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华严时
“五时”。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分为五个时期,这是天台智者大师从《涅槃经》里面
说的。“如来一代之教为五时”,第一个,华严时:“佛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释
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十九岁离开家庭,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参学,放下所知障。三
乘学佛不外乎这两种障碍,这个意思很深,真正要成就不能向外学,要向内。所以佛法称
为内学,佛经称为内典,佛学称为内明。向内不向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在菩提树下开悟,就在定中将他所悟的境界给大家说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六
祖惠能大师开悟只说了五句话,五句话是《华严经》的纲领,《华严经》是五句话的细说
,不增不减。《华严经》分量大,大龙菩萨是等觉菩萨,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同
级别的,把它收到龙宫,龙宫是法性土。佛说这部经,不但地球装不下,三千大千世界也
容纳不下,为什么?这部经是从自性里出的,自性没有数量、没有边际。
七百年后,龙树菩萨明心见性,将释迦牟尼佛留在世间的经典三个月就学完了。烦恼
虽然断了,习气没断,贡高我慢,认为自己多闻第一,没有人能超过他。大龙菩萨引导他
入龙宫看《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是龙树菩萨传出来的,所以小乘不承认,这是
龙树菩萨自己造的,小乘人完全是有事相,没有事实真相他不承认。分量多大?“十个三
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龙树菩萨一看,傲慢习气马上断掉了,知道自己
所学太少、太渺小了,不能比!但是阎浮提没有人能够受持,只把目录提要从龙宫里面带
回来,他有能力把它完全背下来,回到这个世间说出来。所以南传的人不承认,南传只承
认阿含,完全是看到的,这事实真相。
参加华严法会是哪些人?统统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不是法身大士他入不了佛的华严法
会,他进不去,他也找不到。《华严经》末后一品有目犍连、舍利弗,我们就晓得他们有
些是古佛再来,有些是法身菩萨示现,不是凡人。这都是为我们表法。华严完全是我们自
己的境界,本来的境界,就是本性本善。佛在华严会上把本善完全说出来了,完全是我们
无法想像的境界,所以说不思议解脱境界,也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
二、阿含时
阿含是梵语,意思叫无比法,阿翻作无,含是无比,就是这个法门非常殊胜,世间法
跟它不能相比,这个法门可以帮助你超越六道轮回,往生四圣法界,十法界的四圣法界。
十法界六凡是秽土,往上去这四层叫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这里头住的是阿罗汉、辟
支佛、菩萨,还有佛,十法界里面的佛,都没有破无明,这个境界里头有起心动念,没有
分别执著,所以他清净,不造业。六道凡夫造业,心想善三善道,心想不善三恶道。六道
轮回最麻烦,最不容易透脱,不容易离开,阿含能帮助你离开。
第二,“阿含时”。“次十二年于鹿野苑等”,鹿野苑是第一个道场。佛树下一宿,
日中一食,居无定处。佛规定晚上在树下休息,只准一次,第二天要换地方。为什么?怕
你对环境起贪恋。要放下,不要把境界放在心上,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平等对待。逆境恶
缘修忍辱波罗蜜,不嫌弃;顺境善缘不生贪恋,在生活当中训练。功夫完全是六根对六尘
,无论什么境界都不许可生烦恼,起心动念生烦恼,不让你生烦恼。这就是真干,在生活
里面去做到。树下一宿,日中一食,绝不麻烦别人,总是叫人生欢喜心。
三、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
第三,“方等时”。“于此后八年之中,说《维摩》、《大集》、《楞严》并此经等
”,净土三经一论都是这个时候说的。“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方等。“广(方也)”
,方是广的意思,所以叫方广,大方广,什么都说。“说藏通别圆四教”,四教都说。均
是等,“均被众机”。方等是广说的意思,什么样的根性佛说什么法,让大家都得到法益
,方法不一样,目标一致,目的相同,都是向上提升。
“第四,又于后二十二年,说《大般若》诸经,名般若时”。后面八年说《法华》、
《涅槃》,《法华经》说八年,《涅槃经》一日一夜,就是佛入灭的前一天,这是佛的遗
教,遗嘱。“九界三乘”,九界就是十法界里面除了佛以下的九界,三乘:声闻、缘觉、
菩萨。“悉蒙授记,无论小大,皆令作佛,此时名曰法华涅槃时。说本经时在第三方等时
。又此经蒙世尊多次宣说,故不应限于一时”。《无量寿经》很特别,佛一生讲经没有讲
第二遍的,唯独这部经多次宣讲。根据现在所存的五种原译本来看,至少佛说过三次,所
以古大德讲三次以上。附带介绍净土的,一百多种经论里头都看到。《华严》最后普贤菩
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法华》龙女八岁成佛,这都附带讲的念佛往生净土成就的。华严
时,佛说了净土;最后第五时《法华》也讲净土,所以这部经是多次宣讲。
四、净土这个法门非常特别,阿弥陀佛给我们建立一个中途站
只有这部经,无论在什么时节因缘之下,你只要遇到都能成就,而且决定成就。其他
法门不是那么简单,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没有彻底放下,你入不了境界。净土这个法门非
常特别,阿弥陀佛给我们建立一个中途站,先到中途站,然后再成无上菩提,这个中途站
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只要三个条件,真正相信不怀疑,真正发愿求生西方净土,肯念
这一句佛号,哪怕十声,佛都接引你。这个条件太简单、太容易了。
工作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读经念佛,怎么办?灌顶大师告诉早晚十念,根据四十八
愿第十八愿所说的。一口气不拘多少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
口气叫一声,不管念几声,念十口气。早晨念十声,晚上睡觉之前念十口气,一生不断,
也是真正修净土。一切法门里头找不到这么简单、这么容易的,而且保证你决定成就。阿
弥陀佛的恩德,我们得感恩!我们遇到大乘、遇到上上乘我们都没有条件去修学。
五、判教
“判教”,“四教与五教。古今诸师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但是现在最通用的
只有两家,天台智者大师判的四教,藏通别圆;贤首国师判的五教,小始终顿圆这五教。
“一者藏教”,藏就是三藏,“亦名小乘教。二者通教,谓大乘中通说三乘,通被三根。
三者别教,谓大乘经中所说教法,不通小乘”,上面通圆,不通下面。“四者圆教,谓法
界自在,具足圆满,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无碍法门等是也”。把佛法归为这四大类。
贤首国师的判教,“圣教万差”,一切经教千差万别。“要唯有五”,分类归纳五教
,“小乘教。大乘始教。终教”,“顿教”,第五“圆教”。“小乘教,所说唯是人空”
。叫我们不要执著身体,身是假的,是五蕴组合的。色就是物质,后面是精神。受是感受
,心理现象;想是思惟,能想过去,能想未来。受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能接受外面境界
;想,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执著。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是前面七识之所依,前面七识是
第八识所起的作用。行就是相似相续,前念灭后念生,不会断,这叫行。佛对小乘只说人
空,没有说法空。法空是五蕴也是空的,《心经》是般若时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
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法。说法空是在第三般若时,阿含是属于第一时,
阿含里面只说人空,方等里面有说法空,般若时就说得多了。
==
净土这个法门非常特别,阿弥陀佛给我们建立一个中途站,
先到中途站,然后再成无上菩提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