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事理浅释
王智隆居士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唸佛,往生西方为目标,看似容易,
实行困难。为什么?难就难在“一心不乱”这四个字上。唸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就是在事相上处处磨炼自己,倘能真正做到《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一心不乱”,不是没有心念,而是没有妄念;
“无所住”即是“不乱”,“生其心”即是“生一心”。怎么才能真正做到呢?
有没有什么标准或规则可行呢?
感谢前代大德指出了修行要道,这要道就是 《十大碍行》。
倘能在这末法时期以此《十大碍行》处处检点自己的一切言行乃至一切念头,
把它当作牧牛的鞭子,不使妄念奔驰,那末,“一心不乱”终究可以逐步做到,
而往生资粮也以有所积聚了。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揣浅陋把读《十大碍行》写成语体文的原因。
元朝妙叶禅师所著的《宝王三味唸佛直指》里说:“仔细审察妙明真心本来平等。
无论从体上说还是从性上讲,都是不会增多或亏损的。因此这真心虽被业识所缠缚,
但返妄归真、背尘合觉的本性永不会消失。而作为凡夫来讲,由于业力的牵引,
只要刚有点修道悟性的心愿,而魔障也就立即跟到。如果因此在戒行上有所亏失,
在心地上有所染污,那么,以前所作的善事就会损失不少,因此往往是成就很小
而失败很多。正因为如此,所以看起来修行的人很多而真正悟道的人是极少极少的。
况且在这娑婆世界中,人们总是努力去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娱乐,谁肯认真实地
去修行?结果导致死死生生,变迁不已。
多数人不明白因果的道理,只看到别人眼前的幸福,而不知别人的幸福还是因果报应
的结果;只是想从表面上去模仿模仿别人,结果干出种种杀、盗、淫、妄语,酗酒,
斗殴、强夺、欺诈等等罪业来,妄想以此来满足自己物质与精神上的欲望。
像这样饮鸩止渴、舔刀尝蜜的做法,到处都有。正是由于这样,使得许多人退失了初心,
不肯上进,使得佛在三大阿僧祗劫不惜身命所修得的度世济人的无上法门
非但无法继续弘扬流传,反而要在我们这一代里丧失,怎么不令作为佛弟子的我们
痛心悲伤呢?我们既为佛的弟子,如果不是努力去弘扬广大如来的法门,
反让法界众生永远失去慧眼般的法门,那真是比割自己切身的肉还要痛苦呢!”
“现在依照经文立十种妨碍修行的大恶行,称为‘十不求行’ ,这‘十不求行’,
包括了一切修行的障碍,只有上智的人才能做到;其余中下的人是不敢想像的。
倘若能依照这‘十不求行'来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及思想,是否能达到‘十不求行’
所要求的,由此来端正自己的品行,体会修行的大道理,并且时时处处都能以此来严格
要求自己做到,那就能即使进入魔界,也不会被魔所动,伤害自己的精进心,
即使到了那种声色的娱乐场所或环境里,也不会被声色所迷惑,忘失自己的正念;
直到那种种顺逆之境:如憎嫌的或爱恋的场合、追求名利的场所、人我争执、
得失荣辱的等等境界,只要首先把自己的心放在有准备的不败之地
(即所谓先看到困难,心有所备,则困难来时心不慌乱也),
那么种种境界阻碍就挡不住我的修行。阴碍既然挡不住我的前进,那我就可以
直心行道了”。
明朝的藕益大师在《十大碍行》的跋中讲:“佛祖圣贤,没有一个不把逆境当作大熔炉
来锻炼自己的。佛的四圣谛,苦谛就放在头一位。又称八苦为八师。倘若稍为存在
著一念喜欢顺境而嫌恶逆境的情绪,那终究会同那些烂草枯叶一般,怎么能像松柏
那样在冰霜风雪之中亭亭而立呢?美玉不经过琢磨加工是不能成为一件好玉器的;
生铁不经过锻炼是不会成为好钢的;钟不敲不响,刀不磨不快,哪里有天生的弥勒、
自然而成的释迦佛呢?若想成圣为贤,当佛作祖,必定能做到受人恶骂就好像喝了
一杯甘露水;碰到横逆的事就好像见到了宝贝,这样才能安心在患难中经受考验,
在患难之中修行,才能在这五浊恶世中,种植下往生西方净土的种子;
才能像青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登高位而不退失。如果没有事的时候,就到处说
自己怎么用功唸佛、求生净土;一旦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就悔恨交加,悲叹不已。
要是这样的话,我说这个人唸佛三昧修不成,往生西方也没保证。只有用这
《十大碍行》来一一自己检查自己,倘若真的能在病时、难时、甚至于在受抑制、
受排挤、受打击之时,只是一昧地增强唸佛的信心,明白苦难终究是空的,
不怨天,不怪人,那么你的西方莲华就会日日增长,真可以称得上是三昧宝王了”。
下边分别阐述《十大碍行》的内容:
一、原文(十不求行):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恼。
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
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障。心无障则所学躐等。学躐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
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必未证谓证。究魔无根魔何能扰。
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存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
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缘。
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人但酬报。
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求望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德亦非实。
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必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
以疏利为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心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
以受抑为行门。
二、类别
1 、在身体健康上来说,不要总希望自己不得病,永无病苦。
2 、在处世接物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没有困难,一帆风顺。
3 、在智慧参究上来说,不要总希望自己老是聪明,一学就会,一想就通,没有障碍。
4 、在日常修行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没有魔难,太平无事。
5 、在计划办事上来说,不要总希望顺顺利利,容易成功。
6 、在朋友交往上来说,不要总希望朋友能给我些什么,帮我些什么。
7 、在人事处理上来说,不要总希望人人都能尊敬我,依从我。
8 、在利益他人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能得到好报,得到赞扬。
9 、在有利可图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自己能沾点光,得到点好处。
10 、在误解受抑的时候,不要总希望自己能通过申辩而得到谅解,重新受人重视。
三、病根——没有十碍反而是修行退步的病根
1 、身体不得病,就会产生贪欲的念头,名利色食睡,五欲一齐来。
2 、处世无困难,就会产生吾慢贡高之心,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3 、自认为聪明,就会产生急躁求进的情绪,贪多图快,急于求成。
4 、修行无魔难,就会逐步退失精进的愿心。愿心似剑,魔难如砺。
5 、办事常顺遂,就会产生妄自尊大的心情,藐视一切,自尊自夸。
6 、交友思得利,就会产生贪欲执著的心理,心有染著,何能清净。
7 、人人都顺从,就会产生骄傲自大,孤芳自赏的优越感,好比观天井蛙,夜郎自大。
8 、做事希图报,就会产生贪图福报,斤斤计较之心,何况福报还有用尽的时候。
9 、有利想沾光,就会产生痴心妄想,甚至造恶,杀盗淫妄,诈陷毁伤。
10 、受抑思申明,就会产生人我分别,怨憎之心,我相不除,佛道难成。
四、病症——没有十碍而得此种种病症
1 、贪欲念起,一定会破戒,退失自己无上道心。
2 、骄傲心起,一定会欺压别人,藐视真理。
3 、急躁心起,一定会认为自己修行到某种地步,应得到某种效应了。
4 、志愿不坚,一定会认为自己证悟到某种地步,应得到某种智慧了。
5 、狂妄自大,一定会认为自己比别人都有能耐,落入能所牢狱。
6 、心有染著,一定会老去找别人的短处、不是,分别相起。
7 、孤芳自赏,一定会老觉得自己总是对的,执著心起。
8 、贪著图名,一定会想宣扬自己的名气,我相炽燃。
9 、痴心贪财,一定会被那非法非分之财毁掉自己苦修的德行。
10 、人我心起,一定会产生怨恨的心情,嗔恨的业火会烧去自己功德之林。
五、立义——《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1 、如果能知道病痛本来是空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末病魔也就无法折磨我
了。
2 、如果能知道困难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又何必对困难
耿耿于怀呢?
3 、如果能知道障碍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这些障碍也就
不战自降了。
4 、如果能知道魔难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这些魔难
也就不能来恼乱我了。所谓:‘知幻即离’。
5 、如果能知道成败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
所谓成功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因为个人有什么大的能耐。
6 、如果能知道交情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
所谓交情的深浅也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因为个人有什么特别引人之处。
7 、如果能知道别人的顺从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
那么就可以明确到:所谓别人的顺从与否也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
并不全是由于自己都做对了。
8 、如果能知道德行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
所谓好名声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现在自己万事都做得好了。
9 、如果能知道世利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
所谓世利只是因缘的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自己本事大而挣来,
同时也就不会再去盲目地追求它了。
10 、如果能知道受抑也是虚妄的,都是由因缘业力所牵引的,那么就可以明确到:
所谓受抑只是果报而已,并不全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这样对受抑和误解也会泰然处之,
静以待变。
(注:这人“静”,不是指消极的等待,只是指不要盲目地去申明,不要不顾
客观环境、形势而一意孤行,而是以无所住心,力行十善,以期龙天护佑,改变环境。)
六、力用——《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 、这样,所可以以病苦为良药,因为它能对治自己贪欲之病,是名良药。
2 、这样,反可以以患难为解脱,因为不起骄傲心,则于人于理能顺正过,是名解脱。
3 、这样,反可以以障碍为逍遥,因为稳步求进,不会因急误事,欲速不达,是名逍遥。
4 、这样,反可以以群魔为法侣,因为魔难是反面教员,考验我们道心是否坚固,
是名法侣。
5 、这样,反可以以事难为安乐,因为不落能所随缘而精进,跳出烦恼,是名安乐。
6 、这样,反可以以弊交为资粮,因为有恶因缘,反会激起自己忏悔行善,是名资粮。
7 、这样,反可以以逆人为园林,因为有不如心的人,所以要以去除人我之相的修行
来对治,如是修行,广树功德,是名园林。
8 、这样,反可以以市德为弃屣,因为沽名钓誉终成虚话,反因此而造业,极应弃之,
是名弃屣。
9 、这样,反可以以疏利为富贵,因为富贵由布施作善而来,而疏利正是布施,
是名富贵。
10 、这样,反可以以受抑为行门,因为受抑与误解,要靠忍辱精进力来度,
衣如来衣,这正是修行之门,是名行门。
七、事理浅释
1 、念身不求无病
病苦本是业障。但从辩证的角度上讲,人有病痛,不会再去造种种恶业
(至少也会少犯许多),相反,懂得道理,有了忏悔心,求佛哀佑,于修行大有裨益。
这正是身病还是心病药,所谓饱暖思淫欲,非但淫欲,杀、盗、伤害、两舌、恶口、
妄语、绮语、贪、嗔、痴等等恶业,哪件不是身体健康时造业来的?
知道我身本是虚的,病痛更是幻中之幻,则病魔亦不能动我。业力大,心力更大。
据说净宗道绰大师一次伤了脚,他知道用木瓜弄热后揉脚可以治伤,但没有木瓜,
就心里想着木瓜,口里唸著木瓜,同时用手揉脚,结果,脚伤真的被这“木瓜”
两个字治好了。今世得病,本是过去世所造的恶业以病痛的形式来抵偿。
是故古德有言:‘忙增福慧,病消业障’,此之谓也。
2 、处世不求无难
处世而无难,并不全是由于自己有能耐,而是由于以前的业力福报所致。
例如有些达官贵人的子弟,往往是些不学无术,酒囊饭袋之徒。但是他们一呼百诺,
有求必应。哪里是他们自己有能耐,只是福报大,有人可以代劳,有条件可以享受而已。
而那些所谓“下贱”之人,终日劳心劳力,未必得一温饱,还常被人轻视,
哪里是他们自己没能耐,只是福报少,动辄受人,受环境的歧视和支配而已。
所以,人若处于顺逆之境,都应当认为这是因果报应的结果:成不足喜,败不足悲,
顺不足骄,逆不足卑。中下之人可以忏悔,改过适善以期改变境遇
(以新的因来改变现有的果)。地藏经、观音经、无量寿经中劝人改过迁善,
求佛菩萨保佑,就是这个道理。其实,求佛菩萨保佑,就是求自性佛的保佑,
就是以改变自心来改变因果。这当然还是执著事相的。若是上智之人,知因缘法本空,
以无所住心等闲视之,无论顺逆荣辱,一概置之不理,这便是“知幻即离”,
心若止水,如如不动,则修道可;望有成矣。
3 、究心不求无障
心若无障,则往往自以为宿根深厚,就会急躁求进,总想一下子能得个什么神通,
有个什么效应。当然,宿根深厚是个有利条件,但不能因此而成为自己骄傲的资本,
吾慢贡高,事事想走捷径,图轻便,贪快当,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关于这个问题,
《无量寿经》讲得最为明白:“心不中回,意无懈时,外若迟缓,内独驶急,
容容虚空,适得其中”。这就是说,求道修行的人,具有坚定的信仰,决不中途而废,
求道的心老是那么迫切,没有一刻松懈怠惰的念头。外表上看去,好像是那么稳稳重重
不急不躁,实际上他心里没有一刻不想着修行的,口里和身子也没有一刻不为修行
而努力的。但即使是这样,他也不执著自己修行有多么用功,修行到了那一步了,
事理双忘,恰符中道实相。《法华经》中也讲到:“不应戏论诸法,有所净竞。”
想走捷径,当然是戏论诸法,对种种法门分别其迟速好坏,背上了因果,毁谤了佛法。
另外,心若有障,当然对修行也是有一定的妨碍的。这时也不要掉入“疑悔之盖”,
起烦恼心,起退缩心。只有更加精进,首先认清“障”的本质就是因缘果报。
而“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是则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本是因缘化合而生,
缘聚则生,缘尽则灭。所以只有提起正念,以无所住心而破之,这是上智。
或者忏悔诵经,改恶从善,以新的因,生成新的果来改变目前的状况,这是中下智。
明朝时,袁了凡 先生前半生颇为宿命,认为万事天定,人力是无法挽回的,
所以他见到了云谷禅师时能陪他坐了三天三夜。但是禅师知道他只是被因果所牵,
无法挽回定业时,便教他以行善来改变定业,他照着做了,结果算定的命也变了。
这正是佛教的积极性的一面,辩证的一面。既认为因果报应秋毫不爽,
又认为可以由人力的新因果来改变旧的因果。如果不是这样,终日昏昏沉沉,
被业障牵过来提过去,则会越溜越深。所以《法华经》上有一句话特别重要:
“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众生有障本来是苦,
却想不到要去求具有不可思议威神势力的佛与大菩萨,以自己的种种习气与邪见,
变着法想去舍苦,结果是以苦舍苦,苦无了期,《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讲到: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这是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救一切受苦众生
所发誓愿后真实行动。这段话在普门品的一开头就开宗明义地讲清了。
可惜我们这些愚人根本想不到菩萨救众生的苦口婆心,想得到的是自己的邪见与习气:
受到别人欺侮时,只想在另一个场合下报复一下或是找更有能力的人来代为报复;
有了危难事时,只想找个人帮一下或是甚至去求狐仙野鬼。结果是苦没有躲掉,
反而陷入更深的泥潭中去。所以事到临头的一念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正念,才能无障。
4 、立行不求无魔
魔有两种:一种是过去世造恶的业力,今世以魔的形式来阻挠行人的修行。
明白这个道理,可以用忏悔及改恶从善的方便来消除;一种是大菩萨化现,
用来考验行人的道心坚否。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不思议品”里说:“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威德力,
故行逼迫,示诸众生,如是难事。凡夫下劣,无有力势,不能如是逼迫菩萨,
譬如龙象蹴踏,非驴所堪。”明白这个道理,就应以“如如不动”的“无所住心”
安之若泰,犹如面对师长答题一般,小心从事。《法华经》持验记中有一段记载:
讲晋朝有一位沙门,常诵法华,在山中诵《法华经》达十二年。有一次有一女子
穿着采衣,要求住宿。师不肯,女子哀恳,不得已令居草床上。夜半又呼腹痛,
求师按摩,师以布裹锡杖,遥为按摩,天亮后,女子化为普贤菩萨说:
你不久就当来归我处,故特来相试。这是菩萨未魔考验行者。我本身也有一件事:
有位道友赠我经书,因人事阻碍,不能取得,我知道是自己宿业太重,
以致因此人事关系阻碍(魔挠)而不能取得“慧眼”(经书)。就在佛前诚心忏悔,
持诵《大悲水忏》一卷,以期消业而得慧眼。忏悔后,以坚信心毫无疑惑地去取此经。
心中念言:倘我能取得此佛经,则是我佛慈佑,忏悔成功;倘我未能取得佛经,
则是我宿业太重,忏悔不诚,不该得此慧眼。但我去时心中总觉得肯定没问题。
结果,真的很顺利地就取到了通常不太能取得的佛经。
5 、谋事不求易成
事情的成败,都是由因果规律所决定的,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认识到了这一点。
佛经上讲因果的地方太多了,佛教本身就是讲因果的。古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者,因果循环之道也。用世俗的话来讲,所谓有客观的规律性。如果我们办事
不按客观规律,那末事情就不容易办成。但是规律又不是随便可以认识的,
更何况情况又是在不断地变化的(所谓“生灭变异”)。从因果关系上讲,
由于世世生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非天眼、佛眼无以得见,所以“成事在天”。
但还得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所谓:“谋事在人”。
一味讲“成事在天”自己不去努力创造条件,天何能救?佛不度无缘之人。
所以《法华经》上讲的大富长者,见到儿子们在火宅中“东走西戏”。“子无出心,”
长者虽“身手有力”,但不以力迫,而以“善言诱喻”,“当设方便”使诸子自己
“争出火宅”。《金刚经》云“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句话有几重意思:
一是按经中前后文的意思来看,佛不执“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故“终日度生,
终日无度”。一是按本文的意思来看,佛虽有大力,但不以神力令一切众生成佛,
而以“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令众生自悟自度。“悟”即“度”,“度”即是令“悟”。
还有一重意思是,《金刚经》云:“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真如实相中本无有众生与佛的差别,众生与佛都是虚妄之相,既然如是,
说什么佛度众生,众生成佛呢?
再说回来,人去“谋事”,“谋事”总是想“成”,不想“成”,
连“谋”也不用“谋”了,但“谋”了事,不一定能“成”。如果常常能“成”,
人就以为不是因果使“成”,而是自己“有”能,那就本末倒置,大错而特错了。
诸葛亮算是个能人,一把火烧得司马懿父子几乎归天,但却被一场大雨救了他们父子
的驾。你能说诸葛亮无能。
总之,谋事不常成,倒使人常常想到因果关系,想到自己的能力有限,
于“两谛”的“俗谛”的了解与破我相的执著,倒是大有裨益呢!
6 、交情不求益我
交情本来也是因果报应的一种。为什么今世会同你做朋友?为什么今世他能处处帮你?
为什么有的名义上是朋友却反过来暗中害你?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因果报应所决定的。
你过去世曾对他好,有过好处给他,他今生看见你就生欢喜心,会处处帮助你,
你前世有什么地方亏待他,他今世即使同你做了朋友也要想法来损害你。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明白了这个道理,遇到了顺友,也不会沾沾自喜,
以为自己“运气”好,得了便宜;遇到了逆友,也不会怨天尤人,
以为自己“运气”不好,吃了亏了。应该想到:这一切的顺逆,都是因果报应所致,
同什么“命运”无关,何况所谓“命运”只是因果报应的日程表而已。
正确的对待方法应该是:遇到顺友,要互相关心帮助,不可坐享他人的恩赐,
因为果报总有完时。进一步讲,若能以佛法的真理来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那这个顺缘将是永久性的,岂止是永久性的,由于帮助人家种下了善根,
将来同是龙华会上一会之人,又报了佛的洪恩于万一,这才是真正的结善缘呢!
遇到逆友,要想到自己过去的罪障,诚心向佛前忏悔,以期以新的因缘改变旧的因缘,
来世结个善缘,切不可“以牙还牙”,最好是“以德报怨”。
我们修行人应当是“行人所不行,得人所不得。”在一般世人认为是“傻事”,
“蠢事”的事中,我们“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就能“得人所不得”,
改变“命运”,甚至修行成功。当然。这个“得”字还是个“俗谛”,
依因果法而言;若按实相的“真谛”而言,连这个“得”字也得抛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所以讲,友有顺逆两种。这种例子古今多的是。古有“三生石”的佳话,
东坡与佛印的美传。至于逆友,则古今皆有。古今小说中常有讲到:
有钱有势皆朋友,一朝落难无人救。
有的公子依仗父亲给的万贯家财,终日结交匪友,吃喝嫖赌,中间也有一个两个
是“生死之交”的,一旦家产荡尽,反过来欺凌最甚者,就是这些人。
有的冤家返身作为“慈母”,像哄的孩子要什么依什么,结果长大了成了匪类,
终于落得一刀之苦。所以“逆友”不一定是逆自己意的,太放纵的最后害了人
的“朋友”或“亲属”,这也是属于“逆友”这一类的。这里讲的“以弊交为资粮”,
含有两重意义的:一是表面看很冷淡,甚至很严苛,其实是真朋友。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有危难时,平时“热络”之人尽皆离散,
而他却真敢“两肋插刀”,义无他顾。一是由于势利小人在自己落难之时
的反常表现,能使自己顿悟世间本是无常,一切皆是虚幻,以此作为求过精进
的“资粮”,这也不是很辩证的吗?
7 、于人不求顺适
同样,人能顺我,这也是因缘果报;人若逆我,这也是因缘果报。常处顺境,
会觉得人人都应当顺从我,所以一遇到逆境反而会而会想不开,甚至于自杀。
这就是执著!执著什么?执著一时一地的果报以为永久的。《金刚经》称之为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我总是对的,什么事都要以
“我”这个角度来出发:顺我都善,逆我都恶。“人相”,有我就有对待,
他人的存在应当以“我”来区分善恶,若不从我,便起嗔恨心,烦恼心。
“众生相”,有了我这相、人相,唸唸生灭不已,把各种因缘凑合起来
的“我”认为实我,把同“我”有关的人、事联系起来也加经区别善恶好坏,
在烦恼上加烦恼,在虚妄上更增虚妄。“寿者相”,这些虚幻的区别不仅在
这一生的寿命期里不断,还希望能永生永世保持顺适的环境,去除恶逆的环境。
有了这四相,分别相生,执著心起,于世间法,出世间法都不会做好。
这四相罪恶还是在“我”字。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下子彻底断绝“四相”,
那是上智的境界,但是我们可能、而且也应该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
从此地做起,渐至扩大到时时处处,向最终消灭“四相”前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果老是觉得高不可攀,
因此自暴自弃,不从点滴做起,那我们所发的菩提大愿,四弘誓愿竟到何日
方能成就呢?外国有句谚语叫做:“做,才能成功”。中国有句古语叫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 、施德不求望报
虽然,因果律是普遍的规律,如是因,结如是果。善因得福报,恶因堕祸报。
但是,我们却不能执著希望做了好事后,一定要自己得个好报,为什么呢?
《金刚经》讲得明白:“是福德即非福德性”。“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1) 施德望报,所得甚少,并且于“性”上没有分毫的利益。所以经上讲: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为什么“无所见”?
因为被布施福德的有为法的暗室所障蔽,所以盲无慧目。若破有为的执著,
则破暗室,“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喻慧眼所见的实相之理。
( 2 )施德望报,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除,不能跳出三界,还在三界中轮回,
所以福报再大,终究救不了生死轮回之苦。佛曾讲过:转轮圣王的福报最大,
报尽后,转身变成了一个牛蝨。谁还会再承认他的福报大?“仰天射虚空,
力尽箭还堕”。另外,无(执著)心做好事,福报还是有的,而且还很大。
《三言》中就讲到裴度不第之时,被相士算了寿命已尽,赶快准备后事吧。
他自己也认为,既然马上就要死了,就万事都放下了(无执著心)。
所以无意之中拾到贫妇用以赎命的首饰包裹时,能等著去还人。就这一件好事
做了不望报,非但救了自己一命,还累官直到宰相。某位莲宗大师就讲过这句话。
意思是“死”字这个字很好,好在能使人静心息虑,不为世俗所转。
时时想到自己的最后关头,就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万事都放得下了。
事实上我们修行的人,特别是修行净土宗的人,对这个“死”字,
根本没有什么可害怕的。我们既在因果之中,有生必有死,这是连常人都承认的事。
但我们修行的人应该认识到:“死”只是从一种因果关系转入到另一种因果关系
的“突变”罢了。明眼人只是把它看作从一个梦境的“换镜头”而已。
佛的大慈大悲使我们有一个梦醒的机会,那就是唸佛往生西方,
“往生”的“生”不同于我们三界里讲的“生死”的“生”,三界的“生”
必定连着“死”,而“往生”的“生”,其实不是“生”,所以也就没有“死”。
就好像一个从一个恶梦连着另一个恶梦;另一个是从一个恶梦中渐次苏醒过来,
再不做梦了,《弥陀经》里的:“阿鞞跋致”,《无量寿经》里的:
“若有善男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都可以作为我上边对“往生”的“生”所作的解释的证明。“往生”的“生”实在
是“非生”,“非不生”,离两边,合于第一义,这也是净土五经是大乘第一义经的
证明。
9 、见利不求沾分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好像是一条规律似的。但它只对迷人适用,佛弟子、
修行人不应如此。《佛说四十二章经》中曾说:“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
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又说:“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
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为什么?因为利与欲能引起人的贪恋心、执著心,
由此引起嗔、痴等等诸毒、烦恼,搅乱行人的清净心,所以亟当远避。另外,
退一步来说,福分本来都是前定(当然不否认今世还可以做更多的善事或功德,
以求现世及来世的增福增慧),如果不是自己分内的福,硬要去争,
那就要在别处折更多的福。这也是因果的规律。
《佛说八大人觉经》里也讲到:“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又说:“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
安贫守道,惟慧是业”。现在的人争工资多少,争地位高低,特别是在评级,
评薪之时,表现得更是充分。
结果是为了名利,加班加点,苦思冥想,增加多少疲劳与痛苦,搞得身心都不自在。
还有的为了争名利,在同事间展开斗争,造诸恶业,“增长罪恶”、“横结恶缘”。
今世的福未必能争到,来世的怨倒是已经结下了。
10 、被抑不求申明
受抑误解,本也是因果报应的一种。为什么今世受抑?因为过去世中骄横仗势太过;
为什么今世被人误解?因为过去世中也曾误解过别人。冤冤相报何时了?
解铃还得系铃人!自己结的怨还得自己解。怎么解?逆来顺受是最好的办法。
有人说:逆来顺受是傻子的做法,明明自己“对”的,为什么要“顺受”?
那么我说,过去世中你仗势欺人,人家被你所压抑由于势力不敌只得“顺受”,
这个“顺受”是被动的,人家不是傻子,但也只好“顺受”了,今世你不还又怎的?
你今世“顺受”了,这个“顺受”是主动的,你是聪明人,因为你信因果!
以此“顺受”之因,断了来世相报之果,怎么不好?今生要逞英雄,要执我相,
怕在众人面前丢脸,怕别人说:“你这个人真是个窝囊废!”所以欲充好汉,
逆来硬顶,今生不还,下世呢?倘落个势弱人贱的地位,无法与之抗争,
那时吃的苦,丢的脸可就可大了。《金刚经》中佛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以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修行,正是给我们作出了“无诤”的示范。
我本身有类似这方面的经历。皈依正果法师受菩萨戒后,为了早日了清业缘
以便修行往生,行菩萨道,发愿每日持《金刚经》一卷,以持经之力,使宿业现前,
提前报掉。结果,自持经始的一年中,逆缘不断,愈演愈甚,无论单位领导、家人、
甚至邻居、路人都有种种反应。特别是邻居方面,无端生事,打殴吵闹,破坏财物,
滥加恶言……。我在横逆来时,虽身手有力,口也能辩,但只默持观音灵感真言,
不加分辩,不复还手还口。结果横事渐消。第二年更加精进,要求继续还债,
并每日持两卷《金刚经》。上半年还横事不断,下半年就雨过天晴,境况渐佳矣。
这一方面说明,有业必得还,以示因果不虚;另一方面说明经咒之力,所愿不虚,
因果也不虚(以唸佛唸经之因,结提前清业、重业轻还之果)。佛力在冥冥之中,
何处不加被诚心的佛子?我回忆当时在横逆最多时,有的人还戏问我一句话:
“你不是信佛的吗?为什么佛还没有保佑你呢?”我心里想:“咳!你那里知
道,这些苦是我自己讨来要吃的呢!”
以上只是我自己学佛中的一点粗浅体会,由于是个晚学,修时也少,恳请赐教。
但我深深感到,修持是要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精进才行,缺哪方面都不行。
正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也!
(摘自《广东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