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益] 不是那种人就不要表现的像那种人

楼主: PTT815 (miru)   2017-11-17 15:02:53
有人告诉我说
如果你不是那种人就不要表现的像那种人
你不是佛陀就不要身口意表现得像佛陀那般的大慈大悲,有圆满的大智慧
你不是孔子,老子或其他的东西方圣人就不要身口意表现得像他们那么的圣人
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俗子
你只要接纳自己全然为一个有各种烦恼的普通人
并且尽己所能做到自己有办法做到的事情就好
做得到就做,不行就别勉强,以平常心轻松看待就好
以免硬学圣人,结果给自己跟旁人增加莫大的压力跟烦恼
这样的观点,是否跟“学佛“两字起冲突?
要不然佛陀过去生曾经舍身饲虎,割肉喂鹰
被歌利王节节割截身体不生瞋怒,反倒发愿将来成佛第一个要度他
佛教徒怎么不学佛陀的这种施无畏精神?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8 10:42:00
为众生,如实而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onesadman (一线生机)   2017-11-18 09:37:00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congency (醉里挑灯看剑)   2017-11-18 06:37:00
弄清楚自己是谁,比该表现出怎样给人看,更重要。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11-18 00:04:00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作者: TonyAnkh (谢定宇(谢爸爸))   2017-11-17 19:30:00
<投射>这一词延伸出来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如何对待自己,也将如何对待他人。续延伸类似字句:能慈悲待己,亦能慈悲待人。当您能对自己慈悲时,一切言行,皆是自然。未到之前,那就只要思考:学佛否?佛弟子后学誓愿学,大德您愿学吗?叩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ashenvale (南无阿弥陀佛 0///0)   2017-11-17 19:29:00
你可以看看善导大师讲的机法二种深信看看。佛老早就知道末法时代的众生无法修行,无力修行。阿弥陀佛也早就想好办法,发愿修行回向给众生了。看众生有没有觉悟到这点。没有自知自明的人,就努力“修行”培养善根吧。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11-17 18:38:00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7-11-17 17:32:00
学佛 还要掌握修行方法(法) 应该要学习怎么变成圣人除了效仿圣人之外 佛有传下修行的方法 应该努力在学习怎么修行 并且精进修行 让内在的自己越发接近圣人而不止于外在行为的模仿而已应该说不只是那样 众生可以变成或靠近圣人是因为凭借佛法的修行 去除自身的贪嗔痴或是体证实相 理论上在去除了内心的贪嗔痴之后 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就会接近圣人了 而佛陀的故事是表示给我们看圣人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办法做到代表修行还没有上路或程度不够 不用自责但是应该要努力研究怎么修行 并下去实践才有进步北传的念佛 禅修 南传的内观禅修 其实各种修行方法都要认真学习过之后才能学会 才有可能开始修行与进步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7-11-17 16:42:00
学佛的意思就是学习佛,跟佛学习,也就是说你还没恢复自性的清净庄严智慧美好,所以还在"学"的阶段既然是在学,就是要循序渐进,慢慢进步,时时检讨佛完美的身口意是我们的榜样 目标. 我们都还在路上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11-17 15:27:00
次第,你还不会走的时候,怎么跑?信佛的人,大都不是果地上的佛佛陀被割截时,个人推测恐怕已经没有苦的存在了,离四相以上金刚经所述,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还搞不定时,先做做的起来的
作者: future261 (咪呜猫抱着起司条)   2017-11-18 12:21:00
应该是说学贤能者的态度与努力,不是学他们的尊贵表象举例来说不用特别去开 劳斯莱斯 来显示自己是有福报的
作者: congency (醉里挑灯看剑)   2017-11-18 21:39:00
华人受儒家影响,常有重身口不重心行,执事废理的倾向。执理废事也不对,学者常犯这个毛病。最好是解行合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