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义] 《宗义宝鬘略讲》(19)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9-02-22 08:57:28
摘自:《宗义宝鬘略讲》见悲青增格西
转自: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http://chienching.blogspot.com/
(2)具境
一切常与无常都是境(对境),即使是具境(有境)也是境(对境)。
所谓具境(有境)是自己具有境的。补特伽罗、心、能诠声是具境(有境)。
问:文字可以表达一切所知,为何文字不是具境?又问:镜子也可以照到境,为何它
不是具境?
以主要、次要来看,只有心才是真正的具境(有境)。因为有认知,所以才说补特伽罗
是具境(有境);为了把所了解的内容告诉其他人,才用语言,所以语言也是具境(有境),
因此这些都是间接的、次要的。
既然间接的语言是具境,为什么文字、镜子等不是具境?这个可以自己思考。总之,
每宗都承认心识、补特伽罗、能诠声是具境(有境),最主要的具境(有境)是心识。
1.补特伽罗
【唯施设所依—五蕴聚合是补特伽罗的事例。正量部中的某些派主张五蕴皆为补特伽
罗的事例。法藏部主张唯独心是补特伽罗的事例。】
应成派说自相空,境上什么都没有,仅是名言安立过去。这并不是否认一切法,一切
法都是安立的。除了应成派,其他的宗派都会认为境上存有什么,不然如何安立一切法。
问:有没有补特伽罗?应成派会答有。问什么是补特伽罗?唯名安立的补特伽罗就是
补特伽罗。这个回答对下部来说,太过虚假,下部认为不实在。
问有部宗、经部宗,什么是补特伽罗?就会说真正的补特伽罗是…,假立的是…。即
可以看到蕴体、可以摸到蕴体,但蕴体又不是补特伽罗。真正的补特伽罗是什么?有人会
答五蕴和合体,五蕴和合体虽不可见,但那才是真正的补特伽罗。
也有人认为不是五蕴和合体,是局部性的,色蕴是补特伽罗、受蕴是补特伽罗、想蕴
、行蕴、识蕴都是补特伽罗。很多宗派说是意识是补特伽罗,唯识宗的其中一派说是第八
识。所以各派都会讲真正的我与假立的我(实有的我与假有的我),所谓真正的我,其事例
就是这些(下部宗认为实有的我与假有的我,二者的关系是假必依实,而下部宗经过观察
寻找后找到的真正的我(实有的我)的事例各有不同)。应成派要破除的就是这些说法。
(中观自续派以下(自续、唯识、经部、毗婆沙)主张,补特伽罗分为:假有的补特伽
罗、实有的补特伽罗。依于自身五蕴随一假立的补特伽罗,是假有的补特伽罗;除了唯识
宗某一派认为观察寻找后找到第八识是实有的补特伽罗,其余如自续派认为第六意识是实
有的补特伽罗。所以,以佛圣者而言,“佛的第六意识”是佛圣者,彼是佛圣者的事例,
因为,观察寻找佛圣者寻得“佛圣者的第六意识”,依“佛圣者的第六意识”作为施设处
而安立佛圣者。中观应成派主张补特伽罗是:依于自身五蕴随一假名安立的唯我,唯我的
“唯”字遮除自性成立,如此唯假名安立的补特伽罗,无能从彼寻得任何事例。)
2.识
【识分量识和非量识二类。量分现量和比量二种。现量中有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
量,但不承认自证现量。】
量(现量)有四类还是三类,有不同的说法。有部宗及应成派不承认自证现量。
“自证现量”:如昨天我看到花,今天可以回忆。在回忆时,应该是回忆到花才对,
但是会说“我昨天看到一朵好大的花”,为什么回忆时会夹杂“我”、“昨天”?为了解
释这点,他宗说有自证现量,而应成派认为没有自证现量。
他宗认为回忆时说“我看到”,既然如此,当时也有个认知在盯着眼识,不然凭什么
说“我看到”,为什么会带“我”字出来?所以眼识看到花时,自证现量正盯着眼识。为
什么说是自证现量呢?如果是意识盯着眼识,或是第二个眼识在盯着,都不合理。因为专
注在某物时,其他的心识并不现起,所以每当专注在某物,以后却都能回忆,那就只能从
自证去解释。
“自”是与自己同体,“证”是了解,所以是同体又能够了解。说自证是“自己了解
自己”是错误的解释,眼识不会了解眼识自己,自证也不会了解自证自己。
心识是无形、无状的,它要依某些因缘才能了解境,一方面心是无始以来不间断地延
续下来,另一方面是有了境才会产生,另一个是透过什么了解境,有这三方面。
心是无始以来延续到现在,它有很多管道,有眼、耳、鼻等,心流到眼根,就可以看
到颜色、形状,但是永远听不到声音;心流到耳朵,就听得到声音,但是闻不到味道、看
不到颜色。
眼根、耳根这种就称为增上缘,增上缘的意思是主宰的因素,类似电流流到电视、收
音机,电流流到收音机时就只会有声音,不会有影像。所以先有眼根,外面的色法照在其
中,心接触到眼根时,产生了眼识。
眼识的自证现量虽然与眼识同体,但眼识的自证现量了解的对象是眼识,眼识并没有
自己照在眼根中。因此,从增上缘来说,他们是完全分离的,一个叫做眼识,与眼识同体
的自证现量不叫眼识。
为什么与眼识同体的自证现量不称为眼识?因为它了解境时并不依赖眼根了解,也就
是没有前面所说的过程,眼识了解境时,它(自证现量)自然的了解眼识。它与眼识同体,
但它不是眼识。
下部为了解决“回忆到我”的问题,就说有自证现量,但是这并不合理。一切识都依
赖根,如眼识依赖眼根而了解境,意识依赖意根而了解境。为什么可以什么都不谈,就说
眼识了解境时,眼识的自证现量就能抓到眼识?
又,眼识的自证现量与眼识同体是没有任何的距离感,没有距离感的情况就如同无间
道、解脱道的情况,但是回忆时并不是如此。总之,有种种理由去破斥有自证的说法。对
于回忆,应成派有自己的解释。
区分(现量的分类)根现量、意现量、瑜伽现量、自证现量,都是从增上缘去说的。
第一、根现量。“根”指的是眼根等(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眼根等(前五根)是色法
。眼识等是依于眼根等(眼根等,"等"字包括眼根的增上缘、色处的所缘缘、前一刹那作
意的等无间缘)而了解它(眼识)自己的境。增上缘是色法(前五根),依于它(前五根)的识
就叫做根识,若是现量的话,就是根现量。
(根识不周遍是根现量,根识的分类有根现量、再决知、显而未定知、颠倒知。)
第二、意现量。如我昨天看到他,他好像……,看到什么之后,心可以一直想。前面
的一些想法,让你产生后面的一些想法,所以它的根就是意。意识的根是意根,是心法,
眼识、耳识等六识都可以是意根。不是以色法(前五根)为增上缘,以心(意根)为增上缘的
就叫做意识,若是现量的话,就是意现量。
(十二入处,内六处与外六处,内六处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前五根的
眼耳鼻舌身是色法(细色,不同于外处的粗色);第六意根是心法,不是色法。)
第三、瑜伽现量。瑜伽现量有二个特色:一、以止观双运为增上缘,二、见道以后,
了解四谛十六行相等类。所以只有圣人才有瑜伽现量。
(瑜伽是止观双运,透过止观双运的增上缘产生的现量,称为瑜伽现量。加行道获得
止观双运,经过加行道的止观双运,到达见道的位置时,产生见道的现量称为瑜伽现量。
律藏《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言应勤者劝不放逸,能与出世
圣道,加行为依止故,谓于奢摩他(止)、毘钵舍那(观),(止观)双修等运,获圣道故”)
第四、自证现量。自证现量就完全不谈增上缘。
了解这四种分类很重要。以上是我口头上的解释,并不是精确的定义用语。
【根现量并非全是识,例如眼根是有色根—色法,也是见,也是量,三者都是。】
对其他宗派来说,现量、比量等七类都是心,但是有部宗(毗婆沙)认为眼根等是根现
量。所以问:现量是不是心法?除了有部宗以外,其他的宗派都要答是。对有部宗来说,
会答不一定。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