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uddhism
[讨论] 关于“苦与乐”的一些想法。(无关乎佛教)
楼主:
tangchin
(tangchin)
2017-10-11 15:56:13
如果不从佛教的观点思考,仅就一般的经验,身为人类、有情的一份子,我们天生就有感
受,而且这种感受的经验告诉我们,“乐”或者说是“远离苦”是我们想要,“苦”是造
成困扰的,我们都一致性的不想要。在不讨论身体上所带来的苦,如果仅仅只是观察“心
”所带来的苦,我想,我们都有过烦恼的经验,这些的烦恼明显造成了心感受到苦或者说
心当下就是苦,我想应该也没有人会说当他很生气或者很嫉妒的时候,说他自己是很快乐
的。
这样来说问题就很明显,如果“心”希求“远离苦”,那么就必须让“心”远离烦恼,但
是“心”又因为长久的习惯,无法如同我们的希望而远离“烦恼”,那么从心深处把“烦
恼”视为仇敌,视为“应远离”,不让烦恼透过外缘产生,就仅仅是一种普世的价值,因
为我们不要苦,不是吗?
作者: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17-10-11 20:10:00
普世价值?我个人觉得没有普世价值那回事,人都追求自己要的,可每个人感知到的世界不一样,想想爱玩SM的人怎样叫乐吧?
作者:
Xras
(想不出来)
2017-10-11 21:48:00
原文里头并没有限定苦乐的内容,如是,有特殊癖好的人,仍然涵括在原文的文义之下…再者说,若否定了“普世价值”这个概念,那么就不应当认为“人都追求自己想要的”。因为“人都追求自己想要的”就是一种普世价值…即便要的东西不同、所认知的世界不同,也非否定了该项论点…如果主张“有些人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有些人则否”那么或许可以说原文所主张的普世性不存在
继续阅读
[法语] 证严法师:微细的“五蕴”作用
summertrees
[实修]《净土圣贤录》:李氏、陈媪、张寡妇 (292)
summertrees
[摄类] 甘丹北顶札仓住持:学习《摄类学》的利益
cool810
[讨论] 关于《心经》中“般若波罗蜜多咒”
tangchin
[活动] ~敬邀您~2017卡谛那供僧袈裟庆典活动
hvariables
[法语] 思惟死无常,让心“转大人” 图滇悲桑格西
cool810
[活动]法鼓山第24届“家中宝”佛化联合祝寿
levis0520
[讨论] 关于“一个残酷的事实”的想法
tangchin
[实修] 修定的障碍-五盖之昏沉
cool810
[实修]《净土圣贤录》:费氏、李氏 (291)
summertrees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