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止观:于彼所缘如何安住--示修时量 (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11-07 21:58:30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十五〈奢摩他〉
申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酉一、立无过规
酉二、破有过规
酉三、示修时量
第三、示修时量。由念令心住所缘境,应住几久?有无定量?
答:西藏各派诸师皆说时短数多。此中因相,有说:时短乐修中止,则于下次爱乐修
习,若时长久则觉厌烦。
有说:时久易随沉、掉增上而转,则极难生无过正定。《声闻地》等诸大论中,未见
明说修时之量。
《修次下编》云:“由是次第,或一正时,或半修时,或一修时,乃至堪能,尔时应
修。”此是已成奢摩他后,修胜观时,所说时量,初修止时,想亦同此,应如是行。
若能如前修念、正知,时时忆念观察所缘,时虽略久,亦无过失。
然初业者,若时长久,多生忘念散乱,尔时其心或沉或掉,非经久时,不能速知;或
虽未失念,然亦易随沉、掉而转,沉、掉生已,不能速知。
前能障生有力记念,后能障生有力正知,是则沉、掉极难断除。尤以忘失所缘,不觉
沉、掉,恶于未忘所缘不能速疾了知沉、掉。
故为对治散乱失念,修念之法极为重要。若忘念重,正知羸劣,不能速疾了知沉、掉
,则须短小。若不忘念,能速了知沉、掉之时,长亦无过。
故密意云,或一时等,未说定时,总以随心所能,故云“乃至堪能”。
又若身心未生疾病,即应安住,有病不应勉强而修,无间放舍,除治诸界病难乃修,
是诸智者所许。如是,修者应知亦是修时支分。
未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