古人都这么难了,那近代人就不必说了。
  老一代的人,他们的心清净,妄念少、杂念少,知道事情也少,清净心生智慧,不生
烦恼。我们跟他们比,明显看出我们心浮气躁。他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好像如如不动
。他们跟前辈,前辈的心比他们更清净。愈往上去愈清净,环境诱惑少。我们在年轻时,
可以说一直到二十岁,街上看不到广告。现在这广告贴满了,拐拐角角你都看到,彩色的
,那个时代没有,你说人心多清净。现在媒体把人都搞坏了,眼花缭乱,你那个心怎么能
静得下来?单凭这一点,古人有福报,环境好。所以愈往后去,愈要功力高才会有成就。
心量要大,真正有慈悲心,为苦难众生,不为自己,这种大心大愿,能够不受外面诱惑,
不受外头干扰。稍稍有一点自己的名利心,没有不受伤害的,那真叫一失足成千古恨,明
明这一生可以到极乐世界作佛,很不幸又到三途去了,人天没分。谁害你?财、色、名、
利,不出这个范围,天天勾引你贪瞋痴慢疑,就生活在贪瞋痴慢疑的环境里,这还得了!
==
心量要大,真正有慈悲心,为苦难众生,不为自己,
这种大心大愿,能够不受外面诱惑,不受外头干扰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9-06-30 20:0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06-30 21:45:00
阿弥陀佛!
作者: terrytina19 (翼)   2019-07-01 23:21:00
娑婆世界极苦~西方净土极乐~念佛发愿往生~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9-07-02 11:1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9-07-02 12:5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9-07-03 23:2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9-07-04 10:5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