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止观:于彼所缘如何安住--立无过规 (9)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4-02 22:00:36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十五〈奢摩他〉
: 申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 酉一、立无过规
: 念如《集论》云:“云何为念?于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为业。”此说具足三种
───────────────────────────────────────
■ 释义
摘自:《2007奢摩他讲记》第32讲 雪歌仁波切讲授 张福成老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正讲
念如《集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云﹕“云何为念,于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
为业。”
解释了忆念的重要性,之后要解释一下忆念,称为念。“念”要引用无著菩萨的著作
来说明,“如《集论》云:‘云何为念,于串习事,心不忘为相,不散为业。’”
“云何为念”,就是什么叫做念,它的定义是什么?“于串习事”,事是事物、万事
万物,于串习的事物,“心不忘为行相,不散为业。”
此说具足三种差别,所缘境之差别,先未习境,念则不生,故说于串习事,此中即令
现起先所决定所缘之相。
第一个是所缘对境之差别,依著所缘对境的差别。第二个是“行相差别”,第三个是
作用力的差别“作业差别”。在无著菩萨写的《集论》里,实际上后面至尊大主所做的解
释,要把它分成三个差别。
念本身要具足三个条件:一个是所缘对境是什么内容?一个是它的行相是什么内容?
一个是它作用力是什么内容?若从这三个段落来区分,《集论》的文讲的是,“于串习事
”,讲的是所缘境的差别,“心不忘为相”,讲的是行相的差别,“不散为业”讲的是作
用力的差别。要把这三项,配合在一起详细说明,就会了解。
三种差别的第一个,是所缘对境的差别,所缘对境的差别是指所缘的对境应该是串习
事。这里谈到“先未习境,念则不生,故说于串习事”,串习应当是前面已熟悉的对境,
假设前面没有串习,没有熟悉的对境,忆念就不可能产生。所以应该是前面已经串习过的
,《集论》里所谈到的,已经串习过,已经熟悉过的事物。
这就是《集论》讲的“故说于串习事”。“于串习事”就是对于已经熟悉的事物,指
的是,“此中”在现在这个段落讲的话,“即令现起”现起,要出现。“先所决定所缘之
相”。前面已决定了所缘的对境。
“行相差别者”,它的行相要在内心产生出现,就是出现前面决定的所缘对境。是什
么样的佛像?什么形像?都要先做决定。决定后,就把决定的对象,当做所缘的对境,不
要再改变了。前面已经仔细思惟,决定过的那一尊佛像,把他的形像当做所缘的对境,之
后继续的在内心出现,这称为“先前所决定的”,这个对境是修安止的所缘,这是第一项
,所缘对境的差别。
其次是行相差别,或是执取方式的差别。这个上次谈过了,谈到行相时,都是指有境
,谈到执取的方式而言,都是指有境。有境去执取对境时,它是用什么方式去执取,执取
的方式讲的都是有境,行相讲的都是有境。
上次举了一个例子,执取的对境,譬如说声音,有境本身去执取声音时,可以执取对
境为“恒常”,就是心里声音是恒常;也可以执取它为“无常”。不论把它认为是恒常或
无常,对境都是声音,不过执取的方式不一样。
有境的心识去执取声音,执取的方式是什么呢?把它执取为“它是恒常”,这是一种
执取方式。有的心识去执取声音,把它执取为“它是无常”。所以对境是声音,把它执取
成为恒常,把它执取成为无常,行相就称为执取的方式,就是思惟的方式。
思惟的方式不一样,对境都一样、都是声音,可以把它思惟成恒常,把它思惟成无常
,就是执取的方式有点不一样。思惟声音是恒常也好,思惟声音是无常也好,这部分是行
相。行相不相同,是指有境的思惟方式不相同,也可以说是有境去执取对境时,它执取的
方式不一样。
忆念本身去执取所缘时,它的行相 — 执取的方式 — 差别在什么地方?差别在于,
譬如前几天才知道,声音是无常,得到新的了解,内心执取声音是无常,这样思惟的方式
。在那个时候是一个新的了解,但是过了几天,再取这个内容时,是不是执取声音是无常
呢?这不能称为忆念。忆念的意思是指前面已经了悟了,几天前我已经了悟了,声音是无
常,前面已出现过了,几天之后,再去思惟声音是无常时,忆念并不是去思惟了悟或证悟
声音是无常,而是不忘记声音是无常的部分,所以行相是指不忘失、不忘记。对于所缘的
对境,没有把它丢掉,这个称为行相。
行相差别者,谓心不忘,即心明记其境,此中谓不忘所缘。
“心明记其境”,心明白记住对境,“此中谓不忘所缘”,是指不忘所缘的对境,称
为它的行相。把对境声音执取为无常,这是最初了知时的行相,或称为执取的方式。对境
是声音,有境执取对境的方式,执取的行相是无常,“是无常”就称为有境的行相,或者
是它执取的方式。
现在讲把声音执为无常,这是最初知道时,最初了悟时,刚开始时,可是过了几天,
再思惟到这件事情时,会不会有一个新的了悟,“啊!声音真的是无常”?不会,因为前
几天早就知道了。几天后,再去思惟这件事情时,不可能是新的了悟了。几天后,再去思
惟这件事情,就称为忆念。
忆念的意思就是指对前面已经知道的事情,不要忘记它,还记得它,这就称为忆念的
行相。这时候忆念本身去执取对境时,不可能说是无常,因为前面已经知道了。不会说再
过几天又新知道。忆念的意思就是指隔几天之后,对前面已经知道的那个部分不忘记它。
不忘记,就是忆念的执取的方式。这时候,当忆念的去执取对境,不会是一个新的了知。
新的认知,不能称为忆念。
对于执取声音是恒常或无常,那时是新的了知,最初的了知。过了几天后,不会再有
这种新的了知,是把前面已知道的部分,不忘记它,还能记住它。所以不忘失,能够把它
记住,就是忆念的执取方式,它的行相。
忆念的类型非常多,现在谈的是在进行观修安止时,所要依靠的忆念。平常都说要忆
念跟正知,这主要是谈到身口心三门的行为,一定要靠忆念跟正知的力量,好好防护它,
好好保护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要守护戒律。
不是只在禅修时才需要,下座后走到外面去,来来往往,跟人碰面时,跟人物交接时
,要有忆念跟正知,去防护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要好好守护戒律。
念力在上座谈到它,在下座也谈到它,可见它类型不太一样,很多种。《入菩萨行论
》第五品里详细说明了忆念跟正知,表示忆念跟正知,非常重要。第五品谈到,若不好好
依止忆念跟正知,不能保护自己的身口心三门,三学就不能学好。
第五品所讲到的忆念,跟现在上座禅修安止时所谈的忆念,显然不太相同。
忆念要具备这三个特色,主要差别在哪里呢?应当是在执取的方式,那个段落有所不
同,执取的方式是不忘失、不忘记,做为它的行相,忆念的行相是不忘记。但不忘记这部
分,应当有很多的类型,就忆念而言,当然也有很多种,凡是忆念一定要具足这三种特色
,三种特色里面的第二项,不忘记做为它的行相,这部分可能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因此忆
念就分成好几种,现在就要厘清这个疑问。
言不忘者,非因他问或自思察,仅能记忆师所教示所缘如此,是须令心安住所缘,相
续明记无少散动,能生散乱其念便失,故于所缘安住心已,须起是念:已住所缘,次不更
起重新观察,相续将护此心势力,是修念心最切要处。
“言不忘者”,为何特别谈到不忘记为它的行相呢?因为从这个地方分成好几个类型
,“言不忘者,非因它问或自思察,仅能记忆师所教示所缘如此”,仅能记忆上师所开示
,所缘想的内容,“是须令心安住所缘,相续明记无少散动”,持续地记住,无少散乱,
才是这里的不忘记,所以这里的不忘记,不那么容易。
一般谈到没有忘记,是指别人问时,我想起来,马上给他一个回答。或说过一个礼拜
、两个礼拜,自己想一想,又想起来了,没有忘记。别人问了,马上可以回答,就说没有
忘记了。或者说过几个礼拜,把自己读过的内容,上师所开示的内容,内心想一想,又想
起来了,没有忘记。
这个是粗分的没有忘记,是我们在守护学处时所谈的,对自己的身口心三门,要靠忆
念的力量,还有正知,这个是指要经常的忆念,不要忘记上师所开示的内容,书本里面所
谈到的内容,如何去防护自己身口心三门不要造作恶业,这些内容都没有忘记。上师开示
,书本里开示,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讲了很多,全部把它记起来,别人问,马上
可以回答。过了一个月、两个月之,想一想,也想起来了,可以说没有忘记。
可见没有忘记,其实类型很多,不过前面谈的那种类型,不是这里谈的类型,这里谈
到“言不忘者”,“非”即刚刚谈的,上师讲的内容,书本里讲的内容,一个月、两个月
后,想一想,马上想起来,别人问,能马上回答,没有忘记,并不是这个意思,这里谈的
没有忘记,应该怎么样?“是须”才是这个段落所谈到的没有忘记。
现在谈到的不是说自己想起来,别人问可以马上回答,而是令心安住在所缘对境上,
而且持续地安住,没有稍微的散乱。这个是指心要放在所缘的对境上,要绑在所缘的对境
上。譬如说,有根绳子把狗绑住,牠就不能离开。
心要整个绑在所缘的对境上,内心的力量完整的,放在所缘的对境上。这个跟前面的
不忘记不一样。之前的不忘记,中间心有没有离开对境呢?当然有!心散乱掉了!一个礼
拜、两个礼拜回想起来,这中间心不需要整个放在对境上,完全都没有散乱。只要一个礼
拜、两个礼拜之后回想起它,就可以说没有忘记了。
这里不是这样,是心整个放在所缘的对象上,而且内心的力量,全部放在所缘的对象
上,完全没有散乱。“能生散乱其念便失”,若说内心散乱,忆念就不存在了。之前所说
,一个礼拜后还可以想起来,这中间心的力量,不需要完全放在所缘的对境上。但现在不
是,现在是内心的力量,要全部放在所缘的对境上,而且无稍散乱,一点散乱都没有,假
设内心有一点散乱,忆念就不存在了。可见这里谈的忆念,跟前面谈到的不忘记不一样。
现在谈到的不忘记,是细分的,若不是这样,是粗分的行相,就算是对于所缘的对境
,内心散乱掉的话,也不能说是忘记,不能说他念力已消失。可是现在谈的忆念,假设对
于所缘的对境,“能生散乱其念便失”,散乱若产生,就称为忘记,忆念就不存在了,可
见二者有别。
忆念要具足三个特色,其中第二个特色,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就不忘记而言,它可分
成许多不同的情形。这个地方所谈到的不忘记,应该是比较细分的,没有产生散乱的。只
要散乱,忆念就不存在了。这样的忆念,如何能产生?怎么使它继续维持下去呢?底下就
要讲了,“故”,因此这样的不忘记,不忘失的行相,如何能够有呢?
现在讲它的关键,“故于所缘安住心已”,首先心放在所缘的对象上,“所缘安住心
”是心放在所缘的对象上。“须起是念”,内心就要产生这个想法,“已住所缘”,心已
放在所缘上了,“次不更起重新观察”,后面不再去重新进行其他的思惟了,“相续将护
此心势力”,这个心已经放在对境上,继续将它维持,让它的威力继续维持,这称为念。
“是修念心最切要处”。这是修念心最重要的关键。
不忘记具有这些特色,行者如何产生并继续维持这种念心呢?首先,要选择一个所缘
,所缘的对象决定了之后,心要放在所缘的对象上,当心最初放在所缘的对象时,不能称
为念,从第二刹那开始,才称为念。
内心已经放在所缘对象之后,内心就要想,我已经放在所缘对象上了,不要再去分析
别的对境,不要再生其他的念头,心就放在所缘对象上,安放的威力,让它持续下去,不
要再出现其他念头,这样让心放在对境上,从第二刹那开始就称为忆念,能这样做到,是
修忆念重要的关键。两个特色已讲解完毕,差别即特色。
作业差别者,谓从所缘心不余散,如是调心令住所缘。如调象喻,譬如于一坚牢树、
柱,以多坚索系其狂象,次调象师令如教行,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钩数数治罚而
令调伏。如是心如未调之象,以正念索缚于前说所缘坚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钩治罚调伏
渐自在转。
现在讲第三个特色,作业的差别,作业就是它作用力的差别,“作业差别者,谓从所
缘心不余散,如是调心令住所缘”。作业的差别,是指它的作用力,作用力是指若内心有
这种忆念,它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它有什么能力,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就称为作用力的差
别。
若说内心有忆念的力量,就能阻挡心散乱到别的对境去。有了忆念的力量,心就能达
成不散乱,达成不散乱是从忆念而来。忆念本身有这种功效存在,所以把它称为忆念的作
用力,它的功效,它的作用力。就是内心若有忆念,心就不会散乱。
前面谈到的,要防护身口心三门不造恶行,那时要靠忆念跟正知。现在谈到的忆念,
显然跟前面那个忆念不一样,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忆念。这里所谈的忆念,是一个比
较特别的忆念,这个特别的忆念,它的作用力,它的功效作用力,是让心不陷入散乱中,
具有这种作用力存在。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特别的忆念,它的特性就在于第二个特色讲的不一样,就是前面谈
到的“言不忘者”,这第二个特色不忘记的部分,分成好几个类型。那个地方谈的特色不
一样,现在谈的忆念本身,若拥有这个特别的忆念,就能防止内心陷入散乱,所以作用力
就是让内心不会散乱。
具足三个特色的忆念,主要的部分在执取的方式,一般谈到执取的方式是不要忘记,
现在谈到的是一个特色的不要忘记。具足这三个特色的忆念,靠着这个力量,把心放在所
缘上,就能调伏内心,所以“如是调心令住所缘”。
这是如是安住所缘而调心,若把心安放在所缘上,慢慢内心就调伏了。心放在所缘上
,可以让内心调伏,或者说以忆念来调伏内心。若心好好放在所缘上,心会逐渐调伏;要
以忆念的力量,忆念没有忘失所缘的对象,忆念也能让内心调伏,这是调伏内心的一种方
式。
这部分要做个比喻,就好像疯狂的大象要用坚固的绳索,把牠绑在大树的上,还要用
铁钩去打牠,让它不要到处跑。“如调象喻”,以前的驯象师在调伏大象时,怎么去调伏
牠呢?“譬如于一坚牢树柱”,“以多坚索系其狂象”,以坚固的绳索来绑住这头狂象,
“次调象师令如教行”,怎么教导牠,牠就怎么做,“若行者善,若不行者,即以利钩数
数治罚而令调伏。如是心如未调之象,以正念索缚于前说所缘坚柱,若不住者,以正知钩
治罚调伏渐自在转”。
调伏大象时,要有一个大柱子或者大树,象要绑在上面,绑在上面当然要用很多条坚
硬的绳子去绑牠,因为疯狂的大象力气很大,绑住大象的绳索,就是这里谈到忆念的力量
。疯狂的大象,就是内心,疯狂的意思是指心还未调伏。
我们的内心,还未调伏,就是我不能控制我的心,而是内心控制了我。无论如何要能
去控制内心,要变成我对“内心的我”是一个自主者,要能控制内心,而不是我受到内心
的控制。调伏内心,就是我能控制内心。
《入行论》第五品里也谈到,将内心比喻为大象,因为内心没有调伏,没有调伏的内
心就像疯狂的大象。不仅如此,不调伏的心比疯狂的大象还更危险,疯狂的大象会杀人,
会蹋毁房子,会把大树毁坏,农田都破坏掉,危险非常大。不调伏的内心跟这个一样,也
非常危险,因为会将内心的安乐,慈心、爱心、宁静、善良等,这一切都被破坏掉。《入
行论》第五品里面用了疯狂的大象来比喻不调伏的心。
第五品里面谈到,调伏的内心之外,没有其他的净戒行,就是指调伏的内心之外,没
有其他的实修。主要的实修,就是调伏内心。在密勒日巴的歌集 — 《证道歌》密勒日巴
也谈到戒律,调伏就是戒律,调伏的法我不知道,但是调伏内心我就知道了,讲的是我们
的实修。主要内容应当是调伏内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内心现在没有调伏,没有调伏的情况,就像疯狂的大象一样,表示它非常危险。未调
伏的内心是不好的,要先了解它的过失,没有调伏的内心,表示它内心很多心所,如贪念
、瞋恨、愚痴、傲慢、爱我执、还有我执等,这些都是没有调伏的心。
在那个情况下,这些心所都会出现,当这些心所出现时,不要追逐着它,逐着它而去
的话,这种内心就是没有调伏的内心,就像疯狂的大象一样。知道这是不好的,就要调伏
它,调伏的方法是忆念跟正知,要靠忆念跟正知去调伏内心。
后面要讲支持的经文,就是来源出处,前面这种说法当然有它的出处,后面也要讲到
出处,比喻跟意义要配合在一起,前面谈到,调伏大象要用柱子,要用绳索,要用铁钩等
,它的意义有来源出处,《中观心论》讲了,《修次中篇》也讲。
如《中观心论》云﹕“意象不正行,当以正念索,缚所缘坚柱,慧钩渐调伏。”
《中观心论》谈到,内心像大象一样不正行,无法正确的行为,当以正念的绳索,缚
在所缘对境的柱子上,之后以胜慧的钩子逐渐去调伏它。这里是比喻跟它的意义配合在一
起讲。
《修次中编》亦云:“用念知索,于所缘树,系意狂象”。
《修次中篇》谈到,用忆念跟正知作为绳索,所缘当做是大树,把像狂象一样的心意
绑住,这也是比喻跟意义配合著说明。
前论说正知如钩,后论说如索亦不相违,正能令心于所缘境相续住者是明记念,正知
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用忆念可以去绑住内心,可以去调伏它,成立的根据在《中观心
论》及《修次中篇》。不过有多出了一点,前面《中观心论》只谈到以忆念的绳索去绑住
它,但是后面的《修次中篇》却谈到,以忆念跟正知的绳索去绑住它,多了一个正知,所
以前后不太一样,后面就要做个解释。
“正知间接亦能令心安住所缘”,虽然前面《中观心论》只讲忆念,但是《修次中篇
》讲了忆念及正知,来缚住内心,那就有疑问了,前面只有讲忆念,为什么后面讲了忆念
又正知呢?要做解释。正知也能透过间接的方式,绑住内心,把内心绑在所缘的对境上。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