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5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7-23 13:32:38
d.愿力宏深
  【愿力宏深第二十九】
  品题有简单的解释,“本品显彼土所有菩萨均愿力宏深,决定一生补佛”。观音、势
至是表法,这两位前面介绍过了,久远劫之前他们就成佛了。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只有
十劫,换句话说,时间并不很长,他们久远劫都成佛了,真的是一佛出世,叫千佛拥护。
志同道合的这些诸佛如来统统现身,帮助佛教化众生,在极乐世界,以摩诃萨的身分帮助
阿弥陀佛。像观音、势至,不但帮助阿弥陀佛教化,还帮助阿弥陀佛接引,佛来接引,常
常有人看到,看到观音、势至在阿弥陀佛左右两边,真正慈悲到极处。
  到极乐世界,佛是老师,老师有威严,有的学生不敢单独见老师,那怎么办?菩萨来
帮助你解决,菩萨是同学,学长,那就方便多了,可以自由很多,不必那么拘束。观世音
菩萨智慧、神通、道力跟阿弥陀佛是同等的,都是圆满的,都是证得究竟圆满。像观音、
势至这样的菩萨在极乐世界很多,到处都碰到,所以极乐世界成就快,就是有能力、有福
德的这些教学的老师多,老师好,同学里面都有杰出的指导的人。这是劝导我们一定要求
愿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成佛了,说得太多。这个经要大量流通,虽然有一些人反对
,没关系,他反对他的,我按照这个经学,我得利益,他不得利益。我们不要害怕。
  海贤老和尚住世为我们表演九十二年,他二十岁出家,一百一十二岁往生。阿弥陀佛
嘱咐他,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不可以离开,多住几年,做一个好榜样给佛弟子们看。佛
弟子很多,修行的法门不一样,有显教有密教、有大乘有小乘,在中国,有汉传的、有藏
传的,不一样。怎样学才像个佛弟子,他给我们做出来了,是什么样?一生老实、听话、
真干。听谁的话?听老师的,老师教导他的,一生不违背,这叫听话。老师就教他念南无
阿弥陀佛,就这一句,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果然这句佛号就念了九十二年,这叫不拐弯
。不认识字,也不想认识字,没有念过经,也不想念经,不但不想念经,他也不想听经,
为什么?一句佛号念到底。跟大众在一起做早晚课,早晚课的仪规他不会,别人念经念咒
,他心里头在念阿弥陀佛,口里头没有音声,心里头这句佛号从来没断过。这种有道心的
人很难得,到哪里去找?真的是可遇不可求,找不到,找到一个,那是宝,只要他一生坚
持,不中断,不改变,决定有成就。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要有这种心态,这真正孝亲尊师
,对释迦、对弥陀孝顺,对老师尊重,老师教你法门决定是正确的,决定不会错误。
  我们看念老下面的注解,“若有本愿为众生故”,这一句非常重要,愿为众生,“虽
生极乐国土,不舍恶世有情。故入生死,救度群生”。凡是有这个大愿,海贤老和尚有这
个愿,夏莲居老居士有这个愿,黄念祖老居士有这个愿,他们可以早往生,为什么留在这
个世间?是为帮助众生。夏老的任务,会集这部经,这部经会集得太好了,会集得天衣无
缝,找不到丝毫破绽。就是释迦牟尼佛从头到尾一气呵成,真难得,菩萨再来。我听黄念
老跟我说的,夏莲老是普贤菩萨再来,他自己也有人说,观世音菩萨再来的,都不是凡人
。他们告诉我我相信,为什么?我看他一生的行谊很像,像普贤菩萨,像观音菩萨,那么
样的慈悲,经历多少苦难,那些苦难都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他能受。一个会经完成了
,一个注解出来了,我们相信,真有理由相信,这部经、这个注解肯定会留到末法最后一
百年。所有的佛经都没有了,什么经存在?这个经存在,这部注解存在。
  于是我们就明白了,我们用什么本子最好?用这个。我们要印经布施修福,印哪一个
经本是最殊胜的,修第一福报,最大福报?无过于这部《无量寿经》,无过于这一部注解
。我们更希望,我们这里搞汉学院,汉学院有佛学系,佛学系里头主修的就是这部经,就
是这个注解。目的要把这部注解写成白话文,再白一点,他这个里头引用的还是很多,都
要把它用白话文写出来,翻成外国文字,对全世界流通。这个第一大福报,无比殊胜的功
德。过去人想修,这经没出来,你没找到。所以现在人比过去人有福,民国初年的人就找
不到一个本子跟它相比。我在这里特别介绍,印经就印这一本,念经就念这一部,求解就
用这个注解,保证你往生不退成佛,不是假的。我这一生喜欢大乘,你看我从八十五岁把
大乘放下了,就专这一门。这一门真管用,这一门就是圆满的大乘,是圆满的佛法,究竟
圆满的成佛之道,道是路,你走上这个道路,你决定成佛。
  后面几句说得更好,“欲令十方一切众生,皆得往生,皆当作佛。辗转救度,无有穷
尽”。念老这几句话说得多好,句句是真话,没有一个字是假的。“品末”,这一品末,
“复赞无量寿佛恩德无极”,这到后面我们会念到。愿力宏深,我们学了之后,我们的愿
力要坚固、要宏深,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
(a) 生皆作佛
  我们看经文,经文第一段,“生皆作佛”。往生的,到极乐世界,毕业的时候统统成
佛了,都拿到究竟圆满的学位。请看经文: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所有现在。未来。一切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念老的注解注得好,这一品经正是阿弥陀佛第三十五愿“一生补处愿”,以及三十六
愿,三十六愿是“教化随意愿”之成就。这品经里头,四十八愿里面,第三十五、三十六
,这两愿兑现了,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为我们说出。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本品正弥陀第卅五一生补处愿”,这一品正是阿弥陀佛第三十
五愿,他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一生,不必等第二生,你就证得补处菩萨。补处是等觉菩萨
,比等觉菩萨还高一点,为什么?他就要成佛了,很快就成佛了,补就是后补佛。像释迦
牟尼佛灭度了,下面补处菩萨是谁?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将来到这个世界示现成佛。这一
大劫当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个,第四代,第五代是弥勒菩萨。最后一位
成佛的,这一千佛最后一尊佛是韦驮菩萨,现在是护法。一生补处,补是后补佛。后补佛
在什么地方后补?在兜率天,弥勒菩萨现在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语,它的意思是知足。
你看看这名字多好,什么时候快成佛了?知足了,这都是表法。
  弥勒所示现的,大慈大悲,叫慈氏。中国佛教把他老人家供在庙门口,山门,你一进
门口,你就看到正当中所坐的弥勒菩萨,两边四大天王。这是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学
问,中国人的福报,为什么?表法。把弥勒菩萨放在大门口,你进庙门第一个看到他,他
代表的是什么?平等、慈悲,代表知足。所以,你不知足,那你没有看懂,你不慈悲,你
也没有看懂。你要真正看懂了,知足、慈悲,以清净心、平等心、爱心,就是慈悲心,对
待一切众生,表这个意思,提醒我们。
  两边四大天王,护法,护谁?护自己,护知足、护慈悲的人。他表什么?东方天王名
字叫持国,保持的持,国家的国,持国就是护国,使命就是这个。在佛门里面,这个护国
是护我们自己,菩萨保护我,我的护法神。他用什么方法?他手上拿的是琵琶,琵琶代表
什么?不是他喜欢唱歌,那你就搞错了。琵琶是弦乐器,那个弦要扭到恰到好处,松了不
响,太紧了就断掉了,代表什么?代表中道,恰到好处。我想要护我的一生,那就得用中
道,用中,跟儒家的《中庸》、《大学》没有两样,表这个,跟大乘佛法里头的中道第一
义,表这个。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都能做到恰到好处,不过分,也不能不到,不到
位不恭敬,过分了显巴结,都不是中道。所以教我们要懂得中道,就对了。
  南方天王增长天王,第一个是护国,持国天王,第二个是增长,增长就是提升。智慧
要增长,德行要增长,福报也要增长,弘法利生的事业也要增长。用什么方法增长?他手
上拿的是剑,剑代表增长,怎么代表?精进,像武士一样带着宝剑开路,什么样难关都不
怕,都能够突破。所以用这个,用宝剑,它都有很深的意义在。西方广目天王,那就是说
如何具体来提升,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拿的是蛇,都行,蛇跟龙表变化,牠不是
固定的,牠能变化。北方天王多闻,西方叫广目,多看,这个宇宙,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
,变化太大,你要看清楚,你不要被外面变化迷惑了,要看清楚。另外一个手上拿着个珠
,龙会变,珠不变,以不变对万变,他教这个方法。
  北方天王多闻,你看西方的多看,北方多闻,长见识。他手上拿的伞盖,拿了一把伞
,伞盖是代表什么?代表防止污染。你看得很多,听得很多,不能为外面境界所染污,染
污,你的心不清净。所以,清净、平等、觉是我们这部经的经题,修什么?修清净、修平
等、修觉。四大天王用这个来护持,多看,要有定功,多听,要不被污染,表这个,你说
多好!这个小小的天王殿,当中是弥勒菩萨,四个护法,护谁?护自己,护修行人,这个
它真的起作用。
  所以佛法的教学,那么早的年代就进入了艺术的教学,用这个艺术来表法,人之所爱
。琵琶表中道,宝剑表精进,龙蛇表变化,伞盖表防止污染,天王殿的表法。每一个殿堂
都有表法,你得要懂,一句话不说,到寺庙里转一圈,大乘佛法全薰习到了。那不知道的
认为这是多神教,认为这是迷信,这是低级宗教,我们在没搞清楚之前都是这样说的,你
说佛教冤不冤枉。你要明了它的意思之后,你觉得教学手段多高明、多好,用雕塑、用美
术、用艺术,不说一句话,你一看一听,自然就明白了。想学经教的,经典太丰富了,喜
欢学哪一门你就学哪一门,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门门都能帮
助你成无上道,门门都能帮助你一生成就。所以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三十五愿是一生补处,三十六愿是教化随意,两种成就。我们再看注解,后面这一段
,“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下头,“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
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这后面几句,如果
是一心求净土,在净土成佛之后再回来度众生,好。还有些人慈悲心很重,不是没有,有
这种人,众生太可怜了,赶快去度他,等我成佛,他受多少罪。所以有这些人,他的愿是
以教化众生,把它摆在最前面,我自己没有成就,我先要把教化众生这个事情做好,这真
的叫被弘誓铠。弘誓是弘法利生,铠甲是许许多多的障碍、魔障他都能一关一关突破,这
就是修忍辱波罗蜜。一切法得成于忍,不能忍的不会成就,要成就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
  六度里头,第一度是放下,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是自己彻底放下,放
下之后智慧现前。有智慧才能持戒,所以放不下的人他就不能持戒。这个六度,后后深于
前前,前面浅,后面深,第一个没有做到就没有第二个,第二个没有做到没有第三个,这
一定要懂。所以把看破、放下摆在最前面,布施就是放下。儒家亦如是,《大学》、《中
庸》是孔子学生写的,内容是夫子在世的时候所说的,常常所说的,他们把它整理出来,
写成这篇文字,流传后世。《中庸》是理,理就讲一个诚,真诚,《大学》是讲方法,就
是日常怎么个修法。从哪里开始?从格物,格物就是放下,就是布施,三种布施这个跟格
物是完全相同。物是欲望,人贪财,财放下,贪名贪利,名利放下,学了佛还贪图功德,
功德也要放下。样样都放下才行,才能致知,致知就是智慧开了,就是看破,你才能看得
破。放下帮助看破,看破帮助放下,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四个字相辅相成。
  我是二十六岁学佛,头一次见章嘉大师,也是头一次跟出家人见面,我向他老人家请
教,大乘佛法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能契入境界?老师就告诉我,六个字,看得破,放
得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告诉我,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个话很简单,把佛
法说尽了,再就没得说了,菩萨道不外乎看破、放下。真正看破放下了,意诚了,心正了
,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自受用。意诚是菩提心的体,真诚;清净是菩提心起作用,不
再被染污了,然后心就正了。心正之后,身就修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
步向上提升。跟佛法六度相应,你看布施,放下财,放下欲望,物欲,放下分别、执著,
放下起心动念,都是从布施成就的。布施到最后,圆满的布施,不起心不动念,彻底放下
。放下分别执著,再把世出世间一切统统放下,就圆满成就。
  三贤菩萨,世法放下了,佛法没放下。佛法不放下,带业往生,只有这条路是正路,
其他的路麻烦,没有真正好老师领导你,照顾你,很容易走入岔路,走上邪路,那个麻烦
就大了。净宗这条路,依靠这本书就够了,有人指导,好,没有人指导,这部书就是夏莲
居、黄念祖这两位菩萨在带着你。你只要不离开这两个人,你在净宗必定成就,这不是假
的。
  教化一切有情也得有缘,与众生有缘,没有缘,为什么?他不喜欢听你的,你没办法
教他。所以,结缘是学佛里面很重要的一桩大事。早年我跟李老师学教,我在台中住了十
年,李老师是每逢星期三晚上讲经,大家都知道,几十年如一日。所以不要通知,到图书
馆听经,星期三去,决定是盛会。老师的法缘殊胜,讲堂不大,里面座位四百个,坐满,
还有很多站着的,大概总是四百五十人到五百人听经。在那个时代,没有扩音器,没有这
些先进的科技设备,没有。老师就告诉我们,要结缘,不结缘你讲经没人听。怎么结法?
做招待。老师星期三讲经,我们这二十多个学生就是招待。招待,每个人来给他引座位,
给他鞠躬,恭恭敬敬引导他,这结缘。另外老师告诉我们,花个一、二块钱,买什么?买
花生米、买蚕豆,很多,一个人给一个,就结缘了。我们干这个事情。广结善缘,将来我
们讲经,这些人也来听。所以说结缘的方法很多,自己要善用,不要把机会失掉。
  印经布施是结缘,印光大师很会结缘,所以弟子到处都是。他用什么?印经。因为他
家乡口音很重,他讲话很少人听得懂,他用文字来弘法,《印光大师文钞》诸位都知道,
用文字、用书信来弘法利生,做得非常成功。十方的供养就干一桩事情,印经、印善书,
他不做第二桩事情。供养的东西,钱很多,他开一个印刷厂,在苏州,弘化社,我去参观
过。弘化社现在还印线装书,很少,分量不多,都是木刻版。我学佛,李老师告诉我学印
光法师,我也很听话,印光大师有印刷厂,我没有印刷厂,我委托书局替我印书,它印的
书我全要。像《道德丛书》,这是弘化社的,就是印光大师那里出版的,原版是它的,有
同修送一套给我,我一看很完整,没有欠缺,我交到台湾世界书局印一万套。我这一万套
是赠送的,是结缘的。所有的供养都做印书,所以这些年来送《大藏经》大概差不多到一
万套,经论善书太多了,没有中断过。
  现在我们办汉学院,我们要培养能读经的年轻人,能讲经的年轻人,能把这些经典写
成白话文,翻成外国文,流通全世界,我们干这个事情。所以,供养我的,我不需要供养
,生活很简单,顶多出门旅费,旅费也有人供养。所以凡是供养我的,我统统现在拿来护
持英国汉学院,不做其他用途。这个汉学院的目的就是培养年轻人,认识中国字,懂得文
言文,能够读文言文,能够写文言文,能够把文言文翻成白话文,刚才讲了,将白话文翻
成外国文,流通全世界。我们的课本是什么?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民国初年还有一
部,跟这个类似的,《国学治要》,我们的教科书就这两套。我们自己不编教材,怎么编
也编不过古人,我们就用《四库全书》做教材,用这两部书做我们的教科书。这两部书学
会了,读《四库》、读《荟要》没有问题,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这样,中国传统文化不
会中断,这些年轻人传承,他们接受过来,发扬光大,再传给后代,目的就达到了。真正
是张子所说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汉学院就是做这两句话,这两句话是
汉学院的院训,是汉学院的宗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后头还有一句,大家一听,自然懂了,“凡生极
乐者,不离安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必至一生补处”。不要离开极乐世界,决定在
极乐世界成佛,这目的就达到了。
==
一切法得成于忍,不能忍的不会成就,要成就一定要修忍辱波罗蜜。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24 12:3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7-25 17:28: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