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 甘丹北顶札仓住持:学习《摄类学》的利益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10-12 19:15:47
TTS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已出版《摄类学》理路幻钥‧小理路单元:(摄类学含小、中、大理路,小理路有七单元)
◆摄类学小理路第一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白红颜色等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二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基成》
◆摄类学小理路第三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辨认返体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四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是反非反的建立》
◆摄类学小理路第五单元《理路幻钥‧小理路‧小因果的建立》 (2016/03出版)
甘丹寺北顶札仓住持.洛桑却尼仁波切讲学习《摄类学》与《量论》的利益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2014/02/blog-post_25.html
■欲利自他,在方法上必先观察决断
欲广大成办自他二利者,须致力于消除绵延不断痛苦的方法,倘若明知有断除的方法
却不努力,则这些大义之举都将退失。获得暂时和究竟的利益,以及断绝无益者,都必须
仰赖聚集、舍离各自的因。在这之前,必定要先经过正确的理解,如同龙树论师所说:“
欲求增上生(暂时利益)及解脱(究竟利益)者,理当于正知见作串习,众生虽行善因颠
倒见,亦具一切无尽异熟果。”
从事政治或教法的事业,不先经理路分析出肯定的答案,就贸然的拼命,不管怎样努
力冲刺,最终皆徒劳无功,也白费了时间和生命。扩大范围到修行上,因蒙昧于“基”的
本质,所以“道”也会出差错,“道”若失误,“果”也会有过失,这是自然法则。
若抱持公平客观的角度来审视,便能明白此道理,因此导师佛陀也在《大乘密严经》
中说到:“比丘与智者,当善观我语,如炼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大比丘阿罗汉众以及
精通内外所知内涵的诸大智者们,为了完美成办自己的悉愿,检视佛陀开示如所有和尽所
有的经文时,应如巧匠在检验黄金珠宝时会细细冶炼、切割、琢磨一般。
对于开示见现前分,于现前量有无损害;对于开示微隐蔽分,于事势比度是否有损;
对于开示极隐蔽分,于前后的承许有无相违、于自词直接和间接有无相违,以信许比度仔
细检验、获得定解。此重要性在很多显密典籍中都有提到。
特别是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说:
“在此北方于量论轨理,学与未学诸多皆同声,
说于经与七部全无有,趋向菩提之修行次第。
妙音文殊直接对陈那,指示造此此在未来时,
将会成为诸众生之眼,所赐语之开示作为量。
该宣说非理者中之最,观后特于此理行分析,
集量论之诠说供养义,于成量品以顺逆次第,
对于欲求解脱者成立,薄伽梵为量且唯该教,
为欲求解脱者之绝窍,深获定解故集二乘道,
依凭理路对其诸精要,生善解故而得增上喜,
忆念此理于前感有善。”
■《量论》的传承
《量经》和《七部量论》等量的论典,都以理路论断诸“所知”的——
“自、共相性”、“补特伽罗无我”和“法无我”,主要开示增上慧学,广泛的分析
断论趋入和脱离轮回的方式,进而无误地开示调伏自心的方法——了知无我的智慧。这几
部经论对于有大智慧、发自内心追求解脱者而言绝不可缺。
在历史上,那烂陀的大智者和成就者们也都将这些经论至顶敬奉,并有讲授、听闻、
修持的良好传统,且具有以结合中观与量理来决断、修习佛陀思想的辉煌事蹟。此优良的
传统在雪域西藏也大为兴盛。在十一世纪时,恰巴却己僧给师徒将整体佛教、《量经》和
《七部量论》等结合理路,开创《摄类学》及讲授学习《摄类学》的传统,使西藏显密的
教法在各方面深度发展,更加完整俱全,这丰功伟业是大家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
就如同大智成就者——秀.屯越克主(至尊具义智成)所祈愿般:
“学习开启理门摄类学,能作法之探讨理之门,
开启成百迅速且甚深,愿以清净理幻速达矣。”(聚世间善颂)
■回向
如同他所祈愿回向般,配合利、中、钝根者的程度,敞开每扇因相明学(因明学)之
门,以清净理路的方式,即能轻易地理解经教之义理。对于内外明当中的任何关键要义,
经论能赐予我们不共的定解与智慧。因此透过闻思修三门学习经论极为重要。这样就不会
人云亦云,即能成就究竟意乐的稳固善资粮。
讲授、听闻这些经典,以闻思修三种方式趋入,并且翻译成他国语言是相当好的,我
也祈愿清净理路的教法能久住,成为利众之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