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向内心中求

楼主: hardcover (不可说不可说)   2016-10-20 00:15:17
常听法师说向内心中求,不要向外求。
那要如何向内心中求呢?
反观自己内心,什么都没有啊,那是无求的意思吗?
如何向内心中求?
作者: YuGar (深奥幽玄)   2016-10-20 10:31:00
‘常听法师说…’,谁说的当然找谁负责啊…问网友搞错了吧?
作者: engram (RICH IS GOOD !)   2016-10-20 11:44:00
你爱解释就解释,不想解释也可以不用讲风凉话
作者: YuGar (深奥幽玄)   2016-10-20 12:03:00
在下已确实指导解决疑问的正确做法,故这句话可以还您:‘你爱解释就解释,不想解释也可以不用讲风凉话。’PS: 问网友们法师在说什么(X);问法师本人在说什么(O)。
楼主: hardcover (不可说不可说)   2016-10-20 22:51:00
Hi YuGar, 我看到的法师都在youtube上喔。净空法师,净界法师,慧律法师,梦参法师。感谢指教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10-20 23:51:00
可先从 老和尚 讲解的《了凡四训》中参考 goo.gl/r2xXPO在"改过之法"当中的,了凡先生 有问过 云谷禅师 这个问题‘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如何求得。’这段开始会探讨到,一直到 "积善之方" "谦德之效",都是在谈如何从生活上去落实,《了凡四训》是不错的启发.老和尚在此处发挥,从世法到出世法的内求,讲解很圆满。南无阿弥陀佛无求并非什么都不做,如印祖云,于生活中要能敦伦尽份,闲邪存诚,然心中不在事上遇顺境生爱染执著、逆境起嗔心这是生活上的逐步离染无求的下手处。一切法不离自性,无论世法或出世法,皆须从内心当中改变如求财必须先从布施心培养、求寿须先从不杀慈心培养、求出世果须从断内心贪嗔痴我执开始,故言向自心中求。外境是业果,内心是造作业因的根本,佛法又称内学,故名思义,从根本处改变为上善。这是末学听老和尚讲经的一点感想,阿弥陀佛。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10-21 00:45:00
因为一切唯心造.但这五个字说起来太复杂太深了您可以去找 地藏经前的觉林菩萨偈来看,就会明白:)
作者: yzfr6 (扮关二哥!)   2016-10-22 08:49:00
一楼说的没错因为你问十个人, 可能会有十种不同答案每个人的思想体系、表达方式不同对同一件事物、同一个状况的解读也可能不同因此,问题怎么产生的,从问题的来源去求证简单讲, 没毛病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16-10-24 13:11:00
如六祖慧能大师云:我只见自己的是非对错(往内求)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往外求) 因为人总有习性如子贡喜欢评论别人 孔子说 你真的是贤人吗?我改正自己的缺失都没时间了 哪有时间评论别人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