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弥陀要解研习报告》37(完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12-12 23:30:50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莲池大师对“往生咒”的讲解:
  《疏》上说,“经咒相联,正显密圆通义”。《弥陀经》后面附往生咒,实在讲,真
正的意思是显教跟密教融合成一体,这是它真正的义趣。《钞》里面讲,“详陈彼国”,
彼国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信行愿门”,这就是信、愿、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如经所明,是之谓显”,这明显的为我们开示!蕅益大师的《要
解》尤其是难得。他把全经分成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每一分里面又分做
三分,就是三个段落,这三个段落他就是用的信、愿、行。序分里面是信愿行三段,正宗
分里面也是信愿行三段,流通分里头,还是劝信、劝愿、劝行。三分都不离信愿行,非常
明显的开示。是之谓显,这是叫显。
  下面说,“遵佛祕勅,但持此咒,即得往生,是之谓密”。遵照佛教诲,你专持往生
咒,行,也能往生。这个咒语里头没有意义,密说。那么显跟密是什么关系?“显者,显
此密也,密者,密此显也”。这把显密的关系说出来,它是一不是二,一个是显说,一个
是密说,这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为什么佛显说之后,再要用密说?主要是对九法界众生
所说的,用他们言语所说的。它不是梵语,所以印度人也不懂。
  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兼持则双美毕具”,说是显密都持,譬如念经,《弥陀经》
念完之后念三遍往生咒,这是现在普通的例子。最好念七遍,念七遍往生咒,这是显密都
修。如果是“单举亦交摄不遗,故曰圆通”。单举,单单念经不念咒,行不行?行。密在
显中。单单持咒,不念经,也行,显在密中。所以叫圆通,圆是圆满,通是通达,没有障
碍。这样说起来,我们到底怎么个修法?莲池大师很慈悲,下面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
  “虽云交摄,而专持名号,犹胜持咒,亦胜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这一段开示
非常精采,不要听到前面讲的显密交融,你就显密统统都修了,真正的利益还是一门深入
。修什么?古人常讲,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这个话讲得有道理,跟莲池大师这
段开示完全相应。经太长,不容易摄心!咒比较短,容易摄心,但是这一句名号更短,更
容易摄心。
  真正修行用功,摄心是第一。因为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一心不乱。无论修哪
个法门,总的纲领,总的目标,就是一心不乱。无论是显教密教,宗门教下,大乘小乘,
这是佛法的总纲领、总原则、总方向、总目标,就是要一心不乱。用什么方法能够叫我们
快速的达到一心不乱?念佛是最殊胜的方法。所以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专持名号,犹
胜持咒”,胜过持咒,这个持咒是讲“往生咒”。胜过余咒,所有一切咒语,这个佛号都
超胜。不但超胜密咒,还超胜显教。显教,就是你修其他的一切功德法,都不如持名。下
面他有详细说明,在《钞》里头:
  “偏赞持名也”。《疏》里头这段话“偏赞持名”,这里面他讲了三句。第一句,“
胜本咒者”,本咒,就是往生咒。持名胜过持往生咒,为什么?“以咒云,诵三十万遍,
则见阿弥陀佛”。你要记住,这里讲三十万遍,你才见阿弥陀佛。但是持名,“持名,则
一日一心,即佛现前故”。往生咒三十万遍,一天决定做不到,念得再快也不行,没有办
法一天做到。但是佛号,只要你一天一心系念,就有感应,佛就现前。我们在《净土圣贤
录》里面看到莹珂法师,三天,三天三夜阿弥陀佛现前。五年前韩馆长往生,我们在她身
边助念,她两次见到阿弥陀佛现前,一次见到莲池海会。比持往生咒容易,容易得一心。
  “又咒云,昼夜六时”,这里说出来,“各诵三七”,三七二十一遍,昼夜六时,每
一时都要念二十一遍。“能灭五逆等罪,而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
罪故”。这个经跟咒,你好好的比较比较,你就晓得,持名确确实实超胜持咒。
  第二句,“胜余咒者”,余咒是其他的咒,《大藏经》里面所有一切神咒,包括“五
会楞严神咒”。这一句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大家不要把它看轻了。往往它太容易了,于是
就疏忽了,不知道它的超胜。“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这
个几句是《般若心经》上的,莲池大师把它借来用。这一句佛号是真正的大神咒,超过一
切咒,为什么?“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灵不测,斯名大神,余可例知故”
。解释这一条就够了。四十八愿里面第十八愿,临终十念、一念就能往生,这真正不可思
议。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什么样的神咒有这个力量?没有!找不到。所以这
一句阿弥陀佛,真的是名符其实的“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一点都不错
。这下面还有一个问答,帮助我们断疑生信。
  “问,准提功德,至广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胜彼”。你们常常念《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里头,云谷禅师传给袁了凡的就是准提咒。袁了凡先生天天持准提咒,大
家都知道准提咒非常灵验,念准提咒功德很大,为什么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还能超过它、
胜过它?莲池大师为我们解答,“准提因地菩萨,弥陀果位如来”,不一样!准提菩萨在
密教里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持准提既有神功,念弥陀宁无妙应”,感应当然更是
明显。
  “是故经云,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你想想看,这是经上讲的,佛说的,六
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不如一称观世音菩萨,其福正等”。念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
这个福报跟有人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福报是相等的。准提既然是观世音菩萨的化
身,持准提跟持观音是相同的。下面又说,“又云,持无量无数观世音菩萨名号,不如一
称地藏菩萨,其福正等”。地藏功德大!为什么?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弥勒佛没有出世
之前,这么长的时间,什么人代表佛来度化众生?地藏菩萨。所以在这个空档里面,地藏
菩萨是代理佛。诸位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看过,这个要懂。所以现在修地藏法门的
人很多,念地藏菩萨的人很多,但是要晓得,念地藏菩萨的功德,比不上念阿弥陀佛!后
头讲“况如来乎”。如来是果地!
  地藏菩萨,我们知道,实在讲久远劫就已经成佛。但是他不愿意居佛位,他要住在菩
萨位上,永远做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学生都成佛了
。大家在《地藏经》的序品里面能看到。这是说胜过一切神咒,念阿弥陀佛名号,胜过一
切神咒。
  第三句“亦胜诸余功德者”。这是显教里面,你修一切功德法,不如念佛,念佛的功
德第一殊胜,无比殊胜。“六度万行,法门无量,而专持名号,则种种功德,摄无不尽,
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广说”,这个“前文”是《疏钞》,《弥陀疏钞》里面说的很多
。念佛的功德真有这么大吗?但是世间人心目当中,不以为然。你们看看这个世界上要是
遇到灾难,有人出钱出力来援助这些灾难,大家都称赞这个功德大。你在旁边什么事都不
管,念几句阿弥陀佛,你的功德能够超过他吗?世间人难相信,这叫难信之法。
  我们到现在才稍稍懂得一点,出钱出力,救济灾难是救人一时;称一句阿弥陀佛名号
,他要是听到,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头,将来遇缘起现行,
他能够横超三界,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去了。你们比比看,哪个功德大?但是那个出钱出
力救济灾难是在眼前,你看得到。这是在将来,你看不到,但这个种子比什么都可贵!
  这种说法,明白人懂,迷而不觉的人完全不能接受,他不懂。虽然不懂,这一句阿弥
陀佛,也从他的耳根落在他的阿赖耶识里头。他到什么时候才会感谢你?他到往生西方极
乐世界,才真的觉悟:无量劫前,你念一句阿弥陀佛,给我种的种子,我今天才能到极乐
世界。他才会生感激的心,他才知道这个功德利益不可思议,决定不是一般慈善救济能够
相比的。所以世尊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他不做别的。我
们现在才晓得,他做的是世出世间第一等慈善救济事业,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跟他相比。
  下面是莲池大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愿净业弟子,专其信,不二其心”。我们修
净土的这些佛弟子,莲池大师在此地愿我们专心,不要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就非常可惜
,你这一生的机缘错过了,你不能成就。下面举经来做证明。“如经云,设有一法,过于
涅槃,亦所不顾”。实在讲,这些比喻里头的劝导,无过于《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上生章
》所说的,尤其是善导大师的注解。我们以前读过、讲过,上品上生章还特别讲过。没有
任何一法,能超过这一法的。
  底下又说,“禅宗知识,有教人但持话头,一切不作”。这个话头是什么?“参念佛
是谁”。都是属于念佛法门,另一种念佛的方法。念阿弥陀佛,念几声阿弥陀佛之后,然
后再问念佛是谁?禅宗里面念佛的方法。“故知原业余门者”,原业就是原来你修学其他
法门的,“尚当改修念佛”。这是祖师大德常常劝人,他们自己以身作则。永明延寿大师
在禅宗里面大彻大悟,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成为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宗门大德给我们做
榜样,劝导学禅的人兼修净土,他的“四料简”说得很好,“有禅有净土”,禅净双修,
“犹如带角虎”。又说了,“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你看看他说话的意思,把他说
话真正的意思透出来。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这是劝修禅的人,禅不能成就,回过头
来修净土,净土能成就。
  修其他宗派的人,天台,从智者大师就是念佛往生的。所以天台宗以后的祖师,一直
到近代,谛闲法师念佛往生的,倓虚法师、宝静法师,这都是近代天台祖师,都是念佛往
生的。大德居士里面,诸位晓得,江味农居士、周止庵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弥陀”。
这是修其他宗派的,最后都是念佛求生净土,我们不能不知道。“何况原念佛人”,我们
本来就念佛,“乃变其所守,而复他尚”,我们改变了自己念佛,去修学其他的法门。“
心怀二路,志不归一,云何三昧,而得成就”,这是莲池大师非常感叹的话。
  我们读了这段文,听了这些话,要认真反省,我们有没有真修?不要问别人,要问自
己。我们有没有三心二意?还想搞其他法门。念佛三昧最浅的功夫成片,我们为什么得不
到?是不是如莲池大师在此地所说的,“变其所守,而复他尚”,羡慕别的法门,向往别
的法门,“心怀二路”。又不愿意舍弃净土,还想学其他法门,所以“志不归一”,你的
方向、目标不一致,这个样子连功夫成片就得不到。麻烦在后头。
  “直至无常,空无所获”。直至无常,无常是命终,无常到来;换句话说,你到临死
,一无所成。“罔思己过,反起谤言,呜呼谬哉”。你不知道反省自己过失,你认为佛菩
萨讲的不灵,那就是谤佛。谤佛、谤法,这个罪过是在阿鼻地狱,这真正是铸成了大错特
错,让明眼人在旁边感叹不已,这个责任要自己负。经没有过失,法门没有过失,是你自
己犯了过失,不知道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的道理。末后一段“称理”。
  这是大师注解《弥陀经疏钞》,每一节都会归自性,教下也常常讲“消归自性”,这
段是非常非常精采,连解释往生咒也不例外。“称理,则自性空,是拔业障义,自性有,
是陀罗尼义,自性不有不空,是生净土义”。这段是完全消归自性,真实智慧。我们看《
钞》里面的解释,不然这个三句话,还是很不容易体会。注解里面讲。
  “觅心了不可得,一切业障,谁为根本”。“觅心了不可得”是禅宗的事。达摩祖师
到中国来传法,没有人,找不到传法的人,没有人认识他。他老人家真的是慈悲,在我们
一般人讲,这个地方没有法缘,没有法缘就走了,还坐在这里干什么?他能够在那里等待
,等了不少年,等到一个人,慧可;禅宗里面讲,面壁九年,遇到慧可。
  慧可来向他请教,达摩祖师理也不理他。那个时候正是冬天下雪,慧可站在门外,积
雪到膝盖,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想像到他站了多久。雪下的很大,积雪到膝盖,慧可看达
摩祖师还是不理他。从前出家人身上都带着戒刀,他把戒刀拿出来,把自己的手臂砍断,
拿这一只手臂,砍断的手臂供养达摩祖师。达摩祖师看到这个样子,这才开口:你这是干
什么?他把断臂拿来供养。达摩祖师问他:你到底为的是什么?慧可说:我求大师为我安
心!心不安。达摩祖师伸出一只手出来: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你们现在看到很多达摩
祖师的造像,都是一只手伸出来,那就是对慧可的,“你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慧可在这一句话里面回光返照,“现在他要我心拿出来,他替我安”,这一回光返照
,找不到。他就说了,“我觅心了不可得”,你要我觅心,不晓得心在哪里。达摩祖师接
著就说,“与汝安心竟”,我替你安心,安好了,觅心了不可得。慧可在这一句里头大彻
大悟,达摩祖师到中国没有白来,有个传人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中国禅宗二祖
!真诚心求法。印光大师讲的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他确实是十分的真诚,所以他能开悟
。我们今天听到达摩跟慧可的谈话,我们不会开悟!为什么慧可大师开悟?他真诚,诚则
灵,诚就感通。我们没有诚意,没有诚心,怎么看、怎么听,也不会觉悟。
  觅心了不可得,在佛经里面,《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叫阿难去找心。心在哪里?
阿难说了七处,都被释迦牟尼佛驳倒,真的不晓得心在哪里。心到底在哪里?遍虚空法界
无处不在,你不能说它在哪个地方,你说在哪个地方是错误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为
什么?虚空法界,因心成体。《楞严》上讲得这么明白,“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
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心在哪里?无时无处不在,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
减,它不是相对的,也不是绝对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心的特性是灵知,中峰禅师在这个《系念法事》里面给我们讲的很清楚,灵知心。心
,具足灵明觉知,也就是我们讲的白一点,具足见闻觉知。见闻觉知是本性,见闻觉知是
真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灭,非有非无,所有一切万事万物,包括虚空。所以
你要真正明白,你问心在哪里?随捻一法,哪一法不是的?统统有见闻觉知。所以晓得这
个事实真相,“一切业障,谁为根本”,真的是把业障根本拔掉了。真心本性里头什么都
没有,干干净净,一丝不挂。
  “即心无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总持”。真心里头具足圆满的般若智慧、圆满的德
能、圆满的相好,这是总持的意思。“当总持而不立纤尘,有是即空之有,无根本而出生
万法,空是即有之空”。这两句话意思很深,很不好懂。可是今天科学家发现了,这对我
们来讲是一桩喜事。科学家发现有从哪里来的?有从无变现出来,无中生有,有还归无;
这个发现跟佛经上讲的一样。
  总持,这是有相,有相,有是幻有,刹那生灭,念念不住。我们看到这个色相,一切
现象是相续相,《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露是相
续相,电就是讲刹那生灭,楞严会上讲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的速度太快,我
们看不出来。这是把空跟有的问题,空、有的真相说出来。“无根本而出生万法”,这就
是无能生有,有从无当中生的。这下面几句是讲中道义。
  “即有则不空,即空则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净土”。真净土
!本来居净土,净土在哪里?净土就在现前,问题就是你会不会?你有没有见到?见到净
土就是见到法性,明了法相,性相是一不是二;相是有,性是空,性相一如,性相不二。
不空不有,不空是相,梦幻泡影的相;不有是性,是法性。性也好,相也好,都是一心,
性相是一不是二。为什么不是二?因为从性变现出来的这个相,这个相是唯心所现,它永
远不变自性的本能、特质,就是见闻觉知。所以一切万事万物,灵知,它是活的,灵明觉
知,它不是死的。
  佛法在三千年前,就把事实真相说出来,科学家到今天才知道,知道还不圆满,才知
道这么一点点消息。从理论上推演出来的,有这个可能,但是现在还没有办法证实。所以
难得日本江本胜博士,他用水来证实这桩事情。希望他来访问,我们提供他的讯息,宇宙
之间万事万物统统都具足能见、能听、能觉、能知,不仅是水,让他再做实验。他们感觉
得惊讶、惊奇,在我们佛法里头,一点也不惊讶,一点也不惊奇,为什么?本来就是这样
的!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好,这个“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就
介绍到此地。
==
我们今天听到达摩跟慧可的谈话,我们不会开悟!为什么慧可大师开悟?他真诚,
诚则灵,诚就感通。我们没有诚意,没有诚心,怎么看、怎么听,也不会觉悟。
一样的道理,没有诚意,没有诚心,听经一样不会觉悟。
这次听讲学习至此结束,感恩大家陪伴我一起学习,让我不能懈怠得太严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12-12 23:5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2-13 17:06: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12-13 23:2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12-14 04:51:00
南无阿弥陀佛,感恩夏树菩萨导读,感恩版友菩萨跟读。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12-19 10:38:00
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S大大 感谢大家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