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关于“苦与乐”的一些想法-续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12 07:59:24
当“心”处在烦恼控制下,“心”经历了苦或者说心当下就是苦,虽然没有人想要“苦”
,但是如同我们共通的经验,我们并不喜欢生气,但不由自主的我们仍然会生气,也就是
说“心”虽然想远离苦的状态,但是我们无法告诉自己说:“心”你不要生气,“心”就
会如我们所想的一般自然的远离烦恼,这指出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并无能力控制“
心”,他仍然随时不受控制的与“烦恼”黏着在一起,当他与烦恼黏着在一起的时候,我
们没有远离的能力。
如同我们会看的到的一些专注一境的练习,当我们试着将“心”控制在一处,那就代表我
们试着取得对“心”自主的掌控权,这种经由反复不断的练习控制“心”在同一处,逐渐
的就会取得对“心”的掌控能力,当“心”与烦恼黏着一起的时候,借由上述的练习,我
们可以比较有能力让“心”远离那些我们所不要的苦,那些负面的想法、情绪。
也就是说为了不要苦,我们必须试着让“心”远离烦恼,但是又无法控制“心”,透过让
“心”专注一境方式是很好的选择,经由反复练习,我们会取得对“心”的自主权。
如果上述所说你都了解的话,那为什么我们的导师世尊制定的修行程序是戒、定、慧就非
常有道理了,透过摒除内外干扰,再经由练习专注一境,取得“心”的自主掌控,至于“
慧”的部分牵涉的层面又更加的广泛了,粗分的烦恼消除后,我们所面对的还有更微细的
烦恼。事实上如果说没有透过戒来摒除内外干扰,很难让心专注于一境,所以推到源头“
戒”就成了佛弟子最基本的应该具备的远离烦恼的方式,我们的导师世尊具有的智慧,是
我们难以想像的,不是吗?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7-10-12 10:09:00
感恩_/\_(烦恼的远离,由粗至细,需靠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戒学遮止粗猛烦恼,定学次之,慧学遮除最微细的烦恼。)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7-10-12 10:2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17-10-12 23:26: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