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佛说十善业道经 16

楼主: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8-31 15:45:45
佛说十善业道经  (第十六集)  2000/6/1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
19-014-0016
  诸位同学,大家好!请掀开《十善业道经》第四面第一行,从当中看起:
  【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自性如幻’是说它起用,它起作用的时候,佛在《金刚经》上所说的“梦幻泡影”
。这个事情,世尊常用“不可思议”这句话来说明事实真相,而我们乍听之后,对这个讲
法实在是很难令人满意。世尊为什么不把这个真相说出来,只用“不可思议”这句话,好
像是搪塞一样。其实佛说的是真话,只有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下,事实真相才大
白,你才完全明了。“思”是意识,“议”是言语,而这个事实真相绝对不是言语能说得
出的,也不是思惟想像能达得到的。因此“不可思议”是一句真实语,绝对不含糊,绝对
不是来搪塞,是跟你说一句真话。只要你不思不议,事实真相就现前了。为什么?前面说
过,一切法是由心想生,你把心想止住了,然后你见到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原来“不生
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中观论》所讲的“八不”,这个时候你才真
正体会得。
  我们是凡夫,我们始终离不开思议,所以永远不能见道。这个“道”就是自性,宗门
讲“明心见性”,永远没有法子见性。什么人能见性?他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思不议,他
就见性。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佛在经论里面常讲,“言语道断”是不可议,“心行处灭
”是不可思,所以“不可思议”就是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个真相就现前了。可是世
尊教导我们,不思议当中他教给我们思议,不可说之中他跟我们常说,这里头有个奥祕,
我们要明了。佛的说法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这谁懂得?会听的人,“听而无听,
无听而听”,他就契入了,这叫根熟的众生,上上根的众生。佛说得没错,我们听错了,
我们为什么听错?因为我们有思有议,我们不解如来真实义。所以“愿解如来真实义”这
句话,谈何容易!自性起用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不仅是十法界,一真法界也是自性起用
,十法界如幻,一真法界也不真,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世出世间。所
以觉悟的人、法身大士,住一真法界、住华藏、住极乐,一丝毫沾染都没有。为什么?他
知道那都是“梦幻泡影”。
  所以底下一句,‘智者知已’,这个“智者”是诸佛菩萨,菩萨中特别是指法身菩萨
、法身大士,他们知道,了解诸法实相。知道之后,他怎么生活?他跟我们生活的理念、
行为不一样,他修善业。不但是行善、言善,心里面一丝毫的恶念都没有。我们今天办不
到,为什么办不到?我们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做不到。
  佛在此地这个“应”是劝告的话,是对我们讲的,‘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
等’,“蕴处界”是所生,自性是能生,能生、能现、能变。自性能现是属于它的本能,
至于能变,能变是迷失了自性,自性所现的现象就会产生变化,将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
变成无量无边的法界。这三句,“知”是缘,“修善”是因,下面讲的“所生蕴处界等,
皆悉端正”是果,“见者无厌”是善报,种善因得善果。
  为什么要修善业?修善业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个样
子。这一桩事情,中国的圣人也说到了,没有佛经讲得这么透彻。但是细细想想,这些人
很可能也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孔夫子、孟夫子、老子、庄子,是不是诸佛如来应化的?在
理论上讲决定讲得通,但在事相上没有证据,理上讲决定讲得通。儒家所讲“人之初,性
本善”,本来是善。“性相近,习相远”,相近是一样的,本性是一样的,这跟佛法里面
讲的无二无别。佛法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是平等的。哪个人不是好人?哪个人
不是佛陀?既有佛性,皆当作佛。《无量寿经》上有一句了不起的话:“一切皆成佛”,
他怎么不善?纯善!我们每个人都是纯善。纯善现在为什么变成不善,去造恶?这就是佛
家常讲的“迷”,迷什么?迷失了自性,不是迷别的,迷了自性。迷了的自性,这个自性
还起作用,起作用带了迷,于是就造恶业,就这么回事情。诸佛如来看一切众生是看本性
,所以他的心里一个恶念都没有。凡夫看一切众生看习性,世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因为这
一念的差别,把外面的现象就转变了,如果是善念,外面的现象就变得很好。
  所以一定要肯定世尊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切法里面,跟我们最贴近的是
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容貌,心细一点的人很明显能够觉察到,心地善良容貌就慈悲,举止
柔和、温雅;心行不善,容貌可畏,别人看到害怕,我们一般人讲这人有杀气,杀气很重
。杀气是讲观气,气功里面看人的气,外国人讲磁场,那磁场很不好,叫人看到你、跟你
接触,一身感觉得恐惧,感觉得不舒服。心地善良慈悲的人,他的磁场好,人家接触的时
候都生欢喜心,都觉得清凉自在,很愿意跟他相处,这是我们在生活经验当中观察到、体
会到的。我过去接触的三位老师,我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去找他们、亲近他们,纵然一句
话不说,我坐在那个房间里面,都感觉到很好的气氛,磁场好,我们去接受、去感受。这
是说明人心善,你磁场就善,你那个气氛就善,这个善的气氛就能感动人,令人生欢喜心

  这个地方讲的“所生蕴处界等”,这是善果,因为你有善因,修善业善因,你感得的
善果。“蕴”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你的身,“受想行识”是你的心,
都是讲心理。《心经》里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这讲五蕴,五蕴把宇宙之间所有一切
法都包括尽了。这个“色”是说世出世间所有一切现象,用这一个字代表。心法说得详细
,说了四个:“受”,是你的感受;“想”,是你的思惟;“行”,比较难懂,行是刹那
不住,这个生灭的念头永远不会停止的,前念灭后念就生,这叫行,念念不住;“识”,
是含藏,你所造作的,无论是善法、恶法、无记法,落谢影子含藏在阿赖耶识里面。佛经
上说它是种子,这个东西麻烦!阿赖耶识含藏的种子永远不会消失,永远不会消灭,遇到
缘它就起作用、就起现行,遇缘就生起现相,我们讲的受报。佛经上说“假使百千劫,所
作业不亡”,阿赖耶识里含藏的,永远不会消灭;“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佛
跟我们说出事实真相。如果了解事实真相,这个人决定不会作恶,为什么?作毫发之恶,
也要自己受诸恶报。我们所造作的不是别人受,是自作自受,要懂这个道理。
  ‘处’是讲十二处,这讲得详细一些,我们讲的六根六尘,六尘是色、声、香、味、
触、法,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说法,心法只讲了一条,意是心法,色法
里面展开来讲了十一法。佛为什么要这个说法?众生迷悟不相同,有人对于色法迷得轻,
对心法迷得重,佛跟他讲五蕴,所以心法讲四条,你迷得深就多讲,色法迷得轻就讲一条
。你就想到佛讲十二处,意思就明白了,这个当机的人恰恰相反,心法迷得轻,色法迷得
重,迷得重就多讲,所以色法讲十一条,心法讲一条。“十八界”是对于心法、色法迷得
都重的人,于是十二处里头又加上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六识。六识加上十二处
里面的“意”,就有七条。十八界中七条说心法,十一条说色法,这是对于色心迷得都很
重的人,佛是这个说法。所以总归纳起来就是二法,色、心二法,心是能变,色法是所变
。蕴、处、界是一桩事情,只是开合不同。我们今天讲归纳、演绎,归纳是合,演绎是展
开,说法不同,一桩事情。用现代的话来说,“所生蕴处界等”,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
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现象,就是这个意思。
  ‘皆悉端正’,这好!从自己的身相到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身相端正,我们居住
的环境端正,我们居住的社会端正,我们居住的国家端正,我们居住的世界端正;再扩大
,现在人讲我们居住的星系(银河系)端正,岂不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吗?今天我们说这个
社会不好,世界不太平,原因从哪里来的?从不知道修善法,不知道自性起用的真相。我
们今天明白了没有?如果真的明白了,他就真干。还没有发心真干,说老实话,你没有明
白。
  早年我跟章嘉大师学习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这个事实真相,说佛法是“知难行易
”。我听他讲了很多,知太难了,行太容易了。真正知了,凡夫成佛在一念之间,念头转
过来就成佛了。念头为什么转不过来?不知。所以佛法解在先,行在后。《华严》清凉给
我们讲解的,把全经分做四分:信、解、行、证。信解难,真信真解,行证就不难,那真
是轻而易举。我们今天感觉到行证这么难,是信解的基础没有奠定。然后我们就想到世尊
为什么苦口婆心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的目的何在?帮助我们信解。行、证,佛根本理
都不理你,不用说,你只要信、只要解了,行、证是你自己的事情。好,今天时间到了,
我们就讲到此地。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8-31 17:23:00
阿弥陀佛!
作者: suzukijun (GU自由)   2016-08-31 19:09:00
无三行心得
作者: buddhanature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016-09-02 13:30:00
已受理检举,已处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