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往生论讲记13(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4-29 17:38:22
请掀开讲义第十七面,第二行看起。看第二十九: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上国土庄严十七句,如来庄严八句,菩萨庄严四句,为广”,这个广就是详细的说
,这是在前面我们都曾经读过了。“入一法句”,这是略说。“何故示现广略相入”,这
底下菩萨假设一个问答,为什么有广说,又有略说?“诸佛菩萨有二种法身。一者法性法
身。二者方便法身。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此二法身,异而不
可分,一而不可同。是故广略相入,统以法名。菩萨若不知广略相入,则不能自利利他。
”这是先说明为什么有广、有略,这个广略的用意何在。
在这个地方我们首先要明了的就是两种法身,这第一种法身是本体,就是“法性法身
”;第二种法身是用,所以有体、有用,那就是“方便法身”。我们常说的佛有三身,有
法身、有报身、有应化身,这是常讲的佛有三身。这三身里面,法身就是讲的法性身,法
性身没有形相,无有形相;这报身、应化身就有形相了,所以讲的方便法身。体能现相,
所以“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这是体能现相。从所现的这个相我们才真正明了有体,
从现相当中我们明白了本体,这就是从“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如果没有相,我们说实
实在在的话,也没有办法体会到有一个本体存在。这两种身,就是一个是体、一个是用,
或者说一个是性、一个是相,它的关系非常密切。
大经上常讲“不一不异”,虽然这两种不相同,但是这两种也分不开,决定不能分开
,就是“异而不可分”,体相不一样,但是不能分。就如同金与器一样,金跟器是两个,
但是它不能够分割。“一而不可同”,性是一个,一个是现的体,一个是现的相。这个意
思比较上深,古德所举的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跟器不一不异,就是此地所
说的,异,但是它不能分,金跟器不能分;说同,“一”就是相同,它是一桩事情,金跟
器是一桩,一桩事情它确确实实又不一样,这个体跟相又不一样。于是佛为要把这一桩事
情说清楚、说明白,那就要从“广略相入”了。略就是讲的体,广是讲的相、是讲的作用
,像前面所讲依报十七句,正报佛跟菩萨合起来有十二句,这是从相上说的,从作用上说
的。
底下这一段要给我们从体上说,就是法性法身,要从这上说,这上说那就是一了。必
须把这些事实真相彻底搞清楚,诸佛菩萨才能够自利利他。自利,就是《无量寿经》上讲
的“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这是自利;利他,令一切众生得真实利益,这是利
他。所以自利利他,为这个缘故,所以佛说法有广、有略。那略说,底下为我们说出了:
【一法句者。】
这‘一法句’,这就略了。
【谓清净句。】
什么叫‘清净句’?
【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这是一句,这一句展开来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在我
们常讲的一部大藏经,展开来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归纳成一句,‘清净句’。什么是‘真
实智慧无为法身’?这底下有解释,“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就是事实的真相
,你通达事实真相,明了事实真相,那这个智慧就是真实的智慧。“实相无相”,真相没
有相,真相是无相。“故真智无知也”,这《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般若
心经》上告诉我们,“无智亦无得”,无智无得是真实智慧,真实智慧就是此地讲的“清
净句”,也就是《无量寿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这个话说出来很简单,听起来似
乎也不难,而实际上契入这个境界真正不容易。因为我们的心都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
这事实的真相我们没有明了、没有通达,所以这个清净心不能现前,真实智慧没有办法证
得。
这底下讲“无为法身”,这无为法身是“法性身也”,法性身没有相,所以这个身是
本体的意思,我们现代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法里面就叫做法性身,这个
法性身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之间所有一切的现象、所有一切的事物,都是这一个本
体变现出来的。就像前面所讲的国土十七句庄严,人物,佛说了八种,菩萨说了四种,那
这是我们合起来讲依正庄严,依报、正报全是从法性身变现出来的。“法性寂灭,故法身
无相也”,法身没有相。“无相故能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因为它无相,所以它能
够现无量无边的相。如果有相,那就坏了,有相就不能现第二个相。因为它无相,所以能
现无量无边的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所以一切相好庄严就是法身。
这是什么法身?前面讲的方便法身。这个意思很难体会,我们还是用比喻来说明。大
概一般的凡夫都会作梦,都有作梦的经验。我们同修当中,哪一个人从来没作过梦的举手
给我看看?一个都没有,换句话说,你们都曾经作过梦的。能作梦,那个梦从哪儿来的?
一定有一个能作梦的东西,那个能作梦的东西决定是没有相的,如果要有相,那你要作梦
,天天作一样的梦,不可能作第二样的梦。为什么?它有相!正因为能作梦的那个东西没
有相,所以每天晚上都作不一样的梦,甚至于一个晚上作好多梦,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我
们把能作梦的比喻作法性法身,把梦中那个境界相比喻作方便法身,你从这个比喻当中就
能体会这个意思了。虽不能够很明了、很亲切的了解,可以比喻一个仿佛,有这么一点印
象了。
佛就告诉我们,法性法身就是真心,就是真如,就是本性,佛在经典里面说了几十种
的名词,都是说这一桩事情。这个东西能现,真心能现,因为它无相,所以它能够现十法
界依正庄严。那所有这些现象都是这个真心本性变现的。我们要问,那个真心本性像什么
样子?在哪里?它不现相的时候不知道,也不晓得它在哪里;它现了相的时候,我们就知
道了,为什么?那个现的相就是!离了相哪有性?这个相是性变现的。所以相就是性,性
就是相,性相不二,体用一如。所以真正大彻大悟的人,真心在哪里?本性在哪里?这随
拈一法,无法不是。
所以当我们作梦的时候,我们在梦中境界,忽然觉悟到了,佛常在经上讲,我们的真
心是什么样子?这个梦境就是真心的样子。梦境是妄,全妄就是真,整个的梦境就是真心
,这个真心变成整个的梦境了。全妄即真,全真即妄,真妄一如,真妄不二,这个是佛法
里头最难懂的地方。因为我们一般常识里面,真决定不是妄,妄决定不真,都把它分成两
边,它不能合在一起,不是一桩事情。可是在佛法里面给我们讲,所有一切法一桩事情,
“入一法句”。所以欧阳竟无先生说,“佛法不是哲学”,就从这个地方说的。因为哲学
里面一定分体、分用,体相用,体相用不是一个,体是体,相是相,用是用,它不是一个
。而佛法,无论说多少,它是一个,这个世间一切哲学的定义里面没有。所以佛法就是佛
法,我们从这个地方去认识佛法、去体会佛法。
底下这解释无知,“无知故能无不知”,这世间人为什么于一切法都茫然不知?是因
为他有知。你们每一个人天天在求知识,坏了,有知就有所不知,你不知道的事情太多!
所以佛法的教学跟世间法教学不一样,世间法教学是教你有知,佛法的教学是教你无知。
真正到无知的时候,世出世间一切法你无所不知。为什么?因为无知才入一法句,有知就
不能入一法句,有知跟无知,二,二怎么能入得进一?佛法教你修禅定,定是什么?定就
是一,定里面没有妄念,有一个妄念那就不是禅定。所以定能开智慧,这个定就是无知,
开智慧就是无所不知,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真实的智慧是自性的开悟,开悟之后为什么
无所不知?因为世出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你明心见性了,那哪有不知道的?
那当然知道,都是从心性变现的。你把心性的根源找到,从心性流出一切万事万法你统统
都明了,不要学,都知道!这是佛法求甚深广大智慧的方法,跟世间人不一样。
世间人求知是什么?要用头脑去研究、去思惟,这在佛法讲第六意识,用第六意识去
求决定求不到。第六意识的范围很有限,范围不大,而且会有许许多多错觉在里面,你把
事情想错了、看错了、会错了意思了,不是真智慧。这个真智慧是从定中去求。所以佛法
讲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很有道理。那个因戒,那个戒不是指戒律,如果诸位是指戒
律,那个范围就太小了、太窄小了,那个戒是如来的教诫,那个范围就广大了,所有一切
经律论都是如来的教诫。你要依照佛给你讲的原理、原则、方法,遵守这个,这叫持戒。
从戒里面就能得定。
像我们念佛,佛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戒。我们遵守这一个教诫
,我们用净念相继的方法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得定了。一心不乱的层次有很多,通常
讲工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到理一心不乱了,智慧就开了,就无所不知。
“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这一切种智就是无所不知,这个是如来果地上的
智慧。“智慧非作非非作,法身非色非非色”。这个智慧不是你作意的,也不是不作意,
就是我们今天讲,这个作意是什么?有意思,有意,非作就是没有意思。法身非色就是没
有色,非非色是有色,有相有色。体上讲,这个非作是无知,非色是无色,无相无色;非
非作,起作用了,起用的时候无所不知,非非色是法身起作用能现一切万相。这叫“清净
句”。由此可知,这个清净句境界非常之高,确确实实是如来与大菩萨的境界。像《楞严
经》上讲的法身大士,他们入了这个境界了。法身菩萨他明白这个事实真相,他有没有身
?他没有身。正因为他没有身,所以他能够以无量无边的应化身到十方诸佛刹土去供佛闻
法、去度众生,他能化身。正因为他无知,所以他无所不知,无量的智慧。
我们今天犯了很大的病,我们有身,执著这个身是我,坚固的执著,所以就不能变第
二个身,你看多可怜。假如我们不执著这个身是我,就能够化无量无边身,就能分身了。
你今天为什么不能分身?因为执著这个身是我,除这个身之外都不是我,坚固的执著。佛
在《华严经》上说过,这一切众生,“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如来的智慧,无知
无所不知;如来的德相,非相非非相,他统统都有。“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因为
有妄想,我们的智慧没有了,被妄想盖住了;因为有执著,我们的清净身没有了,我们的
法身没有了,执著害了我们的方便法身,妄想把我们的真实智慧埋没掉了。所以你真正想
学佛,真正想恢复你的本能,佛法没有别的,就是帮助我们恢复本能,一切大乘经都说这
个道理,都教给我们许许多多的方法。
这方法里面,道理有深、有浅,方法有难、有易。不是理与方法上有差别,那个没有
差别的,所谓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所有一切差别从哪里来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妄想、执
著那个浅深不相同,差别从这儿来的。我们这个俗话讲,业障重,业障太重!这业障是什
么?就是妄想执著,太重了。这个太重的人,说实在话,念佛方法最好,天亲菩萨也选择
这个方法,昙鸾大德也选择这个方法。我们看底下: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一者器世间清净。如向说十七种庄严佛土功德成就。】
这个‘器世间’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生活环境清净。世尊为我们介绍
西方极乐世界,天亲菩萨将世尊的介绍归纳十七种。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如向说八种庄严佛功德成就。四种庄严菩萨功德成就。】
这是观西方世界人清净,佛清净、菩萨清净,居住的环境都清净。
【如是一法句。摄二种清净义。】
这个‘一法句’里面就是清净句。这一个清净句里面,这两种清净就包括一切清净了
。因为一切法总不出这两大类,清净心显现的,因此这一切法还是清净。我们再仔细观察
我们今天的环境,我们生活环境有严重的污染,现在科学家的术语讲生态平衡失掉了,因
此这个环境的污染就非常严重,不但水污染了,现在连空气都污染了。科学家给我们提出
报告,说我们的臭氧层破了很大一个洞,这个太阳的紫外线直接照到动物的身体上都会得
癌症,都会得病,这个臭氧层是挡住这个紫外线的,保护我们这个皮肤,这天空都污染了
。而且科学家给我们提出一个很严重的警告,说这个环境污染如果得不到改善,这个地球
上五十年之后,不适合人类生存,水有毒,不能喝;空气有毒,不能呼吸。这是现代科学
家提出的报告。当然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科学的理论。我们佛法不是这样说法,佛法说五
十年之后,空气有毒,水有毒,那个时候的人,人体构造不一样,他喝那个毒水、呼吸那
个毒的空气他也能生存。我们现在的人不能生存,他那个时候的人能生存,这我们佛法里
头所讲的,跟它不一样的。这个人体会随着环境能够变迁、能够适应。但是总而言之一句
话,愈往后愈苦,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
五十年之后,那个人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决定不如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比他们幸福
很多,正如同我们现代人比不上五十年以前的人。不要说得太久了,也差不多了,我三十
八年到台湾,也将近五十年!那个时候台湾的环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真正是宝岛,真正
是幸福,人口少,空气新鲜,人情味很重,不像现在,虽然物资没有这样丰富,人比现在
过得安乐,真正幸福快乐。现在物质丰富了,钱多了,富而不乐,大家富了,富了怎么样
?苦得不得了,没有从前那样,从前贫而乐,真快乐,所以不一样。这是讲依报。
再看正报,正报是人,现在的人麻烦大了,心理污染、精神污染、思想污染、见解污
染,一大堆的污染,所以心不清净。这心不清净,身就不清净,身不清净,生很多怪病,
病特别多,这是三十年前没有的病,现在有。这个病从哪里来的?病从污染来的,身心的
污染、环境的污染,这哪来的清净?所以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比,它那里是清净的世界,因
为人人思想见解都入一法句。反过来看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叫胡思乱想,妄想执
著无量无边。可是妄想执著不是真的,这个一法句是真的。虽然不是真的,如果我们迷在
这个里面,现在就受其害,这是真的,这个一点不假,搞六道轮回。就好比说我们作梦,
梦绝对不是真的,假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梦是假的。可是你作恶梦的时候,吓得一身冷
汗,吓醒了,那个好不好过?一样的不舒服、不自在,天天作恶梦,那个日子好难过,梦
是假的!天天作恶梦。
我们晓得,六道轮回是假的,可是你在六道轮回里面不能出去,正如同你作恶梦,你
没有能醒过来,你在那个梦中要受罪,要受苦受难,虽然那个苦难是假的,但是你那个感
受不假!就这么回事情,这就是事实真相。佛法没有别的,就是教我们破迷开悟,把这些
事实真相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从这个大梦当中觉醒过来,这佛法的能事就完毕了。醒不
过来怎么办?这佛就劝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就醒过来了、就觉悟了,这个
方法好!比自己用功修行觉悟要快得多了,要容易得多了,这是劝你求生净土。
所以这个一法句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个真实智慧可以说是一切真智慧的根源,就
是无知,无为法身是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依正庄严的来源。不但是世尊教我们,弥陀教
我们,一切诸佛教我们,就是教我们要悟入实相。这一句一般人很难懂、很难体会,我们
用一个最浅、最通俗的句子,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个大家好懂,宇宙人生的真相,好
懂。是不是真懂?不见得。他所懂得的似是而非,不是真懂得。如果真懂得了,他就是法
身大士了,他不是普通人。真懂得了就入一法句了,就是得到身心境界真实的清净。这是
理,前面讲的相与用那是事,理事不二,理是一,相跟事无量无边。我们统统明了,这自
行化他的作用就没有障碍了。
我们看底下这一句,“众生为别报之体。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所以应知。”
众生,这是指所有的动物,动物,每一个动物他的体不一样,我们人是动物之一,每一个
人的体不相同,这叫别报,个别的。可是国土是属于共报,共业变现的。我们虽然身体每
个人不一样,我们在这个讲堂,这讲堂是一个,这个讲堂是什么?是共业变现的,所以我
们每一个人都得到这个受用。所以说国土为共报之用。体用不一,这个地方的体不是本体
,这个地方的体是个别的体,我们每个人的身体跟我们所享受的这个生活环境不一,环境
可以是一个环境,很多人在这里共同享受,这个事与理我们也要清楚、也要明白。
==
所有一切经律论都是如来的教诫。你要依照佛给你讲的原理、原则、方法,遵守这个,这
叫持戒。从戒里面就能得定。
像我们念佛,佛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是戒。
我们遵守这一个教诫,我们用净念相继的方法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得定了。
依教奉行就是持戒。
所以持戒念佛不是在那里算五戒十戒,是身心一切行为都按照佛的教诲,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然后以这样的心去念佛。
每一句佛号如果都能认真念,那就是一句佛号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这样每一念都是发菩提心。不用额外去发一个菩提心。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阿公阿婆念佛能够往生,她的菩提心在哪里?
就在每一句佛号中。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4-30 01:5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30 17:37: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4-30 22:0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18-05-01 13:0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5-08 11:48: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