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76(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0-20 23:53:45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76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七十四页倒数第五行:
  “普令众生悉皆除恶生善,顺于佛法,降伏非心,舍诸爱着,永断三毒;开显本性,
安住神通,自在无碍。”这一小段,是黄念老为我们总结前面“引导群生,舍诸爱着”这
一段文字。我们读了感想很深,今天的社会之所以动乱,就是缺乏这样的教诲。我们学佛
,为佛弟子,学传统文化,为古圣先贤的子孙,应当如何面对现实,为社会大众做个好样
子?念老说得好,普令众生,除恶生善。从哪里做起?要从自己做起。怎么个做法?他告
诉我们,顺于佛法,降伏非心,从这做起。又教导我们,最先下手之处,就是底下两句,
要降伏非心,舍诸爱着。这是真功夫。
  最重要的,怎么样降伏非心?非心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叫它做非心。妄心生烦恼
,一般就是说的妄想、杂念、分别、执著,这是妄心。真心没有妄想,真心没有杂念,真
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些东西统统是阿赖耶识所起的作用,这是个妄心。真心能生能
现,妄心随着就能叫它产生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再多离不开这三
大类。这三大类它所起的作用,让我们从早到晚不能够安定,身心不安,造作不善的业多
啊。起心动念全是虚妄的,但是这个念头有善念有恶念,恶念所感的是三恶道。现在人不
学因果教育,所以他对于三恶道模糊。如果多读一些因果报应的书,就会提醒自己,自己
提醒自己,不敢作恶;确确实实是用古人的话来说,上从天子,下至庶民,哪一个不怕?
  早些年,差不多有十年,我们听说唐太宗附体,这个事情发生在深圳,以后我看到这
个光盘。这在历史上是个好皇帝,是明君,他在哪里?他在地狱,苦不堪言。为什么堕地
狱?有人问他:你是个好皇帝,为什么会堕地狱?皇帝造了地狱业,不能说你是皇帝就不
堕地狱,一样堕地狱。那什么是地狱业?他告诉我们,杀人,中国人、外国人杀得太多。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恶果报就是无间地狱,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
语,再加上贪、瞋、痴,十恶。虽然做了皇上,十恶统统具足,所以死了以后堕地狱。
  求超度,他找到我,我们也没想到,找到我还算不错,来感恩。我说我对你没做什么
善事,你感什么恩?最后明白了,那个时候,我将《群书治要》印了一万套。书还没出版
,样本,世界书局把样本寄给我看,我在澳洲。我们在此地还有个同修,悟忍法师,跟她
的妹妹,我们一起看这个样本,看得很满意,很欢喜。她的妹妹突然跪下来,说我是李世
民。我说唐太宗来了,附在忍师妹妹身上,来感恩。我就问他,感什么恩?就是印这部书
,他离开地狱。这本书是他下令编的,大唐盛世是当时上从帝王,从他自己本人,文武百
官都要学这部书,他是用这部书来治天下,这部书成就大唐盛世。
  非常可惜,在中国失传了一千年,唐朝亡国之后,这部书不见了。所以我们在二十五
史里头,《新唐书》、《旧唐书》都没有提到这部书的名字,《唐书》是宋朝人写的,没
见过。这部书一直在日本,日本人带回去还不错,依教奉行,在日本造成了千年盛世,起
了很大作用。四百年前,日本人接受了西方科技文化,对于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诲淡化了,
造成今天社会这样子。
  我们要知道,他这部书是救人的,真的从个人一生能过上幸福快乐的人生,真正得受
用,家庭和睦,事业顺利,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有智慧。这部书是智慧的宝典,有智慧就
能得到顺利,事业顺利,社会祥和,国家富强,天下太平。这个书我们得到了。我想了好
多年,我知道有这本书,没有见过,问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次我讲经,提到有这么一本
书,希望有人如果看见告诉我。二、三个月之后,国内有个同修把这个书找到了,寄给我
。我打开这个包,看到这部书,如获至宝。书很旧了,纸很脆,民国初年印的,一百年前
商务印书馆印的。商务印书馆在台湾的,他们的总经理跟我很熟,我问他他不知道。所以
我们在台湾,交给世界书局再版,印一万套,这样我分送给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
藏,这个书不会失传了。
  唐太宗治国的宝典,当时他附体告诉我,这部书能救国家,能救全世界,唐太宗附体
告诉我的。这个功德大了!他凭著这个功德,地藏王菩萨带他离开地狱。到哪里去了他没
说,有人告诉我,他生天了。最近有些人告诉我,他往生到极乐世界了。能不能相信?能
相信,我相信。所以,一生还做了这桩真正的好事,编了这套书留给后人。
  现在这本书印的分量很多,很多地方都印,好!在马来西亚,把它翻成英文,在国际
上流通。这个好事,是马来西亚两个首相做的。我把这个书,中文本《群书治要36O》
,第一册、第二册中文本送给他看,他们看不懂中文,需要翻成英文,他能看得懂。告诉
我,赶快翻,他很想读。在马来西亚把它翻成英语,现在已经有八种语言的译本。你看看
,就这么一部小书,把唐太宗从无间地狱里头度出来。我们能做的是缘分,帮助他推广,
读的人愈多,他的功德愈大。参加我们念佛会,这是我听说的,我们在澳洲的念佛堂,听
说他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跟大众一起念佛。所以有人说他往生极乐世界,我能相信。
  普令众生统统都能除恶生善,善恶的标准,下面这四个字说了,“顺于佛法,降伏非
心,舍诸爱着”,这个很重要。也就是说,一切时一切处所,如何能够做到不起心不动念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恭喜你,你很如法。不但如法,你的功夫很高,这不是普通人能做
到的,菩萨才能做到,你的功夫帮助你进了菩萨道。声闻、缘觉只断见思烦恼,尘沙、无
明没断,这是阿罗汉、是辟支佛。他们对于降伏非心、舍诸爱着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三界
六道里面没有爱着了,可是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他还会有起心动念,还有分别,执著没有
了。这个地方叫舍诸爱着,他做到了,小乘阿罗汉就做到了,不容易。“永断三毒”,这
成佛了。三毒是贪瞋痴,就是前面讲的非心,那不是真心,那是妄心,贪心、瞋恚心、愚
痴的心,这叫三毒。永断,阿罗汉就做到。
  “开显本性,安住神通,自在无碍”,这是法身菩萨;换句话说,见思烦恼他断了,
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烦恼也断了少分。能够在一切境界当中,见色闻声,六根在六尘境
界里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当然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法身菩萨。禅宗里面所说大彻大悟
、明心见性,是这个阶层。这开显本性,本性就是真心,他用真心,不用妄心。用真心的
是法身菩萨,用妄心的是三贤菩萨,《华严经》上说的,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些
菩萨他们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不容易!我们今天说舍执著,那是说得好听,能不
能做到?我这一生没见到过。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宗门教下,显密圆融,大善知识。遇到净宗法门,也就是普贤菩
萨在华严会上为我们表演的,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证得大圆满。
他明白了,无比的欢喜,所以他把他的小楼取个名字叫欢喜斋。从此以后,老实念佛,求
生净土。为什么?这个法门,保证我们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往生净土,亲近弥陀,一
生决定圆满成佛,欢喜。换句话说,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积佛法善根,没有遇到这个法门
,这一生遇到了,生大欢喜心。因为,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除净土这一门之外,其他的统
统包括在其中,要断见思烦恼、要断尘沙烦恼、要断无明烦恼才能成佛。无明烦恼我们不
知道,怎么断法?不知道。尘沙烦恼无量无边,从哪下手?见思烦恼有下手处,这经上常
说的,贪瞋痴慢疑,见思烦恼里的思烦恼;见烦恼呢?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
这五种错误的看法放下了。难!
  见惑是最粗的,最明显的,能把它放下,把它断除,证小乘须陀洹果,也就是说,佛
法小学里面一年级。别小看这个一年级,这个菩萨真的入佛门了,他是真正释迦如来的弟
子,初入门的弟子。我们全在门外,非常非常有可能,我们小学一年级的门槛都没找到,
他居然进去了,证初果须陀洹。初果须陀洹自自然然得两种神通,这里讲“安住神通,自
在无碍”,他得两个神通,第一个天眼,第二个天耳,这是修行功夫证得的。天眼,没有
障碍,我们坐在这个讲堂里,讲堂隔壁那里有人在什么,你能看得清楚,你没有障碍。第
二个天耳,再小的声音,我们耳朵没听见,他听见了。他能看到欲界天人,功夫深一点的
,能够见到色界天人,能够见到六道轮回。这就是安住神通,自在无碍。
  如果证到二果,又有两个神通发现了,四种了,第一个他心,别人起心动念你知道,
第二个宿命,你知道过去生中的事情。阿罗汉能知道过去五百世,过去一世二世三世,阿
罗汉知道五百世。菩萨的神通就更大,到明心见性,法身菩萨,无量劫前的事你都能知道
。过去的,未来的,能知道过去未来,为什么?你的天眼看到了,你的天耳听到了,你有
这个能力。那我们修行有没有功夫,就看你的天眼开了没有,没开,没看见,也没听见,
那么我们自己就要承认,我现在什么地位?道道地地的凡夫,六道凡夫。
  六道里头有天道,天道里面五种神通都具足,能力大小差别很大。忉利天就不如夜摩
天,夜摩天就比不上兜率天,兜率天就不及化乐天,化乐天就比不上他化自在天,欲界最
高的。再往上去,四禅天,四禅天知道六欲天,六欲天不知道四禅天,他知道有四禅,他
看不到。每提升一个阶层,神通、能力就扩大了,自己可以取证。这些纵然我们证得,我
们这些烦恼习气没有放下,真正利益得不到。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看到经上讲的净土法门,无量欢喜,欢喜多少天都止不住,欢天
喜地。这一下什么?无量劫来出不了六道,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保证你脱离六道轮回
、脱离十法界,多难得!他的功夫行,他真的通宗通教,显密圆融,要想摆脱六道轮回都
那么困难,没有把握,遇到这个法门有把握了,信愿持名。完全接受了,发愿重新会集大
经,这个功德大了!让往后修学净土的人,读了这部大经,信心生起来,愿心坚定了,老
实念佛,没有一个不往生。这功德大,绝不亚于唐太宗编《群书治要》,那是世间法,这
部书确确实实我们如果好好去念,真正去体会,把它落实在自己生活上,你自己就可以真
正体会到孔颜之乐。也就是说明,它能带给你一生幸福快乐,无论在什么境界里头,你都
法喜充满,欢喜,你没有忧悲苦恼,那些东西彻底放下了,真正得到法乐、法喜。
  那我们怎么办?我们的根机比不上夏莲居,也比不上黄念老。夏老慈悲,知道,不是
不知道,所以给我们编了个净修简课,简单的早晚课,这就是《净修捷要》。花一个小时
就够了,如果念熟了,念上一年、两年,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做完。早课半个钟点,晚课
半个钟点,一天只要一个小时就行了,也保证你往生净土。我遇到了,生欢喜心,自己这
一生有救了,没有遇到这个法门,虽然知道这个法门,学习这个法门,没把握往生。夏莲
公最大的功德就是编《净修捷要》,帮助我们这个阶层的人,这一生当中稳稳当当成就净
业。我们能往生,靠它,它是我们的老师,它是我们的善友,它确确实实能帮助我们解决
问题,解决究竟的问题,生死大事。往生极乐世界,生死就没有了,那个世界的人不生不
灭,生死这个名词在极乐世界听不到。
  我们对这个法门,五经一论要掌握住,最重要的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本子,夏莲居老
居士的会集本,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这一本是究竟圆满净宗修学的课本,这里头字字句
句,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会集没有改动一个字,稀有难得;注解,引用了一百九十三种
经论及古来祖师大德的法语。我们依照这个注解的本子学习,就学习了八十三种经论,一
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内容的丰富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两个人,我们有理由相信,菩
萨再来,应化在我们这个时代,帮助这个时代苦难众生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我们要珍惜

  下面说‘因缘’。“《魏译》作因力,缘力”,这康僧铠的翻译,会集的时候,因力
、缘力,把力字省掉,翻作因缘,简单,意思圆满。《净影疏》里面,这是小慧远,就是
魏译本的注解,这个注解本里说,“因力缘力,为第一门。起修所依。过去所修一切善行
,能生今善,名为因力”。这什么叫因力。我们修行不是这一生,过去无量生都曾经学过
佛,现在在六道里头轮回,把前面所学的忘掉了,忘得一干二净。这一生中又碰到了,为
什么你能碰到?因为你过去生中有缘,你学过佛,你在佛门里修行过,你干过这个事情,
所以这一生就变成善根。有这个善根,没有这个善根你遇不到,有这个善根你才遇到;没
有这个善根,遇到了你不相信,跟你讲了听不进去。所以为什么一次的讲经,听众很多,
有的听众很欢喜,有的听众依教奉行,有人没听懂,有人半信半疑,不一样。
  佛教化众生,这里头总有一、二个人当机,他才说。实际上他说这个法就是给那一、
二个人说的,其他的旁听。旁听这一生不能得利益,但是种了一点善根,道理在此地。没
有听众也讲经,初学的同学练习讲经,登台没听众,听众听了几分钟走了,半个小时之后
没人听了,一个也没有了,怎么办?还是要欢欢喜喜把它讲下去,讲圆满。譬如一个小时
,下半个小时还要讲圆满。有没有人听?可能有,我们肉眼看不见,讲堂里头有众生在听
。所以我们要欢喜,决定不能改变态度,这样学经教才能学得出来。如果一看到人都走了
,兴趣就没有了,士气完全消失,这个人走这条路就走不通。要知道,讲这一座经,上有
佛菩萨在听,下有鬼神在听。佛菩萨是欢喜赞叹,鬼神是听经得利益,他能够超越鬼道、
地狱道,他能超越,得利益了。我们肉眼看不见,他在,如果有天眼的话,他看的我们讲
堂听众不一样,我们看不到他看到。这些都是事实,都不是假的。
  下面说,“近善知识”,近是亲近,“听闻正法,名为缘力”。过去生中有修,这是
根、是因,我们这一生当中欢喜亲近善知识。前几天,有同修送来一份资料,也是一个道
场,法师写给我的一封信,告诉我,他的师父往生了。师父临终最后的一句话跟他说,要
讲经,讲经不能中断。他把这句话传给我。我知道,现在讲经说法的人少了,真正稀有难
逢。讲经的功德我们自己不知道,鬼神知道,护法神知道,佛菩萨知道。所以亲近善知识
要紧,听闻正法,这叫缘力。
  望西大师说,“宿世善根谓之因力”,过去生中善根,“亲近知识谓之缘力,因缘和
合能起行故”。起行是什么?帮助你修行。有因、有缘,帮助你能理解,帮助你能够落实
,把你所学到的落实在你生活当中,变成是实际的生活;变成生活就得法喜,这是必然的
。你听经、修行、念佛得不到法喜,是你没有办法得到利益,真得到利益,他怎么不欢喜
?念佛,清净心现前,这功夫。什么叫清净心?确确实实,很自然的,一点都不勉强,不
受外界诱惑,不受外界干扰。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如如不动,不受它
干扰,它不会引发我们的贪瞋痴慢,引不起来。那时候什么?你的烦恼淡了,没有那么浓
了,烦恼淡了,功夫得力,这真的得力。
==
你听经、修行、念佛得不到法喜,是你没有办法得到利益,真得到利益,他怎么不欢喜?
念佛,清净心现前,这功夫。
什么叫清净心?确确实实,很自然的,一点都不勉强,不受外界诱惑,不受外界干扰。
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如如不动,不受它干扰,
它不会引发我们的贪瞋痴慢,引不起来
老法师这回讲经真的把话都讲白了。
有点类似的譬喻的话,应该大概就像吃素的人看到肉,看得清楚,知道他是什么,
可是不受诱惑不受干扰,很自然的,一点都不勉强,不会引发我们的食欲。
这是我的理解。
学长问过我这个问题,你都不会想吃吗?
我跟学长说,你看到玻璃和台灯会想吃吗?就像那样啊。
海贤老和尚有一次被收电费的人打了两耳光,
这两耳光让旁边的人嗔心都起来了,抱不平了、气愤了,
但是这两耳光就没引起老和尚的嗔心,引不起来。
我想这就是老法师说的清净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bdc874a0102wbgj.html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0-21 00:0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10-21 00:19:00
收电费的为何对贤师如此?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0-21 00:53:00
附的网址里有完整的经过喔 :)
作者: YuGar (深奥幽玄)   2016-10-21 12:39:00
修净土,可以拿海贤法师当个参考的榜样。反过来看,唸阿弥陀佛是修净土,在下认同;但是唸《群书治书治要》是修净土,有没有捞过界了?净空这论点真的值得大家想想。
作者: hywu (hywu)   2016-10-21 13:28:00
最好还是不要念"会集本"。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10-21 15:53:00
"地狱众生" 还能附体....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6-10-21 17:3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10-21 17:39:00
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10-21 17:41:00
随喜功德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夏莲居居士会集本无量寿经非常的棒让我了解净土各种情形
作者: buddhanature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016-10-21 20:06:00
地狱众生无法附体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10-22 04:23:00
深圳附体一次, 澳洲才脱离地狱又附体一次净空法师的论点是印制善书是修净土,何谓善书是另一回事^ (如果他的说法要撷取出论点的话)
作者: dansha   2016-10-22 06:11:00
玻璃和台灯的比喻很有趣:)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