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佛教的一些问题

楼主: Xras (想不出来)   2016-09-27 08:41:33
※ 引述《terryhosee ()》之铭言:
: 想请版上的同修道友们为我解答一些疑惑
: 1.佛经的故事中,常会提到一些佛在久远劫前,是某个国家的国王,有什么修行的作为
: 等等,可是人类文明的历史不是才几千几万年吗?
: 2.为什么佛的形象,诸如佛像等等,都是人类的形象呢?是因为只有人类可以修行成佛吗?
: 3.成佛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是一种寂静涅槃的境界吗?那举阿弥陀佛为例,为什么法师
: 讲经,都会说阿弥陀佛迫切地想要救我们,这样有一种把佛人格化的感觉,究竟这种
: 把佛人格化的说法是否正确呢?
: 4.释迦牟尼佛是菩萨降生,然后修行成佛的吗?如果是,那为什么传记里常写说他看到路
: 边老死的人才引发出离心呢?为什么说他是王子然后出家很伟大呢?若他是再来人,他不
: 是早就了知真相了吗?
: 5.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时,常常都有许多大菩萨与阿罗汉听法,为什么那个时代能有
: 这么多已经修行成就的人呢?阿罗汉不就已经很不得了吗?我们现世应该连一个都没有
: 吧?
: 我希望能断疑生信,想把一些细微的问题厘清,才能更增加对佛法的信心,烦请版友们
: 解答,感谢!
原文里头有个推文,应该是改自耶教的圣经说:不可质疑你的佛教
其实佛法说的信、信根并不是要人不顾一切的信就对了
这样并不能真正的增长信根,并产生力量去推动我们继续更深入的修行乃至完全的觉悟
罗睺罗长老在佛陀的启示一书中关于信这回事举了个例子
大意是:
如果甲说甲手里握有颗钻石,这时乙可能信或者不信
然而当甲手张开让乙看到的时候,乙的信或不信都会瞬间消失
此时乙已经超越了信与不信的层次,因为乙已经“知道”了
这种知道,才是佛法所说的信的根基,而且是不可动摇、不可坏灭的根基
它才有力量去推动我们修行
当然,最初的信是不可能没有的,甚至可能是半信半疑、姑妄听之的状态
那怎么去建立信的基础,去深化它乃至到清净的信?
佛陀在噶拉玛经里说了,不要因为1、2、....10...的原因去相信某种说法
要因为....去抉择它
佛法的核心在四谛,而四谛的重点在灭谛,它是修习佛法的目标
修习佛法最终就是熄灭苦、消灭诸烦恼(这样的状态,就是涅槃)
而非仅止于知道苦或者知道苦的原因这样而已
事实上,知道了又如何呢?世上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还少过吗?
佛陀不仅说出了世间的事实,同时还说出了超越的可能性与方法
而念佛法门、净土法门就是其中一个方法
因为它是,所以它能被检验
或反过来说
因为它能通过检验,所以它是
怎么检验?
并不是说有个人从西方极乐世界跑回来跟你说:
“嘿,某某某,我跟你讲喔,我上辈子修净土法门,前天往生,昨天开花
马上就见到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了,
净土法门是真的!要念佛喔!”
当然,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
但若非当机应缘,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形可能先吓昏了,昏倒前还或许会喊一声:
“靠北!看到鬼~”
最平常的方法或者说与佛法相应的方法是
它一样能够减少贪嗔痴,乃至证得无我的智慧
一个用对心、用对方法修持净土法门的人
他的烦恼会越来越少
他智慧与慈悲会越来越显
虽然这种显现会有快慢的差别,那有各种因缘所致
但这是可以经由自身的变化来检验的方法
即便只是持名号而非忆念佛功德、观想佛相好的也是如此
因为那同样是与佛相应的、与佛的慈悲与智慧是相应的
经过不断地反复修习,他的心习惯在慈悲与智慧的状态下
到临终之时,随着他的愿,他不会往生到别的地方去
至于持名证得空性慧的也有
比如铃木大拙禅师“念佛人”一书里面有“才市”这个人的例子
如石法师还写了一篇文章去分析他的情形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说信这回事
====
再回到原本的问题,真要回答起来,可能有些人心里会不舒服
不过
那也没办法
就用第一人称来说好了:
我发愿行菩萨道,但我是凡夫,所以我可能造一些善业,也可能造一些恶业
所以会在六道之中打滚若干世
但随者我修行的深入,善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恶业越来越少,乃至不造恶业
经过了超~~~~级长的一段时间修行后
到最后一世我菩萨道即将圆满要成佛的时候,这时我已经累积了超~~~多的善业
而往昔所造诸恶业,基本上都报完了
请问,依照佛教一般的轮回理论,我会投生为人吗?
甚至是这五浊恶世、妖受骨的人间吗?
不可能,因为我没有投生在这种地方的因
理论上我累世累劫数不清的重大善业会牵引我到更好的地方去
我现在在兜率天爽爽过,就算寿终也没有往下堕落的理由
但是现实上,这种事情发生了,就是世尊 本师释迦牟尼佛(请合掌 :P)
决定众生投生何处的有三个:随重、随习、随念
重业先报、惯习的业次之,最后是临终一念
这是佛教一般轮回的理论:凡夫都是业力去驱动的
那这怎么解释世尊的情形呢?无法解释。
可是大乘佛法能解释:那就是愿力
菩萨修行菩萨道时发了广大而深重的愿力
所以他在累劫修行的过程当中
他并不是单单只因为造恶业而入三恶道
以初发心的凡夫菩萨来说,有可能造了这或那的恶业,堕入恶道
没办法,谁学骑脚踏车没跌过、学游泳没呛过水
但圣位菩萨不是这样。经过长久的修习,他的业早就清净,是因为愿力而入六道
要广度众生,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不跟众生结缘怎么度
还是说我只管好的,不管烂的,那些恶道众生管他去死
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要是这样,那还叫大悲心吗?
所以世尊是因为当初发的愿而投生此间,大悲莲华经说的很清楚。
至于造像,同样是释迦牟尼佛像,泰国、西藏、中国、日本等等都不太一样
各时期也有不同的造像风格,那是人干的事情
作者: hywu (hywu)   2016-09-27 10:25:00
善说善说
作者: terryhosee   2016-09-27 18:33:00
讲解清楚,解答我许多疑惑,非常感谢!南无阿弥陀佛!我学佛之初看到佛像会觉得我修行的最终目标就是变成那个样子,有种不够究竟、不够圆满的感觉,看了许多人回答之后我才知道凡夫眼界的局限性的错误我觉得也要多深入经藏跟听法师说法,才能更深入体会更高深的境界,也才能继续提升信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