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95(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2-14 15:55:25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95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Ⅱ) 忧苦万端
ⓐ 财物忧苦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零六页第三行看起,科判,“忧苦万端”。分两个小段,
第一个“财物忧苦”,第二个“增益恶根”。我们看经文: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
  这是世间的现象,自古以来哪个人没有,普遍的。而在我们现前这个社会,这种现象
愈来愈严重,变成社会上严重的问题。我们看经文,‘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
有无同忧’。念老的注解,“无田忧田”一直到“忧苦万端”这一大段,财物忧苦这一大
段,皆是“累念积虑”一句之详细演说,详演。田是土地,宅是居住的房屋;眷属,上面
有父母,下面有儿女、有仆从。过去中国是大家庭,那个制度比现前好,古时候的教育也
好,总是要教人要节俭。所以读书人,特别是读书人,明白这些道理,生活只要能过得去
就很满足,贪欲的念比较少,容易控制。现在世界变了、人心变了,贪欲没有止境,造的
业比过去我相信决定不止十倍,可能是要到一百倍了,多么可怕!
  没有田地想有土地,没有房屋想有房屋,这些“眷属财物”,有,他也担忧,没有也
担忧,“有无同忧”。“财物者,家财产业”,这些都是资生的器物。以上讲所忧的境界
,没有的想有,有的还想更多,所以有无就同忧,已有的又怕丢掉。所以,末后这两句话
讲得好,做为这个总结,“欲海难填,患得患失”。这两句话,我相信现代人感触非常深
,很有可能自己就在其中,你说多么可怕!有无同忧。
  底下一段:
  【有一少一。思欲齐等。】
  欲望没有止境。‘有一少一,思欲齐等’,念老给我们举例子说,例如已有一万元存
款,见到别人有两万元,他就想到他还希望跟他一样;已有一个电视机,看人家家里有两
个,他也就想再有一个,能够跟得上这些人。“思而未得,故以为忧”,想未必能得到,
这个忧虑。“思而能得,忧亦不止”,欲望它会膨胀,它没有止境,这是“因欲无止境,
故永有不足之忧”。真的,从你懂事,小孩懂事就有欲望,一直到你老死,你还是有欲望
、还是放不下。
  下面佛又告诉我们,有了,有了怎么?又怕丢掉。你看:
  【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
  这些现象在现在太多了,普遍的都能看到,但是有没有认真去想想,值不值得?为什
么有修行的人、有道德的人,他什么都没有,日子过得很好、很快乐?海贤老和尚早年居
住的来佛寺是宏伟的建筑,是个大庙,文革的时候被毁掉了,一间房屋都没有留。文革之
后再恢复,土地是在,房子没有了,这个乡村这么偏僻,没有人到这个地方来,没有功德
主给他恢复寺庙。他就在原来这个地址上,建了几间茅房,好在人也少了,这个道场只有
五个人,包括他的母亲,简单的茅蓬。现在听说盖了有几间瓦屋了,老和尚圆寂之后,大
家知道了,我们讲经时常提起,所以这个庙也出名了,信徒也多了。
  这一段,念老注解也注得很好,他说,“且稍具有”,稍稍的具有,样样都不缺了,
他就想什么?要永远保持。“恐遭祸变”,怕灾祸来,忧虑会失掉。这个忧虑,为这些眼
前资生的衣食住行。现在看到别人有车,自己没有车,那也是他很忧虑的,必须看到他家
有车我也有;他车比我好,我怎么也想能跟他一样。这种忧虑既然人人都有,所以我们常
常遇到,遇到一些人在我们面前诉苦,说他少这样少那样。到庙里,信佛了到庙里烧香拜
佛,目的是什么?求佛保佑他发财,保佑满他的愿,他样样都能满足。
  有这么一句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是不是佛给你的?
不是的,佛教你明白道理,你依照这个道理去做,你就会得到,不是假的。你命里头没有
财富,是你过去生中没有修财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法布施是因,得聪明智
慧是果报;无畏布施是因,得健康长寿是果报。你不修这三种因,拜佛没用处。佛把方法
告诉你了,你能依教奉行,真的可以满你的愿。
  我在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辛苦,从小没有好好的念书,是因为环境关系,喜欢读书
,环境不许可。我记事,家里已经败了,我只知道我三岁离开老家,以后再没回去过。七
十多岁,出家身分回到老家看看,那个地还在,土地还在,房屋一间都没有了,过去应该
是两个四合院。地上还堆了一堆瓦,邻居告诉我,这个瓦就是你们家的房子拆下来的,没
有人要,堆在这边,我看到了。所以流离老家到东乡白湖边上宛家村庄,那个村庄就是一
家人,他们这一家还在。我的姑妈嫁到他们家,所以有亲戚关系,我们在那里住了六年。
这个六年,虽然只读了一年多的书,私塾,他们有家学,我记得好像六、七岁的时候,在
私塾里头念过一年,这是宛氏的家学。
  第二年,私塾就没有了,国家不承认,改作短期小学,短期小学就是两年的教育,两
年就毕业了。我还遇到过这个事情。这两年教材是新编的,跟私塾里头的不一样,私塾里
头的教材真管用,好东西,这一改,让我们离开中国传统文化。小时候不知道,现在想起
来很悲惨。我们那个时候,民国十六年,距离满清亡国比较近,风气还有,所以还亲自见
到,能体会得到。从此以后,私塾没有了,就进一般小学。我进小学是到福建,那年十岁
,第二年十一岁,卢沟桥事变,日本对中国挑起战争,打了八年。到我十九岁的时候,日
本人投降。
  这八年我走了十个省,跟玄奘法师一样,两条腿走路,没有交通工具,逃难。身上穿
的几件衣服,背个小包,一无所有,流亡学生。中日战争第七年,我才有机会进入国立第
三中学。这个学校是国家办的,收留流亡的学生,无家可归的学生,我们符合这个条件,
校长周邦道先生,我在这个学校念了一年半。抗战胜利之后,我回到南京,在南京第一中
学,初中毕业在南京。高中念了半年,到台湾来。到台湾身上一分钱都没有,没有亲戚朋
友,没有人事关系,也没有学历,也没有经历,怎么活下去?朋友都是在当地同乡的关系
、同事,给我介绍工作,待遇仅仅能够生活,苦不堪言。喜欢读书,没有机会读书。一直
到遇到佛法,才有个皈依处。佛法里头也需要有人事关系,也需要学经历,我们统统没有

  学佛,好在什么?不要缴学费的。我能跟章嘉大师三年,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上一堂
课,奠定了佛法基础。大师圆寂,我到台中亲近李老师,他刚刚建一个图书馆,我是这个
图书馆的管理员,负责照顾图书馆三个人,我是其中之一。三个人,两个都走了,只剩下
我一个了现在。在那里住了十年,跟李老师学经教。这就是我的学经历。
  忧不忧虑?忧虑。学佛之后知道了,人生苦短,轮回可怕。最后遇到净宗,我们有个
方向,有个目标。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章嘉大师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
牟尼佛一生干的什么事,那叫佛事,佛所干的事。是什么?我们搞清楚了,佛所干的事是
教学。释迦佛示现开悟三十岁,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就教学,教一辈子。七十
九岁过世的,三十岁开始教学,整整教了四十九年。讲经说法,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
九年,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干的事。佛没有道场,他真的是办学,这用现在的话说,他办
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
  前面十二年,讲阿含,是小学,给学生奠定基础。这十二年着重世间的教育,伦理教
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圣贤教育,这个圣贤也可以把它说作宗教教育。十二年之后,
他又接着讲方等,八年,这好比是中学,给进入大学做准备,大学的预科。八年之后办大
学,讲般若,这才是佛办学、教学所希望的目标。这个大学办了多少年?二十二年。最后
八年,讲法华、涅槃,那是研究所,把大学毕业的学生再向上提升,提到佛的境界。所以
经典里头有所谓成佛的《法华》,《法华经》教你成佛,开智慧的《楞严》。可是《法华
》如果没有前面那些基础,成佛成不了,你要跟着佛,大概还有可能,阿含、方等、般若
再到法华。这四个阶段,佛讲的经量很大,现在汇归起来叫《大藏经》。
  章嘉大师希望我走释迦牟尼佛的老路,我也接受了,非常认真努力。在李老师的会下
,我讲小部经也讲了不少年。经文不长,短的,三天可以讲完,一天两个小时,六个小时
可以讲完;长的,大概不超过六十个小时,一个月可以讲完,一天讲两个小时,一个月六
十个小时讲完。这样的经我讲了十几部。那个时候没有录音,没有录影,有些同学有听经
笔记。我自己有时候也写讲稿,写过讲稿,以后就不写讲稿了,写大纲,讲起来比较活泼

  这一段我们不难懂,而且都会有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佛所讲的大概就是我自己所遭
遇到的。所以经上说,‘适小具有’,能过得去,‘又忧非常’,真的是无常。我不是不
想依止一个寺庙,依止一个老法师,老法师不喜欢我这个做法,同参道友也讨厌。为什么
?很少人学讲经,你在寺庙里面讲经,听众愈多麻烦愈大,嫉妒障碍就来了。我在临济寺
出家,那个时候我一出家就讲经,寺庙里的住持是我的剃度师心悟法师,过世了,他以后
还俗了,他小我一岁。我出家跟他谈条件,我要学讲经,他非常欢喜,所以临济寺有个小
讲堂就给我用,大殿那边做佛事,小讲堂里面讲经。一年之后他还俗了,白圣法师来住持
,那就不行了,他就不赞成讲经。我怎么办?我只好回到台中继续学习。所以确实忧虑,
只有一个念头,今天得过且过,明天还没来,别去想它,你要想明天,睡不着觉。
  我到台中,台中还给我一个小房间,房间虽然不大,住得安稳。老师是成就人才,他
帮助我,我要是没有李老师,要是遇不到韩馆长,我这条路就走不通。在老师会下十年,
经教没有问题了,上台可以应付,但是没有一个寺庙想培养讲经人才,包括佛学院。所以
我以后连佛学院也不能教,很苦!讲经,只有外面居士到寺庙里面来修福供养,饭前饭后
有一点时间碰到了,大家坐在一起谈谈佛法,没有经本,这样跟大家结个法缘。
  所以为什么佛教里头不出人才?上一辈没有重视,只重视经忏,经忏有收入;着重在
生活,怎么样去找钱,让生活能过得去,讲经没人供养。经忏可以有价钱的,一堂佛事多
少钱,有收入。所以白圣法师批评我,你为什么走这个死路?谁供养你?你生活怎么办?
讲的是有道理,完全讲到现实。所以很痛苦,这条路还是咬紧牙根走过来了。现在想想我
这条路走对了,感恩章嘉大师,得他老人家的加持,这条路走过来了。
  “非常”指些什么?就是下面讲的,水灾。我们常常在电视里面看到海啸,我们看到
日本三一一的海啸,只有十米,沿海的城市不到一个小时就摧毁了,逃命都来不及。火灾
、盗贼。‘焚’是火,‘漂’是水,‘劫夺’是盗贼,这是“非常之祸”,你预料不到的
,你会遇到。这些,还有怨家,抢夺、偷窃都有人遇到过,“怨家,指与我结怨之家。债
主,指我欠债未还之人。以上种种,皆可突生非常之祸”。下面举例说,“火能焚烧,水
能漂没,盗能劫夺,贼能偷窃,怨家报仇,债主索欠。甚至俄顷之间,全非我有,旧日财
富,荡然无余,故云焚漂劫夺,消散磨灭”。这都是事实。
  “《会疏》曰:焚谓焚烧,兵火失火等难”,兵火是战争,特别是现在恐怖战争,在
哪里?不知道,会突然发生,常常有报导,太可怕了!“漂谓漂流,洪水风波等难。劫夺
,盗贼难。为怨家所消散,为债主所磨灭也。”我们再看底下,“增益恶根”。
ⓑ 增益恶根
  【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前面举这些例子,许多人亲身经历,我们自己也曾经经历。所以世间人“心悭意固,
指悭吝之心至为顽固,财物有失,则心中更增愤恨,忧怨愁苦,意无解时,故云无能纵舍
”。纵舍是放下,放不下,已经得到了,失去,有些人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受打击很大。
很辛苦攒积的一点财物,一下没有了,失掉了,在今天的社会,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了。我
们每天看到多少难民,那个难民遭惹到横祸,离开自己家园,一生所累积的一点资生之具
、生活的一点财物,突然就没有了。
  “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这四句“泛指一切世人,临命终时
,则一切积爱之眷属财宝,皆当舍离。独去独来,无能随伴,至爱之人,可以同时死,但
不能同处去。业因不同,果报千殊,去处各各不同。故云莫谁随者”。这一句我们必须要
知道。命终之后,到哪里去?这是大事,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这里讲的是业因不同,果
报千殊,千差万别,为什么?每个人造的业不一样。起心动念是意业;言语,口业;身体
的动作是身业。《十善业道》里面告诉我们,杀盗淫,身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
口业;起心动念,意业。这三业不停的在造,造业,这个业是善是恶你自己知道。三业都
善,来生人天果报,三业不善,那就分别到地狱、饿鬼、畜生,最严重的是地狱,绝大多
数的是鬼道。现在的业造得重,可能绝大多是地狱道,其次饿鬼道,再其次畜生道。这几
句话是严重的警告,而且回头想一想,我们每个人都有,怎么办?死了以后,每个人去处
各各不同,莫谁随者,不可能两个人会在一起。同时死可以,但是到哪一道,没有办法同
处,这要懂。
  我们净宗,确确实实救了我们的命,我们能做到,念佛求生净土,我求生净土,你求
生净土,将来我们到极乐世界还在一起。只有这一条路,再也找不到第二条路。所以家亲
眷属、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在这一生希望大家都能够接受净宗的教诲,信愿持名,老实
念佛,求生净土。从上面一品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一大段的经文,是无量寿这一会佛
所讲的戒律,我们要认真学习,不能违犯。如果违犯了,往生就会有障碍。
  念老举《普贤行愿品》来勉励我们,《普贤行愿品》上说:“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
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
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与此同旨”,跟这一段经文六句完全相同
,《行愿品》讲得详细。是人,这是临命终的人,没有一个人能逃掉这一关,只是早迟而
已。你既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有生必有死,这个世界上没有见到一个人,有生到现在还没
死,一个也找不到。百岁就是高寿了,很稀有,四、五十岁过世的多,六、七十岁的那就
更平常,八十以上的就稀有了。
  老师,早年在一起常常劝人,讲到《秋声赋》,欧阳修这篇文章,老师非常感慨告诉
我们,一个人一生有一生的四季。从出生到二十岁,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岁,人生的
夏天;四十到六十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岁,人生的冬天。所以,春生夏长秋收冬
藏,到人生的秋天,就要想一想来生往哪里去?秋天是四十岁到六十岁,人生的秋天,快
要接近了。在这个时候走的人很多,我们能够观察得到。死了,所以常常印光大师教我们
,念佛人常常把“死”字挂在额头上,天天看到,时时看到,让它来提醒你。这是非常现
实的警告,他老人家自己用这个方法警惕自己,印祖八十岁往生。李老师给我们讲《秋声
赋》,八十以后就没有了,多活些年是你赚得的,多活几年,八十岁很少有,不多。
==
人生苦短,轮回可怕。最后遇到净宗,我们有个方向,有个目标。在这个世间,一切随缘
我还没学佛前,完全没想过这些问题,说乐不是很乐,说苦自己也不明白怎么苦,
只是完全不明白人生是要做什么的,也想不到这些事。
现在想起来,就是像在海上漂浮,偶尔也有阳光和风,但就是不知道然后呢?
人生的然后追问到最后就是死亡,然后呢?
这样想起来是让人完全没有动力的、很无趣的。
确定念佛往生净土的路之后,才有那种人生终于清楚起来、踏实起来的感觉。
才终于知道人身是要用来做什么,自己要去哪里。
所以看到这段话,很有点感触。
因为有了目标和方向,才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幸运的人,菩萨这样循序引导我。
又看到四周完全没有方向的人,甚至于心很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
就会特别觉得他们很苦很可怜。
愿我们大家将来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将来再回娑婆度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2-14 16:25:00
阿彌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2-14 17:17:00
阿彌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2-14 21:32:00
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t133qaz (wwtww)   2016-12-15 03:27:00
阿彌陀佛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16-12-15 15:4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erincy   2016-12-16 15:5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