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11(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5-25 19:25:04
(六)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七面,倒数第三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一对地方: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世话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住决定之义。
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从这个地方看起。向下这一段经文,是世尊给我们说明喜欢谈论世间事的过失。世间
事里面,世话之中,有正论、有邪论,也有非邪非正的,这一类也算是无记的言论,谈不
上邪正,也谈不上善恶。不但是邪论、无记论有过失,即使是正论也有过失,为什么?我
们细细来看世尊为我们解说的。这个时候弥勒菩萨讲完前面一段,弥勒菩萨又向佛请教,
‘云何名为世话中过’?如果菩萨要能够观察,观是用智慧,观照、觉察世话之过,‘菩
萨应住决定之义’,“决定之义”就是真实的事理。在这个地方多少是透了一点消息出来
,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世话里面与这个是相违背的,决定与诸
法实相相违背,因此过失就不免。‘由观是义不生热恼’,这个“热恼”范围很广,也就
是常说的妄想分别执著,你要彻底了解诸法实相,当然不会生分别,也不会打妄想。这是
弥勒菩萨请教的一段话。下面是世尊为我们解释,也就是世尊的开示。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
。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这是正式答复弥勒菩萨的请问。世尊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初业菩萨’,我们初发心
,初学的菩萨,也就是说,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有断,这样的菩萨正是我们大众。无论是出
家、在家,的确我们虽然都受了菩萨戒,出家受出家的菩萨戒,在台湾是取梵网菩萨戒,
在家同修受的是璎珞菩萨戒,都是受了菩萨戒的这一类的初业菩萨。‘应当观察’,“应
当”两个字语气很沉重,非常的肯定,叫我们要观察。世话过失实在讲太多了,世尊为了
方便开示起见,将无量的过失归纳为二十类,每一类里面不是一种,是无数种。‘若观察
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这就是弥勒菩萨所求的。‘由观是义’,义是义理,把这些事
实真相搞清净搞明白,你不会再生烦恼。请看经文。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乐’是喜欢、爱好。喜欢谈论这些世话。
【一者心生憍恣不敬多闻。】
喜欢谈论世话的也不是普通人,总得是像从前读过书的人,他才有东西谈,没念过书
的谈什么?所谓是诸子百家,或者是佛法的典籍听得多、看得多,一般人所谓是广学多闻
。于是他们在一起,喜欢谈玄说妙,高谈阔论,说得好听一点是清谈、玄谈。心里当然是
自己感觉得自己满腹经文,傲慢的心油然而生。‘不敬多闻’,这里头的意思就很深长。
确实道德、学问、见闻比他高得多的人,他也没有尊重的心,傲慢、嫉妒,他不会尊敬别
人。这些事情,我们中国俗话也有句话常说“文人相轻”,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条里头就
是讲的这个。确实人家比我们是高,我也没把他看在眼里,就有这个味道在,这是过失。
尤其是对于修行人来说,修行人是要成就道业,道业首先要修清净平等觉,你这些烦恼障
碍在这边,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怎么能成就?所以这是很大的过失。
【二者于诸诤论多起执著。】
这些人都有这个习气,不肯输!明知道自己没有理,也要说一点歪理,也不让人,好
胜!好胜就起于诤论,执著自己的成见。我过去年轻,在没有学佛之前,就犯这些毛病,
给人家谈论这些事情绝对不认输的。我的歪理很多,歪理说出,人家驳不倒那我就嬴了。
这也是毛病,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年轻好胜,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到以后才晓得那吃了
很多亏。不但是得理不让人,没理也不让人。这是佛在此地给我们说出这过失。
【三者失于正念如理作意。】
这个也是时常会发生的,由于诤论好胜,当然正念就很容易忘掉。或者是由于好胜心
强,暂时把正念也放在一边。所以,他的思惟都不如理也不如法。
【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
就是你,‘为’是作为,作为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你去做,不应该说的你要说
,不应该争论的你要去争。我们在处世之中,稍稍留意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发现这些事情
。发现之后,特别要紧的是要你能够回光返照,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这个很重要。
如果自己有这个毛病,应当要把它革除。这是‘身多躁动’,躁是浮躁,没有定力,心地
不清净。
【五者速疾高下坏于法忍。】
这要给人家比高下、争胜负,忍辱波罗蜜没有了。这里头哪里还能看到忍辱?如果有
忍,就不会与人家争论。别人是正论,你就赞叹;别人不是正论,笑笑就好了,何必要去
争执?所以这是忍辱法失掉了。
【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
忍没有了,定慧也就没有,这是一定的道理。你看菩萨六度里面,忍辱、精进、禅定
、般若,忍是个关键。能忍才能精进,才能专一,精进才能得定,定才能开慧。如果不能
忍,进、定、慧都没有了。这是说这桩事情。
【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
这就是言语不懂得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不懂,往往因为这些言论带来了
许多的烦恼、缠缚。
【八者不能坚固证于圣智。】
‘坚固’主要是讲信,《般若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才能够
现前。信心不清净,不要说是大乘‘圣智’你不能证得,小果的智慧也不能证得,这个亏
就吃大了。
【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
天龙善神对于有德行的人,他自然恭敬拥护。喜欢世话的人得不到天龙善神的拥护。
【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
这是一般人的观察,佛是就俗谛为我们说这桩事情。‘辩才’是真正有智慧、辩才的
人,看到你争论,喜欢说这些世话,刚才讲了,笑笑就好了。笑笑就是轻,虽然他决定没
有轻贱的意思,我们凡夫眼睛里面看到的那是轻贱的意思,实际上圣者没有这个意思。他
这个笑笑,如果他要是个聪明人,从他笑笑的动作当中要能够领悟的话,他就回头了;他
要是不懂的话那就没有法子。所以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但言语是教化众生,一举
一动、一颦一笑,都含着禅机在里面,都能够启发人。
【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
呵斥、责备,那是证果的人,这是圣者。大小乘圣者遇到你有这种行为,他会呵斥你
、责备你,你得有善根。有善根、有福德,这些圣者他能够观机,他责备,你能够接受、
能够回头,他会责备你、教训你。如果看到责备你,你也不会回头,也不会改过,他就客
气、敷衍你就好了,绝对不会责备你。所以有学问、有德行的人责备一个人也不容易。民
国初年,袁世凯大家知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人。在那个时候有位学者章太炎先生,章太炎
先生不骂袁世凯,袁世凯很生气,把他抓起来,监牢狱里面关了一个月。总得有个罪名,
什么罪名?不肯骂袁世凯。为什么不骂?不值得他骂!袁世凯多气,不值得他骂。他要骂
,还是看得起你,不是容易事情;瞧不起你,不骂你,你做坏事,他在旁边笑笑,不会责
备你。圣者呵斥、责备,你这个人有救,你是一时迷惑,所以他还来帮助你。如果到这些
圣者看到你都不骂你,那你就没救了,这个要知道。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
没有正信,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对于世间的圣贤教诲他不能够深信。纵然有信心,那
个信心也是若有若无,因此常生悔恨。又想依著圣人教诲去做,又怕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
接物吃亏,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
【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
这个跟前面这一句意思很接近,前面里头有悔有恨,这一句里面讲疑惑不安。
【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
这是比喻,比喻容易变心,他的心智不定,心随境转,比喻这个意思。
【十五者染著诸欲随境流转。】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是深深的染著,著是着相、执著、贪染。
【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
对于诸法实相,我们说得白一点浅一点,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懂得,他没有办法观察
。真实相真的很难,几个人能看到?虽然《般若经》上常讲,大家也会念,但是他就不会
用。如果你要能用得上,你得的利益就不可思议。像《金刚经》,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
读的,不但学佛的人没有没读过《金刚经》的,在从前读书人,也一定念过《金刚经》。
《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用上了没有?如果你对人、对事、对物,碰
到烦恼了,心里有放不下、有争执,你把这个念上几遍,你就心平气和,你的问题就解决
了,要会用。所以他不能观察真实,反而毁谤正法。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
不能称心,不能如意,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
情?这里面有果必有因。不如意,样样不如意,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他不在因上去找,
不在因上去改过,反而埋怨,怨天尤人,老天爷不公平,对不起他,佛菩萨也不公道,这
种妄念是罪上又加罪,他怎么能够得称心如意?
【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
‘心不调’,妄念多,烦恼多,这是心不调。一个人妄念多、烦恼多,谁敢用你?不
但一般人用人不敢用这样的人,无论哪个做长官、做领导人的,他用人喜欢用老实人;如
果妄念、妄想太多的人,不敢用,‘为人弃舍’。
【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
‘法界’里面是善友,法界里面真善知识,他不懂得,他‘随顺恶友’。这就是所接
触的人不是善知识,是恶知识,跟这些人做朋友。
【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
了是明了,明了是智慧,这一句意思很深,十九跟二十两句义趣都很深很广。不能明
了诸根,六根、六尘、六识,换句话说,不能够明了事实的真相,于是乎起心动念无非烦
恼。这些都是喜欢世话这样一个因缘产生的过失。末后一句总结。
【弥勒。是为菩萨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佛简略的把它归纳成二十种过失,如果诸位细细的去观察,每一类里头不晓得有多少
过。所以古大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我
们今天念这段经文。接着又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头是妄念,只要把妄念
打掉,你的法身慧命就现前。由此可知,法身现前不是普通人,法身大士,这就超越了十
法界,入了一真法界,才是法身大士。我们的法身不能现前,法身不能证得,什么原因?
障碍。障碍当中,喜欢说话是个很大的毛病、很大的障碍,我们没发现,不知道!读了这
段开示,记住世尊的教诲,少说话,多念佛,决定有好处,真能够断烦恼,开智慧。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末后偈颂的意思,前面说过,就不再重复。这一段里面一共有二十一首偈,多半都是
属于重颂。希望我们把这个教训,这个教训非常重要,要牢牢的记住。长行文不好记,偈
颂好记,容易读,好记。第一首:
【憍傲于多闻。执著诸诤论。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话过。】
‘憍傲于多闻’,对于有多闻实德的人,对他们生起骄傲的心。‘执著诸诤论’,执
著自己的成见,不肯服输。‘失念不正知’,失去了正念。‘是名世话过’,这是世间喜
欢说世话的过失。第二首:
【远离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
【身心不寂静。】
喜欢给人常常争论,常常喜欢世话,身心都不能够安稳。
【退失于法忍。是名世话过。】
菩萨六度,忍辱波罗蜜不能成就。
【其心不调顺。远离奢摩他。及毘钵舍那。是名世话过。】
这是讲他心不能够调顺,心里面妄念、杂念很多。‘奢摩他’跟‘毘钵舍那’都是定
,都是禅定的别名。在中国古时候,奢摩他翻做止,毘钵舍那翻做观,宗门里面、教下所
讲的止观。止是放下,从放下而得定,就叫做奢摩他;如果是从观,观就是我们讲看破,
从看破而得定,这个定就叫毘钵舍那。都是得定,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它有两个名
称。如果我们用《金刚经》上的话来讲,这个比喻大家就很好懂。譬如《金刚经》佛教给
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从这里得定,不着相,如如不动,这种得定,就叫
做奢摩他。假如我们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从这个
地方得定,就叫做毘钵舍那。这个诸位就比较容易懂。都是得定,但是方法不一样,所以
它有两个名字。心调顺就是清净心,就是禅定;心不能调顺,远离两种修定的方法,都是
世话之过。第四首:
【不尊敬师长。爱乐于世论。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为什么不敬师长?凡是喜欢争论的,现在我们一般讲,都不是老实人,师长也没有看
在眼里。不但师长没有看在眼里,佛也没有看在眼里,甚至于佛经他也拿出来批评。有些
佛在经上讲空,有些佛在经上讲有,他看了之后,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什么,你看看一会说
空,一会说有,自相矛盾。佛都没有看在眼里,还能把老师看在眼里吗?都是喜欢争论。
所以他有一点聪明,不是真智慧,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他不是真智慧。下面一首:
【诸天不恭敬。龙神亦复然。退失于辩才。是名世话过。】
天龙八部对于这种人不会恭敬,纵然有一点小的辩才,也容易退转。
【圣者常呵责。如是耽着人。唐捐于寿命。是名世话过。】
这刚才说过了,‘圣’这是真正有德行、有修持、有证果的这些圣者,他们要是呵斥
你、责备你,你还是个法器,应当要晓得。喜欢‘耽著’,著是着相,耽是喜欢,喜欢谈
论这些世话,光阴空过了。‘唐捐于寿命’,就是大好时光这样空过,太可惜了,唐捐就
是空过了。第七首:
【诸行皆缺减。远离大菩提。命终生忧苦。是名世话过。】
‘诸行’是讲你的修持,修持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你的修行常常欠缺,也就是说你修
的不圆满,六度你缺了好几条;‘减’,虽然是修,功夫不到家,都是过失。‘远离大菩
提’,我们今天的修学,目标是往生不退成佛,真正希望这一生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不退成佛,你要常常念佛才行,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要是喜
欢聊天,喜欢世话,那么净念,你念就不净,参杂着许多世话在里头,你念不净。喜欢说
世话,你也就间断,你就不能相继;换句话说,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你说多可惜!
所以这个过失,‘命终生忧苦’,命终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
【疑惑心动摇。犹如风吹草。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当中一句是比喻,好像风吹草,两边摇摆,说你的疑心跟你的智慧不坚固,心常常受
外面境界影响,心随境转。
【譬如倡妓人。赞说他勇健。彼人亦复然。是名世话过。】
‘倡伎’是演戏的,在舞台上,舞台上赞叹,这个演员赞叹那个演员,你是大英雄,
那真的是假的?我们晓得那是表演,不是真的,那是台词,是舞台上表演的,不是真实的
。这是比喻这么一桩事情,喜欢讲世话的,这也不是真的;换句话说,说话不诚实,诚实
的人语言自然就少。话多的人,毛病就很多。
【随逐世语言。染著诸欲境。常行于邪道。是名世话过。】
这是随逐世间的,他看到、他听到了,他就想说,就要发表他的意见。实在讲,什么
意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搞这些东西。他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哪有话好说?
他心如果清净,一尘不染,自然他不会为境界所转。而境界的这一切境界相,他清清楚楚
、明明了了,那才叫智慧。言论多,他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可见他是染著这些欲境
,他要不染著,哪来那么多话?当然他行的是邪道。
【希求心不遂。谄曲多诤论。远离于圣行。是名世话过。】
不但世间的一般人,我们学佛的人也不例外,也有这些事情,甚至于出家人都犯这个
毛病。我在早年出家没多久,听说有位法师,这法师是在大陆出家的,以后到台湾去了。
他的年岁比我大一些,大不了太多,好像还是我的同乡,安徽省。大概过去跟九华山地藏
菩萨有缘,所以他一个小道场供养地藏菩萨。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之后,大概家里没人,遭
了小偷。回来之后,他把地藏菩萨狠狠骂了一顿,说我天天供养你,我出去了,家里有小
偷,你怎么都不管!‘希求心不遂,谄曲多诤论’,怪起地藏菩萨。这个传出来真是个笑
话,这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怪菩萨没有把门看好,糟糕不糟糕!‘远离于圣行’。第
十二首:
【愚人得少利。其心常摇动。如猿猴躁扰。是名世话过。】
得一点小的利,这是福报薄的人,得一点小利他身心都不安,不知道怎么好。这种情
形往往我们也能看得到,都很明显。‘猿猴’是比喻,比喻他心不定。
【智慧多退失。无有觉悟心。愚者所摄持。是名世话过。】
话多的人,顶多他有一点世智辩聪,说实在话,没有真实智慧,所以他的警觉性也不
够,‘无有觉悟心’。你们读经,经里面讲的西方菩萨大德,菩提高广,菩提就是警觉性
很高,他没有觉悟心。‘愚者所摄持’,谁摄受他?都是些没有智慧的愚人,当然造作罪
业就决定不能够避免。
【迷惑于眼耳。乃至意亦然。常与烦恼俱。是名世话过。】
这首偈子里面,说了眼、耳、意就通摄六根。六根缘六尘境界,心随境迁,眼被色迷
惑,耳被音迷惑,这一迷就生烦恼。什么叫做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了七情五欲,就叫
迷了。顺境他起了贪爱,逆境起了瞋恚,都叫迷;不要认为瞋恚是迷,贪爱不迷,贪爱也
是迷。怎么样才不迷?如如不动就不迷,清清楚楚,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
动是禅定,有定有慧,这就对了。所以,起心动念就是烦恼。再翻过来看第十五首:
【愚人乐世话。尽寿常空过。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
十五、十六、十七,我们把这三首偈念下来,它是一段。前面是一首一段。
【譬如甘蔗味。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皮节如世话。义理犹胜味。
是故舍虚言。思惟于实义。】
诸位细细看这三首偈,说的一桩事情。只有愚人他才喜欢这些世间的言论,‘尽寿常
空过’,他这一生空过了。喜欢搞这些东西,不要说邪论,那果报在三途,即使正论也不
行,为什么?正论里头要有正行,他会说,他做不到。譬如说正论,你常常讲的满嘴都是
孔孟之大道、圣道,可是心里头还是贪瞋痴慢、是非人我,这种正论也不行,正论也会堕
三途,何况是邪论?何况是欺骗众生?那个罪过怎么得了!他一生就被这样空过了,太可
惜了。佛在这里教给我们,‘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不如你想一个道理,就是我们
常讲的一门深入。你这一生读一部经,学一个法门,常常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是清净的
,你的心是专一的。世法如此,佛法更不例外。世间我们在历史上看过,大圣大贤终身也
是制一经一论,他心专,所以他有见地,他有发明,他有著述,能够流传于后世,利益无
边。这种人绝不会堕三恶道,果报一定在人天,这就是世法里面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
。佛法亦复如是,也要懂得一门深入,“一”容易得定,容易开慧,“不如思一义,获利
无有边”。
佛唯恐我们对这个意思还不能透彻的理解,下面举个比喻给我们说。这个比喻,比喻
吃甘蔗,甘蔗在印度那个时候也很普遍,大家都常吃的,佛就举这个比喻。吃甘蔗当然你
吃它的味,甘蔗水的滋味。可是甘蔗水的滋味,没有离开甘蔗皮,也没有离开甘蔗节,所
以‘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你离开它,得不到甘蔗味,但是你不离开它,你也得不
到,所以你‘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这个比喻大家好懂。佛就用这个比喻来说,皮
节就好比是世话,义理是胜味,这是佛教给我们,要舍弃那些废话,你要得它的胜味。在
平常言论当中,你要能够思惟它的义理,你就真的得到东西,如果只是在言语上去争论,
你就错了。譬如吃甘蔗,你嚼皮嚼节,得不到甘蔗的味道,这就错了。
==
随逐世间的,他看到、他听到了,他就想说,就要发表他的意见。
实在讲,什么意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著
如果有忍,就不会与人家争论。
别人是正论,你就赞叹;别人不是正论,笑笑就好了,何必要去争执?
所以这是忍辱法失掉了。
我也是世话多,爱发表意见。惭愧忏悔,要改过。>"<
用道证法师的说法就是,爱去跟世间相应(应嘴),不跟阿弥陀佛相应(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5-25 22:37: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5-25 23:4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5-26 00:1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5-26 03:1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5-26 04:16:00
南无阿弥陀佛,最后吃甘蔗的比喻,真的比喻的很好,令人受益匪浅。
作者: mark183 (mark)   2018-05-26 15:45: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5-26 21:26: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