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何为念佛三昧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8-10-14 05:59:20
如何是念佛三昧,如何能证得念佛三昧?(印光大师)
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译文
丙午年,我在慈溪宝庆寺闭关。谢绝一切世缘,专心修习念佛净业。值寺主延和尚启请谛
闲法师讲《弥陀疏钞》,正好在我关房隔壁。
于是我效仿古人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在关房的墙壁上开了一个小洞。常常从这里听那边
讲法。
从此后念佛愈来愈觉得亲切。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念起来之后,妄想全部消失,透体清
凉,心中觉得很愉悦。简直如同甘露灌顶、醍醐润心一般舒畅。这种喜悦,没有世间的东
西可以形容。
一天,有位客人到关房来问道:“念佛法门,我已经修持二十余年了。对于生信发愿修行
,并非不真切。然而业障深重,终究未能得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从我的下劣根机来看,可
能只能够带业往生,虽然经中和祖师开示有念佛三昧,恐怕不是此生所能期望的。至于能
证得念佛三昧的方法,和所得到后的相状,垦请师父为我宣说。”
我说:“三昧的境界和相状,只有证得的人才能明了它的妙义。如人饮水,冷或热只有自
己心里清楚。既然我自己未能证得,又怎么能为你宣说呢?”
客人一再坚持请我宣说。我说:“如果说到修习三昧的方法,必须在念佛的时候,用心意
识回光返照,专注凝神,不能让它向外求驰。
念念都要落在真如自性,心心都要契合如来体性。能念之念和所观之观,是一不是二,观
自然念,念自然观。
一定要使得念外没有观,观外没有念。念就是观,观就是念。观和念虽然如同水乳了无二
样,尚且未穷究到自性本源。
必须向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佛号上深深的体会、研究,切切的提醒、追究。越体会越切切
,越提醒越亲切。
等到力量功夫至极至纯的时候,豁然开朗,念头和疑团顿时脱落,证入了念而无念、无念
而念的境界。
此时自性中的一点灵光独立辉耀,根尘境界脱落无依。清净寂灭的光明体、自性体显露出
来,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宣说。
这时候心性于一切境缘无所染著,这原来就是吾人所具足的功德相用,只要能够离开妄念
,就是如同清静寂灭的佛。
工夫到了这个时候,感应道交,念佛的真正殊胜的方法才会得到,才享受到了念佛的力量

它的相状犹如万里晴空,清澈湛寂,没有片云阻隔一般。业障消除,心眼洞开,明见本来
面目,而实在却无有形相可见。见无所见是真见,有见就是假见,就还是随生死。
功夫修到这个程度,山光水色,都是无上深妙的义理,鸦鸣鹊噪,无非都是最上真实的教
法。活泼生动,妙用无穷,自然可以应对一切法而又不执著任何一法。
光辉明朗照耀着万事万物,而自在了无一物。若说它的作用,好像太阳出来了,照耀山河
大地,无处不至,无时不在。
说到它的体相就好像清净的满月,在黎明前,即将落西之时,静悄悄地照映着大地,光辉
明亮、清净寂灭。
说它照,它又一念不生,还在寂中。说它寂,它还在照中。寂在照中,照在寂中,寂而照
之,照而寂之,双双存在又双双泯灭。
没开显本来的时候,有定有慧。功夫到现在,是止观双运、定慧等齐。圆融无碍,圆托托
唯是一大光明藏。
好像大雪覆蓋著千万座山峰,大海吞没了万种色相,只是一种形色,毫无其他色法。没有
挂碍,自在自如。
说到念佛三昧的利益,现在虽然还未往生,身在娑婆世界,但是经常在定中去极乐世界,
参加莲池海会,听阿弥陀佛宣说妙法。
在极乐世界七宝莲池内自己的莲花已经光明灿烂,照耀十方,临终上品上生,这时候就顿
证佛乘了。
到这种境界的人,只能说给证得的人听,他会点头、赞同。如果说给不能生信的门外汉,
一定会遭到的毁谤,说根本没那么回事。
客人又问:“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天接人待物,这么多缘,有善缘、恶缘、顺缘、逆缘…
…如何能都看成是菩提?不丢失菩提心、道心呢?”
我回答说:“你执著、分别了,就是你的心动了,心动了就有种种的境界,心不动,境界
也就灭了。
所有的境界都不出自心之外,真如自心融会通达各种境界而了无滞碍。心和境是一不是二
,有什么分别挂碍的?
如果心都空了,哪儿有万象色法呢?该罗万象与你无关,都是诸法。要知道万事万物都是
幻化的,生和灭的本体都是这个常住真心。各种的境缘没有缠缚,本来自性就是解脱。
如果我们的心不随着外面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起分别、执著,就会如同如
来的正觉。心以整个虚空法界这一大空境为境,还有何挂碍呢?
不见华严境界中的最高的境界。没有障碍了,事事无碍,触目菩提。一粒微尘中含有一切
无量无边的世界,一念自心就包括所有的真心自性,一大光明,一切一切都从大光明藏出
生,回归大光明藏,相互圆融。
所以说一切一切的毛尘器界,森罗万象无不显现著性海的妙用。一切都是佛的法身,全都
是性海的妙用,都是演示真正的真乘,一心不乱的上乘法。竖穷尽过、现、未三际,横遍
满十方世界。
想要找出一个毛头不是道的,都找不出来。一切法,一切处,举手投足,起心动念,无非
都是清净法身的显现、妙用。
心心念念都契合清净本然、湛寂光明的本体。真心显现一切境界,一切境界体现常住真心
。离常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和百种之否定的假名概念。
到这时候,就成为了一体,见到了事事无碍法界。这就是圆满的佛,证到了究竟位,如来
果位。不是用凡夫的思议、分别心所能体会到的。
以上所说,虽然没离开念佛三昧的次第境相,但恐挂一漏万,有不全面的地方。把它写出
来,以供亲见之人斧正。
原文
岁在丙午,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修习净业。值寺主延谛闲法师,讲弥陀疏
钞于关傍。予遂效匡衡凿壁故事,于关壁开一小窦。不离当处,常参讲筵。从兹念佛,愈
觉亲切。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
也,莫能喻焉。
一日,有客诣关而问曰,念佛一法,吾已修持二十余年。于生信发愿修行,非不真切。而
业深障重,终未能到一心不乱境界。窥吾根性,只合带业往生。虽念佛三昧,非此生所敢
冀。其能得之法,与所得之相,师其为我言之。予曰,三昧境相,唯证方了。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我既未证,焉能宣说。客固请不已。予曰,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
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即念即观,即观即
念。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
向者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
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
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
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着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
是真见,有见即随尘。
到此则山色溪声,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而不住一法
。光皎皎照诸境,而了无一物。语其用,如旭日之东升,圆明朗照。语其体,犹皓月之西
落,清净寂灭。即照即寂,即寂即照。双存双泯,绝待圆融。
譬若雪覆千山,海吞万派。唯是一色,了无异味。无挂无碍,自在自如。论其利益,现在
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乘。唯有家里人,方知家里事。语于门
外汉,遭谤定无疑。
又问,人于日用,普应诸缘。何能触目菩提,头头是道乎。答,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
种种法灭。万境不出一心,一心融通万境。若了心体本空,何妨该罗万象。须知万象如幻
,生灭唯是一心。诸缘无缚,本自解脱。六尘不恶,还同正觉。
心境一如,有何挂碍。不见华严事事无碍法界。所谓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心中一切心。
一一心尘复互周,重重无尽无障碍。以故器界毛尘,云台宝网。咸宣性海,悉演真乘。竖
穷三际,横遍十方。觅一毛头许不是道者,亦不可得。则法法头头,无非大寂灭场。心心
念念,悉契萨婆若海。唯心妙境,唯境妙心。离四句,绝百非,绝待圆融,何可得而思议
也哉。
上来所说,如盲摸象。虽未离象,恐非全象。笔以记之,以质诸亲见之者。——《文钞》
之《念佛三昧摸象记》印光大师著述佛弟子敬译(注:本文依照正净法师《念佛三昧摸象
记浅释》编译而成)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10-14 07:5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10-14 13:3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carfman (大天使卯月的笑容最棒了)   2018-10-14 17:1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10-14 17:47:00
阿弥陀佛!
作者: igoam (igoam)   2018-10-14 18:1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ecil724   2018-10-14 19:2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10-14 22:04:00
阿弥陀佛!
作者: swi1919 (crystal)   2018-10-15 00:2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0-15 11:37:00
就我看来,除去形而上部分,其实跟以其他方式入三摩地没两样,只是以其他方式应该更容易入三摩地罢了。我个人的经验认为,先修习适合自己根器的其他方式来入三摩地后,要得念佛三昧应该就很快了。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8-10-15 12:50:00
把这段开示里和净土教相关的东西挖掉,就跟参禅七七八八差不多
作者: ilanese (坐听无弦曲)   2018-10-15 13:48:00
“初禅正受时,言语寂灭”(《杂阿含经》第474经)。色界初禅,语言寂灭之意,不是指声音而已,包括内在的语言声音,也就是以“心声”之类语言形式的念头通通都寂灭。因此,理论上唸佛(无论出声或默唸)在头部发起的清凉感向下散布全身的身轻安出现,进而引发杂念不生及愉悦感的心轻安,既应舍去唸佛不用,否则无法入色界初禅。所以,就理论上“唸佛三昧”是不存在的,因为要入三昧的话,最终连唸佛都要舍弃。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8-10-15 14:27:00
应该说,当心念更细微的时候,佛号会被舍弃,一如数息的数字,此时的念佛要会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而非口念持名
作者: se2005 (se2005)   2018-10-16 14:5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XDDDpupu5566 (XDpu56家族)   2018-10-18 19:55:00
善哉善哉,原文与推文之解释
作者: gg889g8 (凰)   2018-10-25 05:54: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