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圣严法师:从四安看同性恋

楼主: Vens (良心健康球来就打)   2018-11-23 00:00:23
※ 引述《bebebear (哔哔)》之铭言:
: 从四安看同性恋──圣严法师 (2000/01/10/民生报)
: 同性恋的现象渐渐成为公开的社会事实,部分人士担心此一趋势是否因此愈演愈烈?在此
: ,我并不想评论同性恋是否正常,但是若从社会结构考量,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结构,才是
: 人类社会安定力的根源。
: 从历史的记载来看,很早就有同性恋的现象,即使低等动物也不例外。同性恋者彼此虽然
: 可以相爱,共组家庭,却不能亲自生育下一代,即使领养了小孩,也是两个单亲组成的双
: “单”亲家庭。在这种“双”单亲家庭长大的小孩,是否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化解种种的
: 社会压力,例如他人的排斥,质疑,轻视等等?又其人格,思想是否能够健全地发展?
: 假使同性恋者考虑以复制人繁衍下一代,是否会使得人类社会从过去的母系社会演化成为
: 现今的父系社会之后,变成了同性的社会?人类的社会伦理是不是会发生错乱失序的现象
: ?现在日本,欧美社会开始在反省并且审慎思考同性恋家庭,复制人对人类心理,社会所
: 造成的冲击。
: 不过,我们倒可以从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等四个层面来衡量,如果同性恋者确实可以
: 做到这“四安”,也就是说,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成家立业,安顿身心”,就不会带给人
: 类任何的社会问题。但如果同性恋者对这“四安”有所保留,那么就有必要再重新思考一
: 下。
: 人类社会演化为一夫一妻制,证明了一夫一妻制的两性家庭结构,是社会安定的力量。我
: 看到许多同性恋者,他们都很优秀,很善良,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可以说是高品
: 质的人。他们相爱,同居,甚至结婚,改变了两性结合的家庭结构,他们的身心家业是否
: 能安定?如果可以,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了。
: 心得;
: 11月24日公投在即,关于婚姻平权的讨论也沸沸扬扬,有某一个宗教几乎倾全宗教之力在
: 反对婚姻平权,认为同性恋违反该教经典,因此无法享有与异性恋同样的权利义务。
: 而在我们佛教里,虽有些许法师也加入这些反同阵营(包含最近有弟子传出吸毒丑闻
: 的法师更是其中代表),但更多的是有许多法师亦站出来捍卫同性恋者之权益。
: 这篇是圣严法师在2000年前写下的文章,当时圣严法师即指出同性恋者只要符合四安,为
: 何不能成家?而法鼓山传灯院在2016年时将这篇文章po于脸书上, PO文贴出后立刻引发
: 网友议论,有人大赞,“16年前就讲出此等大智慧的话真的很厉害”、“众生平等,无有
: 差别,赞叹师父”、“身为基督徒,我真的感动这样的大爱!哈利路亚”、“真正的智者
: ”等等。
: 转贴这篇文章供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在11月24日也能站出来捍卫平权~~~
圣严师父的这篇文章,之前在板上也有被转录过,我觉得有一些在文章里面的概念,
好像没有被仔细的分析,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希望大家给予指教。
师父在文章里提到说:“人类社会演化为一夫一妻制,证明了一夫一妻制的两性家庭
结构,是社会安定的力量。”我假设这句话的概念是,目前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多数的
家庭模式,并且是稳定的家庭模式,因此是社会安定的力量。
就欧、美、亚洲的文明国家来看,一夫一妻现在是社会多数的家庭模式应该没错。
师父提到如果同性恋者可以做到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就不会带给人类任何的
社会问题。但是要做到安心,安身,安家,安业,并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完成,
必然是在和社会互动的情况下达成,若能做到四安,便容易为社会所接纳,也才能
和社会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必须要建立同性恋者和一开始所提到,多数的一夫一妻
社会的相处模式,也就是同性恋的社会伦理,才有可能做到四安。
每一个文明伦理的建立,都需要时间的发展,同时也会随着时间有所变化,那么
现在在台湾,是否存在适合我们文化的,同性恋的社会伦理概念?如果没有这样
的社会伦理概念,要如何让同性恋者做到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佛在经上讲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能往生,是否是阿弥陀佛有分别心看待众生?
我想并非如此,而是造作五逆、诽谤正法已经毁坏个人及大众修行的根本,和
一般作恶已有不同,若是佛宣扬造作五逆诽谤正法必能往生,那人人肆无忌惮
造作五逆,那这世界哪里还有修行的可能?就是自相矛盾了。
就我们存在的社会,还是需要秩序,还是需要伦理,非要女人和男人求完全平等
,恶人和善人求完全平等,这应该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佛教的观点对同性恋者有很大包容的空间,但佛教徒似乎应该要扮演更积极和
更务实的角色,要能够提出符合佛教概念,并能在现实社会运作的同性恋社会伦理学。
要做到这件事情,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是同性恋,不了解同性恋
生理和心理需求,因此必须要有科学的方式去了解同性恋身心的需求,而不是
个人的想像。同时必须要有熟悉社会学的专家一起合作,来建立符合同性恋
身心需求,同时能被多数一夫一妻社会接受的伦理概念,也就是彼此的互动模式
。在这个过程我们应该要了解到,不可能一口气就把所有事情完成,也不可能
没有妥协的必要。
因此佛教徒关怀同性恋不应该只是把它简化成yes、no 的问题,而是应该要从
务实的基础出发,以科学的方法建立能够套用在社会上的伦理概念,否则就会
变成师父在文中所说:“如果同性恋者对这四安有所保留,那么就有必要再重新
思考一下”。这里所谓对四安有所保留,包括了主观或是客观上,没有办法在
社会上做到安心,安身,安家,安业。
我认为在圣严师父的文章里面,包含了这样的概念;而民主社会,也不是多数人
认定的事情,就必然是对的事情,因此佛教徒还是要用更务实的方式,来思考和
处理同性恋议题,而不是落入人数、声量多寡的思维模式,这是我个人从师父的
文章里面,所得到的体会,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也虚心接受大家的指教。
阿弥陀佛
作者: claudeee (祸风行)   2018-11-23 00:03:00
我我我 是我转录的不过没什么人看 就是了
作者: luciful3 (阿源)   2018-11-23 00:14:00
作者: waree (白熊)   2018-11-24 12:56:00
推完整的说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