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往生论讲记4(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4-07 19:08:21
2.观众生世间清净
请掀开讲义第九面,从第一行看起,三十五,“次,观众生世间清净”,这是偈颂里
面第二个大段。在第一大段里面,教我们观察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就是物质环境。
第二段这是观众生世间清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有情世间,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人事环
境。自古常说,“做事难,做人更难”,所以人与人之相处非常不容易,不但世法里头不
容易,佛法里面也不容易。我们在经论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之中
也是良莠不齐,像六群比丘就很不听话,处处破坏师兄弟们正修正行。佛灭度之后,在佛
门里面,出家人嫉妒、瞋恨心,并没有说他一剃度就消除了,没有那么容易;剃度之后,
嫉妒、瞋恨还照样的有。最著名的,像禅宗,你看六祖惠能大师,在黄梅得法之后,五祖
会下的那些弟子们没有一个服气,不但不听老师的教诲,还一个个到外面去追查,要把六
祖惠能抓回来,把衣钵夺回来。这个我们在《坛经》里面都看到的。害得他跑到猎人队里
面去做杂工,避难,躲避了十五年,不是短时间。所以这个自古以来都不免。
现在我们处在五浊恶世,修行难,太难了!你真正想用功,那个不用功的人恨你、嫉
妒你,想尽方法障碍你,在这个环境里面修行当然就难。所以修行成就要三大阿僧祇劫,
我们仔细想想,为什么要这长的时间?障难太多。我过去生当中障碍别人,这一生当中别
人障碍我,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生生世世都在嫉妒障碍之中,不是被人害,就是害别人
,这是干这种事情。这是我们必须要求生净土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但我们要求,天亲菩
萨、无著菩萨、文殊、普贤都要求生净土。原因在哪里?西方净土没有障碍,西方净土确
确实实没有嫉妒、瞋恚,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你想用功,每个人看到都赞叹、都欢喜
、都帮助你,这样好的人事环境,这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找不到的。
世尊在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十方诸佛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佛国土,他们的庄严胜过西
方净土很多的,超胜过西方净土确实是很多。为什么诸佛都赞叹西方净土?说西方净土是
第一?它第一在哪里?诸位一定要晓得,诸佛净土纵然庄严,而不是六尘说法,六尘不说
法,庄严虽然是美好,可以享受,得不到法益,这不能开悟,不能断烦恼,所以这是比不
上西方世界。在人事环境方面,诸佛刹土里面的人事环境没有西方世界人事环境这样的整
齐,这是西方净土第一殊胜之处,所以一切诸佛都劝我们去往生。
这一段里面又分为两段,两个中段,第一段是教我们“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
我们仔细看看我们的导师,这对我们关系非常重要。你看佛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面
告诉我们,我们在一生当中如果要想有真实的成就,关键在善知识,如果能够遇到善知识
,亲近真正的善知识,我们这一生成就的增上缘就具足,这个关系非常重大。在西方极乐
世界,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增上缘,我们对老师不能不认识、不能不了解。所以下面一共说
了八桩事情,介绍阿弥陀佛。
下面还有一行半是给我们解释众生的意思。“受众多生死,故名为众生,是小乘家释
义”,这个讲法是小乘教里面所说的,就是在六道轮回里面,生死不断,生生死死,这个
叫众生,众多的生死,轮回生死,众多的。“大乘言,无生无灭是众生义”,这个意思就
比较深了。大乘法里面常讲,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既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
,就决定没有生灭。所谓生,缘聚现的这个相,我们叫它生;灭的时候,缘散了。缘聚缘
散,实在讲这个里面确确实实找不到生灭,所以这个就是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就是讲的是
众缘和合。
譬如我们这一个毛巾,这个毛巾它是众缘和合的,它是线织的。我们把线头抓到的时
候,一展开时,它原来是一条线,这个线织成的时候就成了毛巾了,我们叫它做巾,这个
相就生了。我们把这个线头拆开之后,这个毛巾没有,就灭了。请问问它有没有生灭?没
有生灭。那个线再一分析,是纤维。所以科学家再分析,就分成了分子、原子、电子,原
来是这些东西聚合的。只有缘聚缘散,缘聚的时候不生,缘散的时候也不灭,所以一切万
法确确实实是这一个真相。所以这个众生是把万事万物的真相为我们说出来了,确实没有
生灭,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所以说无生无灭是众生义。
“五受阴通达空无所有,是苦义”。我们讲世间苦,怎么苦?五受阴,就是眼、耳、
鼻、舌、身,这五种受都不是真的,所以佛给我们讲“观受是苦”,没有一样真实。这个
说法也是大乘的说法,跟小乘说法不一样,小乘这个苦是烦恼,令人心烦恼乱,这个苦。
本经是大乘经,净土是大乘法门,所以要用大乘的教义来阐扬、来说明。我们看底下的这
个偈颂:
(1) 观察阿弥陀如来庄严功德
a.宝王微妙净华台,相好光明超群生
【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
“此二句,名庄严座功德成就”。我们观察,天亲菩萨五念门里面第四门是观察,观
就是观想,十六观里面讲观想,他不用观想,用观察,意思就是说,察就是清清楚楚、明
明白白。由此可知,观察比观想意思来得更明显、更清楚,就是你的观想要想得很清楚、
很明白,不能够含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先观导师阿弥陀佛的宝座,先观这个。
“佛何故庄严此座”,这个释迦牟尼佛的座是非常庄严的,这个《十六观经》里面有。“
见有菩萨,于末后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人天见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
敬,增上爱乐,增上修行”,这个话是真的,一点都不错。
像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示现成道的时候,他老人家在菩提树下,就是
毕钵罗树,树下是舖草做垫子,坐在那个上面入定,在那里打坐,他成佛了,我们世间人
不认识他,对他也不恭敬,也没有人去理他。佛一示现成佛,如果没有人启请他说法,他
随时就入般涅槃了、就入灭了。为什么?在这个世间没事情做,没事当然就走。幸好净居
天人,这个诸位读经,读这个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你就晓得,净居天人是四禅天里面的五
不还天,这些天人看到了,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了,他们赶紧下来,来请法,这样释迦牟
尼佛才没有入灭。所以净居天人帮了我们好大的忙,这是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不示现很庄严的宝座?假如释迦牟尼佛示现像极乐世界那样庄严的
宝座,我们这个世间人一看到一定奇怪,这是不晓得从哪儿来的?这个一定是怪异,不寻
常,又起了疑惑了。实在讲我们的根性很劣,没法子。所以世尊示现的身相,丈六金身,
叫劣应身。这敷草而坐,成无上菩提,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无上正等
正觉。法藏菩萨看到这个情形,所以自己才发愿,他老人家成佛的时候,他成佛不是在一
般的处所,他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示现成佛的,世界就那么样庄严了,他的宝座如果再舖上
草座,那人家也瞧不起了。所以说一定是跟这个大环境里面的庄严要能够相称,这个才是
正常的。
“我成佛时,使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以为佛座”。什么叫宝王?是宝当中最大的,
宝当中最殊胜的,我们就称它作宝王。他这个座也大,佛的身相也大,所以他座也大。他
这个座是无量珍宝,微妙净华装饰在这个宝座上,这个是佛座。我们先观察佛座,然后才
知道,坐在这个宝座上的人是多么的尊贵。像从前这个世间的帝王,你看宫殿里面,我们
看到这个皇宫里面,这个大殿当中皇帝坐的宝座,看到那个座的庄严,就想到坐到这个宝
座上的人他是什么样的身分,于是对他就起了信心、恭敬心、敬爱之心。印祖说得好,佛
法里面,“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如果我们对这个人有十分的诚敬,我们一定得圆满的
利益,这个道理在此地。
【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
“此二句,名庄严身业功德成就”。这两句,‘相好光一寻’,这个“光”是常光,
这个“一寻”是长度的单位。我们中国古时候,八尺叫一寻。另外一个讲法,我们一个人
两个手展开,这样展开,这个长度叫一寻,在此地我们应当取这个意思。为什么?西方世
界人的像比我们高大太多了,决定不是八尺。所以他这个一寻,就是指他两个手展开的时
候,这是常光,这不是放光,是常光。“观无量寿经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
心想中”,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诸佛如来都已经证得圆满的清净法身,法是什么?法就是
法界,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他的身,也就是他的净土,身土不二。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
想佛,佛就现身。以清净心想佛,佛就现的报身;以杂染心想佛,佛就现应化身。佛在什
么地方?无处而不在。前面跟诸位提过,《楞严经》上说得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这个话说的是真实话,但是很难懂,为什么?不是我们常识
所能够见识得到的,这是佛与大菩萨的境界。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
是完全说的是理,也说明释迦牟尼佛在经论里面常常给我们说,“一切法从心想生”。由
此可知,我们的心想关系就太大了。心想善就现善法界,心想恶就现恶法界。这个六道有
三善道、三恶道,从哪儿来的?就是我们心想而生的。离开一切善恶,这个清净心了,清
净心所感的就是清净法界,就是净土了,所谓是“心净则土净”。由此可知,起心动念关
系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为什么要起恶念?为什么不起善念?我们很想今生后世都能享受善
的果报,这个我们都有这个愿望,都有这个希求。可是念念当中,他想恶念,他不想善念
,你这个善的果报怎么会得到?善因才能得善果,善因是什么?善的念头、善的言语、善
的行为,我们才能得善果。恶的念头、恶的言语、恶的行为,就会得恶报。这些事情初学
佛的同修都知道,也都能明了,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一切人事他就忘掉了,他又造
恶了,所以招来一生不如意,这个道理就在此地。
我们今天所希求的,是一切善法当中第一善法,我们要求生西方净土,这个是无比的
善法,我们要用不善的心怎么能往生净土?如何修这个大善?那就是把这一个法门尽心尽
力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供养给别人。如果有人能够接受,我们见到生欢喜心,尽心
尽力帮助他、成就他,这叫修第一大善。反过来,人家修净土,你要想办法去障碍他、去
阻挠他,不让他成就,你所修的就是第一大恶。这个第一大恶将来要堕阿鼻地狱,这个不
是小恶,这是什么?障碍人修净土,这个是第一大恶,我们必须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个佛法,障碍佛法,破坏佛法,破坏所有一切大乘法,那个造的业没有障碍人念佛往生
这样重,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
所以心想佛时,你的心这个时候就成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是心是佛是理,是性德;是心作佛是事,是修德。这个心怎么作佛?念佛就作佛了。念菩
萨就作菩萨,念佛就作佛,念五戒十善就作人、就生天,念贪瞋痴慢就要堕三途,你就作
三途,所以自作自受,不是别人安排的给你受的,实实在在讲统统是自作自受。你为什么
会变饿鬼?因为你贪心太重;为什么你会变畜生?愚痴太重;为什么会堕地狱?瞋恚心太
重了,嫉妒、瞋恚,都是自作自受。这两句是讲一个例子,如果把这个话讲完全来,我念
给你听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萨,是心是菩萨;是心作饿鬼,是心是饿鬼
”,这十法界,十句就念全了,只举出这一句。所以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作自受。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是讲到最高的,一切诸佛正遍知海,这个正遍知就
是无上正等正觉,智慧大,我们用海做一个比喻。无量无边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
的。怎么想?想佛!想佛就成佛了。所以这非常重要。
下面,这解“法界身”,“法界身者,法界是众生心法也”。尽虚空遍法界,这个范
围太广、太大了,我们只讲它一部分,这一部分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娑婆世界,六道轮回,
只说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从哪里来的?是众生心法,众生的种种不同的心想,现出三界六
道的现象。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三界六道,也没有十法界,什么原因?因为十方世界众生生
到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个想法,都想阿弥陀佛,他没有其他的想法,他没有杂念,这个念
佛净念,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所以统统想阿弥陀佛,因此那个世界就是一真法界,
它不复杂。不像我们这里复杂,我们说,每个人心里念头太杂了,西方世界念头只有一个
,这些事实真相我们都要晓得。
“以心能生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故名心为法界。法界能生诸如来相好身,是故佛身
名法界身”,这个话不难懂。我们今天这个身,诸位想想,是不是法界身?当然是法界身
,没有办法离开法界。不过因为我们的心想太杂乱了,现的这个身相不怎么好,不像佛身
那样清净庄严。他为什么清净庄严?人家想得好,我们想得不好,都是从心想生。“是身
不行他缘,是故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要帮助一切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实离苦
得乐。这个真正离苦得乐,诸位要知道,唯有成佛。所以一个人如果修行,他不想成佛,
那都是行邪道,不是正法。一定要发心成佛,这才是正道,才是真实究竟圆满,一定要发
成佛的心愿。
诸佛如来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达到这个愿望?都是教我们念佛,尤其是教我们念阿弥
陀佛。为什么?前面跟诸位说过,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如来的总代表,念阿弥陀佛就念一
切诸佛。所以佛的名号、佛的形相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众生心想佛时,佛身相好,显现
众生心中也”。相随心转,这个道理世间算命看相的人都懂得,你的心善不善,看你相貌
就知道了,瞒不过人的。怎么样装模作样,可以欺骗世间的愚痴人,世间聪明人、有学问
的人、有修养的人,你就骗不了他,他一看就明了。所以修行人相貌就很重要。相貌并不
是叫你天天去化妆,那个没有用处的,现在还有很多整形的,那更糟糕。要修好的相貌,
先修好的心、好的念头,心好、念头好,你这个相貌就好了,不但相貌好了,身体也好了
,百病不生。所以心地清净这是第一殊胜。在我们这种程度修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
陀佛,就是想阿弥陀佛,所以家里面供的阿弥陀佛像,常常看、常常想,常常叫阿弥陀佛
这个相在我们这个心想之中,你就不会去胡思乱想,常常想阿弥陀佛。
经典念熟了,你这个观想的能力就强了。实实在在说,天亲菩萨这个二十四首偈颂我
们一定要把它念得背,背得很熟,为什么原因?经太长了,《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阿弥陀经》都很长,我们很难去想,怎么想法?这个念佛,你看五念门里头有观察
,我们怎么观察法?天亲菩萨这二十四首偈颂就是一个观想的纲领,你把他这个东西背熟
了,常常就能够将西方世界依正庄严统统现在你的心想当中,它是纲领,这非常难得。近
代人,夏莲居老居士作了一个《净修捷要》,你看他那个《净修捷要》是根据什么作的?
根据天亲菩萨的五念法作的。所以用《净修捷要》这个方法也行,也能把三经里面所讲的
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心想中。《净修捷要》好,这是近代人作的。这两
样东西,确确实实能够帮助我们修“观察”这个法门。
“是心作佛,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心外无佛也”。为什么这个心能作佛?心本
来就是佛。是心作菩萨,因为心本来就有菩萨;是心作饿鬼、作地狱,这个心本来里面就
会变饿鬼、就会变地狱。它能变,它什么都不是,但是什么都能变,这是讲体,能变之体
。所以清净心里头,确确实实本来无一物,那个物从哪里来?心想生的。你心想,这个本
来无一物,它就会变。
==
心地清净这是第一殊胜。在我们这种程度修学,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就是想阿弥
陀佛,所以家里面供的阿弥陀佛像,常常看、常常想,常常叫阿弥陀佛这个相在我们这个
心想之中,你就不会去胡思乱想,常常想阿弥陀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忆念,常常想、常常念。
佛常常想着我们,我们没有常常想着佛。
忆念就是孝顺的第一义吧?孝顺佛。
梵网菩萨戒讲菩萨要生孝顺心、恭敬心、慈悲心。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udamonia4u (贼寇)   2018-04-07 20:3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4-07 22:09: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4-07 22:5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4-08 00:3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4-09 00:17:00
南无阿弥陀佛道证法师往生前最后一句话,是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
作者: dxdx58 (^^)   2018-04-09 23:4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4-12 16:48: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