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请问一下如何戒除手淫

楼主: imtaku (taku)   2016-07-04 09:28:09
要多管齐下吧。首先杜绝会让自己产生手淫欲望的东西,例如不要看表特板、删除电脑里所有色情的影片、图片等。。。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10:59:00
这是生物与生俱来的生理现象,你硬是压抑它,它就会转换成其他瞋心衍生的行为,但也不是过度放纵,世事皆如此,过犹不及,素食也是,有人肉咬一咬便吐出来,修行不是压抑,当你用安班念修习四念处,当你的心沉静,清净到了一个阶段时,贪瞋之心会渐渐平息,自然而然的减欲,那才是正道,当然无所求的布施也可以减欲。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7-04 11:03:00
Rabgit1974说的很棒中国一堆邪书倡导自慰后产生怎样乱七八糟下场甚至如何如何,一堆迷信,不看现实状况的居然会相信佛也只从内心去处理,对于有此欲望也说可以嫖妓,但要附钱一堆超高道德的却不敢去批评这段事情每次看到那些说打手枪会败肾伤身体,就很想笑金手指加藤鹰...有出现败肾或是身体不好吗???不要再相信那套邪说了,不提倡淫欲,但不能骗人说淫欲败害会造成如何...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2:50:00
戒、定、慧压抑=》减欲=》腾升智慧=》无动于衷。你我非上上根器之人,修行只能循序渐进,才能不断前进。手淫或交合究竟是有害还是有益,端看从何等角度看待。若对于想取妻生子之人,家庭幸福是其人生圆满,自可不必压抑;但对于想求究竟解脱的修行者而言,性欲,于心是烦恼的障碍,于身是不必要的元气耗损(练气冲脉)。而他人过度纵欲,是否有败肾或其它迹象,你我非当事人,无法清楚知悉当事人情况,但我认为,已经埋下晚年病苦缠身之因,断送百岁长寿之果。
作者: stockeye (stockeye)   2016-07-04 13:41:00
学佛不是在求长寿,而是解脱,了解正确观念如果用那种偏激,恐吓,诈骗的方式说手淫会怎样还没有长寿已经先犯妄语,更不用说假借佛法的方式应该会罪加一等~不可不慎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14:07:00
rc大,我上面有说对治法,对于解脱前的修行,对治各方贪瞋痴,佛陀都有留下循序渐进的对治有为法,但不是压抑,是先面对与接受自己的原始欲望与黑暗面,在一开始即以圣人为目标去压抑自己,认为修行人不该如何如何,最终不是以暴力作为出口,不然就像许多神父做了那些事情,禅修是很好的修行,但不是练禅修功夫等级,是让心更宁静,才有能力止观,对治习气。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带)   2016-07-04 14:37:00
推ra大与s大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4:42:00
Ra大,您第一段所言我是非常同意的,后面我所言的,只是对于st大的手淫不伤身不太苟同,有感而发罢了。而关于持戒,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压抑欲望,但即使是在压抑,也算是一种进步了,因为大部份的人是没办法跳过这一步,而直接到达智慧的境界st大,学佛的确不是在求长寿,我只是在针对您以加藤鹰作例子,这点回应,没有牵扯到学佛这边去。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连淫欲都不想看破,何来解脱可言以手淫会伤身败肾,借此恐吓他人戒淫,对于身体健康之人,效果或许不大,但如果是对体弱之人或很重视养生者呼吁,是否可能开启他的戒除动机?常说恶有恶报,做怀事会下地狱受苦,也有恐吓的意味,那是否就不能在说了?以恐吓的方式劝导,比起使其了解经典道理进而改善,的确是下等方法,但在怎么差也都还是一种方法,大部分人皆不是上等根器的天才,能一听到道理就马上改,所以应尽可能的以各种方法劝导,随顺其因缘教化,而非像st大您所言,只要有这样呼吁的就属于邪书说法的范围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7-04 16:14:00
手淫不会伤身败肾, 我反对为达目的而进行不实宣传同样都是出精,出到空气和出到产门,为何前者能比较伤身?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04 16:19:00
手淫千万不可有 不也是一种边见?恐怕金刚乘会有不同看法不问对方实际上是何种根器 直接通通以下等根器一视同仁是否也会事倍功半?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7:18:00
ka大,手淫会伤身,我也是从道典、中医、网络上其他人和自己经验中所总结的看法,跟现在主流科学提倡的研究结论:手淫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确不同,您若认为手淫不会伤身就不会吧。
作者: popoan (波波安)   2016-07-04 17:26:00
别以为有墙挡住就看不到您,无形界千万亿只眼睛正在看着您丧失菩提,当然不是一件好事删除电脑档?当念头来时,浏览器搜寻关键字,网络还是一堆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7:31:00
no大,我前面有说了,‘端看你从什么角度看待’,只想娶妻生子传宗接代,不求解脱轮回,那就没关系,但对于想追求到更高的心灵层次,究竟解脱的修行者而言,最终都必须要以智慧将其断除才能达到,难不成有淫欲还能成佛吗?
作者: popoan (波波安)   2016-07-04 17:33:00
恶习能断则断,一切总归一句话,都是念头在作怪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7:42:00
金刚乘会同意手淫??
作者: popoan (波波安)   2016-07-04 17:42:00
设法转移注意力,把心思放在1年内一定要考几张证照之类的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6-07-04 17:50:00
这是 "出精到产门不伤身" 的意思?道教房中术说还精补脑,性交不可泄精会伤身,你要信吗...只要能解释"出到空气"会比"出到产门"伤身的原因就好。要宣扬"凡出精就伤身" ,我是无所谓。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7:59:00
密宗也有存在双修的说法,所以我也信了?顺带一提,目前我自己是主修藏传的六字大明咒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18:20:00
断除,成佛亦是贪念。定中生慧,水到渠成,才是正道,当然,根器人人各异,但非使用极端的手段,举个例,以佛陀的智慧,他能看出一个人的根器,若需要引导,要用什么方式,能有与他见面的因缘,却没有善根福德,依其根器恐还需要几世的磨练,只能先告诉对方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其余再多说也是多余的。。。佛陀早年的生活也不乏欲乐,也修过苦行,正因为他经历过,也做错过,他才能踏上正道,法界中,黑白是共存的,善恶是个人的认知,了解?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19:45:00
Ra大,我是这样理解您的上一段话。先入世才能出世,所以佛在法华经用三界火宅喻,长者虽“有能力”把小孩抱出去,但最后还是选择用其他方式让小孩“自己走出火宅”,而人性中的五欲黑暗,虽然会是一种障碍,但能跨过去也会是修行路上成长的养份,否则佛菩萨们为何不直接用大神通,将人性中的恶面消除让我们直接成佛就好,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先体验过五欲的快乐跟痛苦,才能依照佛菩萨流传下的方法,从五欲中“自己走出来”,所以体验五欲只是成长的必要阶段之一,所以修行也必须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的修行也是我在推文中,一概的主张。我也同意想成佛是种贪念,但个人觉得还必须看是否出于利他的“动机”,而且个人觉得这种贪念,至少比只追求五欲的贪念还要好,也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不断前进的动力。以上见解,若有错误,还请不吝指正,谢谢。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7-04 19:48:00
成佛解脱的推动力是善法欲,善法欲的欲心所,是伴随心王的心所法之一,例如别境心所有“欲、胜解、念、定、慧”而贪心所属于烦恼心所,贪心所不是别境心所,别境心所也不是贪心所,善法欲通四正勤的精进,不同于十不善业道中三不善根里会引生恶业道的烦恼心所,十善业道身三语四意三,意三不善根为贪、瞋、邪见,欲心所不等于是贪心所,两者不要混淆。佛的心相续中也有“欲心所”,“佛欲无减”是佛的十八不共法的功德之一。可参阅 #1Lm_zF56 “欲心所”和“烦恼心所”之差别#1MCOpXXf “善法欲”的检别:辨别内、外道的善法欲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0:51:00
rc大,我们修行人是使用有为法去契入无为法,佛陀说真理如手中之叶,法门却如森林般广大,因为根器者众,之后有些法门独立出来成为宗派,加上宗师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件不智之举,因为一直在一个范围内的有为法上绕,修得再高也不见得能契入无为。。。成佛与念佛这两件事很难一言敝之,先说说这个真理实相,佛陀本身是阿罗汉,所以不承认阿罗汉就不用说了,阿罗汉本身就只是个名相,给这种心境界的人一个名字,阿罗汉是个言语道断的状态,他不会想过去,也不会想未来,简单来说他就是不再活在过去与未来,他是一直处于当下这一毫秒,眼睛只看眼前实相,因为只要你在头脑里想像任何事,你眼前的事物就消失了对吧?他的智慧能让他清楚看到事物的全貌,也就是不会有误解,三果圣者包含以下的行者,看待一件事物一定有角度,因为还有一个自我,有我相即有人相,众生相,不可能中立,而阿罗汉的心的纯净度能让他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可以安详自在,眼根接触色尘,我即色尘,耳根接触声尘,我即声尘.....等。这是一种处于涅槃彼岸的世界,极乐世界指心境而非宇宙中的某处,因为宇宙中的任何一处皆成住坏空,这是教派无法接受的,而成佛需先身灭对吧?阿罗汉基本上对这个色身的老病死是随顺因缘不觉苦,同意吗?当然包括色身灭后的事也是随顺法界因缘,去想身灭后的事本身就是罣碍,这连初果圣者都清楚的事,成佛,佛是什么呢?你看不到触不到的只能心里想,心里想的是颠倒梦想,发愿行菩萨道,现在此刻便可进行,比如给他人鼓励与微笑,或某些自发性铺有坑洞的马路的人也是菩萨,成佛渡众需先渡己,当你的智慧来到顶点时,自会了解什么是佛。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0:56:00
请问ra大,您相信有六道轮回吗 ?若相信心秽则感召生于秽土,何不相信心净则实有净土可生~楞严会上,阿难尊者七处征心,身内却无心可找。华严会上,佛说万法唯心造,揭示全体法界皆是自心所现,如今我们又何苦侷限于这个猿猴妄心为"心境"呢 ?可试着朝这方面思考 ~ 阿弥陀佛。近来量子科学家提出 : 意识制造了我们的宇宙,而不是宇宙制造我们的意识。这观念理论虽还有待验证,但已经逐步与如华严诸大乘经有所共鸣,这也是可参考的现代科学观点。所谓心境,能感是心,所现十法界是境,心境一如。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是我们原本的心量阿,而非这小水泡。^ ^ 阿弥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1:14:00
所以应该先以自身的般若智慧为目标而非成佛,有了智慧,你便可以因时因地因缘而帮助他人,只要你能让一个人拥有正知见,蝴蝶效应是无远弗届的,这即是渡人,佛陀时代是很严格的,佛陀的弟子需到阿罗汉的果位才能独立出去传法,因为阿罗汉的智慧无漏,只要智慧还有漏,便可能误导,时至今日,民智已开,或许宽松点,不用到阿罗汉,但是讲出来的只要是关系到修行方法,要自己确实走过,引经据典可以,你要曾走过且确实得到利益,以上这些您自己判断,在下虽是修行中,除了心经外,没看过其他经文,只有看过佛陀的故事,电影漫画或文字,YouTube看过一些讲经说法,或一些佛学网站,剔除掉有关神话色彩的东西,自己思考自己修,所以我不入任何宗派或皈依谁,相比之下,cool先生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我说的你且看看,因为强要别人听自己的话,就是一种贪欲苦因。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1:36:00
或许您专于声闻法教,但大乘诸经也是佛陀所教,不可偏废这点也是值得留意的。阿弥陀佛正如您所学习的<心经>,本是般若部的浓缩精要,而展开般若部,净土之言遍及各处,这些难道都属佛说的神话 ?所以学习不可局限自己所爱,而对目前无法理解就排斥,理应以同等恭敬心待之经典。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21:43:00
多谢Ra大还有Cool大指点只是我还是没想通,循序渐进的修行,才能不断的前进,这件事的盲点在哪,阿罗汉也不是生下来就是阿罗汉,佛也不是生下来就是佛,也都是经过累世累劫的修行才达到,佛虽然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但也必须经过修行才能明心见性,否则佛为何说要说四圣谛、八正道?宇宙中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修行也该是如此才是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1:43:00
末学只是点出这一些小建议提供您参考,采纳与否都尊重。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1:46:00
回bo大,六道轮回我不肯定不否定,我没有亲眼看见它的运作,但我可以把处在各种状态的人们当六道看,富有但只享乐的人处天人,贫穷且无力翻身者处饿鬼,皆极乐极苦,无修行契机,人须处人道,苦乐参半,有善根者得修行因缘,想要吗?那就先行各种无所求布施吧!至于底下那些我只能告诉你唯心所现之我的看法,你对某个事物有了成见,不论好坏,它在你心里就是怎样的呈现,比如天竺鼠,有人觉得很可爱,你觉得他的脚很恶心,那这个事物就是恶心,于你个人的世界而言,修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无任何成见,至于宇宙,就是个充满各种能量与物质的空间,我们需要这个空间,因为没有空间没有太阳,月亮,地球,没有植物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土,那就没有人一直狂po佛经了对吧?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1:49:00
不肯定也不否定,那您怎么会有动力发出离心 ?没有出离心的动力,怎么能趣向解脱道呢,是吧。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起步还是要对经典有信心才会去实证~我们虽属凡夫位,但能仰信佛言,如得法眼,手执明灯,下一步才知道要往哪走,这是必然的道理。纵使学习声闻乘的高僧大德们,他们也非一下子就有宿命通也是靠着仰信佛陀教言,四谛十二因缘法,如实修,如实证最后才证信佛陀之说,真实不虚。大家都是这样走的~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2:04:00
出离心,是把这个人世间当五浊恶世所以要离?还是说无论你在世间无论处于什么环境状态都可以不生贪瞋心?那一个是正确解答呢?至于经典,不是不重要,我在宗教版任何回文都是临时从脑袋里输出的,因为我不觉得经典有什么帮助,这里每天被某法师的法语或经典内文刷版,有谁因此开悟?经典确实重要,你要有智慧判断何为佛亲说,何为后人杜撰,对法语能予正确解读,您有信心否?直接看大法鼓影片不更快?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2:09:00
空杯才能装水,认清我实是愚痴凡夫,才有解脱时。这是末学在学习上的一点体会。或许您根性较佳,但我肯定是满愚蠢的,讲错的请您见谅~阿弥陀佛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2:19:00
回ra大,修行是要不停前进不错,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环境,际遇都是修行材料,首先我们感谢众生,再来用佛陀的教育来修,但法门太多,真假难辨,所以还是得用行动去证明,是有用的法门会有法喜,如吃到冰棒,嘴里会有冰的感觉,但修法太多,也要看个人因缘需求,四圣谛的集与道算是一体两面,你在日常生活中体证看看吧!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22:35:00
多谢Ra大提点,我唸经典大多只是在研究其中的道理是否合理,能否用基本的逻辑贯通,并借此说服自己,虽然大致理解经中道理,但其实自己在行的方面,还太粗浅,也多谢您后两段的留言,理面蕴含的道理很深,我还没完全理解,相信完全理解后,会有一定的进步,感恩!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2:37:00
回bo大,只要了唔无我,就知众生平等,小孩,老人,残疾,健全者在我眼中都是平等的,甚至我的晚辈可以如平辈般跟我说话,而我在身受心法的修行中,不断挑出自己的黑暗面,因为自尊心会自己把他们藏起来,比如度量小,易起嗔心,今天为了自己的利益起贪婪心,为了自我保护而伤害他人,骂别人卑鄙时,深入内心看看自己是否也蛮卑鄙的,找出来,承认它,接受这些面相都是自己,自己没比众生高尚,至此才能踏出修行的第一步,佛陀有教,但读经者能否作到或正确解读法语就不知了。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2:44:00
五根手指头伸出来,平等吗 ?佛法不坏世间法,平等心不坏众生差异性,不坏社会伦理。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2:45:00
rc大,不客气,如果实际以身体实修这方面有问题可寄信问我,我确实有经验的我会告诉你。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2:46:00
正如同阿罗汉尊著们,仍旧会跟佛陀顶礼。有些法理我们要试着别谈太高,容易解错意。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2:51:00
bo大,祸福相依,黑白共存,无黑也无白。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2:52:00
初学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有黑也有白,这样才不会入魔。脚踏实地才是我们也学的。^ ^清楚的了知而不依妄心所牵,是觉悟的开始。无我,留给证果的圣人去解释吧 ~ ^ ^概略谈到这了,或许您有证量,是末学愚痴有眼不识泰山,但现前看到了些小问题,分享一些拙见,若不嫌弃,参考看看,如果有不妥请您谅解愚痴末学的无心直言。阿弥陀佛
作者: rc60710 (抑恶扬善)   2016-07-04 23:15:00
那就先谢过Ra大了!也在此多谢Bo大!这样一连讨论下来,从两位身上真的获益良多,衷心感谢!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7-04 23:38:00
bo大,怎一直讲客气话,大家朋友聊一聊又没差,交流中无我慢之心,没发现我只回文不po文吗?晚安囉~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6-07-04 23:43:00
感谢您的体谅,末学知道自己贪嗔痴慢俱足,难免会发作,但你我曾有缘,真当朋友,有些话不说,才是真的对不起你希望您大人不计小人过,我自己实是个愚痴常犯错的人。抱歉抱歉了~阿弥陀佛弟子规有句话这样说,善相劝、德皆建 ; 过不规、道两亏。菩提道上,能成就一位未来佛曾踏过的一块砖,是我的荣幸~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间只差一撮孜然)   2016-07-05 15:45:00
等看到称贪嗔痴不是贪嗔痴 就可以了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7-06 15:59:00
你一定可以戒手淫的 要有耐心 在请弥陀愿力加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