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3.复习
上星期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分“大乘异生地”及“大乘圣者地”,大乘异生地中的
大乘资粮道。
符合定义或定义具足的菩提心一旦在行者的心续中产生,这位行者就入了大乘道;反
之,如果行者的心续中,没有生起符合定义或定义具足的菩提心,这位行者就还没有进入
大乘道。所谓的菩提心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这种心,要达到无造作的状态才有办法进入
大乘道,在无造作的菩提心之前,要有很多的前行方便,也就是要有大悲心、大慈心等。
行者心续中产生无造作菩提心所入的大乘道,是属于大乘的哪一道呢?就是大乘资粮
道。所以无造作菩提心产生后,就进入大乘资粮道。上周已把大乘资粮道的定义及同义词
说过了,今天要继续看大乘资粮道的分类。见第28页倒数第9 行:
4.分类
若区分“大乘资粮道”,有三:“大乘资粮道下品”、“大乘资粮道中品”及“大乘
资粮道上品”,而前述每一个(下品、中品、上品)又可以分为“现量”、“比量”、“
再决知”三个,及分为“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三个。这样的分法,
跟之前声闻资粮道、独觉资粮道的情况都类似。
一位已经入大乘资粮道者,以下品来讲,可以分为现量、比量、再决知三部分。现量
是指什么呢?主要是指神通,但并不是所有的大乘资粮道者都具有神通,这可以分成三种
情况,有些大乘资粮道者,在未入道前就已具备神通,有些是入了大乘资粮道才具备神通
,有些即使进入大乘资粮道还是没有神通。
具备神通需要有什么条件呢?首先在证得神通之前,必须要先证得止观双运,由止观
产生静虑(初禅)的正行定,再由静虑的正行定引发神通。所证得的神通必然是现量(神通=
意现量),所以只要大乘资粮道行者有神通,他的心续中就有现量,因为神通一定是现量,
没有所谓分别心的神通。
行者心续中一旦产生菩提心,这位行者就是大乘资粮道的行者,一开始主要是进入大
乘资粮道的下品。这样的行者他的心续中有菩提心、大悲心,有些资粮道行者或许也有了
解空性的比量,还有神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等。反过来说,除了这些之外
,他还有烦恼,他还有以实有执为根本所生的贪瞋痴等烦恼,对于大乘资粮道的行者来讲
,他的心续中有好的心,也有不好的如烦恼这类的心,亦即可以分成这二大类。
菩提心、大悲心、了解空性的比量、神通、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这些才
算是资粮道;反之,以实有执为根本而生的贪瞋痴,这些并不是资粮道,所以大乘资粮道
行者的心续中,有资粮道的部分,也有不是资粮道的部分,有这二类。
以上主要是谈大乘资粮道行者的心续中有现量的情况,接着要谈大乘资粮道行者的心
续中也有比量,譬如他的心续中有了解无我、空性、细品无常、解脱、一切相智的比量。
由于大乘资粮道的行者还是凡夫(异生),所以他对于无我、空性、无常、解脱、一切相
智的了解都是比量的了解,没有现量。(以境而言,比量所了解的,和现量所了解的,是
一样的。)
大乘资粮道的行者的心续中也有再决知,再决知有二类:一类是神通的第二刹那。了
解无我、空性、无常、解脱、一切相智的比量,到了第二刹那也是再决知,这些现量、比
量的第二刹那以后都是属于再决知。
这三品(资粮道下、中、上品)又可以分成“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三类。
闻所成慧的情况,譬如资粮道的行者对于经典作听闻,听闻的方式如自己阅读佛典,
或者去亲近说法者听他说法,无论如何,对于所看的佛典,或说法者所讲的法,所作的听
闻,都是以信解(相信)的心态来听闻、学习、阅读,所了解的意义在心中形成一个新的
对境,这种了解就是属于闻所成慧,这种情况是比较没有思考的成分在其中,完全属于相
信的态度去接受。
譬如当说法者在解释空性时,说空性就是谛实成立空,就是究竟实相,听的人就照单
全收,说法者这样讲他就这样相信、接受,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这种状态的了解可以说
是闻所成慧。
思所成慧的情况跟闻所成慧不同,思所成慧是当行者听闻了空性义之后,他不满足于
听闻到的,一定要透过圣教与正理,不断的去反复思惟,一旦透过圣教正理产生一个确定
的量,这时候就说他对于空性意义得到思所成慧。在思所成慧的阶段,就是要透过量获得
一个决定,而且这个阶段是以观察思惟为主。
一旦对于空性义获得确定之后,接着一再地修习,而这个修习主要是以安住修的方式
。思所成慧的阶段主要是以观察修或分析修为主,到了修所成慧的阶段主要是以安住修为
主,就是对于在思所成慧的阶段所了解的空性义,一再的以它作为所缘去修止,在这个阶
段会经历九住心的过程。一旦对于空性义生起真正的止,这时候才可以说产生修所成慧,
在还没有证得止之前,不能称为修所成慧。
从前述的讨论来看,要有修所成慧之前,一定要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之前,一定要
有闻所成慧。亦即透过听闻经典教义,不断的思惟产生的决定解就是以量获得确定之后,
对于所了解的量、所确定的意义要去不断的串习,到产生止为止。闻思修三者的次第一定
是如此,即先有闻才有思才有修,而且这三者是缺一不可。
综上所述,有属于资粮道体性的现量,有属于资粮道体性的比量,有属于资粮道体性
的再决知。也有属于资粮道体性的闻所成慧,有属于资粮道体性的思所成慧,也有属于资
粮道体性的修所成慧。从属于资粮道体性的现量,到属于资粮道体性的修所成慧,这六个
在下品有,在中品也有,乃至于在上品也有,这三品都各有这六个。
大乘资粮道下品,及大乘资粮道中品行者的差别何在?当行者进入大乘资粮道下品的
时候,此时的菩提心还不是非常稳固,菩提心的产生是先有大悲心,进一步产生增上意乐
,再产生为利众生愿成佛这种非造作的或符合定义的菩提心,才进入大乘资粮道的下品。
但是这样的下品行者,只要遇到非常顽劣的众生—或伤害教法,或伤害自己的上师,
或伤害其他有情的怨敌,对于这么顽劣的有情,好像很难真的去利益到他们,好像自己的
作为很难让他们好转。这一类大乘资粮道下品的行者,可能会从大乘道退回小乘道。但是
如果是大乘资粮道中品的行者,当他遇到这些顽劣的有情伤害教法、上师、其他有情的怨
敌,他碰到这些逆缘的时候不仅不会退,而且都是促使他不断提升菩提心的助缘。
大乘资粮道下品的行者,他的菩提心稳不稳固,主要是有赖于之前悲心的基础有没有
扎得很好,如果之前悲心的基础扎得不够好,虽然进入大乘资粮道的下品,菩提心还是不
太稳固,只要遇到违缘可能很容易就退失了。
就一般的情况来讲,对于一个伤害或杀害他人或让他人受苦的人,通常我们会对于受
苦者或被杀的人,我们会产生悲悯心,但是对于加害他人或杀害他人或让他人受苦的人,
我们对他会起瞋,如果修悲是这样修就错了,真正修悲应该是对于加害者生起更大的悲,
因为受苦者今天会被伤害,跟他过去自己所造的业有关,今天是因为遇到了缘,所以他被
伤害。一旦这个伤害发生,他过去造的恶业就尽了。但是加害者本身正在造将来受苦的业
,其实对于加害者我们更应该对他生起悲心,因为他不仅没有把过去的业尽除,反而再造
新的让自己将来受苦的业。
这种情况在佛的本生故事或传记,或《俱舍论》中一再说明,修悲不应该只对受苦者
生悲而对加害者生瞋,应该对于二者都生悲,对于加害者应该生起更大的悲。
在资粮道的阶段中,虽是以听闻、思惟经典的词义为主,但是并非没有修所成慧,因
为在《阿毗达磨集论》当中:“什么是‘资粮道’?答:(1)凡夫戒、(2)守护根门、
(3)饮食知量、(4)于初夜及后夜中不睡眠而精进于瑜伽;再者,还有已成为正因的其
他善行、听闻、思惟及修习所生的智慧也可以,亦即……。”说过资粮道中有听闻、思惟
及修习这三者的缘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