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6-09-01 08:32:11
《释量论》
法称菩萨造
法尊法师译
  敬礼圣曼殊室利童子
  敬礼于具足,除灭分别网,甚深广大身,遍放普贤光。
  众生多着庸俗论,由其无有般若力,非但不求诸善说,反由嫉妒起瞋恚。
  故我无意谓此论,真能利益于他人,然心长乐习善说,故于此论生欢喜。
《释量论.成量品第二》
#1〔量谓无欺智。〕
在《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当中,“菩提心”和“空性正见”
,分别就是菩提道的“意乐”和“加行”。没有菩提心,无法进入成佛之道,没有空性正
见,成佛之道走不上去。
陈那菩萨在《集量论》中说:“依于圆满的因,可以证得圆满的果。”圆满的两个“
因”,就是‘意乐圆满’和‘加行圆满’;圆满的两个“果”,就是‘自利圆满’和‘利
他圆满’。《三主要道》的次第,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见,就是这样安立的。
为什么在菩提心之前,要先生起出离心呢?也就是,你自己要先厌离整个生死轮回,
之后才能够生起“如果一切有情都能远离痛苦该有多好”的思惟。如果你自己没有先厌离
整个生死轮回的痛苦,是不可能生起“一切有情若能远离痛苦该有多好”的思惟的。
所以,一定是先为了自利的缘故而生起厌离生死轮回,之后才会生起令一切有情出离
整个生死轮回的心。因此,没有出离心则不可能会有菩提心。
在《集量论》中,陈那阿阇黎曾说:“成就证量教示利众生,导师如来怙主我顶礼。
”(“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
法称菩萨的《释量论》,是解释陈那菩萨《集量论》的著作。《释量论》共有四品,
第二品是对《集量论》供赞文的解释,第二品主要成立导师释迦牟尼佛是位量士夫,以八
个能立的原因去成立。
《集量论》供赞文:【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
法称菩萨针对此供赞文作一解释,由此形成《释量论》第二品。
“敬礼成量欲利生,大师善逝救护者”:
“成量”是所立(佛陀是位量士夫),有四个能立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