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法轮经(二) - 佛陀成道后所开示的第一部经

楼主: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8-30 20:26:26
佛陀继续说道:
“藉著避免这两种极端,如来实践中道。此中道引生
彻见、
引生真知,
通向寂静、
胜智、
正觉、
涅槃。”
称为“中道”的理由是它避免了上述那两种极端。
这里所谓的
“彻见”(cakkhu眼)是指透视四圣谛的慧眼;
“真知”(bana智)是指了悟四圣谛的智慧;
“寂静”(upasama)是指一切烦恼灭尽无余;
“胜智”(abhibba)是指了悟四圣谛的智慧;
“正觉”(sambodha)是指了知四圣谛的圣道智。
“涅槃”(Nibbana)是生死轮回的结束,是永远的解脱,是究竟之乐。
在此我想引述经上的话来说明四圣谛的重要性。
在《相应部.大品.谛相应.轭孔经》
(Samyutta Nikaya, Mahavagga, Sacca Samyutta, Chiggalayuga Sutta)
中佛陀说:
“诸比丘,假设有人将中间有一个洞的轭丢入大海,
而在大海中有一只瞎眼的海龟,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
你们认为如何,诸比丘?
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海龟会不会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呢?”
“世尊,如果那只海龟要如此做到的话,那必然要经过很长久的时间才可能办到。”
“那只每隔一百年才浮出海面一次的瞎眼海龟将头伸入那块轭中间的洞
所需要的时间比愚痴者堕入地狱之后要再投生到人间所需要的时间更短。
什么缘故呢?
诸比丘,因为愚痴者的行为没有受到佛法引导,
没有正当的行为,没有善行,没有德行,
而是造了许多互相毁灭及毁灭弱者的业。
为什么会如此呢?
诸比丘,因为他们没有见到四圣谛。
何谓四圣谛呢?
即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与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因此,诸比丘,
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
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原因’;
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苦的息灭’;
应当精勤于了知‘这是导致苦灭之道’。”
由此可知,若想避免堕入恶道,就必须了知四圣谛。
中道是了知四圣谛与获得证悟涅槃的彻见、真知、正觉的唯一道路。
《转法轮经》中继续说道:
“诸比丘,那
引生彻见、
引生真知,
通向寂静、
胜智、
正觉、
涅槃的中道是什么呢?
那就是八圣道分,
即正见、
正思惟、
正语、
正业、
正命、
正精进、
正念、
正定。
诸比丘,这就是
引生彻见、
引生真知,
通向寂静、
胜智、
正觉、
涅槃的中道。”
在此我要加以解释。
什么是“正见”(samma-ditthi)呢?
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解释正见的四个层面如下:
'dukkhe banam, dukkhasamudaye banam, dukkhanirodhe banam,
dukkhanirodhagamini- patipadaya banam'──
“了知苦谛的智慧、了知集谛的智慧、了知灭谛的智慧、了知道谛的智慧”──
这四种智慧称为正见。
什么是“正思惟”(samma-savkappa)呢?
将心投入苦谛、
将心投入集谛、
将心投入灭谛、
将心投入道谛。
这四种将心投入的法称为正思惟。
由于禅那法也包含于苦谛中,因此将心投入禅那目标与禅那法也是正思惟。
因此正见与正思惟经常相伴存在。
它们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刹那中。
“正语”(samma-vaca)、
“正业”(samma- kammanta)与
“正命”(samma-ajiva)属于戒学,即戒行的训练。
什么是“正精进”(samma-vayama)呢?
修行止禅时,为了完全专注于止禅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修行观禅时,为了彻知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正念”(samma-sati)呢?
对苦谛的忆念不忘、对集谛的忆念不忘、对灭谛的忆念不忘及对道谛的忆念不忘。
这四种忆念不忘称为正念。
什么是“正定”(samma-samadhi)呢?
在止禅中,八定称为正定。
八定即:
初禅、
第二禅、
第三禅、
第四禅、
空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无所有处定及
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观禅中,专注于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称为正定。
此正定通常与正见相伴存在,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刹那中。
这是世间的正定。
出世间的正定则以涅槃为目标(所缘),与圣道智同时生起。
佛陀继续说道:
“诸比丘,这是苦圣谛:
生是苦、
老是苦、
病是苦、
死是苦、
怨憎会是苦、
爱别离是苦、
求不得也是苦。
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
生、老、病、死依据世俗谛(sammuti sacca)与究竟谛(paramattha sacca)
而言都是苦。
所有的究竟名色法都有生(jati)、住(jara;老)、灭(marana;死)这三时。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生、老、死: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
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
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
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
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
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
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
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
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
诸比丘,那称为死。

怨憎会、
爱别离、
求不得称为有贪之苦(saragadukkha),意思是因为执著而产生的苦。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
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
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
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
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
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
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
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
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
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
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
‘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
然而此事无法藉著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
‘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
然而此事无法藉著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
‘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
然而此事无法藉著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
‘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
然而此事无法藉著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
‘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
然而此事无法藉著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除了这几种苦之外,在某些经中佛陀还提到另外五种苦,
即愁、悲、苦、忧、恼。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
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
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
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
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
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
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
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
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
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
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
诸比丘,那称为恼。”
然后佛陀以概括的方式如此解释苦谛:
“简单地说,五取蕴是苦。”
五取蕴都是观智的目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