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往生论讲记7(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4-15 12:40:12
(续:【云何回向。不舍一切苦恼众生。心常作愿回向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以己功德回施一切众生”,把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统统回向给一切众生。“作愿共
往生彼阿弥陀如来安乐净土”,像我们天天念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
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这个意思,这就是把自己的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可是要有真
心,要真诚发愿,不是嘴巴里把那个回向偈念几遍,那个没有用的。如果说有口无心,这
样回向不但没有功德,我想了想恐怕还有罪过,什么罪过?打妄语。当着佛菩萨像前面,
佛菩萨给你作证明,打妄语,骗佛菩萨,骗众生,也骗自己,这个就有罪过了,这就不好
了。所以一定要发真心,要发的是真愿,我们修积的功德与一切众生分享,愿大家同生极
乐国。
“生彼土已”,这是讲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奢摩他毗婆遮那方便力成就”,到那
个地方止观成就了,止是定成就了,观是慧成就了,有定、有慧。定怎么样?不会被外境
所转,不被外境所转这是定力。观,能知一切众生的根性,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教化众生、
去帮助众生。到这个时候,“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有了这个能力,
就是有了智慧、有了定力,我们要回来,要回到六道轮回里面来,回到十法界里面来,帮
助这一些苦难的众生,帮助他们往生净土。只有往生净土是最快的解脱之道,是最快的成
佛之道。
在此地我要特别提醒同修,修净土跟修其他大乘法门不一样,特别是专修,不能杂修
,那个感应之快速、感应的真实是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够相比的。我们看到许许多多,我
在国外,有一些法师看到我的法缘很好,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的法缘那么好,能不能
教给我?其实我教给他,他要相信才行。也有相信的,这相信的都转过来了,法缘真的很
好了。为什么好?念阿弥陀佛,讲《无量寿经》,你的法缘就好,阿弥陀佛加持你,十方
一切诸佛加持你,那法缘怎么不好?你学其他的法门,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德行、自
己的力量,那很有限。我们念阿弥陀佛,讲《无量寿经》,是靠佛的力量,不但是靠阿弥
陀佛,靠一切诸佛如来的力量,所以这个法缘好。不但法缘好了,身体也好了。从前这个
身体不健康,现在健康了;从前那面貌不圆满,现在圆满了,样样都好。如果你要是杂修
,就没有这个好相,专修才有。不能怀疑,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定不怀疑,决定不退转、
不改变,一句佛号念到底,感应不可思议。
我们再翻过来,第四面。前面教我们观察,这观察很重要。实在讲这个五念法,礼拜
、称赞、作愿、回向都很简单,只要有真诚的心,在一念当中很快就完成、就圆满。唯独
观察,所以这个地方,向下很长的文字都是教给我们观察。经很长,我们要去想经典里面
的依正庄严,真的还不晓得从哪里想起。天亲菩萨才把这个经文的内容把纲领抓出来了,
我们就依他这个纲领的方法去想、去观,那就方便很多了。
6.观察有三种
(1).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
就是我们怎样去观察,也就是像这个《十六观经》里面我们怎样去观想。说观想我们
比较容易懂,说观察就不懂。其实大家要把我刚才讲的这个意思要记清楚,观,不分别、
不执著,经典上讲的这个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观察。
【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
整个西方世界依正庄严,一一皆是不可思议。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
这底下是举个比喻,像这个摩尼如意宝珠,得到这个宝珠,想什么它就变现什么。这
个西方童话里面讲神灯,它比神灯还要有效,变化还要多多,这不可思议的太多、太多了
。正如世尊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即使西方世界的人也没有办法说得出来,极乐世界
那个庄严有多少种类、多少数量,没有人能说得出来,等觉菩萨也说不出来。天亲菩萨在
此地帮我们归纳,归纳十七种,这个十七大类,我们平常观想就有了一个标准了,以这个
标准来观想,我们凡夫的心力可以能够达到。
【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种。】
从第一,“庄严清净功德成就”,一直到第十七,“庄严一切所求满足功德成就”,
这个十七条我们不要念,后面一条一条介绍,我们把这段文省掉,看底下这个括号里面这
个一到十七。第一是总,后面十六是别,所以这个十七句有总有别。
a.总说
【庄严清净功德成就。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这一句是总说。这个偈颂,就是上卷,上卷跟诸位报告,我们这个是下卷。上卷有二
十四首偈颂,第一首是天亲菩萨皈依三宝,求三宝加持,这个第一、二首是赞叹,求佛加
持。真正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从第三首开始,这个就是第三首开头的两句,要把二十二首偈
子统统在这个长行文里面给我们详细说明,这就是论的这一部分。
“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焉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这一句,‘观彼世界相’,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胜过六
道轮回。如果从形相上说,这两个世界不能比。但是这个地方的“胜”,不是指这个意思
,不是两个世界比较,极乐世界比我们这个好,好太多,不是这个意思。它这个地方的胜
,是讲我们带业可以往生,这个就太殊胜了,这就真正不可思议,使我们六道里面凡夫都
能够圆满成佛,这是任何诸佛刹土里面没有的事情,‘胜过三界道’,它的意思在此地。
所以注解里面就讲得很清楚,凡夫人是指六道,六道里面的人是烦恼成就的。实在说,六
道轮回从哪里来的?就是烦恼变现出来的。你有烦恼就有六道生死轮回,你烦恼断了,你
就出了三界了。
所以阿罗汉断见思烦恼,阿罗汉烦恼断了,超越六道轮回了。这个是通途的法门。换
句话说,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大乘小乘、各宗各派,包括禅宗,也包括密宗,见思烦恼
不断,你就决定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所以成就太难、太难。不能超越六道轮回,纵然你生
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无色界最高的一层天了,寿命八万大劫,那还是有限量,八万大
劫到了怎么办?要往下堕,他不能往上升,没得升了,那就往下去,就还是要搞轮回。所
以它不究竟。不断烦恼就不能了生死,麻烦在此地。
这一切法门当中,只有这一个法门不断烦恼也能了生死出三界。诸位要晓得,只有这
一门,所以叫门余大道,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这一个特别法门,念佛求生净土。所以带业
往生,烦恼没断。为什么能脱离轮回?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的,使念佛人能够往生,临
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佛为什么不接引别人?佛实在讲大慈大悲,希望个个人都到极乐世界
去。那个人不想去、不肯去,那佛不能拉他;我们念佛人想去、喜欢去,所以佛来接引我
们。那不想去的,不是佛不慈悲、佛不接引他,这叫他自己有障碍,他不想去,他对这个
世间还贪恋。
所以念佛人一定要把这个世间要放下,把世缘放下,不能挂在心上。自己身体还在这
个世间,还没走之前,心要向往极乐世界,心先去了。这个身,回向里头不是说,“上报
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要兑现,怎么报恩?唯有弘扬佛法才能报佛恩,我们全心全
力把净土法门、把净土的经典,现在还有录音带、录影带,普遍介绍给全世界的大众,这
就是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这是真实功德,你可以带得去
的;你做其他的,带不去,所以真实功德是带得去的。
三界系业,毕竟不牵,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光明神通,我们三界的业力、力
量消失了,不会再牵着我们去搞六道轮回了,毕竟不牵。所以这个现象就是不断烦恼,得
菩提分。因为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当生成就的佛法,当生,一生。
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位要晓得,是活着去的,不是死著去的,所以这个法门叫不死
的法门。为什么?临终的时候,你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没有死,没有断气。佛来了
,欢欢喜喜的跟他去了,身体不要了,丢了,这样去的,不是死了以后再去。死了以后没
法子,那个太难、太难了。所以这个法门是活着走的。
我们在助念送往生的人,我想大家会有这个经验。往生的人,如果他的福报大,他走
的就很清楚,没有病苦,有福报的人。福报是从哪里修的?就是刚才讲的,“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你真做,嘴巴里念不行,要真做。真做,你就有大福报,你临终的时候
站着走、坐着走,预知时至,一点病苦都没有,走得自在、走得潇洒。像从前,香港何东
爵士的老太太,临终往生的时候,还开往生大会,把她的亲戚朋友统统都请来,送她往生
,开往生大会。她知道什么时候走,她是盘腿坐着走的,让大家看,这有大福报。那个福
报差一点人,那就有生病了,病如果重,你助念,他也会跟着你念,没有声音,看到他嘴
唇在动。到临走的时候,他嘴唇还在动,我们以为他是念佛,其实不是的,临走那一刹那
,嘴巴动,不是念佛,是他在那里说佛来了,我要跟他去了,想告诉大家,没有声音,说
不出来,他见到佛了,跟佛走了,这是真正往生。
所以这个法门是不死的法门。我们常讲这个法门不老、不病、不死,真正能做得到。
要专修,那个效果才非常的显著,杂修就不行了。什么叫杂修?觉明妙行菩萨讲得好,这
个杂修的人,又念佛、又读经,这个读经是读别的经。譬如说,很多同修早课的时候,又
要念《金刚经》,又念《普门品》,又念《阿弥陀经》,念好多,这叫杂修,这个不是专
修,它的力量分散掉了,效果就差了。所以最怕的是杂修。如果再杂世间这些名闻利养,
那就更糟糕了,那个就很难有成就。所以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一本经、一句佛号,那个
效果就非常、非常显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我们
现在发愿、发心,现在就不老、不病、不死,一生成佛,得菩提分,现在没断烦恼就得菩
提分。这个菩提就是如来果位,我们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就向成佛的这个方向目标上迈
进了,而且是决定成就。这不可思议,焉可思议。
在这个地方我还要补充几句,我们必须要彻底了解西方世界的功德庄严,认清楚佛不
思议的力量对我们究竟是有多么大的加持,我们才能够建立信心,才能够专一愿望。这些
都在净土三经之中,所以三经要认真去研究,要细心的去观察、去体会,字字句句都不能
够放松,然后才晓得弥陀对我们的恩德有多大。前面这一条是总说,后面这个十六条,从
第二到十七,是别说。
b.别说
(a) 庄严量功德成就
第一个说“量”。
【庄严量功德成就。】
在前面偈颂里面说: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有很多人怀疑,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大?这个十方无量无边的众生去往生,会不会有人
满之患?你看还没有求往生,就先打妄想了,怕西方极乐世界人太多了,挤不下去。这妄
想真多,铸成了很大的障碍。他不晓得西方净土是法性土,跟我们这里不一样,我们这个
地方的土叫法相土。法相土有生有灭,不是究竟的;法性土不生不灭,广大无有边际。因
此我们要修净土,先要把心量放大。
“彼国人天”,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纯是菩萨,怎么说人天?《无量寿经》
上佛有解释,说人天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烦恼没断,带业往生的,到西方极乐世界
去烦恼还没断,跟这个他方世界的人天没有两样,说他作人天。其实都是阿惟越致菩萨。
那个阿惟越致菩萨得来的是阿弥陀佛加持的,阿弥陀佛不加持,你是人天身分;加持,把
你加到阿惟越致菩萨。所以说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的力量。从自己的力量来看,人天
身分,这是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没有生到极乐世界以前你是在哪一道的。我们在人道
,到那里去是人天。因为有菩萨去往生,也有阿罗汉去往生,也有辟支佛去往生,也有畜
生道去往生,九法界的众生都有去往生的。所以这是讲人天。
“若意欲宫殿楼阁,随心所成,人各如此”。西方极乐世界一切受用是自然的,不需
要去设计,不需要去营造,这个都太麻烦,自然成就的,心里面想什么样子,它就变现什
么样子。想大,它就大;想小一点,它就小,居住的房屋。这个宫殿,我们看到这两个字
就会想到皇宫寺庙那种建筑,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诸位要知道,天亲菩萨没到中国来过,
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到中国来过,中国这个建筑物在印度没有,释迦牟尼佛当年讲经的道场
不是像我们这种建筑。所以你要晓得宫殿的本意是什么,我们要认识清楚。所谓宫,就是
私人住宅,古时候叫宫,就是私人住的地方。殿就是办公的场所,像佛讲堂讲经教学的场
所,这个叫殿。像我们这个场合,这就是殿。居住的寮房,那就是宫。所以宫殿是这个意
思。
中国宫殿的形式跟印度不一样。所以我们现代这个观光旅游很方便,诸位去看过许许
多多地方,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国家都不相同,居住
的这个房屋形式都不一样。所以这个宫殿不能想到我们这个,侷限在我们这个范围,要想
到佛当年在世他们的居住的环境、他们教学的场所。教学场所都称之为殿。所以这居住的
环境随心所欲。人各如此,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十方世界往生
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人数没有法子计算,太多了,真的是无量无边。“而彼世界常若虚
空”,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人,天天有增加那么多的人,西方极乐世界好像没有看到有人
增加一样。“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阿弥陀佛心包太虚,量周沙
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众生统统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还是非常空旷,没有觉得人多
,没有觉得拥挤。由此可知,心量要大。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量有这样庄严成就?心
量大,量大福大,量大智慧也大。我们要拓开心量,要能容一切人,能容一切物。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心量要大。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量有这样庄严成就?心量大,
量大福大,量大智慧也大。我们要拓开心量,要能容一切人,能容一切物。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4-15 15:2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18-04-15 19:0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gg889g8 (凰)   2018-04-15 23:1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4-15 23:19:00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16 17:06: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4-21 00:0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