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00)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4-17 18:04:47
....接续 #1SdsEO0_ 《地道建立》(94)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大乘见道后得智
见第 32 页第 4 行,大乘见道后得智的定义,此虽标示为(2),但是如前所说,“
大乘见道后得智”实际的顺序,是在“大乘见道解脱道”与“不是前述二者的大乘见道根
本定智”之间。
“1 从大乘见道根本定智中出定之大乘谛现观,2 在心续中具有〔大乘见道后得智〕
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中现行者”,就是(2)“大乘见道后得智”。
“大乘谛现观”是大乘见道的定义[1]。“现行”主要是指大乘见道后得智的现行,
这里可以加几个字,改成,“在心续中具有〔大乘见道后得智〕自己的补特伽罗的心续中
(大乘见道后得智)现行者”,此主要是指福德资粮,亦即这些福德资粮在先前根本定的
状态中并没有现行,但是当从根本定出定到了后得位时,这些福德资粮就都起现行了,而
这些现行的福德资粮就是这里所说的大乘见道后得智。
以大乘见道的行者来讲,十地配合十度来讲,大乘见道的行者属于初地。十地配合十
度来讲,初地是以布施度为主,但并非没有其它九度,还是有其它九度,但是以布施度的
修行为增上。同样的,第二地(修道位)是以持戒度的修行为增上,也并非没有其它九度的
修行。
如果以初地(或说大乘见道)的行者来讲,当他在根本定的状态中,这时候的心唯有
现观空性的心,这时他心续中的大悲心、出离心、菩提心,还有布施的心,都是潜伏、不
起现行的状态。
一旦这位行者从根本定出定到了后得位,这时候反过来现观空性的心是潜伏、不起现
行的,而先前在根本定中潜伏不起现行的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还有布施的心,就都起
现行,这些部分就是后得智,或是属于福德资粮。
所以智慧资粮是在根本定中起现行的现观空性的智,后得智就是从根本定出定之后,
到了后得位起现行的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这些是属于后得智。
在根本定中不起现行的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及在后得位不起现行
的现观空性的智,这些都是归到第三类“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后得智的大乘见道”。
对于有学道的行者,此处主要是针对大乘见道位及大乘修道位的行者来讲,当他心续
中的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起现行的时候,现观空性的心必然不起现行;
反过来讲,当现观空性的心起现行的时候,菩提心、大悲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必然不
起现行。亦即对于有学道的行者,这二类的心不可能同时起现行。
有没有人这二类的心可以同时起现行呢?有的,除了无学道位(佛)之外,没有一位
有学道位的补特伽罗有这样的能力,佛是可以现观空性的心起现行的同时,菩提心、大悲
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也起现行[2]。但是除了佛之外其他有学道位的补特伽罗,只要
一类的心起现行,另一类心就必然不起现行。
它(大乘见道后得智)的意义就是:一个在根本定的阶段中未现行之道(如菩提心、
大悲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到了后得位的阶段中现行,并发挥道的作用者。
在根本定的阶段起现行的心一定是现观空性,所以在根本定的阶段能发挥道的作用主
要是现观空性的心,其它的变成都是潜伏的。此外,在根本定的阶段中主要累积智慧资粮
,而在后得位的阶段中则主要累积福德资粮。这个大乘是如此,小乘也是如此。
根本定智一定是智慧资粮是毫无争议,但是后得智大多数都是福德资粮,有少部分是
智慧资粮,少部分智慧资粮如何安立呢?
了解空性(谛实成立空)的心、了解补特伽罗无我(补特伽罗独立实质有我空)的心及了
解二空(能取所取异体空)的心,有现量及比量二类,在后得位的阶段对有学道的行者来讲
,不可能有现观空性的心,不可能有现观补特伽罗无我的心,不可能有现观二空的心;但
是有透过义总(义共相)的方式了解空性的心,有透过义总(义共相)的方式了解补特伽
罗无我的心,有透过义总(义共相)的方式了解二空的心,这些是比量、是后得智,但又
是智慧资粮,这些比量是智慧资粮,是因为他们了解的境是属于比较微细的境,所以了解
这些微细境的心都是属于智慧资粮,但又都是后得智,所以后得智中有少部分是智慧资粮
的原因在此,因为这些是比量的缘故,而这些比量在后得位的阶段是可以起现行的。
以上已经谈完大乘见道根本定智与大乘见道后得智,要注意(1)是大乘见道根本定
智,它一定要起现行,而且起现行的一定是现观空性的心,现观二空的心,现观补特伽罗
无我的心。(2)大乘见道后得智也一定是现行的心,但是它现行的主要是福德资粮,包
含大悲心、菩提心、出离心、布施度的心、持戒度的心。所以(1)及(2)的心都是要现
行,只是现行的是不同的心,而第三种(既不是根本定智也不是后得智的大乘见道)是只
要是不现行的(根本定阶段不现行的与后得智阶段不现行的)都归到第三类。
‧俱非彼二见道(....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