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5-06 00:10:57
肆、本经简介
一、发起序:有诸菩萨业障深重
这部经我们晓得它是《大宝积经》里面的一部分。《大宝积经》总共有一百二十卷,
这部经是第九十一、九十二两卷,我们这边用卷上跟卷下。在《大宝积经》里面是第九十
一卷是卷上,九十二卷是卷下,它的名称叫“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
诏译”。蕅益大师在《阅藏知津》里将全经分做十五段,做个简介,我们就依循蕅益大师
的分法。第一段、第二段是属于序分。“佛在鹿野苑”,就是世尊当年度五比丘的处所,
在鹿野苑,“与千比丘,五百菩萨俱”,这是第一段通序。第二段,“有诸菩萨业障深重
”,对大乘法疑惑退转,弥勒菩萨看到了,非常慈悲去慰问他们、去安慰他们,这是第二
段。这段是本经的发起,它还是序分,是发起序。
二、正宗分
(一)菩萨忏悔发愿,得佛授记
第三段以后一直到第十五段,都是属于正宗分,正宗分里头总共有十三段。这五百菩
萨里有六十位随顺弥勒菩萨的教导,去见世尊。见到世尊之后,他们也很难过,知道自己
退转了,知道自己愚痴。佛也很慈悲安慰他们,为他们说明过去世的业因。世出世间法,
诸位要晓得,总不出业因果报,真正是因缘果报丝毫不爽。退转也有退转的因缘,精进成
就,成就也有他的因缘,我们不知道,愚痴,佛知道,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他们过
去生中所造的业、所受的果报,以及这一生当中修学所受到的影响,把这些事实都告诉他
们。他们听了之后,那当然是造的恶业,这一定的道理,发惭愧之心,忏悔之心。佛说了
,将来你们还是会往生极乐世界的,过去生中曾经听过阿弥陀佛的名号,那真是一历耳根
,永为道种,业障消除,这个善根就现前。正是《弥陀经》上所说的,“不可以少善根福
德因缘,得生彼国”,他善根现前。这是佛对他们的教诲、安慰、授记,告诉他将来要生
极乐世界,这就是授记。这些菩萨听了佛说法之后,非常感动,当时在佛面前就忏悔、发
愿,发十三大愿,佛看到之后也非常欢喜赞叹,给他们作证明。
(二)佛为末世菩萨说二种四法
第五段,弥勒菩萨实在讲是专门为我们现代这个时代,我们现代这个时代在家、出家
的菩萨所犯的过失,跟这些菩萨没有两样。实在讲我们感觉到,这些菩萨是大慈大悲故意
装这个样子来替我们请法,他们哪里是真的有过失,都在那里演戏、表演,让我们后人来
看,这一问一答,我们得利益。所以我们要晓得诸佛菩萨怎样慈悲,以大智慧来教化一切
众生。弥勒菩萨就问,末世菩萨,这说我们现代,现代人,要成就几种法,才能够平平安
安脱离六道轮回,了生死出三界,怎么样你才不受阻扰,安安稳稳的能达到这个目的。世
尊就告诉弥勒菩萨,当然也就是告诉我们,有四种法。佛说四种法之后,又说四种法。
第一个四种法非常重要,“不求他人过,亦不举人罪”,这两条列在第一。我们想想
,仔细想想,太有道理了,幸亏佛说出。我们今天无论修学什么法门,无论修学哪个宗派
都不能成就,找不到原因,不晓得原因在哪里,佛这给我们一语道破。你天天看别人的过
失,天天看别人的麻烦,心不清净;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想修学法门功夫得力,总而言之
你的心要清净,你心不清净,怎么能成就?佛这一句话点破了。我们天天看别人的毛病,
天天说别人的是非,一看这两句恍然大悟,真的没错。所以我们修行要想功夫得力,从那
里修起?从今天起我不看人家的毛病,我也不说别人是非。你看看《六祖坛经》,六祖大
师也是这样说的,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要是真正修道的,你就绝对不会
看到世间过。我们天天看人过,这怎么行!
再看《无量寿经》,世尊教给我们修学的纲领,身、口、意三业清净,这是诸佛菩萨
示现教导我们的。你看佛像,塑造的佛像没有,画的佛像都有,画的佛像很多佛像上有画
个圆光,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多半是梵文,这三个字念“唵、阿、吽”。三个字什么意
思?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就是佛,三业不清净就是凡夫,佛跟凡夫的差别就在此地
。《无量寿经》世尊告诉我们修行的总纲领,身口意三业,他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
业,不讥他过”,你们想想看,是不是这个经上所讲的“不求他过失,亦不举人罪”?可
见得世尊教诲,都把这个列在第一条,我们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去留意。不但没去做,连
世尊的意思都没有体会到,我们的修学怎么能成就?这四法里头,这两法重要。
第三叫我们“离粗语”,就是说话要柔和,不要粗暴。第四个是“悭吝”,就是吝啬
,舍不得。佛说了这四法,具足这个四法,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会成就。
这四法说完了,到第七个大段,世尊又补充四法,又说了四法,教给我们第一个要“
舍懈怠”。懈怠懒惰也是障道的,懒惰的人不精进,学什么也不能成功。第二要离开热闹
的场所,要“离愦闹”,愦闹就是没有利益的热闹场所。第三要能够“安住寂静”。第四
要“知足常乐”。这四法也非常重要,佛说具足这四法,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就有可能了生
死出三界。这是把重要修行的纲领教给我们。
(三)佛说无希望心修法布施成二十利,又二十利
弥勒菩萨再问,第八段再问。因为佛曾经说过“无希望心修法布施”,现代人修法布
施都是有目的、有希求的,这是错误,这个不能出三界。无希望心修法布施有多少的好处
,佛说有二十种利益,说完之后又说二十种利益,说了四十种利益。这一条很重要,说了
四十条利益。可是我们要记住,不要看到佛说的无希望心利益这么多,那我们赶快修,那
你就变成又有希望,那又错了。不能贪图“佛说有这么多好处,我们赶快修”,你就又错
了。你只要修,这个利益是自然的,不求自己会得到的,不必要求,不必要作意。
(四)末世四众弟子种种过失、恶作
第九段世尊为我们说明,末法时期,就是现在这个世间,四众弟子种种的过失、种种
的恶作,这个事情很麻烦。这是我们中国佛教古人常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谁堕地狱
?都是出家人、道士,修道的人修到最后都堕地狱。什么原因?过失太多。现在不但是出
家人,在家人犯的过失也不少,也是我们常常见到的。
(五)慧行菩萨与初业菩萨修学不同
第十段,佛为我们说明慧行菩萨跟初业菩萨修学不同的形相,不一样的。初业菩萨是
指我们,我们初学,烦恼没断,初业菩萨。慧行的菩萨是已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
法身大士的修行跟我们不一样,他那种修行我们学不得,我们要学他就坏了,我们对他要
尊重、要敬仰,决定不可以学他。譬如大家都知道的,宋朝时候有个济公活佛,他那个你
能学吗?天天吃狗肉、喝烧酒,你可以学他吗?疯疯颠颠的,不能学。他是高僧,他是慧
行菩萨,这个我们学不得。我们对他尊重、恭敬、供养,接受他的教训,他的行持学不得
。再譬如民国初年,江苏镇江金山寺有位妙善法师,他的德号跟现在普陀山的老和尚名号
相同,就是那两个字,妙善法师,人家称他作金山活佛,他的行持很像济公,那也学不得
的。我记得上一次我们讲经,此地印的《金山活佛神异录》,是乐观法师写的。乐观法师
曾经跟他在一起相处一段时期,对他了解很深,他写了这本书要纪念他。这是我们非常尊
敬的,真正的高僧大德,那个生活、行为不能学。
慧行菩萨跟初业菩萨不同,他们是没有烦恼、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心地真正清净。
《金刚经》上讲的标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做到了。我们今天
不行,我们起心动念人我是非,那怎么可以学他,学不到的!我们学他,造罪业,他干那
些事情是无量功德,决定不相同。
(六)初业菩萨应当观察利养、愦闹、世话、睡眠、众务之过失
第十一段是说明初业菩萨应当观察利养的过失,佛在这个经上也是很大的篇幅来说明
。确实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由于科技的发达,给不少人带来了财富。财富多了,也就是
说生活环境优裕,于是在这些地区,出家的这些出家人福报就大,名闻利养丰足,这个东
西实在讲不是好事情。如果沾著名闻利养,没有不堕落的,你的享受只是很短的时间,可
是你要是堕落了之后,麻烦就太大了,时间就太长了。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决定不能为
名闻利养所害,这个要知道。今日之下,受名闻利养之害的太多了,不要看他眼前大福报
现前,你仔细观察,将来都是三途果报。世尊在此地给我们提高警觉,让我们认识清楚,
不要在这个地方堕落。
第十二段,这个文很长,里面包括要我们观察喜欢热闹场所的过失,佛说了二十种。
喜欢世间这些言语、世间的学术,也有二十种过。又给我们说睡眠二十种过。众务二十种
过,众是众多,务是事务。过去唐朝时候,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百丈两位大
师,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改革者,他们两位提倡丛林制度。在他们以前没有丛林,没有丛
林那个时候的修学,世尊在世也是一样,只有讲经说法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在一起来听经
,研究讨论。修行是各人修各人的,没有共修,没有大家在一起早晚课的,没有,各人修
各人的。团体在一起共修,是马祖、百丈两位提倡的,所以丛林制度的兴起,他们两个创
始,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的确成就了许多人。丛林就像办大学一样,把它制度化,丛林
就是现在所讲的佛教大学,过去的教学好像是私塾,把它制度化、正规化,这是中国佛教
的特色,这是很值得赞叹的。
百丈清规里头第一条就说“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大家要记住,佛门中常告诉我们“
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你的心才真清净、才真平等,喜欢众务,没事还去
找事,这个错了。佛在这里说的过失,虽然说的二十种,说得很重!现在我们出家、在家
学佛,都喜欢做这些世间的事业,世间事业与了生死,换句话说,与你的清净心、平等心
不相干。《无量寿经》在经题上,佛为我们提出三大纲领,修行的三个大原则,“清净、
平等、觉”。这三大纲领贯穿一切佛法,不是说只有我们念佛人要修清净平等觉,其他的
法门就不修了,其他法门还是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三宝,觉是佛宝,清净是僧宝
,平等是法宝。三宝具足,也就是三学,清净是戒学,平等是定学,觉是慧学。在家、出
家四众弟子学佛,学什么?你要知道,我们所修的、所学的是清净平等觉;换句话说,妨
害清净心、妨害平等心、妨害觉心,那是世间法。世间法有时候不能不做,总是愈少愈好
,不要没事去找事,那就错了,叫大错特错。世尊在此地详细给我们说明这些过失。
(七)不修诸行,不断烦恼,不习禅诵,不求多闻,非出家者
第十三段说明“不修诸行,不断烦恼,不习禅诵,不求多闻,非出家者”。这一段文
字不多,只有几行,是世尊教诫出家弟子的;换句话说,对出家弟子抱着有厚望,是责备
也是勉励,我们要细心去体会。
(八)戏论二十种过失
第十四段,由于弥勒菩萨的启请,佛又给我们略说了戏论二十种过失。
(九)发十种心能生极乐世界
正宗分到最后,就是第十五段,这段非常重要,常常古大德注解经书在文章里面所引
的“弥勒十心”就出在此地,就是弥勒所讲的发十种心,一定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十种心
是什么?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发菩提心”的详细说明。《无量寿经》只说“发菩
提心,一向专念”,发菩提心没有细讲,这个地方发菩提心讲得非常详细,具足这十种心
就是圆满的菩提心。所以,这十种心就是菩提心的落实,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处事待人
接物上,非常重要。到这里正宗分就圆满了,后面还有几行经文,是本经的流通分。
这是简单将这部经的大意先说出来,诸位同修没有看经之前,先对这部经有个概略的
认识,这样子你读诵、听讲就能够提起兴趣。
好,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讲经文,诸位翻开经本。
伍、序分
一、通序:六种成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离奈城仙人住处施鹿苑中。与大比丘众满足千人。复有五百
诸菩萨众。】
这是第一段,蕅益大师所分的段落,这第一段。这是本经的通序,六种成就。同修们
在这个道场,这个道场可以说在现代我们地球上,已经是属于稀有的道场。现在在全世界
,还能够像这样讲经,大概只有新加坡这个地方,台湾,可能中国大陆还有,其他国家地
区已经不可能。因为时代已经趋向工业时代,高科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面,每个人必
须全心全力去求新的知识,你要不求新的知识,真是很容易就被时代淘汰掉。因此他们分
秒必争,没有多余的时间说是来听听佛法,不可能。在美国,最长的假期只有五天,所以
在美国你要是讲经天天讲,遇到最长的假期讲五天,他可以天天来听。你说我这个经讲十
天,他就一半没有法子来听,他就听不到。如果你说这个经要讲两、三个月,他一次都不
会来,我不可能那么长的时间来。所以现在在外国讲经,最好的方式是讲三次,三天就圆
满,最受欢迎。我们要了解时代,要认识众生的根机,佛说法契理要契机,现在无论在哪
个地方讲东西要精简,要短不要长,这个很重要。像这样的场合稀有了,再过个十年、二
十年,可能新加坡也不行,也没有这个机缘。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很幸运,这个一定要晓得
。长期讲经道场,像这种六种成就大家都听得很多、都很熟,所以此地略说说就行了。
‘如是’这两个字意思非常之深、非常之广,不仅仅是说这部经是我阿难(‘我’是
阿难尊者自称,阿难是集结经藏的人)亲自听佛所说,这个容易,好懂,对初学的人讲,
这个讲法就行。而实际上它的意思,“如”是真如,“是”,如就是是,是就是如。相宗
常说的,“性相不二,理事一如”,这个意思就深了。性是讲的体性,世出世间一切万法
的体性,相是相状,体性跟相状是一不是二,这个话很难懂。一部《大般若经》就说明这
桩事情,确实是一不是二,这才叫“如是”。所以一切经,释迦牟尼佛讲了四十九年,不
算多,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所宣讲的无尽法门,都不出如是两个字,换句话说,都是如
是两个字的详细说明。这部经上讲的,就是讲的如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也是讲的如是
。有些经是讲性相的概说、概论,像《华严》就是讲的概论,面面都说到,有些经论是讲
性相的某一部分,譬如六百卷《大般若》,只讲般若这部分,如是里头一部分,不是圆满
的。
所以一切佛经说什么?就说如是,如是说的理,是是讲的事;如是讲的性,是是讲的
相。佛嘱咐阿难集结经藏的时候,将这两个字放在最前面,代表如来所说的是正法,与性
相不相应的,就不是正法,正法必定是相应的。
‘我闻’的意思也很深,在此地不必再多说了,许多经论的讲解都可以做参考。‘一
时’,最简单的说法,师资道合的时候,或者我们今天讲因缘成熟的时候。因缘不成熟,
佛想讲没人听,或者众生想听,没人说,必须因缘成熟。“一时”这个一,意思也很深很
广。‘佛’是说法的人,这是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波离奈城仙人住处施鹿苑中’
,这是说法的处所。现在交通便捷,许多同修都曾经到印度去观光、旅游、朝圣,这些古
蹟都还存在,这在鹿野苑。‘与大比丘’,比丘冠上一个“大”,说明他不是普通的比丘
,至少他已经是回小向大的比丘。为什么?这个会是大乘法会,这个经教是大乘经教,比
丘能够参与这个法会,也能够听大乘经教,必定是回小向大的这些比丘,所以称之为“大
比丘”。或者是大权示现,大菩萨以比丘的身分来护持佛法,为一切众生做影响众,这个
意思统统都有。有一千人。
‘复有五百诸菩萨众’,“五百诸菩萨众”是特别提出来的,意思很深,从底下一段
就看出来。这些人在这个大会里面,密意是来发起这次的法会,来挽救末法时期这些初业
菩萨。这些菩萨,说实在话善根福德深厚,能在这一生成就,为什么不成就?遇缘不好,
遇到些恶缘,只要点醒,他就回头!所以这些菩萨的密意是在此地,他们在会中示现来发
起。
二、别序:本经发起,密意启请
我们看底下这一段,这三行文,这三行文是全经的纲要,这部经就说这几桩事情。这
三行文里头一共有十二桩事情,全经说这十二桩。
(一)总说:有诸菩萨业障深重
【是时众中。多有菩萨。】
‘多有’就是讲这五百菩萨。
【业障深重。诸根闇钝。】
这一句是总说,他们有业障。虽有业障,刚才我说过了,大家要记住,他们善根福德
很深厚,虽然业障深重他能回头,只要遇到善缘。缘很重要,善根福德底下那个因缘是关
键,遇到善缘,他能回头、他能成就,所以佛、弥勒菩萨对他们都非常爱护。因为业障深
重,诸根就显得闇钝,六根不聪明、不俐落,眼虽然看,糊里糊涂看不清楚;耳虽然听,
也听不明白,这叫闇钝。六根都闇钝,也就是六根接触六尘迷惑颠倒不起觉悟,就这个意
思。这是总说。下面别说有十二桩事情。
(二)别说:十二不善之行
【善法微少。】
这第一个,起心动念善少恶多,这是第一个。第二:
【好于愦闹。】
‘愦’用现代的话讲糊涂,‘闹”是热闹,糊涂加个热闹就是胡闹,胡闹的场所太多
了。诸位同修要记住,他为什么不说比丘要说菩萨?菩萨有在家、出家,这个地方要说比
丘,那都说出家人,说菩萨,你们在家同修都包括在里头。哪些是胡闹的场所?卡拉OK就
是胡闹场所,跳舞舞厅也是胡闹场所,戏院也是胡闹场所,电影院也是胡闹场所,我举这
几个例子,还多着呢!甚至于说实在话,有很多寺院里做法会都是胡闹场所。你做法会、
参加法会都是是非人我,张家长、李家短,你参加法会你心清不清净?你的心不清净,道
业不能增长,也是胡闹。这个里头的范围就大了,喜欢搞这些。学佛的同修我认识很多,
台湾住惯了,年岁大退休了,成天念佛。儿女接他到美国去,住了一个月就不耐烦了,说
什么?太寂寞,没有人聊天,没有人跟他胡闹,他就又跑回台湾来。台湾朋友多、打牌的
人多、聊天的人多、说闲话的人多,都是胡闹。喜欢胡闹不能成就。第三个:
【谈说世事。】
喜欢谈论世间事,世间事里面有邪、有正。正论,儒家是正论,道家也是正论,这是
我们世间学校都排上课程的,为什么佛不许可?佛的标准是出三界了生死,你这些言论、
这些道理、理论不出三界。你学佛,你学佛的目的是要出三界了生死,这些世论不能帮助
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佛就说,你学是可以学,不能执著,少学为妙。不要把心完全放在
这上面,放在这上面就坏了,为什么?增长执著,增长贪瞋痴,没有好处。所以世事要能
够放下。第四:
【耽乐睡眠。】
喜欢睡觉,贪睡!睡眠是昏沉,光阴空过了,你睡眠的时间太长,这是过失。第五:
【多诸戏论。】
戏论心掉举,你心不安,戏论的范围非常之广。第六:
【广营众务。】
广是大、广大,营是经营,众是多,务是事务,都是些世间事务,搞这些。喜欢搞这
些世间事务,把修道给耽误掉。所以真正修道人,对世间事务要远离,要能够放下。第七

【种种贪著。】
不属于前面的,你有执著、有悭贪的,都包括在这一句里头。第八:
【为所不应。】
你的言语造作,不应该做的你去做。佛菩萨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模范,佛
希望他的学生,我们作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也要做世间人的好样子。佛法这么好,
大家常常赞叹,又常常感慨佛法为什么这样衰微?佛法好没错,为什么衰微到现在这个地
步?就是我们没有做好样子给社会人看,我们如果都有个好样子给社会人看,这社会上谁
不尊敬佛法,谁不修学佛法!我们口口声声要弘法利生,做的样子是坏样子,人家一看“
佛不能学,你看学佛,学佛就是这个样子”,我们做错了。这糊里糊涂在学佛,学成个糊
涂佛,没人敢接近,错在这个地方。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要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第九:
【妄失正念。】
妄是妄想太多,妄想多,正念就失掉,正念是清净心。第十:
【修习邪慧。】
不是真智慧。邪慧是什么?世智辩聪。邪慧与正智差别在哪里?我们要很清楚的把界
限划出来。从清净平等心里面生的智慧是正慧,正智慧,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生的那个慧
就是邪慧,这就很好区分。所以佛第一个教我们断烦恼,烦恼不断你的智慧都不是真智慧
,都是属于邪慧,佛家叫做世智辩聪。假如你烦恼断了,见思烦恼断了,那就不叫你世智
辩聪,叫你正觉。你那是真的智慧,不是假的,智慧现前。正智跟邪慧差别就在此地,一
个是烦恼断了,一个是烦恼没断。第十一句是:
【下劣精勤。】
精进好难得,但是他精进的事情错了。什么事情精进?搞贪瞋痴精进,搞是非人我精
进,搞经营世间事业精进,这种精进。下,下就不是上,下是什么?六道,十法界里头六
道在下,上面是什么?上面是声闻、缘觉、菩萨、佛。下就是你在六道精进。六道精进还
罢了,劣,劣是三恶道,你往三恶道去精进,这还得了!下已经就错了,劣就更糟糕了,
多少人干这个事情。第十二句:
【行迷惑行。】
无论你修的是出世行或者是入世行都是迷惑颠倒,没有智慧,照应前面“业障深重,
诸根闇钝”,行的是这些。一开端,这个不是佛说的,也不是弥勒菩萨说的,这些事就是
五百菩萨众里面有些菩萨表现出来的。
这一段经文叫“发起”,密意的发起,没有言说,没说,这些菩萨在日常生活上表现
这些现象。这些现象显露出来,世尊不能不教诲,不能不把他纠正。这些现象实在说,就
是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佛门里面在家、出家四众弟子的现象。他们在当时表演这个样子,
故意让释迦牟尼佛看,让释迦牟尼佛讲这部经,这讲给我们听的,让我们明了,知道忏悔
改过自新。
刚才我说过,我们都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只是遇缘有差别。这个遇缘差别是善导
大师讲的,讲的真好,我们听了之后,真的是心服口服。他在《观无量寿经》讲到,往生
西方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他讲这是我们遇缘不同,所以成就不一样。不干大小圣,就是
你或者菩萨往生、罗汉往生,我们人天往生,这种程度不相干,与这个不相干,是遇缘不
同;换句话说,我们凡夫遇到殊胜的因缘,也能够上上品往生。菩萨要遇不到好的缘,他
往生可能品位还在我们下面。遇缘不同,话说得有道理,增长了我们的信心。
我们看这段经文,密意的启请,下面引起弥勒菩萨就有动作了。
==
有没有觉得这十二不善之行就是在讲我们?>"<
“我们都是善根、福德深厚之人,只是遇缘有差别。
我们凡夫遇到殊胜的因缘,也能够上上品往生。”
所以这部经就是我们遇到善缘!
不仅教我们改过修善,弥勒菩萨还教我们怎么发菩提心,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量寿经》是弥勒菩萨当机,这部经弥勒菩萨又教我们菩提心,
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也就是说,弥勒菩萨虽是法相专家,但是他是修净土法门的嘛!
我相信将来龙华三会,弥勒菩萨一定也是教净土法门,教念佛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riveror   2018-05-06 12:45: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5-06 15:2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8-05-06 15:5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5-06 22:19:00
阿弥陀佛!
作者: Karenshih   2018-05-07 10:49: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5-11 22:3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