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S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已再版:《心类学》读本_校订版
藏语口述 Lati Rinbochay,英译 Elizabeth Napper,中译 廖本圣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08/06/mind-in-tibetan-buddhism.html
目标读者
1. 想了解心识如何运作的人。
2. 初学佛法,希望循序渐进,打下扎实基础者。
3. 已学习佛法多年,希望更系统了解佛法内涵者。
───────────────────────────────────────
摘录:心及其类型
“认知”、“觉知”与“明知”这三者为同义词,它们是处理心的问题当中范围最广
的术语。任何心或心所,均是认知、均是觉知、均是明知。这些术语均应以一种“主动的
意义”来了解,因为心是瞬间的认知、是主动的认识者。佛教当中不认为心只是一个总的
资讯贮存者,或者只是由大脑的机制所生,而是个别的认知刹那,而由这些个别的认知刹
那所形成的相续之流,就构成了我们的认识概念。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区分认知
,而最主要的分类方式是分为七项:
七项分类
1. 现前知
2. 比度知
3. 再决知
4. 伺意知
5. 显而未定知
6. 犹豫知
7. 颠倒知
1. 现前知
“现前知”(direct perceiver )根据定义,是“已离分别且不错乱的认知”。
“已离分别”意味着这样的认知,直接牵涉其对境而无需利用一个内在的意像。这点
可以透过“看见瓶”和“想着瓶”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来说明,因为前者是透过一个直接认
识瓶的“根知”而产生,后者则是透过一个有分别的“意知”而产生。在第一个情况中,
认知的产生有赖于接触一个实际的瓶,然而在第二个情况中,心仅仅牵涉到瓶的内在意像
。
“不错乱”意味着认知当中的显现,没有任何错乱的成分。关于这点,就像底下将解
释的,分别知必然是错乱的;因此,光是“不错乱”这个限定,就足以把它们(分别知)
从现前知的范畴中剔除。定义当中的“已离分别”虽然有点多余,但特别提及它,则是为
了排除非佛教的胜论派认为有“分别的根知”这点。
“不错乱”这个术语,也从现前知的种类中剔除了那些例如由于眼睛的缺陷、疾病等
“表层错乱因”所造成的“错乱无分别知”。这些均已离分别,但并没有免于错乱。一个
例子是,对于坐在船中的人的眼识而言,岸边的树木看起来似乎在移动。这个人的眼识是
无分别,因为它直接涉及那些树木,但却对于它们产生错乱,亦即它们看起来似乎在动,
但实际上却没有;因此,这样的认知就不是一个现前知。
现前知有四种类型:根现前知、意现前知、自证现前知、瑜伽现前知 。
“根现前知”
“根现前知”(sense direct perceiver )又分五种类型:“见色的根现前知”、
“听声的根现前知”、“闻气的根现前知”、“尝味的根现前知”、“碰触的根现前知”
。它们的产生有赖于具备三个要件:所缘缘、不共增上缘、等无间缘。
以眼识为例,它的所缘缘是它所认识到的“色”,它的不共增上缘是“眼根”,它(
眼根)是赋予它(眼识)能力的一种“清净的内在物质”,意思是说它(眼根)能让它(
眼识)了解形色而非声音、味道等。它的等无间缘则是发生在它之前那一刹那的认知,并
使它(眼识)成为一个能经验者。
除了毘婆沙宗之外,在所有佛教的学说体系中,因和果必须是按前后序列的方式发生
,也就是说它们(因和果)不可以是同时的。因此,由于被认知所缘取的对境是它(认知
)的其中一个因,所以它(对境)必定出现在认知之前,因此认知被规定为“了解存在于
它(认知)的前一刹那现象(对境)者”。不仅如此,虽然认知是刹那—亦即刹那刹那变
化—的现象,但是一刹那的认知对于一个凡夫来说过于短暂而无法注意到。更确切地说,
我们所经验到的根识,是诸多刹那之认知的相续之流,而它所了解的对境也是刹那刹那坏
灭之诸多刹那的相续之流。
因为根现前知既不会对它们的对境命名,也不会思考它们(对境)。无分别知在本质
上只是经验(对境)。所有关于根现前知所观察之对境的推论思考,均是由该根现前知所
引生的随后诸刹那的分别知所完成。在佛教传统中,这点使得根现前知被贴上“愚笨”(
stupid )的标签,并且导致西方的佛教诠释者普遍认为根知仅仅是被动的“传递者”(
transmitter ),只是负责把讯号从根(感官能力)传递到分别知而已。实际上并非如此
,因为根知的确“知道”(know )、的确“了解”它们的对境。不仅如此,根知也能够
被训练,例如眼识不仅可以了解它所见的人是一个男子,还能知道这个人是某人的父亲。
这并不是说,眼识对这个人贴上标签—“这是我爸爸。”但它的确认识这个人,而这个认
识会引生随后的分别知—它真的会把此人命名为“爸爸”—而没有任何映像介入。根知也
能够知道它们的对境有发挥功用的能力;因此,眼识本身能够了解火具有烹煮与燃烧的能
力。
“意现前知”
现前知的第二个分类—意现前知(mental direct perceiver)—有两类。格鲁派主
张在了解对境之根现前知的相续结束时,会有一刹那的意现前知产生;然后这个现前知依
次引生了解该对境的分别知,并命名该对境等等。在根现前知结束之后的那一刹那,就是
“第一种形式的意现前知”。它的时间过于短暂,因此一般人(凡夫)无法觉察,但是那
些透过大量修习而已经发展现观无我的能力、处于深层观修训练的圣者则能观察到(第一
种形式的意现前知)。
“第二种形式的意现前知”包含各种形式的“神通”,例如“他心通”、“宿命通”
(能够回忆某人前世的神通)、“天眼通”及“天耳通”(能够知道根知所无法了解的远
距或细微的形色与声音的神通)等等。
“自证现前知”
第三类的现前知是“自证现前知”(self-knower )。安立这类现前知的存在与否,
可以作为分辨学派宗义的主要基础;在佛教四个宗义体系—毘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及
中观宗—当中,经部宗、唯识宗及瑜伽行中观自续派认为有自证现前知,然而毘婆沙宗、
经部行中观自续派及中观应成派则否认它的存在。
对于承认有自证现前知的学派而言,它的功能主要在于使我们能记忆认知。支持它的
人说:“假如没有一个认知(自证现前知)去观察另一个了解对境的认知,那么我们将没
有办法知道我们已经了解该事物。”不承认自证现前知的那些学说体系则否定它们在记忆
我们的认知上的必要性,并且说:“安立它们会导致,前前的自证现前知需要后后的自证
现前知来了解等等没完没了的过失。”自证现前知的功能只是在让我们能够记忆先前的认
知,它并不像它的名称所显示的一般,扮演“反省”或“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角色;能发
挥这种功能的是能够跟随心王、叫做“正知”的心所。因此,自证现前知并不是我们在修
心过程中所要寻求发展的部分。因为它们在所有层次的心智发展中均发挥同样的(记忆先
前认知的)功能。
“瑜伽现前知”
第四而且是最后一类现前知,是“瑜伽现前知”(yogic direct perceiver )。不
像神通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类—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心续当中、而且不需要深层的心智训
练,瑜伽现前知只会在圣者们的心续中产生,也就是那些在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
、修道及无学道—当中已经证得见道位或以上者。
然而,五根现前知的不共增上缘是它们各自的根(感官能力),例如眼根、耳根、鼻
根等等,而瑜伽现前知的不共增上缘则是“止观双运的三昧”。因此,尽管同样都是身为
关于对境之不错乱、无分别的认知,但瑜伽现前知是非常不同于一般根现前知的认知层次
。
瑜伽现前知的发展,是禅修训练的主要目标。虽然我们毋须努力便有能力透过眼知或
耳知现前了解像形色与声音等事物,但却没有能力现前了解例如细微无常与无我等深层现
象。因此,最初必须透过分别的方式了解这些现象,也就是说,要透过意像来了解而非现
前了解。然后,透过不断反复熟悉这个已经了解的对境,是有可能发展愈来愈清晰的了解
,直到最终超越对于意像的需求,而现前了解对境。这样的瑜伽现前知具有极大的力量,
能够对治把我们束缚在轮回当中的颠倒观念。因此,现前知包含了“一般的认知”与“高
度发展的认知”两类。
2. 比度知
“比度知”(inferential cognizer )是一种分别知,它了解或不容置疑地到达最
初无法被现前知所了解的认识对象。因为必须推论过程达到顶点时,比度知才会产生,因
此据说要依赖一个“正因”作为基础才能产生。关于这点的意义,可以用一个世间的例子
来说明;假如一个人往窗外看到从邻居的房子冒出滚滚浓烟,那他将会立即推论出房子内
有火。产生这个比度知所依赖的基础或正因,就是烟的存在。由于“有果—例如这个例子
当中的烟—就会有其前的因—火—这两者(果和因)之间这种不变的关系”的这个事实,
我们可以正确推知火是存在的。这样的认识不是现前知,因为我们并没有亲眼看见火;但
是它依然是有效、让人信赖的认知。
因为比度知不容置疑地了解其认识对境,因此它就像现前知一般,是让人信赖的一种
认知形式。然而,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现前知直接且不错乱地接触其对境,而比度知因
为本身属于分别知,因此必须透过意像作为媒介才能到达其对境。这个意像称为“义总”
,它虽然不是真正的对境,但在分别心中却呈现为仿佛它是真正的对境一般,就这点来说
,分别知对于显现其中的对境感到错乱。但是这个错乱成分并不妨碍该认知正确了解被义
总取代的对境,因此它(比度知)是一个正确而且不容置疑的认知。
所有的分别知均对于呈现其中的对境(显现境)—义总—感到错乱,因此所有分别知
均被称为“错乱知”,然而只有某些分别知对于它们所要了解的真正对境—分别知真正所
要趋入的对境(即趋入境)—感到错乱。对于“所要到达的对境”(即趋入境)没有感到
错乱的分别知,是错乱知,但不是颠倒知;而那些不仅对于义总感到错乱,甚至连对于所
要达到的对境也感到错乱的分别知,则不仅是错乱知,也是颠倒知。根据定义来说,比度
知并“不会”对其所要了解的对境感到错乱,“不容置疑”的意思是它们的了解是稳固的
;这点给予它们力量及有效性。
......
7. 颠倒知
“颠倒知”(wrong consciousness )是指“那些对于它们所要趋入的对境或真正所
要了解的对境感到错乱的认知”。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颠倒知)从“错乱知
”(mistaken consciousness )当中区分出来(错乱知不一定是颠倒知),就像先前在
比度知的脉络中所描述的一般,它们(比度知)对于显现境感到错乱〔,但对于它们所要
趋入的对境或真正所要了解的对境并没有感到错乱〕。例如,分别知虽然对于显现其中的
对境意像错认为真正的对境,但是它们依然能够正确了解其对境。而颠倒知的情况则不是
如此,它们无法了解其对境,而且对于那些对境完全感到错乱。
颠倒知分为两种类型:(1)无分别与(2)分别。
“无分别颠倒知”(non-conceptual wrong consciousness )就像:把白雪覆蓋的
山看成蓝色的眼识、由于黄疸病而把任何事物看成黄色的眼识、看见两个月亮的眼识等。
因为在无分别知当中所显现的正是所要了解或所要趋入的对境,因此这样的认知如果对于
其“显现境”感到错乱,则必然也会对于其“趋入境”感到错乱,因此无分别颠倒知同时
会对于这两种对境(显现境与趋入境)感到错乱。
“分别颠倒知”(conceptual wrong consciousness )就像:执著“没有前后世”
的心、执著“实质有之我”的心。因为是有分别,因此这些心必然会对于它们的“显现境
”—错乱地显现为所要了解之真正对境的影像—感到错乱。不仅如此,它们还会对于所要
趋入的对境感到错乱,亦即在“执著‘前后世不存在’的见解”的例子当中,把确实存在
者(即前后世)认为不存在,而在“我见”的情况中,却把实际上不存在者(即实质有之
我)认为存在。
这些分别颠倒知为佛教的禅定修行提供了一个“存在的理由”(the raison d’etre
),因为佛教安立生、老、病、死的无尽循环—有情于其中毫无自主地流转并受到无限的
痛苦—的“根本原因”(the root cause )或“基本的前行发动者”(the basic motiv
ating antecedent )正是颠倒知,也就是颠倒执著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我。把我们从痛苦
当中解脱出来、让我们从轮回当中证得解脱的方法,便是去辨认它(痛苦及轮回)的根本
即对于我的这种颠倒执著,然后从事于对治它的方法。格鲁派这个传统所认同的方法就是
“论理”,而当一个人透过它(论理)的运用来发展正确的了解时,他可以采用“认知的
七项分类”作为他将会经历的阶段的实例。
一个人以颠倒见解—认为有一个实质有之我的观念—为始,只要仍然强烈抱持这种观
念,它就是“颠倒知”。然后,透过听闻“无我”(selflessness )的教法,他或许会
开始怀疑实际上是否有这样的我。这个时候,这个人已经产生了犹豫知;最初此人的倾向
或许仍然会认为多半可能有“我”,这个将会是“非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透过反复的
思考,这个人将会经历“等分犹豫知”的阶段,在这个时候怀疑是否有一个实质有之我,
但无论是哪一个都无法获致结论,然后最终将会开发“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这时此人
会觉得大概没有我,但是仍然无法确定。
发展无我正见的下一个步骤,就是产生一个“伺意知”,亦即明确认定没有实质有之
我的认知。这个时候,此人拥有了正确的见解。然而,此人尚未了解无我,即使口头传承
把最初产生的、关于无我的伺意知描述为一种强而有力的经验。现在必须透过论理,一再
地观修无我,寻求发展一种不受动摇的确定。
“比度知”是一个特定论理过程的最终结果。我们可以成立:假如有一个实质有之我
,则它将必须以有限存在方式的其中一种存在,而假如它完全不以这些方式当中的任何一
种存在,那它就不存在;透过理性的观察,我们成立它不以任何那些方式存在,因此获得
它不存在的这个结论。为了让这个结论具有理性确信的力量,我们必须一再重复经历这个
观察的各个步骤,以便我们习惯于它并彻底确信它(无我)。贯穿这整个重复练习过程的
认知,就是伺意知;而当这个认知被引导至不可动摇的确信时,则此人就产生了比度知。
随着比度知的产生,我们可以说此人已经了解无我了,而且对于它拥有不容置疑的认
识。然而这还不是过程的终点,因为在这个时候,此人的了解仍然是有分别的,仍然只能
借由意像达到无我。距离此人开发证悟的这个目标还很远,其目标最终是要把它(比度知
)带到现前知的那个层次上,这时候所有关于意像的需求均会消失,而且此人的第六意知
能够直接接触其对境;像这样了解无我的现前知才是一个真正对治(烦恼现行及其种子)
的认知,透过持续的开发,能够永远去除我执连同这个颠倒观念带来的所有其他颠倒见解
与烦恼,进而让解脱轮回成为可能。
比度知转变为现前知的方法,就是重复熟悉观修的对境。比度知的产生,最初有赖于
正因。那个了解(比度知)的随后刹那则是“再决知”,它(再决知)已不再需要直接依
赖论理了。在了解无我的力量尚存之时,透过一再地把无我带入心中,(无我)呈现的清
晰程度会逐渐加强,直到最终对境的影像消失,而完全被对境本身清晰呈现所取代为止。
当这个情况发生时,此人已经产生关于某人之观修对境的“现前知”了。
这个初次了解无我的现前知,能够完全并且彻底去除部分的我执,但并不能摆脱所有
层次的那个执著。因为我执是轮回的根本—从无始以来,把无数有情束缚于痛苦深渊的,
就是这个见解—因此,它根深柢固且力量强大。最初的现前知只能断除“层次最粗显的我
执”,亦即基于错误推论等等而生的那些执著。然后,行者必须持续开发无我的证悟,培
养其现前知的力量;随着现前知的力量逐渐加强,便能断除“层次愈来愈细微的我执”,
直到最终完全去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