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弥陀要解研习报告》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8-23 10:55:48
  诸位同学,请接着看经题“阿弥陀”这个名号,名号全是梵语音译,翻成中国的意思
,“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所以就中国意思来讲是“无量”的意思,这
是极乐世界导师的德号,“彼土导师德号,表此法实无量觉也”。“佛”翻作“觉”,所
以“阿弥陀佛”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觉”。这个名号义理、境界都说不尽,没有边际
。无量是讲的自性,自性本具的智慧无量,本具的德能无量,本具的相好无量。宇宙之间
一切无量的无量总不出这三大类,这个三大类包括尽了,这是自性,自性的德号。所以中
峰国师在开示里面讲,“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你们想想看他这个话
说的对不对?完全正确。
  世间人,说老实话,天天打妄想,迷失了自性,满脑袋里面求什么?求钱财!他不知
道阿弥陀里头有无量的财富,这个财富包括在相好里头,相好是属于福报。世间人有一等
人,一生拼命努力在学艺,就是学一种能力,学一种技术。殊不知自性的本能具足无量无
边的才艺,什么都会,而且什么技术、才艺都是圆满的,都是究竟的,我们今天讲顶尖!
世间人不能比,九法界也不能跟他相比。他不向自性里头求,他到心外去求,心外求法,
你这一生能够学到多少?太有限了。所以你真正懂得“阿弥陀”名号里面的含义,你不知
不觉就被他摄受了;我们现在话说被人家吸引了,佛法里头说摄受一切众生。
  经题末后一个字“经”,经是中文,古印度称为“修多罗”,翻成中国意思,从前翻
作“契经”。“契”是上契诸佛所证之理,下契众生可度之机,这是佛教经典里面所含的
意思,所以称契经。第二个讲法是“又具(具是具足)贯摄常法”。这是一般法师讲经最
常用的,用这四个字来解释“经”字,这个“经”字的意思。
  “贯”是贯穿。这一部经文不论长短,它的章法结构、思想体系非常严整。从什么地
方看?你看佛法里头有科判,科判就是研究章法结构,它有次第,有条不紊。文章做到极
处,你不能加一个字,加一个字什么?多余的,没有必要。不能少一个字,少一个字它断
掉了,连不起来。文章做到这个地步,这是一流文章,佛经如是。
  在中国古人文章里头,好文章确实亦如是。最普遍的,大家喜欢读诵的《古文观止》
,这是中国两千多年来著名的好文章里面精挑细选,选了三百多篇。这是中国文学的代表
作,篇篇是好文章,可以用佛经科判的方法去分析,真的条理、层次分明,能用科判判出
来。你再看看现在人写的文章,写的这些书,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你用科判一判,判不下
去。你从这个地方就了解,文章到底好与不好,标准在哪里?标准在“贯”这个字,是不
是从头到尾完全是贯穿的,科判贯穿的。
  你看看《华严经》,《华严经》的科判、表解一大本!你看《华严经》是这么大的经
,它有条理、有层次,一点都不乱。佛经里面最大的经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总
共有六百卷,有没有科判?有!科判有几十册。我过去见过,也是用表解画出来的,真正
了不起,古人所做的功夫。所以诸位同学学讲经,学讲经最重要的你要会做科判。一部经
你拿到手上,你能够从头到尾,就是用表解,把它的章法、结构、体系统统排出来,你这
部经通了,通达。在文字上、章法结构上通达了,义理你也应该明白,你就不会讲错。
  早年我们在台中学经教,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科判这一门学问不能不懂。开始怎么
学法?开始学别人的。我学科判是在忏云法师的茅蓬里头。忏云法师(我在茅蓬里面住五
个半月)他交给我三本书,《阿弥陀经疏钞》,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蕅益大
师的;《阿弥陀经圆中钞》,幽溪大师的,都是《阿弥陀经》三个在历史上权威的注解。
  《疏钞》注解里头有科判,大师他都分好了,但是他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这样子排。
当然,古书念得很熟没有问题,你头脑很清楚。现代人就有困难!所以忏云法师教我把它
画成表解。表解怎么画法?他把弘一大师,弘一大师有许许多多的注疏,他都用表解画出
来,他说你就照这个方式,照这个方式把这三种注解用表画起来。这个表画出来之后,我
欢喜得不得了,为什么?这经的意思一看统统清楚、统统明白。以后到台中跟李老师学,
这管用!在李老师跟他学经教的那几年,我自己做了几部科判,非常可惜这么多年搬家,
到处搬的时候,我这些东西都丢了。
  我最长的一部经,那个科判是用毛笔写的,好像写了有四十多张十行纸,《未曾有因
缘经》,《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两卷。我那个科判做得很细,几乎每一句都把它分出来了
,分成层次好像分了二十多层。“干支”,天干、地支合起来二十二个字,再不够的,我
们用阿拉伯字,用英文字母,我记得好像我排这个科排了有二十多层的层次,要学。科判
是解释经的,所以你会看科判,你会写科判,自己会编科判,这经你就通了,大义你都明
了。疏,疏钞是解释义理的,是解释经里头某一段、某几句,解释义理的。解释全经的是
科判。
  佛法这一套学问传到中国来之后,儒家有章句之学,实在讲章句之学,有人说可能是
从佛法科判里面学得来的。我们知道中国的拼音确实是从华严字母学来的,因为梵文是拼
音的。这是说佛经对中国文学方面的影响,给中国许多文学家带来了很多启示,使他们有
所发明。贯这个字,贯穿,这是好的文章做到了。后面这三个就做不到。
  “摄”,摄是什么?摄受,这不太好懂。我们用通俗话的话来说,它有吸引力,非常
强烈的吸引力,吸住了你,叫你对它欲罢不能。这个我也懂。我在念小学的时候,我记得
我小学四年级就开始看中国的旧小说,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里头最著名的,像《三国演义
》、《西游记》、《水浒传》这一类的,章回小说,我从四年级开始看。很有吸引力!看
到晚上都不想睡觉。一遍看了还想看第二遍。我到初中一年级这个四年,把中国古时候这
种章回小说统统看完,我的国文根基是看小说得来的。
  这里面好的,真正好的,确实古人的评价没有错,四大部。这个四大部就是《三国演
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这个四大部最少看四遍,从头到尾看四遍
,最多的看了十几遍,从头到尾看十几遍。看熟了,以后那个速度很快。它有这么强烈的
摄受的力量,但是怎么样?顶多大概十五遍,十五遍看了之后不想看了,摄受力量就到此
为止,再不想看。
  古人的经典有摄受力,你看“四书”从小时候念的,念“四书”,在私塾里面大概都
是十岁左右的儿童去念“四书”。念到老还念得津津有味,这个摄受是文学作品里面的四
大部比不上它。四大部的摄受力,充其量不会超过二十遍,你这一部书从头到尾看二十遍
,二十遍以后我相信你不会再看,你够了。但是这一部“四书”百读不厌。佛法摄受力量
那是真大,这是经上告诉我们,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生生世世,这个时间要以阿僧祇劫来
计算,永远都不厌。摄!它有这个力量在。
  “常”是说这里面所讲的道理是真理,永恒的,决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世间
典籍做不到的,世间这些典籍,就是圣人的东西,它都侷限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之内,
这东西有效。我们看中国古老的东西,在现代的时候,有很多真的没有效果,时效失掉。
真正圣贤的著作,中国古圣先贤著作,它的精神确实也是超时间、超空间的。它里面所讲
的一些原则,有些在现在的这个时代要修订,不合现代这个时代。
  佛法不然,佛法是永恒不变的,真正不可思议,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我在早年初学
佛的时候,对佛法非常羡慕、爱好,但是还是有疑惑,最大的一个疑惑是戒律,章嘉大师
看出来了。我为什么对它疑惑?我说佛经里面讲的道理,好,真的值得赞叹,非常欢喜。
但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规范!生活规范我们知道中国跟外国不一样,今人跟古人不一样,
这个东西我们看看,了解古时候那一种生活方式、典章制度,这个可以,现在不能用!这
个观念变成了一种什么?很坚固的执著。
  我学佛,不能学做古人!哪有这种道理,今人不做去做古人?还得做外国古人,佛是
印度人,我们在做印度的古人,这成什么话?怎么讲也讲不通。所以我对戒律就很冷淡,
对经论的兴趣很浓厚。那个时候跟章嘉大师每个星期一定见一次面,常常听他好像是有意
无意都会提醒我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他老人家往生之后,我在他的火化炉的旁边
,他那个火化炉是单独做的,只给他一个人用的。我在那里搭了个帐蓬,住了三天。三天
三夜我在想,我跟老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东西?没有想到,这一想最深刻的印象就这
一句“戒律很重要”。
  这我想不通!我真的对这个事情不重视,很疏忽,被他看出来了。他这一提醒我,所
以他要是不走,我这个事情不会反省,不会发觉。他一走了之后,我这一反省发觉了,我
说这里头一定有道理。这才翻翻戒律来看看,在这个里面忽然想通了。中国讲礼,儒家讲
礼,它是世间法。世间法,所谓三代之礼乐不同,夏、商、周不一样。往后历代,礼乐都
有兴革,都有修订的,都有重新制作的。就好像近代的法律一样,连国家的宪法,隔个若
干年都要重新修订一次。不修订怎么?不修订就不合现前大家生活需要,所以法律常常修
订。
  我们成立一个小机构,我在台北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有章程、有办事细则
。章程、办事细则,尤其是办事细则,每半年我们检讨一次,修订;章程每一年要检讨一
次,常常修订。所以,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办事细则、章程是非常健全。为什么?修订
过十几次,从经验当中学会的,做得非常完整。这个东西是世间法,所以随时随地要修正
。所以想到,佛法是出世间法,它不是世间法,我从这个地方想通了。戒律是世出世间的
分水岭,它不是世间法。你要想超越世间,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戒律管用。
  戒律是诸佛菩萨他们累劫修行的典范,是出六道轮回的典范,是出十法界的典范,不
是我们平常生活典范,因此它那个不能改。特别是五戒,你说五戒能改吗?不杀生,你能
说错吗?不偷盗、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不能改!改不得。它这几条原则性的
大戒,确确实实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你怎么能改?这个法是常法,“常”。
  “法”是法则,我们今天讲原理原则。所以“常”跟“法”在世间里头找不到的,佛
法独有,它是永恒的;世间怎么变它也不变。这是通常一般讲经都用这四个字来解释“经
”的含义。底下一句说“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华严疏钞》里面,清凉大师解释经
这一个字,他用十种方式来解释。“贯摄常法”是四种,他用了十种。解释这个字解释得
最详细、最透彻的,无过于《华严疏钞》。我们在讲《华严经》前面也曾经说过,这是很
久之前的事情。将来可能还要讲一遍,在哪里?《四十华严》。我们开讲《四十华严》,
还是要讲经题跟玄义,所以还有一次详细介绍的机会。
  这是把《佛说阿弥陀经》的经题跟诸位介绍出来了。下面这是经文,我们现在看这个
经文。经文里头第一段,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
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𫄨罗。
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
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
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
诸天大众俱。】
  到这里是一段。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
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这一段,这一段文,蕅益大师序分判到这个地方。莲池、蕅益、幽溪他们所判的段
落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们今天跟诸位介绍,我是用从前我讲《弥陀要解研习报
告》,我自己编了一个讲义,趁这个机会跟诸位同学我们再温习一遍。
  这一段我标了个小标题,“经序的启示”。这个里头第一解释名义,名词术语的意思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
国,祇树给孤独园’,标处所。‘舍利弗’以下到‘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标听众。这
就是佛经前面“六种成就”,真的就像现在人开会的会议记录。记上时间、地点,出席哪
些人,主席是什么人,会议记录前头都有这个例子。佛经也是的,为了取信于后世,这个
经决定不是伪造的,确确实实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经前面第一句加上一个“如是我闻”,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教学完全
是用言说,没有用文字,跟中国的孔子一样。孔子的书,实在讲是孔老夫子过世之后,学
生把老师平常的教诲记录下来,大家在一起编成的。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经说法,讲得太
多了,佛灭度之后,多闻第一的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学生‘阿难尊者’。阿难在所有同学
当中记性最好,听一遍永远能记住,这也是天才,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我在做学生的时代,我的能力是什么?是博闻强记。我听一遍可以能够记得百分之九
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所以叫我覆讲,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困难。但是我跟阿难比就
差远了,阿难一生不会忘记,我顶多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就忘了一大半,一个月之后
就不行了。最有效果的时候是一个星期之内,这叫强记。做学生有好处,什么好处?考试
,应付考试轻而易举。但是也有坏处,坏处是不念书。应付考试太简单了,考前给我十分
钟,我把这个书温习一遍,肯定及格,这有把握。所以把所有的时间拿去干什么?看小说
去了。所以四年时间把中国的小说,差不多有一两百部全部都看了。看的速度也快,确实
也都能记得住。
  阿难尊者担负起覆讲的责任,我跟诸位说了,我的覆讲不可以超过一个星期,我能讲
得跟老师差不多。我不加自己的意思,老师怎么讲我怎么讲,一个星期之内没有问题,至
少能够讲到九成五,就是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另外,我有很好的理解的能力,
有悟性,这是学经教不能少的条件。阿难厉害,你看看佛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讲的
他都能记住,这个了不起,不能不叫人五体投地。他上台覆讲,把佛当年怎么说的,老老
实实的说出来,不能加一句,少几句在我想是有可能;就他记忆力里头的,这记忆力很强

  经过同学们的审查、认可,听众是哪些人?五百大阿罗汉,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他们来听,听听看阿难有没有讲错,没讲错,只要有一个人提出疑问,这一段就删掉。五
百个人每一个人都同意,就通过,记录下来,这样成为经典。所以前面加上这个“如是我
闻”。
  “如是”,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就这样讲的。“我”是阿难尊者自称,我亲自听佛所
说,不是传闻。在这个里面我们懂得,释迦牟尼佛成佛二十年之后阿难才出家。阿难是释
迦牟尼佛成道那一天出生的,阿难二十岁出家,这二十年当中佛讲了不少经。你看照释迦
牟尼佛讲经记录上来看,佛示现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开始讲经。讲小乘,讲“
阿含”,讲了十二年。阿含十二年,阿含讲完讲“方等”,方等八年,二十年;换句话说
,阿含、方等阿难没有听过。阿难亲自开始听释迦牟尼佛讲经,是听什么?“般若”。般
若二十二年,“法华涅槃”八年,三十年。阿难是听后面这三十年,前面二十年没听过,
那他怎么样集结?
  这个经典里头有个故事,我们要了解。释迦牟尼佛度阿难出家,阿难提了条件,他喜
欢经教:佛从前所说的那些经,你要重复给我说一遍。释迦牟尼佛答应他了,所以那二十
年就是阿含跟方等,他没有听过的,释迦牟尼佛重复给他讲一遍。换句话说,世尊四十九
年讲经教学,听得最完整的,等于一堂课没有缺的,阿难尊者。所以他是传佛法的人,我
们应当相信。
  另外还有一说,阿难是大权示现,来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的,哪有不通达的道理
!这也能讲得通,这是从理上讲的,前面是从事上讲,理事都讲得通。所以佛教他将来集
结经典,第一句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什么地方”,这一段文是释迦牟尼佛教给阿难的

  升座讲经得佛力加持,阿难一升座覆讲,底下的人观众,看阿难得佛的加持就跟佛一
样,所以有人就怀疑: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又来了?有的说:不是,阿难成佛了!阿难一说
“如是我闻”,大家这个疑惑就没有了:阿难尊者是覆讲!
  ‘一时’,为什么不记载年月日,说“一时”?一时是真的讲,记载年月日,年月日
是假的。为什么?当时印度没有统一,每个国家的年月日都不一样。这种事情在中国有,
不相同。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大家一般是用阳历,我们叫公元。现在中国政府也用公元
,但是在台湾用民国,民国今年九十二年,公元两千零三年,不一样。在日本,日本的年
号是平成,又不一样。这个世间回教的历法也不相同。就这么个地球上,到现在历法还不
统一,你要记载年月日时的时候,很麻烦,不好查!
  何况时间是个抽象概念,“一时”是真的,师资道合,机缘成熟,这个叫一时。“一
时”跟经的“契经”的意思相应,机感相应,时节因缘成熟,这个时候讲才能产生效果。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我觉得老法师讲经也非常有摄受力。
虽然老法师现在讲话速度很慢,气力也不足,但比起年轻时的宏亮,
现在即使只是边听声音边做其他事,都觉得内心能安定下来。
(证严法师讲经的声音也令人很安定祥和。阎浮众生果然耳根最利。XDDD)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8-23 17:04: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8-23 22:08: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8-23 22:3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8-23 22:39:00
阿弥陀佛,所以要判定是不是伪经可以从科判去看,判不下去的就不是佛说的,还有摄受力不够的也可是能视为凡人所编造的,以上是末学的心得。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8-24 02:28:00
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08-24 09:18:00
戒律很重要,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talenthun2 (了凡四训 翻身宝典 赞!)   2018-08-26 11:11:00
感恩分享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