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地道] 《地道建立》 (13)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10-13 21:55:48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讲授)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却佩格西 讲授/廖本圣老师 翻译/释见谛法师 编辑
3.3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
第八页第二行,现在要正式进入“地道建立”的解说。
其中,分二:1.总说地道建立,这部分科判的内容已经说明完毕了。底下要说明的是
2.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内容就是在第九页。总说地道内容只是粗略地分五道来说明,现
在要依着声闻、独觉、大乘各乘的五道,做更详细的说明。
3.3.1 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
3.3.1.1 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
1. 定义
首先看小乘地的定义,其实这跟之前单独讲“地”的定义有点类似,请看(第八页第
六行)对于“地”所下的定义,就是“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现观”,就是“
区分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义。
因为现在所讲的是“小乘地”,所以在“地”的定义中加入“小乘”,变成“作为自
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小乘现观”,就是“小乘地”的定义。
如果把“小乘现观”改成“大乘现观”,就变成大乘地的定义;如果改成“声闻现观
”,就变成声闻地的定义;如果改成“独觉现观”,就变成独觉地的定义,也就是依(第
八页第六行)“地”的定义去类推。
(再回到第九页倒数第七行)这里对于“小乘地”所下的定义,其实跟(第八页第六
行)“地”的定义,差别只是在定义的内容或术语中,有没有加入“小乘”一词而已。
小乘地的定义:“作为自果之众多功德的所依基础之小乘现观”,这里其实可以这样
理解,譬如以声闻道来讲,声闻五道中的资粮道,以资粮道作为所依基础可以产生加行道
,以加行道作为所依基础(所依基础就如大地一样)可以进一步产生见道的功德,见道是
加行道的果。同样的以见道作为所依基础(地)可以产生它的果—修道的功德。进一步的
以修道作为所依基础(地)可以进一步产生无学道的功德。
因为刚才是顺着声闻行者来说明,一旦证得声闻的无学道,进一步他还可以进入到大
乘道,所以可以说声闻的无学道还是可以作为进入大乘道的所依基础(地)。
大乘的五道,从大乘资粮道一直到大乘无学道—即成佛,以佛的一切相智作为增上缘
,佛可以透过说法去教化有情,让所化机善的庄稼(心续中的善行)不断地茁壮茂盛,这
个所化机心续中善行的增长,其实它的地(基础)就是佛的一切相智(佛陀透过一切相智
的增上缘而转法轮,所化机对于佛陀宣说的佛法,透过闻思修三慧增长地道的功德)。
以上所讲的就是以前前为因、或所依、或基础、或地,而产生后后的果或功德,此外
,“小乘地”、“小乘的现观”及“小乘智”,这些都是同义词。
2.分类
其中,若详细区分,有小乘八地(这种分法是把声闻乘、独觉乘都包含在其中),后
面还会谈到声闻五道及独觉五道的分法。如果是声闻五道及独觉五道的分法,就是声闻道
分为五道,独觉道分为五道,等于是把声闻道与独觉道分开。但是现在谈的小乘八地,是
把声闻、独觉都包含在内。
小乘八地有:(1)种姓地、(2)第八地、(3)见地、(4)薄地、(5)离贪地、
(6)了解已作地、(7)声闻地、(8)独觉地等八地。
这样的分法其实不是重要的分法,但是因为小乘的典籍有提到,而且大乘的《宝性论
》(讲述如来藏经典的典籍)、狮子贤的《明义释》(阐述般若经隐义道次第现观庄严论
的典籍)也有这样的分法,所以这里把它列出,不过这种分法并不重要。
小乘八地的说法有各式各样的解释,这里的解释主要是依据《明义释》与宗喀巴大师
的《金鬘疏》,《明义释》是二十一部注释《现观庄严论》中写得最好的,所以应该不会
有问题,还有依据宗大师的《金鬘疏》。虽然有各式各样的解释,但还是以这二本注解为
主。
第十页第九行有提到上述内容是《明义释》及《金鬘疏》的密意,虽然有各式各样的
解释,但是假设这些解释相互不一致时,要选择到底是依藏人的解释,还是依大家公认印
度的解释,当然是要选择后者,就是印度中大家公认的,是大家认许的解释,而不会选择
藏人或是一般的解释。
会依宗大师的解释,是因为宗大师从文殊菩萨得到教授、口诀,但这里还要提到一点
,我们所得到的口诀是为了帮助我们了解经论,假设所得到的口诀、教授,不但不能帮助
我们了解经论,反而会跟经论有相违,这时候我们要选择经论,而非口诀、教授。
也有某些论典(指藏人的著作)中没有另外提及“声闻地”,改以“见白地”并置于
小乘八地之首,所以整个顺序会变成(1)见白地、(2)种姓地、(3)第八地、(4)见
地、(5)薄地、(6)离贪地、(7)了解已作地(8)独觉地,这是某些西藏论典的讲法。
依小乘八地的说法一一做说明:
(1)种姓地,就像“声闻资粮道”与“声闻加行道”;在谈底下的其它地,先要有
一个背景的了解,一般声闻会分成四向、四住,或四果向、四果住(四双八辈)。
四果向就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四果住就是第一果住、第二果住、第
三果住、第四果住。而有时候第一会称为预流,第二称为一来,第三称为不来,第四就是
阿罗汉。
(2)第八地,就跟刚所讲的四向四住有关系,阿罗汉果住是第一个,阿罗汉果向是
第二个,三果住是第三,三果向是第四,第二果住是是第五,第二果向是第六,初果住是
第七,初果向是第八,也就是倒过来算,初果向就是预流向,它是排第八,也就是从阿罗
汉果住算下来它是排第八。
其实这样的命名不是很重要,因为如果这个是第八地,那为什么不把初果住命名为第
七地呢?为什么只有把初果向命名为第八地呢?这个命名没有很深的内涵。其实真正的重
点是在四向四住(四双八辈),四向四住的内容是非常广大,而且不是那么好了解,但是
你一旦了解四向四住的这些内容,其实是很有意思的。
第6讲
今天继续看第十页(第四行)
之前已讲完总说地道建立,现在看别说各乘的地道建立(p9)分二:解说小乘的地道
建立,解说大乘的地道建立(p28)。解说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定义及分类,定义的
部分已说明过了,现在看分类,前二个已经讲过了。
(3)见地,一般讲小乘地道比较重要的分法是:声闻的地道分为五道(从声闻的资
粮道到无学道),独觉的地道主要是独觉五道(从独觉的资粮道到无学道),所以小乘八
地并不是重要的分法。
再说明“第八地”的算法,这可能要先知道四果向与四果住(四双八辈,指四向四住
的八类补特伽罗),从“阿罗汉果住”算第一,“阿罗汉果向”算第二,一直推到“初果
住”是第七,“初果向”是第八地亦即是“预流向之智”。
以“第八地”的算法来看,“见地”算是“第七地”,是无间道与解脱道二者中的解
脱道。
(4)薄地,是“一来果住之智(一来果=二果斯陀含)”。通常在“一来果住之智
”的阶段,多半已经证得修道,也有少数的行者还住于见道的状态,但大部分都已经证得
修道。这里要注意,并没有谈到“一来果向之智”的情况,后面会谈到。
(5)离贪地,是“不来果住之智”(不来果=三果阿那含)。这里也要注意,也没
有提到“不来果向之智”,后面才会提到。
离贪地也跟薄地一样,行者到此阶段多半已经证得修道位,但还是有少数住于见道位
。离贪地的行者已经把所有欲界的烦恼都断除了(不来果住之智断除五下分结,五下分结
包含欲界的贪烦恼与瞋烦恼)。
(6)了解已作地,就像“声闻阿罗汉之智”(四果住之智)。在这个阶段就是无学
道,同样的也没有谈到“四果向之智”。
(7)声闻地,就把第四薄地没有谈到的“一来果(二果)向之智”,第五离贪地没
有谈到的“不来果(三果)向之智”,及第六了解已作地的“阿罗汉果(四果)向之智”
,这三者一起都放在声闻地里来谈。
第四“薄地”与第五“离贪地”二者,一是“一来果(二果)住之智”,一是“不来
果(三果)住之智”,住于这二地的行者,多半都已经证得修道位,但是有少数是住于见
道位。差别是在于,“薄地”的行者(二果/一来果住之智),还会因为业与烦恼而再次
投生于欲界;但是处于“离贪地”的行者(三果/不来果住之智),不会因为业与烦恼再
次投生于欲界,而是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这是这二地的差别。
他们类似的地方是多半证得修道位,但是有少部分住于见道位。他们的差别是住于“
一来果住之智”会因为业、烦恼再次投生欲界;住于“不来果住之智”则不会因为业、烦
恼而投生欲界,他们会投生于色界与无色界。
为什么“一来果住之智”(薄地)与“不来果住之智”(离贪地)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原因是住于“不来果住之智”(离贪地),已经把欲界的九品烦恼都已经断除了,所以
他不会因为欲界的烦恼再次投生欲界。“一来果住之智”(薄地)的行者,只断除欲界九
品烦恼的前六品,还有七、八、九品(没有断)。
(8)独觉地,是把所有独觉的智全部合在此地来谈。
上述(小乘八地)内容是《明义释》及《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论典当中,将
“见白地”配合“资粮道”,“种姓地”配合“加行道”来解释,而不另外提及“声闻地
”。如果依照《明义释》及《金鬘疏》来讲有第七声闻地,而且声闻地是把一来果向(二
果向)、不来果向(三果向)、阿罗汉果向(四果向)三者合并一起命名为声闻地。但是
有些其他的论典就不做这样的命名,就把这个拿掉,没有声闻地这部分,另外安立一个见
白地,然后放在第一个位置。若再归纳的话,这八地可以摄于声闻地与独觉地两者当中,
亦即前七个为声闻地,而最后一个是独觉地。
(....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