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柯蔡会 金刚经 (经论对读:杂阿含经)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2-13 21:37:25
※ 引述《claudeee (北方)》之铭言:
: 今天政坛很受大家注目的会议
: 柯文哲有提到金刚经
: X 即非X 是名X
: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金刚经》里面一直谈到“空”或者“不要执著”,最重要的,要记得,《金刚经》
里面谈空,或者不要执著的时候,一直都用缘起的理由。它没有把缘起丢在一边而只讲空
,而是以缘起的道理讲这个空。
比如“若菩萨有我相(自性见的我相)、众生相(自性见的众生相)、寿者相(自性
见的寿者相),即非菩萨。”前面“若菩萨有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讲缘起,把它
当理由,“即非菩萨”,破除前面这个执著,就是讲空性。
透过正理观察,论式:(1) 有法 (2) 所立法 (3) 能立因。
例如经中说:“庄严佛土者,则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佛土(有法),非谛实有
(所立法),缘起故(能立因)。庄严佛土是缘起无自性,寻找施设义不可得自方成立。
: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杂阿含306经》:
“世尊!我独一静处(止),专精思惟(观),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见而得见法?
世尊告彼比丘:谛听,善思…
眼、色缘(眼、色是色蕴的色法,眼根是内色的不共增上缘、色处是外色的所缘缘)
,生眼识(透过外色的所缘缘、内色的不共增上缘、前一刹那作意的等无间缘,生起识心
王),三事和合触(眼根、色处缘生眼识的当下是眼触的触心所),触俱生受、想、思,
此四无色阴(眼识心王,与眼识心王俱生的受蕴的受心所、想蕴的想心所、行蕴的思心所
等遍行心所,此四者是心法,不是色法);眼、色此等法(眼、色的色法,与眼识心王、
受蕴的受心所、想蕴的想心所、行蕴的思心所等心法,此等五取蕴为所依处),名为人。
于斯等法作人想、众生、那罗、摩[少/兔]阇、摩那婆、士夫、福伽罗、耆婆、禅头。
又如是说:我眼见色,我耳闻声,我鼻嗅香,我舌尝味,我身觉触,我意识法。
彼施设又如是言说: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乐,如是长
寿,如是久住,如是寿分齐。
比丘!是则为想(想蕴之想心所的作用),是则为志,是则言说(世俗的说法)。”
《瑜伽师地论》:
“有二法见:一、有为法见,二、无为法见。有为法见者,谓如有一,于谛依处及谛
自性,皆如实知。云何名为谛所依处?谓名、色,及人、天等有情数物。云何为谛?谓世
俗谛及胜义谛。
云何世俗谛?谓即于彼谛所依处,假想安立,我或有情,乃至命者及生者等。
又自称言,我眼见色,乃至我意知法。又起言说,谓如是名,乃至如是寿量边际,广
说如前。
当知此中唯有假想,唯假自称,唯假言说,所有性相、作用差别,名世俗谛。
云何施设依?谓五取蕴由依此故,施设我及有情、命者、生者、能养育者、补特伽罗
、意生、儒童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
及依此故,施设如是名字、如是生类、如是种姓、如是饮食、如是领受苦乐、如是长
寿、如是久住、如是寿量边际等诸想等想,假用言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